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翡翠的种老种嫩
1、观察皮壳法
仔细观察翡翠原石风化皮壳上的砂粒(翻砂)并用手摸体验其质地,若砂粒呈直立状态,分布均匀且坚硬、粗糙扎手,则这是一件老种翡翠玉石;反之,若砂粒不够凸出,分布不均匀,而且质地松软容易脱落,则这是一件嫩种翡翠玉石。
2、泼水辅助法
向翡翠原石皮壳上泼少量水,观若水向皮壳内部渗透速度很快(打湿的皮壳很快就变干),则这是一件嫩种翡翠;反之,若水的渗透速度比较慢(打湿的皮壳干得较慢),则这是一件老种翡翠。其原理主要是因为老嫩种翡翠的结构致密性不同造成。
老种翡翠结构十分致密,晶体个体间的间距很小,水不容易渗入玉石内部,大多数水分子只能停留在玉石表面待缓慢蒸发而消失,所以玉石表面洒水后晾干的时间较长;而嫩种翡翠结构相对疏松,晶体个体间的缝隙较宽,水很容易渗入玉石内部,停留在玉石表面的水分子越来越少,所以观察到沾湿的玉石表面晾干的速度很快。
3、观察雾层法
在玉石切口处观察处于靠近翡翠原石风化外壳位置的雾层,若雾层比较薄(约一指宽或更窄),则这是一件老种翡翠原石;若雾层比较厚(宽度在两指宽及以上),则这是一件嫩种翡翠原石。
总而言之,以上判断翡翠成品、毛货以及原石种质老嫩的方法均较简单,而且易于操作,在实际玉石交易中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是翡翠商贸领域几个世纪以来的经验总结。
然而翡翠的种质特点千变万化,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涵盖其全部,难免以偏概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变通,适当地同时采用多种不同方法,结合丰富的个人实践才能做出最综合、客观、可靠的判断。
扩展资料
一件翡翠的优劣,它的质量评价体系由六大要素构成:种、颜色、工艺、形状(品相)、裂纹瑕疵、大小重量。当中,翡翠的“种”是最重要的。玩玉的行家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行话——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翡翠的种自优向劣简单可以分为七级:老坑玻璃种—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白底青种—普通豆种—芋头种。
一般来说,种好的翡翠因颗粒细,其透明度高,种差则透明度低。但也不是单纯的对应关系。经常有消费者看到透明度高的翡翠,就认为种好,透明度差就认为种差,这是片面的,是对种没有从本质上的理解。一些行家更喜欢用种老种新来表示种好种差。
种的概念与颜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颜色却容易引起对种的误判。颜色浓、深往往影响着透明度,而无色洁白者易见其透明度。经常有消费者遇见无色的玻璃种、冰种翡翠对其种好交口称赞,但对颜色饱满且种好的翡翠却将信将疑。可见颜色可混淆对种的观察和判断。
“种”是高档翡翠的必备前提,行话还说“一种、二色、三工艺”、“低档看色、高档看种”。豆种翡翠是翡翠品种中最常见的,所谓“十玉九豆”,指的就是豆种之普遍。它的结构疏松,矿物颗粒粗大,明显可见,质地粗糙,细润感差。
豆种是最常见的翡翠品种,是中低档玉件的主要原料来源,但豆种因种新,玉件由于光照射,经年之后,容易变差或出现微裂。豆种颜色多,鲜艳均匀,出货高,且原料相对便宜,做成成品价格也较便宜,有一定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手机凤凰网-分享以皮壳来判断翡翠原石赌石种老或种嫩的辨识方法
帝王绿翡翠手镯老货和新货有什么区别?
帝王绿老种颜色形态、水头很稳定,不会随着环境和温度而改变,新货水头、颜色很不稳定,会随着周边环境改变颜色和水头。
什么是老坑翡翠
在珠宝店选购翡翠首饰时,常常会听到一些行家介绍说这块玉年份较老、色高、水份足,那块玉不够年份、较嫩、色淡、较干……。
在他们看来翡翠是越老越好,现在说谈到翡翠的年份时,首先要搞清这时间新老的概念,这新老是指翡翠在地底下形成的先后即地质学家所指的年代呢?还是指的人们发现翡翠的先后?或是人们买了成品保存的年份远近?
