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形成条件(玉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通常被称为玉的矿物主要为硬玉也称缅甸玉或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不过玉是怎么形成的,我告诉你。

 

玉的形成:

一、白云岩沉积阶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在塔里木古陆南缘,也就是今天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二、白云岩区玉变质阶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塔里木运动造成全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从而最终形成了塔里木大陆。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此后,该地区的陆块隆起,成为我国最早露出海面的陆地之一,其上也没有原层沉积物覆盖。

三、白云岩交代蚀变阶段 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壳运动发生了,被称为“华力西运动”。华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陆的南缘,古陆块的陆缘地块和活动带中间地块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在侵入体顶部残留的白云石大理岩捕掳体或舌状体与岩浆侵入体和热液接触交代后,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成玉的物质条件之一。

四、成玉阶段 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的浅成中酸性岩脉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时,再次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适当的地质条件300—350摄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压应力下,和阗玉最终形成。

玉的鉴定:

方法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

方法2~手触控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

方法3~视察法→ 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

方法4~舌舐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

方法5~放大镜观看法→ 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

玉的典故:

春秋战国时代,本为自然物质的玉石被人为地赋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的儒家思想中,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内容与玉的天然物理效能相比附,于是出现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 在《礼记·聘义》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君子贵玉而贱珉一种近似于玉的石头呢?是不是因为玉希少而珉多的缘故?孔子回答说:“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长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不是因为珉多才被轻视,玉少才被重视。这是由于古来的君子都把玉比拟为道德,象征著德行的缘故。接下来孔子就对玉的十一种象征一一作了解说,认为玉质温柔滋润而有恩德,象征仁;坚固致密而有威严,象征智;锋利、有气节而不伤人,象征义;雕琢成器的玉佩整齐地佩挂在身上,象征礼;叩击玉的声音清扬且服于礼,象征乐;玉上的斑点掩盖不了其美质,同样,美玉也不会去遮藏斑点,象征忠;光彩四射而不隐蔽,象征信;气势如彩虹贯天,象征天;精神犹如高山大河,象征地;执圭璋行礼仪,象征德;天地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因为它象征著道德。《诗经》上就说:经常谈论君子,温和的象玉一样。所以,君子贵重玉。

先秦时期的玉,寓意人的道德品行,表述一种精神境界。特别是这一期的知识阶层,还将自己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的追求,比附于玉之精美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励磨练,寓之于美玉的琢磨精雕。因此,玉又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 由于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蕴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无穷的美,因此,玉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理念,其外表温和柔软,本质却坚刚无限。

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先哲们的作用下,玉又被赋予了吸呐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贵族士卿受“观物比德”思维方式的影响,宣扬“君子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把玉的色泽、质地、形状等比附为人的德、仁、智义等品德,于是玉具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孔子说玉有十一德,管子云玉有九德,东汉许慎在《说文》中举玉之五德:“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由此可见以玉比五德的观念对玉审美的影响。

古人辨玉,首先看重的是玉所寓意的美德,然后才是美玉本身所具有的天然色泽和纹理。这种首德而次附说,使得玉由单纯的饰佩变为实用、审美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的标志。因此,郭宝钧先生在《古玉新诠》中认为我国的玉器是“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儒家学说宣扬“仁、义、礼、智、信”,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仁,人们敬仰那些“仁者爱人”的人,把他们尊为君子,而“仁”的核心就是德。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是把德与君子联络起来并追溯至远古。玉就代表德,德就物化为玉,玉德就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后来人们就继承和发扬了“君子如玉”这个说法。过去人们还把玉作为信物来交换,这也是对玉德的一种景仰吧。 君子如玉;玉的坚韧、温和、细腻和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温润如玉”、“洁身如玉”,成为最美的一种赞誉。玉者无声,玉已成为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成为美德的代名词。  

