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句:真正的善良,不是眼泪,而是…
真正的富裕,不是有钱,而是你帮助了多少贫穷的人。真正的得到,不是拥有,而是你为了努力做到的每一次。
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善良最大的前提并不是利他,而是利己。
当然这里的利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样的利己不损人,本身就是一种善良。
而那些一天到晚鼓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善良,从根本上说是违背人性和常理的。
这种善良不是臆想,就是虚伪。
利己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但利己不损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在维持人类动物性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类的良知,所以,这种行为是符合人性的,也是善良的基础。
如果你自己的生活幸福美好,那么你眼里的世界,自然也是美好的,你的行为必然也是向善的。
相反,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你自以为的那种善良,只不过是软弱而已。
所以,善良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利己但不损人,只有在过好自己的基础之上,你才有善良的资本。
利他但不损己
我们有很多人,总以为一味地对别人好,一味地忍让,一味地迁就别人,这就是善良。
这样的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善良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利他但不损己,也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再去帮助他人。
真正心地善良的人,一定是充满理性的,有时候可能会给人冷酷无情的感觉,但这样的善良才是真善。
利他但不损己,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本能。
打个比方说:
你在马路上碰到一个老人过红绿灯的时候,如果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你会不会去扶老人过马路?
如果恰好你的领导在旁边,你会不会去帮助老人?
在这两种情况下的选择,行为上看都是帮助老人过马路,但是从心理角度分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如果不论有没有人你都会帮助老人,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善良。
但如果你只是为了演给领导看去帮助老人,这就是伪善。
所以,善良的第二层含义是利他但不损己,如果是违背自己本心的善良,根本不叫善良。
正能量满满
内心善良的人,能做到利他和利己的高度统一,不伤害别人,也不委屈自己,这样的人一定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
他们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能通过自我激励走出困境。
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鼓励别人,用正能量去感染别人,帮助别人以更快的速度走出困境。
其实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这就是善良。
总之,真正的善良,一定是上面3个特征都具备的人,缺少任何一个都不是善良。
而且,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付出,最终受益的都是自己,行善也是如此,说到底这就是人性的本质。
明白这个本质,你就不会再为自己没有帮助别人而苦恼,也不会因为别人没有帮助自己而怨恨,生活必然会多一份阳光和从容。
真正的善良不是目的,不是结果,而是心意和人性?
要想理解真正的善良,首先需要理解人性。人性是善是恶?这是几千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至今没有标准答案。之所以这个问题难有答案,是因为人性在很多时候的表现是矛盾的,对自己认可、亲近的人充满善意,但同时对看不惯的可能带来威胁的人充满恶意,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表现,那这样的人到底是善还是恶?没办法下定义。
也就是说抛开理性选择不谈,人的本性就是有两面的,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善的一面,同时在另外的情境下就会表现出恶的一面。那么其实有些人做出一些善良的表现,并不能完全就此定义成一个善良的人,只是刚好本能驱使做出一些善良的事而已。
比如有些人觉得喜欢猫猫狗狗,对流浪小动物有同情心就是善良,确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能称之为善良,但这种善良相对低级,更多就是本能驱使,完全不需要投入什么。就好像几乎所有人都会疼惜自己的子女,但这和善良无关。
再比如今天是国家哀悼日,各大媒体、平台也做足氛围,很多人因此产生悲伤难过的感觉,纷纷发朋友圈哀悼,但能因此就定义成善良吗?我觉得也不太行,因为这同样是整体舆论下形成的集体潜意识,同样是本能驱使而已,何况有的人刻意表现出善良,更多只是为了去树立形象。
很多类似的事,从结果来看确实是善良,但推敲过程,只是刚好做了本能让自己做的事,事是善良事,但人却未必是善良人。
而真正的善良,应该是一种理性选择,是当本能与善良相冲突时,仍然选择善良。
比如今天满怀悲悯之心祭奠亡者的人,如果今后哪天遇到了医患矛盾,或者执法者危害到自己利益了,当你满腔怒火想要发泄时,能不能自己克制下来,理解尊重对方的工作。
比如你平常能做到对小猫小狗充满善意,但以后在网上碰到一些意见不合的人时,能不能心平气和去沟通,而不是动不动就问候别人全家。
比如整天对外一副道德模范痴情专一的样子,以后倘若在恋爱婚姻中受到诱惑,自己能不能坚守住原则底线,一辈子不养备胎不出轨。
有没有人是因为自己不够富有而选择不献爱心、不参与公益活动的呢?栖桐国际想必是有的吧~但是,和“礼轻情意重”的道理一样,公益的重点也并不是你捐了多少多少钱,而是你捐钱的那份心意。善良才是最重要的根本,捐赠的东西只是善良的具体表现。并不是捐得越多,善心就越大,捐得多是表明了你的能力越大,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而且,除了捐钱之外,还可以实打实地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栖桐国际真的认为帮助他人的方式有很多种~
自己在家里堆积着不穿的衣服,却能为山区的朋友们抵御严冬的侵袭;自己不会再看的书籍,是小朋友们求之不得的知识来源。栖桐国际想,也许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恰恰就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所以不要再吝啬自己的爱心了,去爱、去行动,这个世界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恶劣,人间还是有很多真情和美好存在的!
著名演员、慈善家李连杰的慈善观念是“壹基金壹家人”,即一元钱依旧可以帮助一家人。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一元钱甚至连一包辣条都买不了,但是重要的不是这一元钱,而是蕴藏在这一元钱里的你的心意!栖桐国际认为,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慰有时候比物质上的捐赠更为令人感动!所以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过上吃饱穿暖的生活!
真正的善良是什么?
善良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从古至今,大家都倡导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总能看到很多善良的人受欺负,恶人反而活得更好。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善良理解错了。很多人所谓的善良并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一种窝囊。真正心地善良的人有三个特征,很明显,看看跟你理解的善良是不是不一样。
第一、利己但不损人
善良最大的前提,并不是利他,而是利己。当然了,这里的利己并不是让我们自私自利,也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先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别人添麻烦。
这样的利己不损人,本身就是一种善良。而那些一天到晚鼓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善良,从根本上来说是违背人性和常理的,这种善良不是臆想就是虚伪。
利己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但利己不损人是人类所特有的,它在维持人类动物性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类的良知,所以,这种行为是符合人性的,也是善良的基础。
如果说你自己的生活幸福美好,那么你眼里的世界自然也是美好的,你的行为必然也是向善的。
相反,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你自以为的那种善良只不过是软弱而已。所以,善良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利己但不损人。只有在过好自己的基础之上,你才有善良的资本。
该文章由作者:【羟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