有些翡翠玉石的行家从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老坑”中的翡翠质量较好,水份也较足,这是事实。是否由于长期在河流里浸泡,水份进入结晶体中形成的呢?其实这不是的,在河流沉积矿床发现的翡翠质量较好,是色高、质细、透明度好,对于这个情况,可以从地质学理上得到合理的解释。
实际上翡翠旷床存在的这些现象,其它宝石矿床也同样存在,如砂矿中的钻石,就是比原生矿床的质量好。
这是因为原生矿床实际上有各种质量不等的矿石,经过水流的搬运,沉积成次生矿床,一些质量差的,如有裂隙的,粗粒的,结构松散的,不纯的翡翠就会得到自然的分选,淘汰。最后保留于河床中的,主要是些质地较紧密,结构较细粒的翡翠。这种翡翠往往较透明,却不是因为水进人引起的,水是无法进人翡翠晶体的,老坑的翡翠质量较好,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
这种翡翠外表的一层皮则是由于当翡翠露出地表后,受到自然界的氧化和水解作用使它含有的一些铁质和锰质析出而成为一种氧化铁或氧化锰附着其表面,形成一层外壳,就如不常使用的刀子,其表面含氧化生锈一样的道理。
可以说”老坑”中的翡翠质量较好,颗粒细腻,表面光泽刚性足,强玻璃光泽,水头足。是翡翠种的高档货色,少了这几个条件的非老坑货。
工人挖出700年前神秘棺材,陪葬品仅一枚老翡翠?
中国某市的一些建筑工人准备扩建道路,就是这么巧,他们在挖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箱子,出于好奇,他们就撬开了看。
他们刚开始只觉得这是个神秘的木箱,非常好奇。等到把盖子打开,大家才明白这是一具棺材。不敢轻举妄动了立刻联络了考古学家,希望他们能够有所发现。
棺材里只有一些丝绸和奇怪的液体,考古学家清理一层层丝绸后,终于有所发现。
里面有一具古老的尸体!吓到群众了。惊奇的是这具尸体保存完好,并没有腐烂,已经成为木乃伊。
考古学家鉴定后,认为木乃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女尸的手上还戴着戒指,显然曾经是一名贵族。
看她戴着的这个翡翠,一看这个是老翡翠,那么有翠友会问“老翡翠”又是个什么翡翠呢?
老翡翠(翡翠老货)和新翡翠(新货),是以制作年代划分的。清代至民国时期制作的翡翠首饰,是老货;现代制作是新翡翠。老翡翠和新翡翠的品种、用料、工艺上有很多不同。
老翡翠中有一些品种现代已不生产了,如朝珠、翎管、帽正等。那些继续生产的品种如翡翠项链、串珠、手镯、坠饰、翡翠耳饰、翡翠戒面、戒指、胸花等,在款式上也有许多不同。
老翡翠的制作工艺很精,也是其特点。下面是博物馆收藏的一些老翡翠,附上图片和信息,供大家欣赏。
翠花鸟花插,清,高25厘米,口径5.9×8厘米。翠呈青绿色,局部有深绿及黄褐色。花插较高,呈树桩形,主杆粗大,内可插物。花插的外壁镂雕牡丹花枝,枝上立着禽鸟。下配以镂空雕花红木座。
翠灵芝佩,清,长5.5厘米,宽3.2厘米。翠质呈绿色。佩为片状,体较厚,雕作灵芝样。上部有孔,穿有绦绳、米珠及粉红碧玺。此件饰品翠色绿而均匀,透光性较好,表面光亮,有玻璃质感。
翠荷鱼坠,清,直径2.1厘米。翠色重绿,有较强的透光性。坠为荷叶式,其中部浅浮雕一鱼。唐代以来,与鱼相关的佩饰开始增多。宋、元时期流行玉鱼佩,其中多为鳜鱼,而鱼佩主要流行于清代。
翠桃福纹簪,清,长16.4厘米,宽1.5厘米。簪柄为绿色翠料,簪头翠色青白。柄部呈片状,端部细长,有勺,可用以掏耳。柄中部凸雕三桃、桃叶及葫芦一只,与簪头相接处有如意纹。簪头细长。
翠镶碧玺花扁方,清,长29.8厘米,宽3.5厘米。翠色青绿,局部绿色较重。扁方长条形,片状。面上两端分别粘嵌两只粉碧玺蝙蝠和一寿字。一端回卷,两个端头各嵌有碧玺花。
翠戒指,清,直径2.1厘米。翠色全绿。戒指形状为马蹬形,上面呈弧形板状。属高档翠料。
翠鱼式盒,清,长27.8厘米,宽7.2厘米。翠色青绿。盒为鱼形,两半相扣成盒。鱼身有细鳞纹,鳍、尾、鳃部嵌有红宝石。盒内刻有乾隆御制诗《咏痕都斯坦玉鱼》。
但是事实上,现在很多不良商家看很多翠友们都很欣赏老翡翠玉石就想方设法造假冒充,所以各位喜欢收藏的翠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小心提防啊。
如何区分翡翠是老货还是新货
你所谓的新货老货是指是否人工处理吧?这方面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最简单方法是拿去质监站鉴定
但是翡翠也有新老坑之说,这个就指翡翠的翡翠的种老不老,当然是种老的质量好啦
该文章由作者:【张乘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