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类者曰求,其次曰蓝
玉之类者曰求,其次曰蓝,盖以县出美玉,故名蓝田。
古称上等美玉为“球”,次玉为“蓝”,因盛产次玉,故名蓝田。
蓝 田
提起蓝田,一般人想起的是两个物事:
一个是蓝田猿人。据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介绍:“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年,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猿人的头盖骨、上颌骨、下颌骨和三颗牙齿化石,还有旧石器和动物化石。这里的猿人被称为蓝田猿人,距离现在大约五、六十万年。”其遗址在县城东20公里处的公王岭半山坡上。旧日去商州 我老伴老家在商州常从其旁经过,惜乎至今没有到那里实际考察过。
另一个是蓝田玉。蓝田因蓝田玉而得名。《三秦记》蓝田条云:“玉之类者曰求,其次曰蓝,盖以县出美玉,故名蓝田。”据云蓝田玉为古代名玉,著名的和氏璧即为蓝田玉。李商隐《锦瑟》诗中的名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让蓝田玉千年流芳。今日如果走在蓝田县城的街道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玉石店。我于玉石属于外行,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是真是假。早年听卓依婷在一首歌中唱到:“我听说开始总是真的,后来会慢慢变成假的。”蓝田玉跟感情一样,大概也是如此吧。
我最早听说蓝田,是在文革时期,那时,常常会有一些外地讨饭的来到我们村里,那些人,一手拿一破瓷碗,一手拄一打狗棍,身上背一粗布袋,挨门挨户乞讨:“老婆姨!老汉叔!可怜可怜!打发一点吧!”母亲遇见他们上门,往往是给一个玉米面馒头,或者一块蒸熟的红苕后 那时候,即使生活在富庶的关中平原的我们,也仅仅只能靠玉米和红苕勉强度日,因为小麦几乎全交了公粮了,顺便问问:“你家在哪儿?”那人往往曰:“商县或者蓝田。”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目中,蓝田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美好。
我初次到蓝田去,是在1991年的暑期。我上师范的时候,有一好友名儒,家在蓝田。暑期无事,便想起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给我的留言:“……别忘了秦岭山脚之下的老兄我。有朝一日,当弟携带美妻来蓝田玩时,我一定给弟当向导,引弟玩蓝田猿人遗址、水陆庵、辋川……地址:蓝田县孟村乡李家沟。”
于是骑上自行车杀奔蓝田,沿310国道西行,到灞桥,南折上312国道。路东是濯濯的台塬,路西是潺潺的灞水,风景倒是不错。途中见到一个镇子名华胥镇,想起了《列子》上的一段文字:“ 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华胥国。请教当地人,证实我的猜测不错。再前行,又在路边看见一个墓碑,上书“汉蔡文姬之墓”,墓后是一不高的土堆,为杂树所覆盖。于是又想起了这位才女写的《悲愤诗》:“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吟诵完后,继续南行,不久就到了县城。向当地人打听孟村的所在,说在县城西南的白鹿原上,骑车大约还得一个多小时。
此时天色向晚,我赶紧驱车前行,又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在傍晚摸索到了李家沟儒家。老同学经年不见,那兴奋的心情自然不一般。在吃完他母亲为我煮的一大碗清汤挂面后,我俩同床共枕,做了彻夜的长谈,至于第二天分别的情景,在这里就不详表了。
这几年,我和妻女也曾多次到蓝田去玩过。我钟情蓝田,主要是那里跟关中不同的民情风物和山水。漫步在蓝田县城的街道上,常常可以看见独轮车,为关中所罕见。农家小院的围墙,往往为石头砌成,跟关中也异样。小河两岸,有成片成片翠绿色的稻田,更为关中所没有。至于那挺拔青翠的山,清澈明亮的水,更是令人感到亲切。“乘兴登山瞰辋川,水田更木尚依然;欲知漠漠淙深处,还在清和四月天。”这是王维笔下的辋川山水。“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这是杜甫眼中的蓝水玉山。“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韩愈胸中的蓝关古道。辋川、玉山、蓝关,这些美丽的山水风物,都在蓝田,可惜我至今均没有仔细探访过,或者游览过而没有留意,来日有闲,当一一觅寻。
考古资料证明,蓝田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沪河即发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夹居于灞、沪之间。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现为西安市辖县之一。
蓝田玉色彩斑斓,颜色以翠绿居多,所以俗名“菜玉”,言其色就像白菜的嫩叶一样,但也有乳白、青、黄、红诸色错杂者,矿物学谓之蛇纹化的大理石。由于含有氧化的硅、铝、镁、钠、钙、铜等元素,故呈现出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莫氏硬度达5~7度。玉石产地在辋川内秦岭山中的核桃沟一带。
