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氏灯能照翡翠吗
可以。
灯光耗电尤其是强光没有特殊原因没必要一直照着翡翠。灯光长期照到翡翠会使翡翠的温度升高产生氧化反应,使翡翠表面的荧光和质感遭到破坏。灯光的强弱决定是否合适碱性弱光灯作为翡翠点缀是可以的。没有特殊原因还是不建议一直用灯光照着翡翠。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方法有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说买玉要看结构,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构,能不能从结构上区分和田玉的产地,又该如何去看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和田玉结构及鉴别,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结构
首先来说说什么是结构。在自然界中,遍地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石头,这些石头形态各异。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这些矿物在岩石中,有的为颗粒状,有的为纤维状,有的为薄片状,柱状,有的结晶完整,有的为随形,见不到晶形,有的粒度粗大,有的却很细小。矿物之间,有的平行排列,有的互相穿插、交织、填充。这就是岩石的结构。结构也可以简单理解成物质组成的。
矿物质
那么和田玉的结构是什么?和田玉常见的结构有多种,其中以毛毡状结构最为常见,最为典型。这种结构中,透闪石纤维非常细小,光学仪器下,都无法分清其轮廓,矿物纤维很均匀,没有方向性地密集分布,犹如畜毛交织形成的毡毯一样,故名毛毡状结构。
两千前孔夫子说的“玉有伍德”的“溃而不散”就是在讲这种矿产的基本特征。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之结构的分辨
因为产地不同,各个玉种的结构也就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每个玉种的纹理结构特点。
籽料的结构
籽料的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颗粒细小,结构缜密,多为纤维交织的毡状、绒状结构,部分玉料较好的玉石,甚至于观察不到玉内的结构。
在一些证书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纤维交织结构这几个字。其实广义的和田玉都是纤维交织结构,而籽料一般写的是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籽料的结构类似与云絮状纹理,好的籽料的结构也像是一种鱼鳞状态排列,排列非常的整齐而且近乎完美,细小结构的看起来如毡毯。
但是,毛毡性纤维交织结构并不是和田籽料所特有的,质地好的山料,俄籽料,也是毛毡性纤维交织结构。
青海料
关于结构,青海料有着独特的砂糖状结构,没有籽料的那种油脂性,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它的密度不好,打灯来看结构还是比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水透。
籽料一般以絮状结构为主,无结构倒是很少见的,一般如果能在视觉上达到粘糯的感觉就行了。而青海料倒是结构很细,很多时候青海料倒是打光更看不到结构,但其实并不是它结构细密,而是云絮结构发育不全,放大后会发现其实更多的是细点状结构。青海料打灯看的话,颗粒一般来说感觉比较细小,但是花大,也就是说很容易感觉出不均匀。
青海料还有一种常见的特征:就是水线纵横交织,有的很多水线集中在一起,形成像水潭一样的感觉,具有这种结构特征的,一般都是青海料的。当然于田山料中也有一些这种特征。
俄料
俄料的内部是团块状云絮结构纹理,纹理松散,冰点与云絮间色差大,色差明显。油润性一般,看起来有略偏生的感觉。
跟籽料的那种温和有些不同,俄罗斯的料子显得粗狂一些。俄料一般是粗粒状结构,结构大的夹杂斑块结构,但也有很细的以至看不到结构的。
大多数的俄料都是玉花较多较大,看起来像是浆糊里加米粒,那就是俄料结构的特征了。
韩料
韩料结构跟俄料有点像,但是更松散一些。另外韩料是黄绿色调,看多了一眼就有那种感觉。
大多数韩料结构比较松散,有点儿像“大米粥”。
韩料的内部结构结晶体很粗,颗粒状很分明,大多数韩料的结构像醪糟汤生米粒一样结构,不规则的白点米粒,米生还不熟的那种。很多韩料玉质抛光后玉质还算清,但只要打光看就会发现玉质都是散的。
和田玉结构及鉴别之从结构看玉质
很多时候看结构分辨产地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玉的结构是多种多样而且错综复杂的,青海料里也有和籽料结构很像的,韩料也有和俄料非常像的,所以从结构来分辨产地是很困难的。而除了从结构上分辨产地,结构也是与玉质是息息相关的,那么如何从结构上分辨玉质呢?
与“结构”最相关的就是细度。对于细度好的玉石,内部的矿物结构大小比较均等,排列比较规则,用透射光看玉石内部的时候,我们能感到玉石内部是十分干净整齐的。但是细腻程度好的玉石不见得其密度就好,也就是玉石内部矿物成分的紧密程度不见得高,细度好的玉石不一定会呈现出油润的感觉。
通常品质好的和田玉内部结构分布有细密的云絮结构,排列的细密并且整齐,这种絮状结构越是细密品质就越好。对籽料而言,云絮越细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云絮会略大些,白度又高结构又致密的很少,价格也是很贵的。
“打灯无结构”
玩家们经常说到一个词——打灯无结构。但对打灯无结构的认知上有很多误区。
先说说“打光”,打光又可分为打背光和打侧光,打背光是为了观察玉料中杂质、暗裂和暗伤等等一些情况,打侧光则是为了看结构,如果用打背光而看不到结构,便说和田玉无结构,就有些欺骗的意味了,因为打背光是看不清结构的。
其次肉眼无结构或自然光无结构的料子很多,但不管玉质多紧密,打强光多少会有一点结构的,不太可能一丁点结构都没,要真的是一丁点结构都没,那很可能就是料器了。有时候,打侧光的确好像是看不到结构,但实际上是料小或者很薄造成的,或者因皮色覆盖不甚明显而已。
其次,无结构的料子便是好的吗,也不一定,有些看不到结构的籽料,往往是很嫩的料,不够浑厚,油润性也不好。无结构是相对的,无结构的追求可以,但是千万不要误入歧途。
无结构的籽料很少,但也有一些玉种几乎能做到“打等无结构”,比如鸭蛋青、好的青玉、塔青、河磨玉等等。但这种无结构,也是指肉眼在光源条件下看不清结构,是相对的无结构。
而且大家要明白的是,结构也只是评价玉质的一方面,料子的好坏还是要综合来看,颜色、油润性、老熟度、白度、瑕疵等等多种因素,才能判定一块玉料的好坏。
最后还是要说到从结构上辨别玉种上来。看结构要有一定的经验,而且大自然的产物总是多变万化的,看结构的特征只能是作为分辨料子的一种辅助方法,不能仅凭一个结构特征就认定是某一种料子,往往同一类料子,会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同一结构特征的料子,也可能属于不同种类的料子,不能一概而论。所以,看结构一定要和其它特征相结合来看,否则很可能越看越不明白。
玉手镯碎了一个黄豆大的口子,碎片像玻璃,是不是玉啊?翡翠碎了也一样吗?
区分玉和玻璃
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伍德氏灯照玉好用吗?
最好还是选用专业一点的,因为这样的话可以看得更透明一些,会让人更加了解产品的性能。
该文章由作者:【侯建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