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雕刻印章工具(手工雕刻印章工具大全)


印章自己可以怎么做

第一步:准备工具

1、准备印章材料:常用篆刻字典、砂纸、镜子、毛笔2支(小笔狼毫、羊毫均可)、墨汁和砚台、印床、刻刀、印泥、连史纸(拷贝纸或宣纸)数份、刷子(废弃的牙刷亦可)、棕老虎(拓边款时用)、拓包等。

印石的准备:将砂纸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最好选择一块玻璃面),用印石(选一方与将要临印的印面大小一样的印石)在砂纸上打磨直至印面平整。

2、设计印稿:初学者宜临印,印宗秦汉,多临汉印。我们选择一方印,将一张半透明的纸(宣纸或者连史纸)附在印稿上,用毛笔蘸墨临出印稿。

如果想创作的印章可以用印石在纸上印出痕迹然后用毛笔勾画出边框,查字典选用适当的篆文设计印面,设计印面一点要注意一方印中和谐与统一还有印的留白。

3、印稿上石:初学者宜用水印上石的办法,这种方法失真会大大减少,毕竟刚刚学习篆刻直接在石头上写出印面难度太大。将印稿反附在石头上,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打湿印面,等印面完全湿透,用宣纸吸干多余的水分,大概洗到8分干的时候在附上新的宣纸用力均匀按压印面。最后取下印稿,基本上印稿复制到印石上了。放在镜子前看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如果能力强者亦可直接写到石料上。

第二步:操刀治印

自古以来刀法无定法,工具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用大刀,有的人喜小刀。

1、篆刻的执刀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手工雕刻印章工具(手工雕刻印章工具大全)

印章怎么刻?

问题一:书法作品的印章怎么盖怎么刻? 怎么盖章容易解决:右上角用引首章、左下角用作者名字的图章或者姓氏章。作品的中间还可以用作者的名号章。

怎么刻章一般是名字加个印字即:刘丹阳印

问题二:如何雕刻印章 刻章工具及印章的材料

一、刻刀

刻刀是制作印章的必备用具,刻刀质量的优劣,对镌刻印章影响极大。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刻刀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单头刀、双头刀等几种。因镌刻的印章大小、质地、文体不同,刻刀也有大小和品种之分。

二、印床

用来固定印章的夹具叫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的,一般用硬木制成。目前篆刻家基本上多采用手夹握的方式,,为让夹握时与执刀的手能相互配合,经常用手夹握石料,使石章能迎刀刃相应转动,这样刻出的线条可以克服呆板的毛病。但如遇到坚硬的印料或较小较精微的作品时,用印床作固定,操作起来就方便省力的多了。

三、印泥

刻章好,也要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不同。印泥主要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等优点。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

印泥要保养方法。

(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油和印色均匀。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淅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

(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

四、笔墨纸刷

篆印用普通小楷笔即可。墨要磨浓,以不致渗开为佳。

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摹印和拓边款。

生宣纸: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钤印印花、起印稿等。

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钤印花。

印谱纸:书画社有卖。用于钤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毛刷主要用于清除印章底部及边款刀痕内的粉屑,以免粉屑落到印泥上,影响使用。

五、印材

治印的材料很多,古印中多铜印,也有金、银、铁、象牙、玉石、牛角、竹根等。金属玉石之印由于材质坚硬,不是一般刻刀所能刻动,只能铸凿或以金刚砂喷射而制成。其他材质也因或涩或韧或腻,不易产生艺术效果。故而篆刻家一般都用石料。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叶腊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数种。

青田石:最宜于治印的印材。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因而得名。石质松脆爽利,细腻而无杂质。刻时便于用刀,随心所欲,不会遭到意想不到的迸裂。色有淡黄、酱紫、淡青、粉绿、灰绿等,其中有冻者较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其中“白果冻”、“兰花冻”、“封门青”等为上品。

