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块普通石头,变成一件艺术品?
中国人爱石,这是因为石头所具有的抽象与空灵之美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十分契合。一块有灵性的石头实际上是山水的浓缩,在方寸之间便包罗了万象??
爱石人眼中的石头似乎和别人不一样,认为石头是有情之物,不仅愉悦感官,更撩情思,寄以情怀。每一方石头在爱石人的眼中似乎都凝结着一股情绪,彰显着千年传承着的高尚品德与坚贞的气节。
石头在中国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红楼梦》说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但是书本的一开头却先讲了一个石头神话。此石已通灵性,来去自如,可大可小,俨然已经被赋予了灵魂。
“昨天是一块石头,今天是一件作品,明天或许就是博物馆的一件宝贝”,这句话足以说明赋予石头灵魂的雕刻师,可以把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艺术品。
作品《一家亲》和《玉兰花》,从同一块桃花冻结晶体芙蓉原石分解出来,巧色鲜明,红色似火,白色纯洁如脂。乍一眼看,竟似一块会燃烧的石头,沉默了太久的石头,突然有了语言一般,细细诉说作品中暗藏的情愫。
取材同一块石头
《一家亲》
可爱的小鱼畅快地在海中畅游,享受阖家欢乐的幸福时光。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还将小鱼“包裹”在海浪中,充分利用了石头的巧色,细细把玩,不免感叹作者玲珑之心。
结晶的质地又为作品锦上添花,使得整件作品看上去精致而可人。
《玉兰花》
玉兰花绝美清雅,欣赏她的精美绝伦,还要了解她的寓意。就像看一个女子,不只要欣赏她的月貌花颜、丹唇杏眼,还要读懂她的内心世界。
玉兰花洁白芬芳、风姿绰约,更可贵的还有天地间一股清气、一段傲骨。用来形容热烈真挚、坚贞不渝的爱情最适合不过。
玉兰花的雕件,线条圆润却脉络清晰,不见一丝摇摆,刀刀坚定。如同一段爱情,柔软的线条又如柔情似水。
结晶地芙蓉石材质通透润泽,有冰雪之态;红色雕刻玉兰风姿绰约,品貌高洁,赞美佩戴者的高风亮节。
《樱桃》玻璃地老挝晶
红樱桃观之有种玲珑剔透之意?溢于作品之外,透明的梗的点缀使画面充满了无限生机,富于生活气息。
画面结构简洁大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一种鲜活之感,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
作品看似简单,写生与写意的统一,却表现出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善于表现生活的崇高艺术境界。
雕刻师简介
富宾,出生于福建连江,寿山石民间艺人擅长文玩、草虫、写实动物涉猎广泛。细工刀法独具匠心,所刻的作品构思巧妙,刀法圆朴流畅。作品深受广大藏家青睐。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石雕》传统技艺历史简介
璟汉坊秦有财雕刻工作室
西乡石雕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距今1403年历史。
指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生,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汉中地域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西乡石雕石刻技艺是一门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运用圆雕、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等技法学将透视学与美学融于石雕石刻之中的艺术。
其材料主要为西乡县余家山的老坑细青石(璟汉石)。
作品具备木雕之细腻,牙雕之玲珑,玉雕之逼真,造型优美,形神活脱。
石雕制品种类繁多。有仿古作品,还有各种建筑装饰品和家用装饰用品。西乡石雕石刻技法有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组合雕等等各式各样的雕刻手法,传统的石雕工艺,俗称打巧。
其制作流程主要有采石、选石、打磨毛料、描图、起线。打磨,精雕细刻,砂纸打磨清线。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捏、漏、摘、雕、修细、打磨、上蜡等七道主要工序。
一、
捏:就是打胚样。先在石块上画出线条,再进行初步的雕凿。有的还要先捏个泥胚或石膏模型。
二、
镂:就是胚样捏成后根据需要把内部无用石料挖掉。镂空石料的技术,是石雕石刻工匠的重要基本功。比如雕刻一个还没有拳头大小的小石狮,还要在石狮嘴里保留一个掉不出来的小圆球。镂空掉周围的石料,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三、
摘:就是按图形剔除雕体外部多余的石料,也就是打凿,粗雕。这种剔除是对胚样的细加工,操作者需要领会创作者的意图,才能使剔除的面积和深浅适度。
四、
雕:就是进行最后的深度加工成形。完成这一程序,不但要有较高水平的雕刻技艺,更要具有一定的鉴别审美能力。
五、
修细:修刻细部是对粗细不均凹凸不平之处进行细修,并配置底座的特殊工艺。前者就是要修出光彩,使雕体达到光彩夺目的效果。后者也就是底座,主要是使作品稳固,并起到补充和衬托的作用,使主体更加突出丰满醒目和完整。
六、
打磨:对作品整体用砂纸进行打磨修光。
七、
上蜡上油打上石蜡可以使作品保持湿度和光泽度增加清晰度,还可达到修旧复旧,仿古的效果。使用的主要工具有各种型号的锤子,各种型号的錾子、刻刀、尖嘴刀、起刀、水平尺、拐尺、长撬、短撬、手剔、划线笔、圆规、墨斗等。西乡石雕石刻技艺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历史价值。石雕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文饰流畅洒脱,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
石雕作为艺术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西乡县李家村文化遗址和何家湾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600余件。
其中石器有石磨、石刀、石斧、石绷、石杵、石网坠、石环等,品种多样,造型美观,磨制水平较高。这充分说明,西乡先民们就把实器加工作为谋生的手段,开始从事石雕,石刻的技艺了。
