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十大场口 缅甸翡翠原石矿区的十大场口简介
1、帕敢场口: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场口之一,开采历史悠久,原石皮薄,主要颜色为灰白、黄白为主。玉的质地与种水也是相当不错,一般从小到几百公斤形态各异大小不一。
2、后江场口:主要分为老后江与新后江。两个部分均为河床冲积沙中所产出。老后江产自冲击层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一般个头比较小,很少超出0.3公斤;种水底子都比较好,经常会出满绿翡翠。缺点就是雾少裂纹比较多,加工过程比较吃力,一般优选出戒面。新后江皮壳一般比老后江要厚一些,个头通常也大一些,通常会在3公斤左右。相比之下新后江种水底子都比较差(部分也会出好品质)。裂纹也比较多。
3、会卡场口:皮壳的颜色比较杂,灰绿以及灰黑为主一般都点天然石蜡,皮壳表面比较平滑,透明度与种水底子一般根据料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分析,很有针对性的一个场口,一般有色的成品效果非常好,出货效果都不差,一般也是裂比较多,个头大小不一,小到很大的都有。
4、麻檬场口:是市场上经常看到的原石,大部分为乌砂皮壳,黑乌砂种水底子分析难度大,有白雾,整体色调偏蓝。
5、大马坎场口:一般所产出的原石皮壳较厚,灰黄为主而且皮肉相连,皮下必有雾主要红黄雾,这种独特的雾也会给大马坎料子增添了多样化的色彩,也有多样化的选石技巧,也会出高色。
6、抹岗场口:皮壳较粗,呈现灰黄与灰白色,但是种水与底子都可以称得上一流水平,杂质都比较少,但是产量极少。
7、自壁场口:该场口产出的翡翠蓝水花之多,底子与水都比较好,也会产出绿花。
8、龙塘场口:以黄沙皮和灰白皮为主,大部分底子与水都好,出好货的场口;但产量极少。
9、马萨场口:属于新厂玉石,无皮或者少量皮,品质比较差,一般适合产低挡手镯或者大摆件。
10、目乱干场口:这场口比较特别,以出紫罗兰、红翡为主,一般一块成品上会有紫、红、绿并存,裂纹也比较多。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的特征是什么?
1、大马坎场口。是缅甸翡翠的八大场口之一,大马坎场口属于冲击矿床,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特点是薄皮、磨圆度好,并且几乎所有原石都有雾层。
2、帕敢场口。原石以种好、底好、色好而久负盛名,而帕敢场口的原石分为山石和水石,其中山石以黑乌沙为佳,具有颗粒细密、手感强的特点。而水石皮薄,大多都有透感。
3、莫西沙场口。以出产最上乘玻璃种翡翠而闻名,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多为玻璃地,有色的翡翠非常少,但是一旦出现有色的翡翠,很可能是少有的精品。
4、木那场口。是帕敢场区著名的老场口之一,这个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而闻名,不仅出产帝王绿、阳绿色、黄杨绿色等极品颜色的翡翠,还曾出过阳绿满色玻璃种。
5、会卡场口。位于香洞场区东南,这个场区的面积极大,各个开采场口都集中在河流两边,其中包括了展噶、磨东、枪送、玉石王等多个场口。
6、后江场口。位于砍底县城东越40公里处,它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出产的翡翠原石大部分为色料,并且基本不出大料,多为几两至几公斤的小件。
7、莫湾基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特点块度小的比较常见,并且经常产出豆绿、瓜绿,也有皮下绿、油青色,偶尔会有水头好的满绿高翠或团块状高翠帝王绿色。
8、南齐场口。在古代河流区下游,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几乎没有公斤料,石头都有种,并且南齐场口的地质环境含铁高,因此南齐场口的翡翠原石经常会形成底色。
缅甸三大翡翠矿床 怎么看档次?