寿山石: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北郊之寿山。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也为印材佳品。石质晶莹如羊脂的称“白芙蓉”,晶莹而带黄色的称“田黄”,其遍体呈萝卜纹者尤为上品,也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的说法,可见其珍贵。其它如黄、白、红、紫、青各色都有,虽细腻柔脆不如青田,但也是刻石章的好材料,普通的价格也很低廉,宜为初学者所用。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赭、黄、白、黑等杂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材料。其中质略透明,如熟藕粉状的,称为“昌化冻”;石身上有鲜红斑块,如凝结的鸡血状的,俗称“鸡血石”;其中以含有大量鲜红斑块而石质纯静的,最为难得,极为名贵,为印石中的精品。昌化石一般含有铁质砂钉,且石质也较干涩,刻时须加掌握。

赤峰石:产内蒙赤峰,石质近乎昌化石,尚可刻。

其他有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挺县的莱石、陕西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河北的丰润石、福建的蒲田石、温州的平阳石、天台的宝花石、萧山的红石等等。

六、印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的。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二是在钤印后,刷洗印面……

问题三:自己刻印章怎么把字印上去 不知道楼主准备刻的是石材篆刻还是普通用的塑料名章。

篆刻一般是把字用颜料写好 反印在涂黑的印面上,或者直接在涂黑的印面上反写。

一般现在的刻名章都是电脑。建议楼主直接打印成反字,用复习纸印在印面上

问题四:怎样刻印章 如何学习刻章

工具/原料

刻刀、印泥(书画专用)、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

步骤/方法

篆刻章法:“章法”是指如何设计和布置印文,一字印,主要是把笔画均匀分开,二字印分左右式和上下式,左右式要以右向左进行,笔画均匀平整,上下式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疏密关系。对印面文字笔画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滑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以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印象。有时还可以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的安排疏密要彼此统一。三字印分为又一左二式、右二左一式、右至左三字排列式。布局可根据印面的大小,改变字体的形式,使空间显的相对协调。四字印分为顺序式,由右向左和由上到下。右一左三式、右三左一式布局,都需要拉长一个字体另外三个字相应缩小,右一中二左一需要拉长两边的字,中间的字要缩小。要做到均匀、恰当、得体。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笔一样?板。一般以比划繁者不觉繁,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方法为主(自己画图,在非线上做,有例子)写印稿:写印稿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书法好的可根据印面的大小,直接在印面上写或写到拷贝纸上,书法不好的,可把拷贝纸直接放在要描的字上进行描摹。我们以‘印’为例,描的时候要用铅笔,依着‘印’字的轮廓涂墨,注意一定不要超过轮廓线。按顺序把‘印’字涂抹好。然后要把印稿上的文字上在石面上。

上石的方法有两种:1、水印法:首先准备一张透明的拷贝纸,然后把拷贝纸覆盖在印石的石面上,用手掌沿着印石的边缘在纸压出痕迹,接下来在压痕范围内用浓墨写下要刻的印稿,之后把印稿晾干,然后把墨迹干透的印稿(把描好的印字)翻过来覆盖在印面上,用毛笔蘸些清水涂抹在拷贝纸上,用干净的宣纸或纸巾吸干多余的水分,之后在印稿上覆盖上一张宣纸,用指甲盖儿在在毛边纸上轻轻的用力均匀的刮几遍,完毕后把宣纸和拷贝纸取下来就可以了。这样就把字印在石上了。拓上后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再用毛笔均匀的描一下。初学篆刻时基本上都用水印法写印稿。