玉石的形成条件(玉石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玉是怎么形成的

“美人如玉剑如虹”,用美玉来比喻人在我国是很高的赞赏,美石为玉,在民间,玉还是具有驱邪避凶作用的灵石。你小时候有佩戴过红绳挂起来的玉石吗?传闻玉是越带越美,你对玉的了解有多少?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玉是怎么形成的。

玉是怎么形成的:

玉的形成,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一、白云岩沉积阶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需要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二、白云岩区域变质阶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

三、白云岩交代蚀变阶段 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世界性的地壳运动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在侵入体顶部残留的白云石大理岩捕掳体或舌状体与岩浆侵入体和热液接触交代后,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成玉的物质条件之一。

四、成玉阶段 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的浅成中酸性岩脉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时,再次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适当的地质条件(300—350摄氏度,2.5千帕,一定的扭压应力)下形成了玉。

形成需要的时间:

其实,玉是一种特别坚硬的矿石,从其化学成分来看,它是一种辉石矿。玉的形成距今已有1.3亿多年,相当于侏罗纪的晚期。玉的形成和各种岩石的形成一样,都是大自然变化的产物,美丽多姿的玉石因为产量稀少而成为宝石。

玉的分类:

类别

世界上的尚玉民族,无论美洲的马雅人、爱基斯摩人、印加人还是新西兰的毛利人,都无法与中华民族悠久不绝的治玉历史,丰富多彩的玉器品种、巨细毕至的用玉范畴相比肩。中国传统玉料多为角闪石类和辉石类。即人们常说的软玉和硬玉。

内蒙古佘太翠

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海底硅质沉积,后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和含铬热液渗入,形成了含铬为主的石英岩,呈淡绿色到白色、半透明、质地坚硬致密、抛光后细腻温润、色泽亮丽、令人赏心悦目。

1. 摩氏硬度7.1

2. 密度:2.6

3. 折射率:1.54

4. 放射性3—5R(安全标准为40R)

5.光学性质:透明—半透明

6. 颜色:淡绿色—白色

7. 抗酸碱腐蚀

1.颜色:玉石行家对颜色非常重视。颜色不仅是评价玉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而且也是划分玉石种类的主要依据。佘太翠的颜色虽不是各种玉石中的佼佼者,但它特有的丰富的颜色同样倍受珍视。

佘太翠的颜色与国内外 其它 地区的硬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佘太翠玉有白色、青色、翠色等三种基本色调,还有一些过渡色,如青白色、灰白色、豆绿色、墨绿色、等等。业内人 传说 佘太翠中的白玉有赛和田白玉之说,翠玉有逊翡翠之谈,是极为珍贵的高档玉石。

2.硬度:硬度是鉴定佘太翠的重要标志之一。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其它物体侵入的一种力学性质。通常硬度有两种:

(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 收藏 价值。

3.密度:密度是玉石单位体积的重量。佘太翠的体重经用小体重样测定,为2.65~2.85。不同品种略有差别,白玉为2.85,青白玉为2.65,翠玉为2.75。

4.透明度:透明度是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这主要与玉石对光的吸收强弱有关,矿物学上一般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体、非透明4种.佘太翠属于微透明体,在一般进取度下,能透过光,但看不清透过物像.

5.光泽:光泽是玉石对光反射的能力。佘太翠光泽属玻璃光泽。这种光泽不强也是不弱,即没有强光的晶灵感,也没有弱光的蜡质感,柔润细腻,油光可鉴。

新疆和阗玉

和阗玉由角闪石族阳起石构成。是中国古玉的主要来源。产于昆仑山麓及河床中。以和田地区为主。其玉质坚硬细腻。产于高山的矿料为山玉,产自河床的为籽料。依色彩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糖玉等,上等白玉纯洁无瑕,称为羊脂玉。其他颜色纯正无瑕癖者也困难得而名贵。

