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雕刻翡翠葫芦
葫芦外型上看是由上至下的两个球体连接结合成为新形状,外形圆滚,弧度面规则圆滑,上半部分球体直径比下半部分球体直径稍小。翡翠葫芦即是在此基本构造基础上,变化出二种款式,一是与植物葫芦一致,由两个球体组成,形制上仍然是球形。二是以球形体的对称中线为基准,一切二半,以切分后的形制作为葫芦的形制,即正面为半球形,底面为平面,相比球形更显简约,有利于镶嵌,突出正面弧面。
翡翠葫芦外形目前固定为上述二款标准化形制,决定其美感的因素无疑是构成部份之间的数学比例关系,即部份与部份、部份与整体的比例关系,而最能带给人们美感、协调、统一和谐的数学比例关系的秘密,已被黄金分割所揭示。黄金分割作为重要形式美法则,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翡翠葫芦的标准化形制终究与黄金分割有多少联系,或者说如何应用黄金分割确定翡翠葫芦的标准化形制,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要分析翡翠葫芦的数学比例关系。
翡翠葫芦的尺寸参数可归纳为:高度,宽度,厚度。高度分为总高度、上球形高度及下球形高度,宽度分为上球形宽度和下球形宽度,即球体直径。这些参数的比例关系与黄金分割0.618的数值有紧密联系。
常见的翡翠葫芦高度大致为30~10mm,在知道高度的情形下,非常容易计算出上球形及下球形的高度。根据葫芦标准化形制的定义,因组成葫芦的部份是二个球形,因而可以推知:上球形高度=上球形宽度,下球形高度=下球形宽度。这是理想化形制,实际上实物稍有偏差,即不是标准的球形,以单个球形鉴赏,宽度稍大于高度更具美感。
以整体来说,黄金分割0.618的数值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动态浮动,当然,浮动值不宜过大,过大则拉伸横向或纵向尺寸,失去平衡感。决定整体外形的比例关系:下球形宽度/总高度,如果比数值与0.618相比越来越小,则高度显得过大,宽度窄。如果比数值与0.618相比越来越大,则高度与宽度的数值越来越接近,趋向正方。整体如此,局部部份也一样。
理论上说,翡翠葫芦的最大厚度值即是球形直径的一半,实际上,翡翠雕刻件的厚度大致都统一在具体范围之内(大约5~8mm),因而翡翠葫芦的厚度相对固定,并不强制要求与黄金分割0.618有比例关系。厚度虽然不与0.618有关联,但是,如果厚度大于球形直径的一半,则弧面凸起过大显尖锐,厚度稍小于球形直径的一半,则弧面显平缓舒适,厚度过小则扁平不饱满,趋于平面。
对称是翡翠葫芦的重要特征,左右相等对称,而上下两个部份是比例对称,不是杂乱无章而乏味单调,对称保障了视觉平衡,产生安稳、整体协调的感受。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又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点滴的增删变化就能演化出无数的组合形式,有序或无序的变化,隐含着自然与唐突。古语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可见,越基本越简洁的构成,在群集化过程中才不会有紊乱的元素。那么,创意无限的意义何在,其实,就翡翠葫芦而言,形态的逼真写实比天马行空更加神妙。无为而无不为,会我们很多启示。
怎样雕刻葫芦
“雕刻葫芦”的制作过程
(一)制作工具与材料。
钢刷、小锯、口罩、眼罩、锥子、木槌、砂纸、美工刀、胶棒、胶条、铅笔、丙烯颜料、橄榄油、装饰材料、葫芦托和葫芦等。
(二)打皮。
给葫芦打皮要经过十一个步骤方能完成。
第一步:选择皮色发白的葫芦去皮,如果皮色是绿色的葫芦最好暂不去皮。
第二步:从葫芦顶端开始刮皮,用竹板轻轻的刮去外皮。
第三步:要注意保护好葫芦顶端的葫芦柄即龙头部分,切不可在给葫芦打皮的过程中将其折断损毁而降低其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第四步:先把葫芦上半部的外皮去除,去除外皮后葫芦程现绿色,而后将葫芦倒置。
第五步:再次将余下的葫芦外皮全部刮去。
第六步:将整个刮完外皮的葫芦放入清水中泡上2分钟。
第七步:将整个葫芦在水中轻轻旋转使得已经刮完的葫芦每一部分都润上清水。要反复检查确保没有遗漏的部分。
第八步:将水中泡好的葫芦取出用铁刨花轻轻的打磨葫芦外皮,把未打到的外皮及膜部分去除。
第九步:将去好皮的葫芦在碱水中沾一下,要求表皮沾均匀。
第十步:将处理好的葫芦挂在阴凉处,不可着地。
第十一步:等葫芦干透后,再放在太阳下晾晒,而晾晒的时间要看葫芦表皮颜色变化程度来决定。
另外,如果未打皮的葫芦已经干透,若要打皮须将葫芦在清水中泡上六个小时以上,然后用铁刨花将外皮去除。
干透的葫芦经暴晒后,其表皮色泽千変万化,有金黄色。淡黄色,茶色等等,不同的色泽用于不同的作品创作,
在创作作品前,必须检查葫芦是否干透了。检验葫芦是否干透其办法是:用手掌轻拍葫芦,内部种子瓤块就会脱落,如果种子瓤块未能脱落就说明葫芦没有干透,需要继续晾晒,直至葫芦干透方可使用。
(三)画稿,也称“打小样”。
根据葫芦的品种要想做什么样的作品须先在纸上画出,画稿满意后,再在葫芦上上画稿,即把满意的画稿上的图案转画到葫芦上,画好后即可进行雕刻。
(四)雕刻。