2、反写法:将印稿写在透明度较好的拷贝纸上,然后把拷贝纸翻转过来用印石压着,上面放一个镜子,依照反写的印稿在印石上用毛笔描摹一遍,力求写得于原稿接近,然后对着镜子比较印稿,对不足之处作适当的修改。练习: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先从刻直线来练习。然后拿一块青田石,先在玻璃上垫上砂纸,用中指和拇指拿住印章的两面,中指按住印章顶面,在砂纸上摩擦。因为市场上买来的石料都含有蜡需要将其磨掉否则不容易上墨(注意:磨的时候只能单向摩擦,不能来回摩擦)磨平后,拿起来看是否平整,如果还不能确认印面的平整,要平放在玻璃上进行比对,看是否平稳。然后用毛笔在石料上画直线(直线比较简单,直接画在印面上即可)画的时候要沿着石料左侧边缘画一条线,然后转一个方向,还是在左侧的边缘画线,这样画出第一个大的正方形,然后再画出第二个第三个,按照同样的方法画出许多正方形,把印面充满,然后把印石放在印床上加紧(切记初学者一定要把印石放在印床上,以免伤着手。)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刻了,刻的方法有两种(握拳式切刀法和执笔式冲刀法)握拳式切刀法的操作方法是: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握成拳状把刀杆捏在掌心。执力角度较冲刀直,至60度左右。用刀方向下、向外,刀杆向外倾斜,由外点入刀,刻一点起来,再刻下,再起来。一点点向前推进。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将长线分段,以若干重复动作完成章,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刻巨型印章或质地坚硬石料……

问题五:手工刻章怎么刻 kou–kou–扣–(260–3478–227), {zhen} 如果你的某个记忆场景中同时有埃菲尔铁塔、一位朋友以及一个粉红气球,那么如果某天我给你一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那么你回想起的不仅是你的那位朋友,还会有那个粉红气球。”在使用脑扫描仪对实验参与者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霍纳博士观测到了大脑皮层中与记忆有关的不同部分,与海马体之间有着交互作用。

问题六:手工刻制印章,如何把反的字弄到章上去。 在纸上画一个印章大小的轮廓,用笔写好自己要刻的字(要正面的哦)“我复印到章子上!

问题七:印章应该刻什么字 看用途,如果是工作用途就楷书,隶书或者仿宋。如果是用在书画上,就用篆书

问题八:刻石头印章怎样把图案印上去 印稿上石的方法:(摘自“百度文库”。)

1.将印稿纸复在石面上,用铅笔将畅的边缘擦出来。选好用的印稿纸是关键,印稿纸必须薄、韧、半透明(方便覆在上面修改重写)。“日本航空笺”效果最好,可惜很难买到,用钤印谱的连史纸,效果还可以。晒图纸湿水后太皱不好。一般的宣纸太厚,太吸墨,而且压印时会化开,效果不好,但刻的印如果大也可以用。

2.将擦好边缘的印稿纸反过来(记住对应印石的上下左右),如果四方印石平分四份,可以用折叠的方法分。用小楷毛笔写稿。此步墨是关键,不能用现成的墨汁,一定要现磨,但墨砚上有宿墨(旧的干墨)则不怕,甚至可以用小木棍将宿墨重磨使用。墨要浓。墨条最好用旧墨,或松烟墨,油烟墨胶太重。

3.一次没写好,可以另取一张稿纸重擦印边,再覆在原稿上修改重写,反复写到满意为止。可以初稿细心经营,最后一稿纵情笔意。投机取巧的方法可以最初用铅笔经营再写墨稿,好处是节约稿纸。篆刻追求的“笔、墨”二品几乎全赖此步。写好就要上石,完全干透就不行了。

4.将写好的印稿反扣在印面上,四边对准,两边拉下来用手捏紧,用干净的笔在纸上均匀地蘸上清水(湿就可以不可太多)。用一张裁好的小宣纸覆在上面用手掌上的拇指肚轻压,要能够均匀地看见水痕,否则要在宣纸面上补蘸稍许水。再覆一张小宣纸,两边拉下来捏紧,用指甲或光滑的硬物压磨。要在宣纸面上模糊看见墨痕。

