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佤邦出产翡翠吗?
翡翠由来已久,深得世人喜爱,但缅甸翡翠的产地却少有人去研究探讨。近二百年来,缅甸虽然一直是最主要的翡翠供应国,可是缅甸翡翠矿床的真实情况仍然隐藏在神秘的面纱之后,难见真面目。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缅甸执行保守的政治,不许民间开采翡翠,加上翡翠产地活跃着克钦独立军的游击队,更使外人难以涉入到这一丛林遍布的大山之中。直到1994年,缅甸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停火协议,1995 年缅甸政府调整翡翠禁采的政策,允许民间开采以来,缅甸翡翠产地的消息和报导才有所增加。
缅甸的翡翠产地
传统上,孟拱(又称莫冈)被当作缅甸翡翠产地的中心地带, 实际上, 孟拱与翡翠产地还有50km的直线距离。历史上, 孟拱曾经是翡翠的大集市之一,但现在已无昔日的重要性,翡翠集市迁移到交通更为方便的中心城市曼德勒(又称瓦城)。孟拱的交通比较方便,位于曼德勒至密支那铁路线上,距缅甸北部的重镇密支那市约50km。 位于翡翠产地心脏的帕橄也是翡翠的集市。由于帕橄位于翡翠矿区的中心地带,现在已发展成以翡翠采矿为主的城市,深入到帕橄采购玉石的商人也越来越多,城市的设施也较为齐全,形成从龙肯到帕橄的十里长街,被称为小香港。到帕橄最好的一条路线是从孟拱向西北,有泥土公路与帕橄连接,过横跨雾露河的龙肯桥,就到帕橄,总里程约75km。另一条到帕橄的路线是从铁路线上的小镇和平向西绕过思多湖经会卡到帕橄,全程的泥土公路约85km。泥土公路在每年的雨季期(5—10月)泥泞不堪,难以通行,也使矿区与世隔绝。即使在气候适宜的旱季,无论走哪一条路线都需要乘车10个小时以上。 缅甸翡翠矿床从北到南可分为3个矿带,最西北边为后江—雷打矿带,中间是以帕橄为中心的主矿带,该矿带北达干昔南至会卡,长约35km,西至度冒东界龙塘,东西宽约15km,区内的厂口星罗棋布,既有次生砂矿又有原生矿床,是最重要的翡翠产区。最南部的矿区与主矿区不相连,称为南奇矿区,位于铁路线的西北侧,靠近孟养,称为孟养南奇矿区。该矿区虽然交通方便,但面积小,翡翠产量也比较小,不是主要的矿区。
缅甸翡翠产地矿区图
世界上翡翠的其他产地
翡翠产地有缅甸,日本,危地马拉,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哈萨克斯坦等地。缅甸的翡翠达到宝石级别,其余的都只能做工艺品,达不到加工工艺要求。其中真正宝石级的翡翠只有缅甸才有,而且已经接近开采殆尽。以后很难采到真正的优质翡翠了。翡翠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占世界市场的95%,很多地区有珠宝店或珠宝城,至于哪里的翡翠比较好真的是不好说,只要是正规品牌的都挺好,不过是成色有差别,价格有差异。
日本的翡翠产地散布在日本新泻县、鱼川市、青海町等地。主要为原生矿,较多是粗粒结晶的硬玉集合体,颜色以绿色、白色为主,质地较干。
美国翡翠,主要发现在加州。有原生矿也有次生矿,和缅甸翡翠相比,美国翡翠大多只能用作雕刻材料,缺少首饰级的祖母绿色的翡翠。质地干且结构较粗。门多西诺县的翡翠矿床是利奇湖矿,主要由透辉石、硬玉、石榴石及符山石的细脉体组成。
哈萨克斯坦的翡翠原生矿主要为伊特穆隆达和列沃-克奇佩利矿,矿化和蛇纹岩体有关。硬玉主要呈浅灰、暗灰、浅绿、暗绿等颜色.具中粒和细粒交代结构。其质量大多和缅甸商品级不透明、水头差、结构粗的雕刻料相当。
危地马拉的翡翠矿是1952年在埃尔普罗格雷素省曼济尔村附近发现的麦塔高翡翠矿床,其翡翠主要由硬玉及透辉石、钙铁辉石组成。
危地马拉的翡翠据说在许多年以前的Maya文明中就已非常有名,后来随着Maya文明的神秘消失而失传,直到1975年一对美国夫妇Jay和Lou Ridinger在该国重新发现和开发出这一瑰宝。目前危地马拉的翡翠主要由他们的公司控制开采。市场上只销售成品而不卖原料,使该地翡翠更添神秘色彩。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品种有绿色、紫色、蓝色、黑色和彩虹系列的翡翠。该地还发现一种同时可见到银、镍、黄铁矿和黄金、白金包体的独特的Galactic Gold翡翠。由于该地翡翠全部天然,没有B货和C货等改善处理的品种,因而受到欧美市场的认同,开始成为缅甸翡翠强有力的竞争者。
缅甸翡翠矿什么时候封矿?