大千玉

大千玉又名沱江大千玉、苌弘玉、沱江玉、大千籽玉、沱江水玉、沱江彩玉、长江姊妹玉,是四川省沱

江流域所产的各种籽玉的统称。因沱江发源于四川茂县的九顶山,支流众多,变化万千;所产玉料多种多样,色彩万千;再加上沱江主流途经东周名臣苌弘被流放的古蜀地资州(现四川资阳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著名 国画 大师张大千故里四川省内江市,所以沱江所产玉料又被玉石玩家尊为苌弘玉、大千玉。沱江玉料品种繁多,主要是因为沱江源头复杂,支流众多,不像其它河流那样泾渭分明,是一条混血的江,除了四川汶川县龙溪乡的一部分透闪石玉随地质变迁冲入沱江外,其它支流所产的各种籽玉料也随地质变迁冲入沱江,玉料经过河流上万年的冲刷选择,只剩下一种品质上乘的的籽玉,一些高品质的籽玉像水一样水润通透,色彩丰富多样,所以,沱江大千玉又叫沱江水玉、沱江彩玉。而且,沱江全长约712千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所以,沱江大千玉又叫长江玉姊妹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和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的检测标准,沱江所产玉料无论化学成份、物理特性(硬度、内部结晶状态、光学色彩特征)等方面都符合天然玉石的国家检测标准,而且通过了多家专业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并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鉴定证书。

另外,由于沱江大千玉是经过河流长期冲刷、水土滋养、去粗存精所留存下来的玉料精华,所以价值要远高于山料玉矿5至15倍,一般加工时都会留些籽玉原皮以表明其籽玉身份。[3]

岫山玉

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主要成分是豆绿色纤维蛇皮纹石,其性软而硬度较低。呈色多:淡绿、淡黄、果绿等、半透明或不透明体,表面有脂肪般的光泽。是我国分布利用较早的玉材,因其产量大而为现今数量最多的玉材。

蛇纹石族的玉石品种还有甘肃酒泉附近山中的酒泉玉,半透明绿色带有黑癍。著名的“夜光杯”既用酒泉玉所制另外广东的宜信玉、北京房山的百花玉、昆仑山所出昆仑玉、出于台湾的台湾玉等。多数属绿色系。

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是一种成分复杂多种矿物的玉石,质硬细腻,主要成分为斜长石,以及黝帘石、绿帘石、闪角石、透辉石等,以绿、紫、白三色为基础,常呈多种颜色,玉工依其天然色雕琢不同的物品,适用于“俏色”工艺。南阳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和使用历史。

蓝田玉

产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自古蓝田以产玉著称。唐人有“蓝田日暖玉生烟”之诗句。后因旧矿竭尽而停采。当前蓝田所采玉石进大理石,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不透明,呈色为黄绿、墨绿、翠绿等。

密县玉

产于河南新密西助泉寺。是一种沉淀变质的石英岩。硬度较低。颜色有绿、绛红、白、黄等。较为典型的密玉在浓碧中透出黑色小点。琢磨后表面有闪烁的玻璃光泽。

京白玉

产于北京门头沟,是一种洁白臻密的石英岩。不同于其他玉材的纤维交织结构。而呈粒状结构。其性脆。抛光的表面似羊脂玉。

绿松石

新石器时代,它同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我国绿松石,除鄂西北为其著名产地外,近几年在陕西、新疆、安徽、河南等省都有发现,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所以又把鄂西北诸县所产的绿松石称为襄阳甸子,且开采的历史也悠久。但全世界产绿松石的以波斯为最著名,因通过土耳其输入欧洲各国,又有“土耳其玉”或“突厥玉”之称。

红山玉

在内蒙古红山 文化 圈内,中华第一龙的故乡发现极品玉矿。北纬:42°11′23″;东经:119°51′59″。拐点坐标:x:4676900 y:20736700。海拔825米,矿脉长:1600米以上,宽:1米5左右,深度80米以上(预计深度500米左右),远景储备:10-80万立方(如果安便宜的玉料100元/kg计算就是两千亿元),摩氏硬度6.5,折光率:1.54,密度:2.7,光性:隐晶质集合体,透明度:半透明,介于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之间。块度大,细腻,润度好,色泽多样,绝巧料丰富,从色泽和润性看非常像和田玉,还有像寿山石的。综合分析此料仅次于和田玉,但比中档的和田玉好,比青海白玉、独山玉、蓝田玉、岫玉等抵挡玉好。成份接近玉髓但不是玻璃光泽,属玉质光泽,所以是种新玉料。此矿脉属石英脉线是地质学里比较稳定的矿脉。很有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巨大的玉王料。

