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原石籽料怎么盘玩
第一步:拿到好料以后,先用常温清水浸泡2至3个小时以软化表面附着物,然后用牙刷刷洗干净,再放入热水中浸泡,浸泡到热水与玉慢慢自然冷却。借此让玉的毛细孔得到充分舒张,将内部污垢吐干净。如此进行约3个循环,之后大约每3个月到半年进行1次,夏季则约1到2个月进行1次。
第二步:盘玩之前要先选条绳子,最好不易掉色,将玉件绑在腰际“内外裤”之间,闲暇时可拿在手上盘玩,但记得手要洗干净。经常见到有人把玉器放在脸上和鼻子上去抹油,但要知道那油可不是所谓的玉的滋养液哦,反而适得其反会将玉门封死,使盘出来的玉的光泽显得很闷。平常可用柔软的白色纯棉长毛巾擦拭干净。
第三步:在夏季经1个星期盘玩后,每天晚上洗澡时用温清水,先浸泡一段时间再刷洗干净,但一定要避免使其与肥皂直接接触,之后就只要常保持玉件的清洁即可。如方便也可常洗刷,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件接触太多汗,佩戴后又不即刻清理干净,时间一长玉件便会受到侵蚀,外层受损,影响原有的光泽度,尤其是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白玉若过多接触汗液则容易变成淡黄色,不再纯白如脂。
1、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手沦为打磨工具,很多人一拿到玉,很兴奋,就用手指使劲磨。玉可能被磨得光一些,但手指也磨了,其实这种盘玉方法除了对手不好外,盘玉的效果也未必好,尤其是对新的没盘过的玉。如果真是这样盘的话,还不如省点力,直接用牛皮把它抛成半高光了。
2、很多人说手汗多的人盘玉好,其实是皮肤较干较易盘出油来。那应该怎么盘玉?到底要盘出怎样的效果?要达到的效果比较好说,即希望盘出的玉有着浑厚温润的观感,细腻油滑的手感。一些古代的石龟石兽,它的头部和脚部等部位由于长时间被人抚摸,变得浑厚而油亮。但你随便用什么打磨方式也不能把石头打磨出这种效果的。石头都能达到这效果,可以想象玉会变得何等的油亮。
其实不经意的抚摸摩擦才是盘玉之道。刻意的用手磨玉都是有很大的方向性。这样是很难出来效果最好的柔光。当然也会磨光些,手感会略好些。但这样能把玉磨平,并不能把玉盘透。
3、其实玉并不需要刻意的盘,只需贴身带着或挂于腰间就可以了。拿到玉之后,温水洗净后,就可贴身佩带了,你起初会发现每天早上玉件会变得油润些,这时用手盘玩几下,享受下玉的温润,但这起初的油润是表面的现象,是它吸附了人身上油脂的结果,你如果洗一下的话,它又会恢复原状的。之后会发现越来越易出油的,即便刚洗后,一盘马上就变得很油了,这样出来的油脂光泽会显得较温润浑厚。这种浑厚感是来自于宏观上的不平与微观上的光滑的结合。这是任何打磨所达不到的效果。
和田玉黄口料具体是什么?
黄口料是和田玉的一种,通常指的是和田玉山料黄口料,属于和田玉系列。
黄口料是一类带有黄绿色调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统称。黄中泛青黄,光泽柔和,无论雕挂件还是摆件都非常不错。上佳的“黄口料”浑厚油润,可与黄玉比美,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口料最接近黄玉。
黄口料的产量现在已不多了,主要的产地有若羌,和田黑山等地。虽然“黄口料”在总体质量上还不如黄玉,但也是比较难得的和田玉品种,而且产量小,资源少,再加上市场价位不高,如能及时收藏一些优质玉件、玉料,应该有很好的收藏潜力及升值空间。
扩展资料:
鉴别方法
1、颜色
“黄口料”是黄中泛青黄,而和田黄玉是油黄的,光泽柔和,其油润细腻程度均优于“黄口料”;
2、硬度
黄口料硬度高、脆性大而黄玉韧性佳。两者放在一起比较黄口料细腻性没黄玉好,油性亦没黄玉佳,如看阴雕线黄口料会有崩塌现象,黄口料打磨多采用高抛光以遮掩料子油性没黄玉好的缺点。
成因
黄口料的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黄色调。若羌地区富铁,软玉在铁的作用下会带黄色调,黑山靠近铜矿带,就带上的是绿色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古人以“黄侔蒸梨”者为最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玉黄口料
和田黄玉籽料透不透光
经营和田玉四五年,真正的黄玉籽料、只见过一次,9公斤多,开价1个亿:
微透光,跟其他籽料一样的。皮壳虽然氧化变色了,但上红外光谱仪看,皮壳也是和田玉(透闪石)成分的。
该文章由作者:【桃木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