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马铜怎么鉴定(利马铜图案)


自己怎样鉴定铜的真伪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不润泽,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鉴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伪者有铜腥味。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辨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多不考究,但也有了字体竖笔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利玛铜是什么铜?

利玛合金泛指合金铜,源自藏文,《藏汉大辞典》解释其为“指各类响铜制品”。利玛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铜,并含有不同比例金、银、铁、铅等金属元素以及金刚石、五色玻璃等珍贵矿物,其制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或在表面形成斑斓的色块。

根据16世纪的西藏学者白玛噶波和18世纪的晋美林巴著有关于金属雕刻的各种利玛合金材料特点的著作,其中将利玛铜分为:匝那卡西玛、花利玛、白利玛、黄利玛、红利玛、紫利玛、青铜利玛、钟铜、姜铜、桑塘玛、恰利。

扩展资料

利玛合金的珍贵之处:

用料极为名贵,不仅有我们今天看起来仍十分名贵的金、银等金属,还有从西洋进口的五色玻璃面等。尤其是红铜和自然铜在明清时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铸造大炮和钱币均要大量用铜。

利玛合金制品通常用铜錾打成形,全身并不镀金,新铸时颜色鲜艳,并有奇特的光线从金属内部的反射出来。在保存了上百年后,由于受到氧化的影响,其色泽变得灰暗起来,如银制品氧化后的效果,只是在氧化程度较低的部分还能见到暗红的金属色和一些奇妙的反射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玛合金

利马铜怎么鉴定(利马铜图案)

利马铜大鹏鸟真假辨别

你好,你是想问利马铜大鹏鸟真假辨别的方法是什么吗?利马铜大鹏鸟真假辨别的方法是:

1、声音: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利马铜大鹏鸟是真的,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利马铜大鹏鸟是假的。

2、锈色: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利马铜大鹏鸟是真的,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利马铜大鹏鸟则是假的。

该文章由作者:【质子教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