翡翠密度是多少才是真
翡翠的密度在3.30-3.36克每立方厘米才是真的
翡翠的鉴定证书上通常把翡翠的密度标为3.33克。翡翠是硬玉的一种,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达到玉石级别的石质多晶集料,它主要是以硬玉为主的钠质辉石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翡翠在玉石中的密度相对较高,所以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内部结构也非常坚硬。又因为翡翠内部含有极其复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根据成分的不同,密度也会有所不同,但上下浮动不大。
翡翠的密度很大,所以可以通过密度进行鉴别翡翠的真假
翡翠密度3.33折射率1.66什么意思
翡翠的密度为3.33,这说明翡翠的翠质比较多比较好,A货翡翠的鉴定证书上一般都写3.33。而折射率1.66是翡翠的固定参数,表示的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与在介质中的相速v之比,如果是其他值则说明不是天然翡翠。
翡翠的密度在3.33g/m3及以上时,说明翠质比较多比较好,如果小于3.33,则证明其含杂质比较多。A货翡翠的鉴定证书上一般都会写3.33,是指未经人工处理,内部结构未发生变化的纯天然翡翠。
翡翠玉镯的密度一定要3.33么
翡翠的密度在3.33克/m3(包括3.33)以上时,证明翠质较多,翠质好。
如果是小于3.33,则证明是杂质较多所致。
(1)
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2)
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
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
硬
度:6.5——7.5。
(5)
解
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蝇翅”。
(6)
光
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7)
透
明
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
相对密度:3.30——3.36,通常为3.33。
(9)
折
射
率:1.65——1.67,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阴影边界。
(10)
颜
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
发
光
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你可以到博宝在线拍卖看看实物,就明白了。
翡翠的密度多少?密度都是一样的吗?
从统计上来看翡翠的密度在3.33克/立方厘米左右,所以一般鉴定证书会写3.33。因为翡翠的成分并不固定,而是以硬玉为主的纳质辉石类矿物的集合体。所以不同类型的翡翠密度通常不同。
翡翠A货、B货、C货 :
翡翠A货是指未经人工用物理或化学的手段进行处理而使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纯天然翡翠。其特征为比重应在3.25-3.43之间,折射率应为1.66,表面有较强的玻璃光泽。40倍放大镜下侧光观察,表面平滑光洁,矿物品粒间隙细密清晰,与抛光力度和方向有关的砂眼,一般多呈三角状或多边长条状,且空隙边缘平直,没有任何被溶蚀的痕迹。这些砂眼一般多单独分布很少有连通现象,正常情况下只是在局部出现。
翡翠B货是指那些原本水种、颜色较差,经过人工用强酸浸泡漂白,使翡翠内部的一些杂质释出,再用一些高科技手段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其水种、颜色得到改善的一种翡翠。B货翡翠最致命的弱点是内部岩石结构遭到了破坏,而注入的高分子聚合物虽然能暂时固结松散的翡翠颗粒,但这些聚合物一般容易老化,几年后B货表面就会龟裂增多,光泽和透明度降低,颜色慢慢变黄,失去了收藏的价值。
翡翠C货是指那些原奉无色或浅色的翡翠,经化学处理或辐射处理法,加入或改变其本身颜色的翡翠。
扩展资料:
翡翠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翡翠
翡翠鉴定机构出的证书,密度为3.33的就是翡翠吗?
翡翠的密度,是3.33到3.34每立方厘米,常见的玉石,3.33肯定是翡翠。
但单纯参考密度,不能确保器物天然翡翠A货的身份,还要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综合才能判断天然与否。
通常情况下,翡翠的密度3。33和3。34那种好?(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
从统计上来看翡翠的密度是3.33左右,所以一般鉴定证书会写3.33。不过楼主不必纠结于翡翠的密度,因为翡翠的成分并不固定,而是以硬玉为主的纳质辉石类矿物的集合体。虽然楼主说了不考虑其它因素,但要评价一件翡翠制品的价值终究还是要考虑以下方面的:
1.翡翠本身的品质,比如上面说的种水,颜色,地张(纯净度)。
2.在种水及颜色相似的情况下就要看翡翠的块度了,即大小与重量(一般来说翡翠是不安体积与重量评价其价值的,因为天下很少有两块一样的翡翠)。
3.最后就要看翡翠的雕工了,巧夺天工的工艺能够极大的提升翡翠的价值,往往能够使本身价值不高的翡翠,身价倍增。而且工艺美术大师级的雕刻师往往更喜欢特质不是很高的翡翠原料,因为这样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对那些高等级的翡翠原料因为要保水保色以及保料反而会束缚手脚了。
该文章由作者:【张思聪】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