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发现了蓝田玉这样坚硬的品质、细腻的纹理与美丽的颜色,用之于制造工具和礼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125件神木石峁龙山文化玉器中,就有一件用蓝田玉制作的菜玉铲。铲呈草绿色,刃端并夹有浅褐色,长梯形,体扁薄,平直背残一角,刃微斜,圆穿偏于一边,长16.8厘米,宽7.5厘米,极薄锐,厚仅0.2厘米。到了战国时期,蓝田玉得到较大规模的开发,甘肃天水市发现的战国大玉钺,有着蓝田玉特有之绿灰色和斑驳的纹理。该大钺体扁平作板铲状,宽弧刃,两角翘出。钺体两侧有美丽的内收弧线并各透雕两个长方形孔。因其功能为礼仪用器,不便装柄,故于装柄部位开一方形缺口来表示此即装柄之部位。钺末端作凤鸟或云朵状,前接一张口卷尾虎。钺体两面花纹相同,各以浅浮雕镌出兽面纹。其形象横眉内勾,“臣”字形眼,u形鼻,鼻翼两旁吊下垂外撇之长髯。兽面纹上方,各有弓形突纹左右对称,并向下延伸囊括兽面而闭合之,于是形成与突弧刃平行的一道弧线纹。接近透孔的钺面各饰有战国秦特有的方折卷云纹,旁填S纹。近柄部缺口旁雕平行的二道直线纹,与柄缺对应处有二圆点纹。末端两面亦饰方折卷云纹和圆虺纹。华丽壮伟,精美异常,给人以庄严神秘与强烈的震撼。
汉乐府《羽林郎》有“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句,说明在汉代蓝田玉被大量制作首饰。天水市出土一件玉佩,乃蓝田玉材质碾琢的舞女形象,长片形,高9.5厘米,玉人大头、细腰、长袖、裙摆拖地,作扬臂甩袖翩跹起舞状。汉武帝茂陵出土过一件四神纹玉铺首,是汉代蓝田玉雕中最精美的一件,横宽36.5厘米,灰绿色,下有凸钮,四角略弧圆,分别碾琢其时流行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器面下方以环钮为鼻梁,上连粗眉和暴起之双眼,形成大兽面,下缘则以8条竖纹勾勒出宽大的排牙。图案化的形象庄严凝重,工艺梢湛,线条运用刚柔相济,一派皇家气象。如此巨大的玉铺首为迄今所仅见,代表了汉代最高的攻玉水平。另外,宝鸡市还出土过一件玉辟邪,亦为蓝田玉质材琢成,青绿色有条纹,圆雕,高18.2厘米。辟邪昂首仰视,张口竖耳作吼叫状,下颌垂须与胸部浑连,前胯处生双翼,躯体健硕,四肢粗壮,可惜三腿有残,后脑和背部分别雕出插座,尾部亦有插孔。造型雄武有力,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馆陈列的隋代菩萨像,是蓝田玉最大的一件雕刻艺术品,原出自西安佛寺遗址,高1.85米。菩萨头戴高宝冠,团圆脸,双耳垂肩,面相平静慈祥,身披袈裟,袒胸,内着僧祗支。繁缛的璎珞垂于腹下,屈双臂前伸作法印,惜双手自腕部残断。盘腿交脚坐于莲墩之上。通身都显露出蓝田玉那美丽的黄绿色,尤以被人抚摸光滑的双膝部为甚。
改革开放以来,蓝田玉的开采揭开了新的篇章,玉器作坊遍地开花,玉器店铺排街成市,交易量之大为前所未有,一派繁荣兴盛。主要玉雕成品有手镯、健身球、玉佩,文房用具、日用杯盏之类,甚至枕头、铺地砖、栏杆等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也用蓝田玉制造。蓝田玉的开采利用出现一窝蜂上的现象。
任何天然的矿产资源都不可再生,因而是有限的,终有枯竭的一天。所以我认为对蓝田玉的开采利用应走少开采、精加工、高创汇的路子。通过上列几件历史文物可知,蓝田玉同样可以琢出光耀千古的伟大作品的,问题在于我们今天要培养出一流的玉作设计师和千百个能工巧匠来。
蓝田是个人多地狭的贫困县,大自然赐予的蓝田玉,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大量地糟蹋浪费,尤其做大块建材,制作中产生大量边脚料。我曾目睹这种边脚料玉块堆积如山,被弃置道旁或倒入河滩,感到十分难过。蓝田玉,这美丽的玉种,有限的资源,我们理应百倍地珍惜节约使用,不能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采滥挖,粗率加工。和田玉经过数千年的采用已近绝迹,而中国人世世代代重玉爱玉的文化情结,还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蓝田玉身负的使命,不言而喻。蓝田玉辉煌的时代,必定到来。
战国时期新疆和田玉值多少钱
先普及一下和田玉知识。
目前和田玉的产地有新疆,青海,俄罗斯,韩国等。
按产出形式有籽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
新疆玉料价格最高,尤其是新疆籽料更是名贵,然后是俄罗斯料,青海料等,韩料价格最低。
从几张照片看,这个玉牌是青海料无疑。
青海玉料在检测站是可以出具和田玉证书的。
青海料特征是,整体显得比较通透比较水,似粒状结构 和田玉放大观察是纤维交织结构,玉料大部分或多或少有水线。
照片中感觉雕刻工艺一般,但有一定白度,结构细腻有一定脂粉。
综合上述市场价格应在一千五百元左右。
玉之类者曰求,其次曰蓝。是什么意思?怎么翻译?
玉之类者曰求,其次曰蓝。
上等美玉这一种类为“球”,次玉为“蓝” 曰,为。类,种类
该文章由作者:【更木剑八】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