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环境下新疆和田玉籽料今后还会让挖吗?
会是会,但一定会管控,是个时间问题。可能会有限制性的挖掘。把河床都挖的千苍百孔,环境都破坏了,很难修复的
随着市场对和田玉的需求量大增,好料子越来越少了。市场有需求,挖掘应该还会持续下去。但不会像之前那样,毕竟保护河道 保护环境很重要。
个人认为有限制 合法 适当开采和田玉应该是今后的主旋律
和田玉产地是哪里一起细说和田玉产地
和田玉产地是哪里
首先和田玉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产地名称了,而是一个玉石的品种名称,狭义的和田玉产地准确来讲就是我国的新疆地区以及巴州且末县,但是广义上的和田玉也包括了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因此单单只讲和田玉出自新疆地区,在现在来看是错误的说法。下面我们来看下和田玉的产地分别有哪些。
和田玉的产地有哪些
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是产于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整个矿带长1100多功力,原矿主要有40处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皮山、和田、于田、且末、若羌等县。其种类可以细分为山料、山流水料、戈壁料和籽料。最好的料则是籽料,价格也最高,但因为开采过度,近几年资源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其次是戈壁料,最后为山流水料。
青海玉
青海玉就是非常有名的昆仑玉,大部分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料为辅,基本没有籽料。之所以也属于和田玉品种是因为昆仑山脉又缘入青海省内,同时又和新疆的和田玉同为一个矿带上,又因为青海料与新疆和田料在物质组合、结构构造、产地状况都基本相同,因此昆仑玉在广义上也属于和田玉。
俄料
俄料的外观、质地、结构都与和田玉比较接近,产品细分为山料、籽料、山流水料。其中大部分也是以山流水料和山料为主,并且随着新疆料的减少,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大部分都是俄料,比列占据市场的90%。
韩料
韩料主要产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春川蛇纹岩中,大多数为青黄色或者棕色,质感不是很细腻。因为因为化学成分、硬度、密度都和和田玉比较相似,因此在广义上被成为和田玉。
和田玉籽料是怎么开采出来的
籽料是次生矿,是掉在河里经流水上千万年的冲刷磨掉了棱角形成的。所以籽料一般都在河里以及老的河床上,开采籽料也就要在河里或老河床上。以前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开胯籽料主要是靠人捡拾,现在方便的多,用挖掘机挖河床寻找,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籽料越来越少了,越来越难开采了。
新疆和田玉如何开采的
在“新疆且末和田玉节”即将召开的时候,新疆泰和龙公司与新疆宝玉石协会所有会员前往和田市且末县,参加且末县玉石节的开幕,活动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启程先是到了于田,途径洛浦县,来到了和田南部地区的玉龙喀什河的渠首。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种震撼,一边是相对原始的人工挖掘,另一边则是轰鸣的大型机械掘进,不论是哪一种采玉方式都对自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采玉已经达到一种疯狂的境界,但是我想,和田美玉的价值正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得到了认证。我们此时此刻在这片土地上,能深刻的感受到:生态环境需要保护,我们的地球才会有脉搏。我们祈祷:自然,安静,和谐!
第二天,我们返回于田县,途径阿羌村,来到著名的阿拉玛斯玉矿,深处大山包围中的玉矿此刻显得格外荒凉,土灰,石粉,矿岩主宰了这里的一切。晚上我们留宿在当地的维吾尔族百姓家里,这个好客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热情周到的服务接待了我们,淳朴的民族文化和古朴的民风使我们的心灵在这里又得到了洗礼,人类的又一次返璞归真在这里得到回应。
次日凌晨,天还没有亮,维吾尔族大姐就起来为我们准备早餐——清炖羊肉,等到我们一起来就看到了热气腾腾的饭,在山里能吃到这样的早餐,的确感到很温暖。大约在10:30分的时候我们就上路了。在崎岖的山坡上我们的车艰难的前行,走到大约10分钟的时候通向柳什大队的路在这里断了,我们的行程受阻,无奈只能调头重新找一条路。接下来的行程还好比较顺利,车到了没有路通过的地方,只有马车,毛驴车,摩托车能通过,我们背起行囊开始步行,一路上偶尔可以碰到赶毛驴车的“老乡”,马车或者是毛驴车经过的地方扬起的尘土层层落在了我们的身上。继续一路前行,看到了这里的自然条件真是非常的恶劣,据我们了解当地下雨的时节是很少,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渠道里都没有水,在眼前的或者是周围的山坡上只能见到快干枯的小草仍旧坚强的活着,和它们作伴的或许还有五脚蛇。听当地采玉的人讲,在这样的羊肠小道上要走两天才能到达阿拉玛斯矿的矿点。我们来到这里,主要是想亲身体验采玉的难度。我们在路上的时间很少,来回就4小时,但是我们的体力已经有点不支了。我想,如果身体的条件不好或者是在路途中出现任何的状况都是很危险的,我们仅仅是体验了4小时,和那些常年在这条路上的运玉工来说是绝对不值得一提的。
日落之时我们返回了,因为太疲惫,在车上大家都睡了……..