缅甸翡翠是市面上翡翠的主要产地之一,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缅甸的矿床的类型按其成因和地理分布划分,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原生(正变质)矿床、残坡积矿床和次生(再生)砂矿床。后两类矿床按成因和堆积的地貌条件可各分为三小类,即残积砂矿、坡积砂矿、洪积砂矿、河床砂矿、河谷砂矿和阶地砂矿六种。来看看具体的翡翠料子在不同的产生地会有着怎样的特征吧。
原生矿:就是俗称山料,高中低各档翡翠都有
原生翡翠的矿体多呈透镜状、脉状或若干透镜体首尾相连组成的串珠状或链状矿体(矿带)。据研究总结,矿体(带)一般单个透镜体长10~300米不等,厚1-10米不等,最厚可达25米左右(度冒矿)。翡翠的透镜状矿体或链状矿体均一群群地出现,呈雁行式排列,“多”字型或“歹”字型组合。矿体的长轴方向,矿带分布的长轴方向均呈南北向,均受到张扭性的构造控制。翡翠矿带岩群的长轴方向与矿带、矿体的长轴方向大体一致,南北展布约190千米,蔚为壮观据翡翠专家研究,原生翡翠的矿床,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对称蚀变分带的有趣现象:从原生硬玉矿体向两侧,分别为强蚀变重结晶的钠长岩→强蚀变(热力褪色)角闪石片岩→强蚀变(硅化)蛇纹岩→弱蚀变绿泥石片岩→弱蚀变蛇纹岩化橄榄岩。原生翡翠矿床的代表产地为朵莫(亦称度冒、东募、朵摩等)厂、凯苏厂矿、八二厂、八三厂、铁龙生厂、目乱干厂、AD都厂等新厂。
残坡积矿床,无论怎么分类,其中多见的也是新种翡翠
残坡积矿床包括残积砂、坡积砂和洪积砂矿床三种类型。
①残积砂矿:质地多数较差
出露地表的含硬玉翡翠矿体,经过长期风化侵蚀作用,较大的翡翠岩石在原地富集形成的砂矿称翡翠残积砂矿。其主要特征是无分选性,其中的翡翠矿块大小悬殊,棱角尖锐,未经过胶结,矿块(硬玉岩块)杂乱堆积疏松,缺少层理,矿块富集处夹杂橄榄岩碎屑、泥质黏土、铁质黏土等,并多被铁质红土覆盖。其代表产地(场口)有帕岗矿区西部的朵莫(东募)、马萨、凯苏、目乱干、桑卡、格地莫场口等。残积砂矿因未经分选,在原地风化而残留,翡翠质地优劣全赖于原生矿的质地好坏。翡翠质地多数较差,俗称新厂料或新种料。
②坡积砂矿:能找到好玉质的,但难度系数相当于中了彩票!
坡积砂矿与残积砂矿关系密切,是露出地表的玉石矿体,经长期风化剥蚀后形成的,在重力作用下,矿块沿山坡滚动、移动至稳定的坡度上堆积而成。主要特征是:矿体位于残积砂矿之下的山坡上或山腰部,矿体延长不远,多为数十上百米。玉石分选性差,矿体棱角尖锐,块体大小悬殊,不具层理胶结,呈疏松状。坡积砂矿的玉质优劣亦取决于原生矿的玉质好坏。多数玉质较差,俗称新厂新种,但个别块体也有玉质较好的。如2000年在马萨厂区发现过一块大玉,重约2000千克,呈带状绿色,色带宽,玉质佳。矿床的坡积砂矿的主要产地有马萨、桑卡、格地莫、缅莫等场口,均位于原生矿附近。
③洪积砂矿:矿床不小,好东西不多
洪积砂矿是在短期和周期性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时,因洪水的冲力作用从残积砂矿或坡积砂矿中携带大量矿体,堆积在山麓或山谷中而形成的。缅北翡翠产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暴雨频繁,极易形成此类矿床。其特点是分选性差,矿块悬殊,棱角尖锐,夹杂大量其他成分的岩块以及其碎屑物泥质物,成分的复杂程度大于残积砂矿或坡积砂矿。在玉石剖面上可看到,由矿块构成的矿体呈透镜状,具有透镜状的弯曲层理,且由于多次洪水的堆积作用,可形成多个透镜体交织重叠现象。洪积砂矿在平面上含玉矿体一般呈扇状分布,离原生矿床较远,矿床的规模一般大于残积砂矿和坡积砂矿。代表产地有目乱岗(目乱干)、干昔、缅莫、格地莫、马萨等场口。
次生、再生砂矿床
此类矿床亦细分为三类,即从岸到水分阶地砂矿、河谷砂矿和河床矿三类。
①阶地砂矿:常见大料、好料