5.趁稿纸未干轻轻揭下来,反字就留在印石上了。待水分完全干了就可以刻了。我喜欢待墨痕干后用红色的油性记号笔将印面涂一层透明红色(深色的石头不行),刻起来效果鲜明。

问题九:印章上刻什么名字? 书法印章一般就是名章,把名字刻上就好了。

右王左娟,然后娟右下角点两点这种就可以。或者王娟之印(娟右下角两点,重复的意思),就可以了,没必要弄太奇怪的样式。

问题十:刻公章需要哪些手续 提供营业执照副储原件和复印件到有刻章资格的刻章店就行了,他会到公安局办理登记备案的。公章材质一般有:木章 牛骨章 敏光章

刻章用什么笔勾线最好

勾线笔。手工雕刻印章需要准备的工具有:刻刀、砂纸、印泥、美工刀、印章垫、练习章、印床、勾线笔、毛刷、磨刀石。所以刻章用勾线笔最好。勾线笔,用于绘画创作,尤其是工笔绘画,漫画创作,水粉创作时对作品的勾勒,线条较细,多为狼毫勾线笔,笔头有大小长短之分。

手工雕刻印章怎么雕刻啊?

雕刻步骤:

拿出字典,选出要刻印篆字.

在白纸上反复设计出印稿

将印稿拷贝纸反过来,照着反写印文,写到印面上

准备刻刀进行刻制

印石固定印床进行雕刻

击打印石边缘,处理印石边款

选用印泥进行试盖,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

修改完成,篆刻工序完成

参考:

刻章工具及印章的材料 

一、刻刀

刻刀是制作印章的必备用具,刻刀质量的优劣,对镌刻印章影响极大。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刻刀主要有平口刀、斜口刀、单头刀、双头刀等几种。因镌刻的印章大小、质地、文体不同,刻刀也有大小和品种之分。

二、印床

用来固定印章的夹具叫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的,一般用硬木制成。目前篆刻家基本上多采用手夹握的方式,,为让夹握时与执刀的手能相互配合,经常用手夹握石料,使石章能迎刀刃相应转动,这样刻出的线条可以克服呆板的毛病。但如遇到坚硬的印料或较小较精微的作品时,用印床作固定,操作起来就方便省力的多了。

三、印泥

刻章好,也要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篆刻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不同。

印泥主要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制成。好的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等优点。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各种特殊的印泥。如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

印泥要保养方法:

(1)印泥存放一定时间,印油就会浮上来,故要经常搅拌,以使印油和印色均匀。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较暖之处。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淅枯,可适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调匀。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渗。

(4)印泥最好在瓷缸内存放。因瓷缸既不渗油,又可长期保持印泥质量。

四、笔墨纸刷

篆印用普通小楷笔即可。墨要磨浓,以不致渗开为佳。

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摹印和拓边款。

生宣纸: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钤印印花、起印稿等。

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钤印花。

印谱纸:书画社有卖。用于钤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毛刷主要用于清除印章底部及边款刀痕内的粉屑,以免粉屑落到印泥上,影响使用。

五、印材

治印的材料很多,古印中多铜印,也有金、银、铁、象牙、玉石、牛角、竹根等。金属玉石之印由于材质坚硬,不是一般刻刀所能刻动,只能铸凿或以金刚砂喷射而制成。

其他材质也因或涩或韧或腻,不易产生艺术效果。故而篆刻家一般都用石料。常用的石章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叶腊石、莆田石、赤峰石等数种。

青田石:最宜于治印的印材。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因而得名。石质松脆爽利,细腻而无杂质。刻时便于用刀,随心所欲,不会遭到意想不到的迸裂。色有淡黄、酱紫、淡青、粉绿、灰绿等,其中有冻者较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其中“白果冻”、“兰花冻”、“封门青”等为上品。