另外,西乡县著名景区鹿龄寺里的石鹿,抱鼓石,精美青石,柱基石及石雕文化长廊,文庙前的照壁等,无不显示西乡石雕石刻的精湛技艺和悠久历史渊源。
2、文化价值。石雕石刻艺术也是风俗展示,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民风民俗,是民风民俗的一种重要载体。不仅有宣扬敬老爱幼,邻里和睦,乐善好施,积善行德等民风民俗等内容。每一件石雕作品上,都展示着丰富多彩的陕西西乡的民风民俗。石雕石刻作品上所雕绘的龙、凤、狮、虎、鹿、马、鹤、喜鹊、春燕鲤鱼、牡丹、荷花、水仙、芙蓉、梅花、兰花、竹子、松树、柳树等被民间奉为祥瑞吉泰的种种动植物及其由这些祥瑞吉泰物组合雕刻而成的浮福图案,无一不生动的展示着中国古代的民风民俗,因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3、工艺价值。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为一体的艺术品。简单地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艺术品,从石料选择到模型制作,胚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历时周期长费工费时费脑,均为手工操作,全凭艺人眼光和手感,艺人的基本功和美学鉴赏力对作品起至关紧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
4、经济价值。由于石雕石刻作品雕刻制作全靠手工制作,历时较长费工费力费时。一般大件作品需要三到四个月时间才能完成一件。小件作品也要一月左右才能完成一件。该传承人年生产大小石雕石刻作品仅有几十余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数几十万,带动一方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石雕石刻手工技艺技术灵活多样,千变万化,生产技术难度大历时周期长,特别是工艺流程中的镂、摘、雕技术大关,全靠指尖功夫,难以言表和形成文字。全靠师徒言传身教,并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方能掌握。而且费手费脑费力,特别辛劳。年轻人多不愿意学,已是后继乏人。西乡石雕石刻原料的采选有很大的局限性,石头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最适宜西乡石雕石刻的来源却适宜采自西乡城余家山地下300多米深处的老坑细青石和散落在民间的几十年、几百年的废弃建筑石材和生活实用具等,有些甚至是水下几十几百米深处的石头,如同采玉一样可遇而不可求,且原料标准要求极高,所采原料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效益低可持续发展举步艰难,进入21世纪以后,手工石雕石刻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电脑雕刻机的出现,机器代替手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老一辈手工石匠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造成了学习传承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石雕石刻制品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很多古老的石雕,石刻品种,和独有的石雕石刻技艺,面临着断流的威胁,急需传承创新发展。
石雕的特点是什么?
石雕雕刻特点发展成了世俗化,风格质朴浑厚,石雕内容大多是反映民居生活习俗的,如云南民居的石雕牧牛、垂钓均是当时明清人民生活特点的写照。在明清时期,石雕牌坊最为优美精致。如河北灵寿县县城的石雕牌坊,清代山东单县县城的百狮坊、百寿坊、山西运城的石雕石狮子、石雕牌楼等,均以石雕工艺精美著称。
石雕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的各种艺术品。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艺术品。
扩展资料:
石雕加工工具:
1、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
2、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机械化加工的石雕。
3、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
4、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
5、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
你知道哪些关于石雕的知识?
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石雕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主要有园林雕塑、建筑雕塑、雕像、石雕工艺品几大类,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大理石壁炉架、人物雕塑、浮雕、抽象雕塑、喷泉、花盆、罗马柱、栏杆、凉亭、胸像、门套、石凳、浴盆、动物雕刻、墓碑、仿古雕塑等。石刻源远流长,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雕刻产品主要以人物、动物、壁炉、花盆、栏板、喷泉、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各种精品雕刻等等。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的各种艺术品。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艺术品。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尽管石雕制品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相同,一般分:石料选择、模型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种:“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该文章由作者:【张震老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