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染色石英岩和翡翠
染色石英岩最常见的是染阳绿色的石英岩吊坠,市场上早期冒充高端翡翠,被称为马来玉。因为硬度、内部棉絮状晶体结构、光泽及颜色都跟翡翠神似,所以确实较难被肉眼辨识。但因为本质是石英岩玉,与翡翠的物理特性差异很大:
马来玉的比重是2.65,翡翠是3.33,马来玉明显比翡翠轻,有经验的人掂掂分量就知道了;
马来玉的直射率是1.54,翡翠是1.66,实验室检测中很容易就区别开了;
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马来玉是不会变成红色的,但是在十倍放大镜下观察则可看见有染色剂的存在,颜色也显得非常轻浮,这也是实验室检验很容易辨识的一个特征;如下图所示的马来玉颜色看起来就比较轻浮,不像翡翠那样的饱满和有色根:
马来玉的粒状结构以及绿色染料沿边缘分布的现象,还能够观察到其染色剂的存在,且不具备翡翠的翠性,也没有色根,有经验的人用放大镜观察也能较容易的辨识。如下图是放大观察的马来玉粒状结构及绿色燃料在缝隙中的富集分布:
总结起来,肉眼辨识染色石英岩和翡翠,主要可以通过掂分量、放大观察两种方式,但一定要有经验,多对比才行。另外,市场上常见的阳绿翡翠都是精雕工的作品,镶嵌类产品也都采用k金配钻石镶嵌,而染色石英岩产品的做工往往很粗糙,如下是染色石英岩的吊坠,如果翡翠料子做工做成这样的话估计会让藏家痛心疾首:
相比之下,实验室检测很容易就能辨识翡翠和染色石英岩的区别,所以普通消费者在采购翡翠,尤其阳绿翡翠的时候,务必索要规范的国家玉石检测实验室的证书,并复查证书真实性,金额太大的时候还有必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再次复检。如下是典型的阳绿翡翠,可跟上面的马来玉对照:
为什么说石英岩是玉石界最大的骗子呢?
玉石市场良莠不齐,造假手段更出层出不穷。石英岩作为是玉石界最大的骗子,不管是翡翠还是和田玉,它全都可以仿冒,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难以辨别,可以说是令人防不胜防,头痛不已。石英岩一种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其成本低,分布广,开采容易,经过雕刻的石英岩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目前它却被广泛应用在造假上。
一、石英岩冒充和田玉
用来冒充和田玉的有汉白玉、大理石、阿富汗玉以及石英结构的卡瓦石等,都类属于石英岩。在市场上,和田玉的仿品很多,石英岩是最普遍的一种。主要原因还是石英岩的产量丰富,而且在特征上与和田玉更加相近,黑心商人只要在其中稍做手脚就能很容易的让顾客上当。
分辩方法:白色石英岩的颜色呈“死白”状,看上去虽然很干净但会给人一种煞白的感觉;而和田玉的白则是温润的,给人一种自然、厚重的感觉;其次透光观察可见石英岩有石英颗粒的结构,而和田玉则是纤维交织的结构。
二、石英岩冒充翡翠
把无色的石英岩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染料注入到石英岩的内部,染过色的石英岩看上去逼真自然,很难被识别。这种经过染色的石英岩也叫马来玉,质地细腻,透明度高,颜色鲜艳,经常会被不法商人用来冒充高端翡翠。
分辩方法:染过色的石英岩看上去颜色更加均匀,会有稍许的不自然,真正的翡翠颜色会呈不同形状的分布;同样的在光照下,石英岩可以看到石英颗粒结构,翡翠是没有的。
三、石英岩冒充碧玉
石英岩除了可以冒充和田玉和翡翠外,在冒充碧玉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市场上很多碧玉其实都是用石英岩来假冒的。石英岩冒充翡翠因为颜色太均匀导致比较容易被发现,所以更多的人把染色后的石英岩冒充碧玉来销售。
分辩方法:染色后的石英岩相对真的碧玉来说颜色更鲜艳,也更纯净、通透。在灯光下观察,石英岩会有类似丝瓜瓤的结构,碧玉则会有一些成型的条纹。
冒充翡翠的玉石有哪些?
冒充翡翠的玉石主要有:
钠长石玉——翡翠的伴生矿,也叫“水沫玉”或“水沫子”。
石英岩玉——色泽质地都很像翡翠,但硬度偏低一点点,光泽略有不同,成分完全不同。
台湾碧玉——台湾碧玉,产地台湾,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鉴定结果是石英岩,有的更严重的还有染色,有人拿这个冒充和田碧玉或翡翠。
玛瑙玉髓——说是“玉髓”实际是经过烧色优化去除条纹的普通玛瑙,经过染色制作而成,因为玛瑙玉髓的鉴定证书一般不会特别标明是不是经过染色,所以利用这一点出具“玉髓”证书迷惑不懂玉石的消费者,常常把玉髓吹嘘成顶级帝王绿翡翠,实际只值十几块钱。
地摊上淘来的祖传翡翠,专家竟说它是染色石英岩!