1、雕刻工具:初学者,可准备圆刀、平刀、斜刀、玉婉刀和三角刀等5种工具。我在雕刻过程中只使用特制专用刻刀进行雕刻,不但能完成圆雕,浮雕而且还可以进行线刻。
2、“雕刻葫芦”的雕刻技法
(1)圆雕:所谓圆雕是指适用于多角度欣赏的完全的立体的雕刻作品。圆雕中还包括一种半圆雕,即雕刻出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舍弃次要的部分,形成一半圆雕,而另一半则隐蔽成原物,也有的是用其它图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衬底的一种雕刻形式。
圆雕的制作,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设计方案。把葫芦的各部分都尽可能地利用起来,设计要合理准确,也就是说,在纸上打的“小样”本身就必须是艺术精品。
初学者运用圆雕雕刻技法,用力要适当、准确。正确的姿势是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刀铤,保持刀铤的稳定性,防止跑刀,划伤别的部位及划伤手指。在雕刻精细的镂空雕件时,应首先将外部纹饰雕刻好,再用手钻把内部钻通,最后用平凿修整。
(2)浮雕:按照雕刻的深度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三种。
高浮雕又称三面看,高浮雕内容多见花卉、人物和动物。是葫芦雕刻的经常采用的技巧之一,在学习雕刻的过程中,要首先学习构思设计,前后左右都要照应到,循序渐进,不可逞强,图一时痛快,大量地刻掉葫芦皮肉。
浅浮雕就是相对高浮雕比较而言,所刻内容一般比较浅。
薄意是一种极薄的浮雕,因为它的雕刻对葫芦造成极少的破坏,而又饱含诗情画意,所以在一些质地好而透明度高的葫芦上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的技法,其中主要有历史人物、山水、花鸟,甚至书法手迹,具有吉祥如意的题材更是经常采用。
制作“雕刻葫芦”作品时,经常把高浮雕、浅浮雕和薄意等多种技法结合起来使用,用以表现作品内容。
(3)线刻,顾名思义,线刻就像国画中的白描一样,是用单线条的雕刻来表现作品的内容。
另外,在“雕刻葫芦”的雕刻过程中,还有微刻、镂雕青雕和素雕等多种雕刻技法。这些雕刻技法只有一些老技师才能掌握,一般初学者只掌握圆雕,浮雕,线刻三种雕刻技法即可。
(五)着色。
“雕刻葫芦”的着色是区别于任何一种工艺葫芦的最显著的特点,着色的水平高低,质量的优劣,决定着“雕刻葫芦”的生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雕刻葫芦”着色前要对已经雕刻好的葫芦进行细致地研磨,研磨的材料有水砂纸、磨石、人造磨石和木炭等。水砂纸的粗细有多种型号,号越大越细。磨石分为青理石,红理石,这些是天然磨石,质坚而细,无沙质,可作细磨之用。人造磨石,又称油石,可用于葫芦推光之用。经过研磨之后再用脱脂棉揩净研磨所产生的细末。研磨后葫芦雕刻部分光滑无划痕平整不粗糙,之后方可着色。
给“雕刻葫芦”着色,要严格按照“小样”的设计进行,如果不会画国画,写书法的工匠,则需要技艺纯熟后方可作这一部工艺,也就是说最好用有绘画基础的人做这一步工艺,以保证“雕刻葫芦”的质量。
着色完毕之后,再用橄榄油把整个葫芦作品罩上一遍
葫芦雕刻的制作过程 本文告诉你
1、将小葫芦清洗干净是表面的脏东西和外表皮软化。
2、用细砂纸打磨直至表面光滑,然后用水清洗干净。上半部分刻字,下半部分刻简单的图案。首先,用铅笔描绘出所要刻的字。
3、依照字迹,用工笔刀刻写出字迹,刻写的字迹要有凹凸感。
4、刻完所有的字后,用黑色签字笔仔细描好,在等待字迹干好。
5、在葫芦的肚子上,用小型电钻刻出不规则的祥云纹,刻完后,在合适的空白处进行镂空,使得葫芦显得更加的玲珑。
6、在葫芦的顶部钻合适的小孔,用于悬挂。将小中国结系于小葫芦上部,将尾穗固定在底部,固定好。这样一件简单的葫芦工艺品就完成了。
手工葫芦怎么制作方法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而葫芦雕刻是一种用葫芦雕刻的古老手工艺术,得到众多手工雕刻爱好者的喜爱。2008年6月7日,葫芦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享一个手工葫芦雕刻教程,在葫芦上雕刻出蘑菇图案,再添加仿真花把它做成漂亮摆件。小伙伴们是不是也对最终的作品很感兴趣? 喜欢就准备好材料跟着图解步骤试试吧!~
材料工具:晒干的葫芦、仿真花、复写纸、胶条、签字笔、缝衣针、蜡封麻线、皮革染料(油画棒)、铁刷、锯齿刀、葫芦刮、铅笔刻刀、锥子、定色剂。
1.先把准备好的葫芦拿出来,清洗干净后擦干,再用铁刷打磨表面,去掉不好看的霉点。
2.拿出锯齿刀,把葫芦的上部切下来。
3.拿起葫芦刮,把葫芦内部都刮去,冲洗内部并晾干。
4.准备好喜欢的图案,用复写纸将图案画
5.拿起签字笔,把描好的图案再勾画一下。
6.接着拿起刻刀,进行简单雕刻,以让图案更有立体感。
7.沿着葫芦开口的边缘,用锥子戳
8.用缝衣针将蜡封麻线穿过小孔,然后固定好仿真花,一个漂亮的手工雕刻葫芦装饰品就做好啦~
该文章由作者:【每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