本人曾经亲自去过缅甸翡翠矿区参观,可以说,至少一百年内,都不会封矿。
这么说,基于两个理由:
1,以目前的开采速度,翡翠矿藏百年内不会枯竭。
2,翡翠作为缅甸军政府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也不会被封矿。
之所以经常谣传缅甸要封矿,是市场推手炒作翡翠原料,哄抬价格行情的需要。
缅甸翡翠矿主是华人吗
缅甸翡翠矿主大多数是华人。
矿山是包给矿主的,开采出来的翡翠是属于缅甸政府的。
大矿主大多都是华人或者华裔,而且人家矿主压根也不是做的珠宝产业。开采出来的翡翠,有专门负责的师傅按轮次来筛选,专业水平都是极高的。挑出来的好原石想卖,就必须要经由缅甸政府,然后流转到公盘上。
缅甸帕敢翡翠矿区发生大规模塌方,情况如何?
这次缅甸翡翠厂矿区发生的大规模坍塌导致了126人丧生,其中300多人被埋在矿区里面,而救援正在持续进行。
这一次的事故算是缅甸翡翠矿区发生规模较大的坍塌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缅甸这个地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矿区其中有上万几十万人在里面进行翡翠的开采,但是由于当地的安保不到位以及人员对安全意识的缺乏.所以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坍塌,几乎那里每天都会有人死亡,但是这一次大规模的坍塌人士,比较意外的,而遇难者人数自从救援队开始一直在上升,从最开始的33人慢慢的上升到62人,再到后来的113人,再到最后的126人,救援队员持续的从那些坍塌泥土中搜救出遇难者的遗体,同时也在对那些幸存者进行搜救,但是越往下搜救就越让人心情沉重,因为从那些他方中扒出了越来越多的尸体,望着那些一个个被埋没在泥土中的沉睡面容,我相信每一个救援人员的内心都是很沉重且悲凉的。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事故呢?是由于此次发生坍塌的矿区属于违规开采,向来当地的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的管理也不上心,而当地人民对于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也比较薄弱.由于当地下了雨,所以导致了泥土的下滑,最终产生了塌方,而当时塌方发生时,有几百名工人还在里面进行作业,由于事故发生的突然性,使得很多人没有办法及时跑出,被埋在了矿区里面。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在缅甸当地处于开采的矿区,有600多个非常多,都属于非法开采,从外地来的劳工有30万人,并且很多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里面进行翡翠的寻找.对于这些人来说,翡翠就是他们家庭的摇钱树,如果真的能从这些泥沙里面淘到一块翡翠,那就是发财了,他们不屑的在废土堆里面寻找毛料和玉石,你想那么多个人挤在一个矿区里面进行寻找随便一个小小的塌方就有可能导致人员的上升再加上这些地区大部分是非法开采的,自然在安全防护上面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所以说这一次的塌方不仅要归咎于缅甸的监督管理部门,也要怪这些劳工自己为什么要找到这样一个非法开采的地方进行劳作。
缅甸公盘的到来,翡翠原石一路走来“如此艰难”!