自从有鉴宝节目以来,珠宝、古董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很多收藏爱好者们纷纷带上自家的宝贝上节目找专家鉴定,老王之前就看到过一条新闻,说是有位女士在地摊上淘了块据说是宋朝传下来的翡翠,然后兴致勃勃的报名上鉴宝节目鉴宝去了。
在节目中,这位女士不断重复自己的“祖母绿翡翠”是多么难得一见,还说已经被自己玩出水头了!我们来看看,这就是该女士口中的紫铜镏金祖母绿大吉大利葫芦瓶挂件,名字听起来倒是相当的高大上。
在场的专家分别研究了一下,觉得有点不对劲,它在灯下观察,挺像翡翠中的正阳绿的,可是却缺少了几分翡翠独有的润泽,色邪,发闷,总给人一种低劣,轻浮的感觉,原来这就是块马来玉!
马来玉是一种染成绿色的石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为纯石英或石英晶体熔化后加入着色剂而制成,由于其硬度、颜色等外观参数和翡翠相似,一直被许多不良商家用来冒充翡翠牟利。
翡翠产品不合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拿B、C货冒充A货,另一种是用染色石英岩、玻璃冒充翡翠,用染色石英岩、玻璃冒充翡翠是较B、C货更为严重的假冒伪劣情况。
用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是把无色、透明度较好的石英岩人为地染成绿色、紫色、褐红色、黄色等颜色,大量地出现在玉市和地摊,并用“马来玉”“韩国玉”等名称混淆视听。
由于工业色素的掺入,长期佩戴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天然翠绿色的加色翡翠价值仅为A货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
用比较专业的话来说,B、C货翡翠冒充A货,就是经过漂白、充填或染色的翡翠冒充天然翡翠,这类产品最常见的为戒面,次为玉扣和项链,其他的玉件很少见。
其实不光是马来玉,很多黑心商人也常常将低价的砖头料经过化学手段染色以后冒充高价翡翠销售,而老王一直在强调染色翡翠对人体的伤害,看在这个份上,翠友们购买的时候也应该小心了。
捡漏买了个极品玻璃种翡翠,专家硬说这是石英岩!
有翠友来跟老王说,去某地旅游的时候买了一款漂亮的“玻璃种翡翠”,当时实在是太喜欢了,而且还觉得挺便宜,所以就下手了。
买回来以后为了保险就去鉴定机构想做个证书,但是专家鉴别后却告诉她这是石英岩,她瞬间感觉收到了一万点伤害。其实老王早就说过,旅游景点的翡翠是买不得的,买了十有八九都是会被坑的,那么石英岩究竟是什么呢?
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岩浆附近的硅质岩石经过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石英岩。
目前市场中有一些染色石英岩,它们把一些无色、透明度较好的石英岩,通过染料浸染变成类似翡翠的色泽,以冒充翡翠售卖。
不过石英岩由于结构疏松,经酸洗注胶处理之后表面容易被磨蚀,表面酸蚀纹十分明显,如果是翡翠,再差的B货其表面也不会呈现如此明显的酸蚀纹。
而且在物理性质方面还是物质组成上面,两者都有很大的区别:染色石英岩多数颜色比较均匀,底色较干净,没有黄色调,很多时候会过于鲜艳不自然,翡翠则不同,翡翠的颜色是有很多不同形状的分布的。
翡翠的比重一般在3.24~3.43之间,而石英岩远低于翡翠,在2.65左右;石英岩的平均折射率是1.55,比翡翠的1.66略低;石英岩玉染色的过程中染料浓集在粒间空隙中,因此出现的丝瓜瓤构造,这也是染色石英岩的基本特征。
鉴别石英岩时,可用十倍放大镜看,一般都能观察到染色剂的存在,颜色比较轻浮,如果是素面型戒面,可看到反面,也就是平的以免,中心会因熔融玻璃浇铸后在冷却过程中收缩而形成的凹面,表面还可见轻微的步坑和不平坦状(人称橙子平效应),有时在边缘还能见到铸模时留下的边。而这些现象也都是翡翠所没有的。
这样的冒牌货却在翡翠市场中大肆横行,只是源于人们对于翡翠认知太浅。老王希望大家多在实践中去学习,多看多摸多感觉,没有经验也有手感了不是?
如何区别染色的石英岩和翡翠
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岩石,经染色后十分容易与翡翠混淆。但是不论在物理性质还是物质组成上面,染色的石英岩都与翡翠有着极大的区别。
染色石英岩与翡翠的区别:
1.颜色:染色石英岩的颜色均匀,油青色的品种底色干净没有黄色调;翡翠的颜色有不同形状的分布。
2.结构:染色石英岩不具有翡翠的没有色根、翠性等。
3.滚筒抛光凹坑:染色石英石做成的戒面的底面呈内凹状。
4.丝瓜瓤构造:这是由染料浓集在粒间空隙造成的。
5.折射率:石英岩的折射率仅1.55,比翡翠的1.66稍低。
6.相对密度:石英岩的密度比翡翠稍低,在2.80左右;翡翠的密度为3.32。
该文章由作者:【蜂鸟直升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