这段经历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终身难忘的一次难得的经历,尽管是路途比较短暂的,尽管我们也没有真正的到达矿点,但是我们确实深切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赋予我们无穷的财富,同时也是在考验我们人类是否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如要查看图片:
和田玉籽料挖了几千年,都到哪里去了?
朝隆合和田玉(taohetianyu)每天准点聊玉~
籽料挖了几千年,然而我们说的正统和田玉籽料,唯有新疆矿区这一小块地方才出产,玉友问了:挖了几千年,这么多好玉都去哪儿了?籽料难道挖不完?
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历史上用玉几百年的开采量,还比不过现在二十年集合开采的总量。从前是人工挖玉,而且和田玉是只供皇家御用的玉石,平民老百姓只能用用玉髓,蛇纹石,岫岩玉等等料子。
老百姓不能私自开采,即使皇家开采,也是有严格的采玉期,一年两次,到乾隆时期,他下令一年只准予开采一次玉矿,惜玉爱玉,且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念想。当然,不排除乾隆为自己为皇家的“私心”,他是着了魔的“玉痴”,作为一国之主,他的喜好与私欲,怎能与天下共享?
和田玉的储量与质地才得以被完好保存,我们现在所玩的玉,所收的籽料,可能是千百年来中国用玉史上最好的料子,也是用玉最为自由,选玉最为丰富的时代。
从古至今,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平民用玉成风,选玉多样,藏玉自由。
所以总有人在说,我们这一代何其幸运,不早不晚,早一点没这么好的料子,晚一点也没这么好的料子。当然要说将矿区的地底子挖的再深一些,翻的再彻底一些,或许有更好的料子出来,但代价呢?
总在说现在开挖籽料的成本有多高,只想说古代开采玉石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阖阗地区翩远,经济落后,籽料作为最好的玉石,一直是皇家“垄断宝藏”,一般平民不允许私自开挖,除了要克服西域地理险阻,路途遥远,天气条件恶劣,私自采玉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赌。
而现在是重型机械开挖,人力挖玉、月下捡籽料在今天有时候只是一种情怀了。
从上世纪末到如今,很多好料子其实已经被各个玩家藏家所“收入囊中”,不愿再将其出手露面。和田玉,是一种很奇特的收藏品与奢侈品,其奢侈性最大的,便是其稀缺与占有。
别的东西你可能会愿意送人或者转手,但籽料就不行,玉有灵,人有情,玉石与主人一旦形成羁绊,基本上是一辈子的事,可随身佩戴把玩,或一生收藏,流传后人,它早已是个人玉家族的情感信物,怎可随意转手?
玉,挖了许多年,都被藏起来了。
籽料,一旦拥有你便想将它私人占有,并收藏起来,岁时间流动,盘玩出油,温润有加,皮色更为艳丽光华,这种时间不自觉流逝,人生一指转瞬即逝,玉石上的渐变,便是最好证明。
和田玉――出则仕,入则士
牵牵绊绊,走走停停,人在走,心在留,无处寻知心,唯有话玉音。中国人讲究“进退有道”――出则仕(市,喧闹),入则士(是,本原)。
市,代表一种入大流的状态,拼搏,努力,兼济天下,
士,代表儒者,读书人,温润,中庸,静笃,独善其身。
白玉,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士大夫精神,君子大气象,一方温润洁白玉石,岿然不动,看历史变迁亦不改初衷本色,但其是在流动变化见证的。
若加一层鲜艳皮色,则是“静中有动”,是入市入仕的外在体现,不论风云变幻如何,内心自风轻云淡,尽收于底。
所以籽料之大势,外有皮色之“市”,内有温润之“是”,皆通,皆势,皆本来。
藏一方玉石,即藏一隅天下。
来源:朝隆合和田玉,转载请标注出处!
该文章由作者:【琥珀酸脱氢酶】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