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文化内涵
和田玉古名昆仑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又《汉书·西域传》:“莎车国有铁山,出青玉”。和阗玉又名乌白玉。
众所周知,和田玉是我国的瑰宝,其文化内涵也是不言而喻的。和田玉在我国历史悠久,有上千年的历史。古书曾提到“玉德“之说。虽然说法多样,但是大概内涵不变。东汉的“五德说”做了很好的诠释。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也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部分主体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相融的国家。《诗经》之中,便有这样的说法: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孔子除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外,更明确的提出了“玉德”之说,认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春秋之后的历朝历代,见诸于古籍的玉德说法多样,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种说法。历史对于玉德的最后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古时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俗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话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义”字看似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实在并不容易。
五德之三: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
五德之末: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至此,玉彻底成为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玉因为其在古代较为稀少,所以和青铜器、金银器等多用于祭祀、装饰、殉葬、进贡等,除此之外,玉石最大的用途是用于印章,最著名的莫过于和氏璧,当然和氏璧属于“硬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宝石产量更加稀少,无法大面积普及,而金银因其后期的货币作用,受君子不言利的影响,玉相对来说更加容易被儒家文化圈所接受。
对玉石的追捧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港台兴起,并发展出新的工艺,宣传理论依据主要是《红楼梦》以及部分古代出现过玉的典籍,比如说《诗经》、《论语》等等,而实质上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仅仅君子的提法就多不胜数,完全没必要当真。
当代对于玉的宣传手段除了“君子如玉”的说法以外,就是“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了。而实际上根据实验,长期佩戴的过程或者所谓的“盘玉”的过程,实质相当于一个极缓慢的抛光过程,在工厂的抛光车间可以把一块黑色的铁块用布带抛光成比镜面还要光可鉴人的平面,只不过把这个过程加速了千倍万倍而已。
当前和田玉的价格远远高于黄金,而其储量却远胜于黄金,证据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儒家文化圈政府会把和田玉或其他玉石做为硬通货储备在国库,而出了儒家文化圈,更加得不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和田玉的功效与作用
1、物理好处
中国人爱玉“人养玉、玉养人”、“玉能养人”,就是玉对人体有好处的观点。经常佩戴玉石如玉镯、吊坠等。由于玉石摩擦皮肤刺激人体的穴位,能活络人体的经络和皮肤等,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活跃细胞组织、从而增强人的免疫能力,达到防病健身之作用和防病治病效果。
2、美化装饰
玉,石之美者,天然的玉石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色彩艳丽 如和田玉的颜色中、有绿色碧玉、白色白玉、青花、黄玉,墨玉、红色、青绿色等;翡翠的颜色中,有绿色翡翠、玻璃种翡翠、黄色,橙色等。
3、玉石文化传载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崇尚玉的民族,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使用玉石的历史,在悠久的使用玉石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玉石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东方爱玉民族的精神依赖很信仰,是东方文化、文明的孕育之体。
玉石不仅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和骄傲,同时还担当“器以载道”、“传承文明” 承载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玉质特征: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决定了其质地优良:
(1)因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
(2)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般而著名。
(3)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水头好”,为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4)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鳃理自外,可以知中”。
和田玉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影响,现今和田玉又是怎样
和田玉就是活历史。
【和田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 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 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 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该文章由作者:【小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