寿山石:是叶腊石的一种,产于福建福州北郊之寿山。石质较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快,但细润光洁,也为印材佳品。石质晶莹如羊脂的称“白芙蓉”,晶莹而带黄色的称“田黄”,其遍体呈萝卜纹者尤为上品,也有“一两田黄三两黄金”的说法,可见其珍贵。其它如黄、白、红、紫、青各色都有,虽细腻柔脆不如青田,但也是刻石章的好材料,普通的价格也很低廉,宜为初学者所用。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赭、黄、白、黑等杂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材料。其中质略透明,如熟藕粉状的,称为“昌化冻”;石身上有鲜红斑块,如凝结的鸡血状的,俗称“鸡血石”;其中以含有大量鲜红斑块而石质纯静的,最为难得,极为名贵,为印石中的精品。昌化石一般含有铁质砂钉,且石质也较干涩,刻时须加掌握。

赤峰石:产内蒙赤峰,石质近乎昌化石,尚可刻。

其他有宁波的大松石、山东挺县的莱石、陕西的煤精石、湖南的楚金石、河北的房山石、河北的丰润石、福建的蒲田石、温州的平阳石、天台的宝花石、萧山的红石等等。

六、印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的。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二是在钤印后,刷洗印面,以达到最佳效果。另一种刷子是棕刷,一般可用牙刷代替。拓边款在工具,欲称棕考虑。用棕丝捆扎而成,长约8厘米,直径约为3厘米。

七、印矩

印矩是用以在钤印时框正印章位置的,保证位置不偏移。若在第一次钤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目(也可不用印规)。

八、棕刷

棕刷俗称“棕老虎”,为拓制过款的主要工具。因是用棕丝捆扎而成故得名棕刷。棕刷一般8X3cm。在购买时一定要挑选柔软的棕皮,若购买到的有过硬的现象要反复磨擦,使之增加柔韧度,避免损坏拓纸。棕刷亦可自制,取棕榈树的棕皮,按所需长度排齐,中间扎紧,如无棕丝,猪棕可代替。

九、拓包

拓包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做方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形。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的确良也可),使其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可。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拓包使用后不要弃废,只要蘸些清水在吸水纸上反复扑打,下次仍可使用。

十、砂纸

主要用于磨平印面。

十一、镜子

刻印时,应备一面小镜子,以便在刻制过程中照看下面效果。

刻橡皮章除了用硫酸纸转印还能用什么其他的东西代替么?

把普通白纸印在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画。

刻橡皮章除了用硫酸纸转印还可以把普通白纸印在电脑屏幕上就可以画。橡皮章是使用小型雕刻刀具在专用于刻章的橡皮砖(与普通橡皮擦不同)上进行阴刻或阳刻。

另外这个橡皮章是制作出可反复盖印的图案的一种休闲手作形式。刻好的橡皮章结合不同颜色的印泥,可以制造出各种效果。因材质关系,手刻橡皮章的雕刻时间比石刻、木刻短很多。

扩展资料:

刻橡皮章基本工具:硫酸纸、壁纸刀、小橡皮(描图的时候描错时候用的)、樱花铅芯、0.3自动笔、OLFAAK-3笔刀、一块橡皮砖(TB都有卖)。

另外还需要准备一块可塑橡皮(或胶带,可塑橡皮不要选太黏的,会黏在章子上面),硫酸纸是一种半透明的,要注意的是硫酸纸没有反正面。

除此之外转印后,要用(酒精+白乳胶)调好的保护液涂抹在橡皮上的图案上,也可以用素描的定画液喷在图案上,这样可以保证图案不会在刻的时候被摸花。

和田玉印章手工刻不了吗

和田玉印章可以手工刻。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手工刻章需根据刻章材料选择对应的刻章工具,和田玉印章可使用铁工具(铡铊、錾铊、碗铊、冲铊、磨铊、轧铊、勾铊、钉铊、擦条)与钻石粉工具。选择对应的工具即可和田玉手工刻章。

该文章由作者:【王大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