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雕刻玉石印章(玉石刻章教程)


手工雕刻印章怎么雕刻啊?

雕刻步骤:

拿出字典,选出要刻印篆字.

在白纸上反复设计出印稿

将印稿拷贝纸反过来,照着反写印文,写到印面上

准备刻刀进行刻制

印石固定印床进行雕刻

击打印石边缘,处理印石边款

选用印泥进行试盖,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修改完成,篆刻工序完成

参考:

刻章工具及印章的材料 

一、刻刀

刻刀是制作印章的必备用具,刻刀质量的优劣,对镌刻印章影响极大。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刻刀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单头刀、双头刀等几种。因镌刻的印章大小、质地、文体不同,刻刀也有大小和品种之分。

二、印床

用来固定印章的夹具叫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的,一般用硬木制成。目前篆刻家基本上多采用手夹握的方式,,为让夹握时与执刀的手能相互配合,经常用手夹握石料,使石章能迎刀刃相应转动,这样刻出的线条可以克服呆板的毛病。但如遇到坚硬的印料或较小较精微的作品时,用印床作固定,操作起来就方便省力的多了。

三、印泥

刻章好,也要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不同。

印泥主要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等优点。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

印泥要保养方法:

(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油和印色均匀。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淅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

(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

四、笔墨纸刷

篆印用普通小楷笔即可。墨要磨浓,以不致渗开为佳。

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摹印和拓边款。

生宣纸: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钤印印花、起印稿等。

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钤印花。

印谱纸:书画社有卖。用于钤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毛刷主要用于清除印章底部及边款刀痕内的粉屑,以免粉屑落到印泥上,影响使用。

五、印材

治印的材料很多,古印中多铜印,也有金、银、铁、象牙、玉石、牛角、竹根等。金属玉石之印由于材质坚硬,不是一般刻刀所能刻动,只能铸凿或以金刚砂喷射而制成。

其他材质也因或涩或韧或腻,不易产生艺术效果。故而篆刻家一般都用石料。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叶腊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数种。

青田石:最宜于治印的印材。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因而得名。石质松脆爽利,细腻而无杂质。刻时便于用刀,随心所欲,不会遭到意想不到的迸裂。色有淡黄、酱紫、淡青、粉绿、灰绿等,其中有冻者较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其中“白果冻”、“兰花冻”、“封门青”等为上品。

寿山石: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北郊之寿山。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也为印材佳品。石质晶莹如羊脂的称“白芙蓉”,晶莹而带黄色的称“田黄”,其遍体呈萝卜纹者尤为上品,也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的说法,可见其珍贵。其它如黄、白、红、紫、青各色都有,虽细腻柔脆不如青田,但也是刻石章的好材料,普通的价格也很低廉,宜为初学者所用。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赭、黄、白、黑等杂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材料。其中质略透明,如熟藕粉状的,称为“昌化冻”;石身上有鲜红斑块,如凝结的鸡血状的,俗称“鸡血石”;其中以含有大量鲜红斑块而石质纯静的,最为难得,极为名贵,为印石中的精品。昌化石一般含有铁质砂钉,且石质也较干涩,刻时须加掌握。

赤峰石:产内蒙赤峰,石质近乎昌化石,尚可刻。

其他有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挺县的莱石、陕西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河北的丰润石、福建的蒲田石、温州的平阳石、天台的宝花石、萧山的红石等等。

六、印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的。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二是在钤印后,刷洗印面,以达到最佳效果。另一种刷子是棕刷,一般可用牙刷代替。拓边款在工具,欲称棕考虑。用棕丝捆扎而成,长约8厘米,直径约为3厘米。

七、印矩

印矩是用以在钤印时框正印章位置的,保证位置不偏移。若在第一次钤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目(也可不用印规)。

八、棕刷

棕刷俗称“棕老虎”,为拓制过款的主要工具。因是用棕丝捆扎而成故得名棕刷。棕刷一般8X3cm。在购买时一定要挑选柔软的棕皮,若购买到的有过硬的现象要反复磨擦,使之增加柔韧度,避免损坏拓纸。棕刷亦可自制,取棕榈树的棕皮,按所需长度排齐,中间扎紧,如无棕丝,猪棕可代替。

九、拓包

拓包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做方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形。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的确良也可),使其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可。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拓包使用后不要弃废,只要蘸些清水在吸水纸上反复扑打,下次仍可使用。

十、砂纸

主要用于磨平印面。

十一、镜子

刻印时,应备一面小镜子,以便在刻制过程中照看下面效果。

印章自己可以怎么做

第一步:准备工具

1、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最好选择一块玻璃面),用印石(选一方与将要临印的印面大小一样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

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将印稿反附在石头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打湿印面,等印面完全湿透,用宣纸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时候在附上新的宣纸用力均匀按压印面。最后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复制到印石上了。放在镜子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强者亦可直接写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执刀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手工雕刻印章用什么工具

手工雕刻印章需要准备的工具有:刻刀、砂纸、印泥、美工刀、印章垫、练习章、印床、勾线笔、毛刷、磨刀石。

印章是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常见的制作材质有 玉石、金属、木头、石头等。印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雕刻印章一般称为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的结合。篆刻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扩展资料

雕刻磨盘的保养

雕刻专用磨盘,是指篆刻艺术创作中专门用于研磨印章石及篆刻刀的一种磨盘。这种磨盘表面为超硬的金刚石磨料。

保养须知:

一、磨盘每次使用结束后,须将表面水迹全部擦干,以免长时间与水接触产生锈迹;

二、新磨盘在未使用前,表面上都会有一些微小浮粒,用其初磨印石时,印面会产生明显的划痕,属正常现象。一般建议磨盘在正式使用前,先拿金属块在磨盘表面平磨,使表面更加均匀平整,提高研磨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

玛瑙印章怎么雕刻

雕刻玛瑙印章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机器喷砂法,是用电脑设计出印文,将打印出的印文贴在印材上,放入机器,进行喷砂处理,成品效果和电脑设计的相同,优点是快捷方便,价格便宜,缺点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不符合篆刻的思想,做个玩具还可以,收藏就不是很合适了。

2、手工雕刻法,方法和治玉相同,用电子打磨机或者吊磨雕刻印文,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解决了方法一中的不足,印文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专业人士设计的,价格小贵。

3、手工刀刻,此方法是用一种特殊的刀具的在印材上进行篆刻,难度较大,费时较长。

扩展资料

形成过程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

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手工雕刻玉石印章(玉石刻章教程)

该文章由作者:【那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