由晩近时期新构造运动引起地壳上升后,河流向下切割,使更早期形成的冲积砂矿层高出于现代河床之上,从而成为河床两岸的台阶地砂矿。阶地砂矿一般有一级到三级。在帕岗(帕敢)矿区乌龙江和后江矿区、亲(钦)敦江两岸不同高度的河床阶地上,均分布有翡翠阶地砂矿。其代表性产地有大谷地、次通卡、莫那上(木纳上)、莫那中、莫那下、巧乌、仙洞、香拱(香洞)、强飘(琼瓢)、东各(冬各)、南莫(卡)(纳莫)、灰卡(会卡、惠卡)、刀磨砍、打木坎(打木看)等场口。
②河谷砂矿:种好、分布广,开采价值非常高
河谷砂矿系分布于河谷底部与谷道附近的玉石砂矿,由河流侧向改道后原河中流水侵蚀而形成。矿的特点是埋藏深度与矿层厚度变化均较大,并沿着河流呈长条形分布。因矿层分布广,规模较河床砂矿大,有重要的开采价值。河谷砂矿不但沿河谷南北分布长,而且在东西方向上延展也宽,宽可达1000米以上,深度大、玉质好是其特点。
③河床砂矿:“皮薄馅大”水头足,好东西早已被翻遍了,如今精品难出
河床砂矿产于近代河流河床中,系河流从上游一些玉石来源地携带矿块,因流速改变或转向而沉积下来形成,为正在形成中的玉石砂矿床。除产于河床中之外,这类矿床还可以产于河流形成的砂嘴边滩和江心沙洲上,它们均属于河床砂矿范畴。河床砂矿基本分布在雾露河、亲敦江的中上游河床中,玉石砂矿沿河流分布,长达几十千米。主要特点是玉石磨圆度好,多呈次圆状或圆状,玉璞(皮)较薄,玉质坚硬,种老水足,色美裂绺很少,高档玉石居多。历史上开发最早的翡翠就是这类玉石矿床,但目前河床玉矿的玉石已越来越少,几百年来多少万人翻来翻去,好的玉石已经遗留甚少。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缅甸翡翠的坑口哪个好
1、后江 (也称坎底):
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
2、帕岗 :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 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
3、会卡 :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麻蒙(也称乌砂):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5、打木砍 (也称刀磨砍):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 ,也较名贵。
6、抹岗 (也称抹岗):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 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 (又称次卑):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
翡翠原石哪个场口的料子好
以坑口而言,缅甸的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最好。
莫西沙几乎包括了所有石头的优点,所以很多人很喜欢这个坑,也不例外,市面上种水好的料大部分应该都是莫西沙出的,它很少出色,但是一有色那就是高档货。莫西沙这坑出的石头一般都不大,所以都是拿来做挂件,透明度很高,深受业内人士的喜爱。市面上最常见的冰种飘花,十有八九就是莫西沙出的。
好的莫西沙,它的表皮就会脱沙,只剩下小小的一层,用灯照起来就能看出里面的种,但是赌性还是很大,因为如果切进去棉很多那就输了,所以建议买这样的石头别急着切,小小的擦一擦就行。
什么是翡翠原石
翡翠原石指的就是刚从矿场开采出来没有经过人为化学处理的翡翠。翡翠原石是在地质浸染过程中形成的首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构成的到达玉级的多晶集结体,外表经常有皮壳包裹。
翡翠原石的透明度也称水。水好好就是指玉体透明清澈,这样的翡翠原石就被称为水好。翡翠原石的内含物是指玉体中的裂纹、杂质情况。由于生成于自然界,翡翠原石的材料中难免留有其它物质,如云雾、黑斑、裂柳等。这些缺陷不产生在成品的掀要位置、不会影响其多少价值,有时反而证明为真品。
该文章由作者:【杰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