缅甸公盘是世界翡翠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同时也是玉商购得好料的重要渠道。第55届缅甸玉石公盘在今天开盘,缅甸境内突发的疫情,也阻挡不了玉石商人们对玉石的执着和热爱。有不计其数的玉石商人,秉着对行业发展的关注与使命,前往缅甸竞标。但是,7月30日却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缅甸矿区突然塌方,目前人员伤亡情况尚未确定,灾难频发的同时,也增加了本届公盘玉石价格的不确定性。
每一块翡翠原石都是经过旷工冒着高风险千挑万选才得以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开采的过程中,开采者和矿主所承担的风险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艰苦的开采劳作、微薄的收入,还要警惕矿场的塌方,警民冲突动荡的局势、雨季来临缅甸登革热病毒时刻威胁着自身生命安全。
翡翠毛料“公盘”,“公盘”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它是比较独特和公正的一种拍卖方式。缅甸对翡翠资源的管理非常严格,只有通过“公盘”交易后才能出境,其他途径的一律视为走私。
公盘犹如翡翠商家之间的“擂台赛”,是一种胆识、知识、眼力、财力的比拼过程。正式投标之前,所有毛料都会编好号,注明重量和底价(一般都很低)。所有毛料都公开展出让玉商观察挑选。对自己心仪的毛料评估价格(心中底价和高价)进行投标。但是价格的多少是很微妙的。也许相差几块钱就会和自己心仪的翡翠失之交臂。中标后,毛料将由中标者付款后由专门的公司运输至目的地。
缅甸玉石交易行业消息,目前已有约1500家国内外商家报名参加8月举行的缅甸玉石公盘。申请参加本届玉石展览会的国内外商家约1500人左右。翡翠原石为6561块,玉石为326块,将通过拍卖方式进行销售。
翡翠,从原石到成品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赌石、切石、加工、雕刻、抛光……每一次蜕变旅程都有它的故事,我们今天看到的故事都是翡翠的光鲜靓丽的一面,殊不知这背后还藏匿着不为世人熟知的辛酸和采玉者沉重的阴霾……
缅甸,一个沉睡在信仰的国度!近些年,国人对翡翠的追捧让这个玉石产业得到的鼎盛发展,翡翠的交易额更是夸张的占到了缅甸国民收入的一半,这种狂热的商业背景衍生下,今天的翡翠不只是人们的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堆积出来了缅甸人的致命财富追求……
缅甸没有银行,赌石交易都是以现金方式交易,大额交易经常都用卡车拉钱。
缅甸大概等同于90年代初的中国,长年的军阀割据导致了缅甸的社会的发展一直固步不前,近期又是战火连连,最近看到缅甸新闻又取消了和平谈判,缅甸北部武装进入了全线开战的局面,边境区最近涌入了大批的难民……
前些天有朋友在问,为什么翡翠这么贵,缅甸却这么穷,答案就是不稳定的政治局面对缅甸的国力消耗巨大,缅甸有145个民族,7个大军阀割据的局面,虽然国内一直渴望和平,但是积累和沉淀的历史问题太多,和平的进程还显得相当遥远。缅北的玉石矿区很多是与国内政府军对立的军阀控制的,在利益问题上,战争也是频发,这让缅甸政府当局没有余力去规整玉石产业链,玉石在缅甸几乎都是原石出口,虽然法律上有扼制,但收效甚微。整个玉石行业的后加工产业链几乎都在中国,对缅甸国内的经济没有起到拉动作用,翡翠真正产生的巨额财富都积累在了少数权贵手上……
缅甸的国民收入折换成人民币大概就600块左右一个月,而一块好的玉石价值动辄几十上百万,几乎就是普通缅甸人一生也求不来的财富,巨大的财富诱惑让成千上万渴求致富的缅甸人趋之若鹜的赶到石头矿场,追求“一夜暴富”的梦想……大家也许有个疑问,难道这些玉石不要钱?这些弃矿确实不要钱,但经常会要命!小心点,注意安全!!!
有些矿区的机械挖掘深度深达200-300米。疯狂的石头到底有多疯狂?“也木西”到底有多少人?据粗略统计,密支那区域翡翠矿区靠捡石头为生的“也木西”们多达上百万人,也就是在缅北,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个挖玉人,他们怀揣着一夜致富的梦想,信念着只要捡到一个好石头,这辈子就能出人头地,华锦加身……这个憧憬太过于美好,但是美好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沉重……
可能我们觉得这种产业模式很奇怪,如果在中国,传统的商业规律会把这些有高价值的弃矿进行二次销售,来获取产业利润最大化。深入缅甸的国情文化你就不会觉得奇怪,缅甸是一个佛文化大国,缅甸社会的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佛教思想,说个比喻,在中国要当“一把手”必须是共产党员,在缅甸就是必须要当过和尚,是不是觉得很奇怪?缅甸国民的每一个人成长中都要接受佛文化的洗礼,佛教文化讲究的是“回馈”,像这样如今富可敌国的玉石老板,如果社会形象不够“慈善”,不会“回馈”,在缅甸社会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可以这样说,佛文化的统治思想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这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在缅甸举步为艰的侧面因素。一件件翡翠背后都隐藏着惊人牺牲,每一块翡翠都是如此之来自不易。愿且藏且珍惜。
编稿:杨凡 责任编辑:杨凡
该文章由作者:【黄金书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