紫玉髓

紫玉髓矿继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紫玉髓矿之后的中国首次发现,色泽很紫,远高于紫水晶色泽。可以做高档的成套首饰,矿脉宽度半米左右,深度80米以上,应是宝石矿中最大、最有价值的矿脉了。

羊脂白玉

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名。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 方法 ,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珠宝。

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天然玉的形成方式

1.岩浆作用包括岩浆侵入、火山喷溢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等。

2、沉积作用包括生物残骸堆积、碎屑堆积、化学沉淀、表生淋滤等。

3、变质作用这是玉类最重要的成因,包括区域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热液蚀变等。

4、构造作用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

5、天体坠落物如陨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尔石、陨坑玻璃。

玉石是怎样形成

分类: 教育/科学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看了新闻之后就想知道玉石是怎样形成的

解析: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玉器是中国最早的传统的工艺品之一。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据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简单的玉制工具。距今8000年的辽宁省查海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块。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玉珠、玉管和玉块等。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这还早,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得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选用那些坚硬和精美的石块磨制成武器或工具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认识到石中之美–玉石,经过耐心琢磨,使玉石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是实用品。

中国古时把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礼仪的标志。黄帝曾以玉分赐部落首领,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之后,商周期间,玉为礼天把地之礼器。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春秋战国祟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到了西汉,玉器被说成”辟邪厌胜”之物。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玉器已被当作观赏为主的艺术品了。中国从古墓出土的殉葬品中,发现了许多玉制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具。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常见的古代玉器有玉瓶、玉炉、玉薰、玉鼎、玉杯、玉爵、玉盂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世代留下的玉器多如繁星,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品就有2万多件。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

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l米,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奋战洪水时的情景。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中国有四大名玉,即新疆白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和湖北绿石。尤其是硬玉中的翡翠有”玉中之王”的美誉。翡翠极为珍贵,从前多为帝王或豪富所占有。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或谓玉石”价值连城”。据说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换一块珍贵的和氏壁。玉石如此珍贵原因何在呢?

其一,稀少。物以稀为贵。玉石的形成要在地壳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尤其是翡翠、白玉、玛瑙、青金等更加难得。中国古代采玉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到山上找玉,靠着牲口的四蹄,把露头或半露头的玉石踏采出来。有的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捞走了。据记载,古时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棵体入水捞取。相传古人认为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则难以得到美玉。后来,玉石越来越少,才开始凿山开矿,攻山采玉。采到一块好玉是极不容易的。

其二,坚硬。玉石大致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质地细密坚韧,硬度相当大。如果把金刚石硬度定为10度,那么最硬的玉石如翡翠则能达到8度、9度。一般来说,硬度在6度以上的称为硬玉。只有金刚砂和金刚钻粉工具才能磨制硬玉,多硬的钢刀之类都是无济于事的,硬玉被琢磨成为玉器,呈半透明,柔润光洁,晶莹美丽,内眼便分辨不出矿物的颗粒了。硬度在6度以下的玉石为软玉。软玉质地较软,韧性较好,一般都能用刀刻划,价值就较为低廉了。

其三,色彩美丽。相传,在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玉石具有丰富的天然色彩,有白如羊脂、红如鸡血、绿如碧海……常见的有白钻石、绿宝石、蓝宝石和变石等,可加工成戒指或耳环等玉器,不退色、不变质、坚固耐用,是高级装饰品。有的玉石上占有好几种颜色,称为”巧色”,即使有些玉石质地不纯,但一经匠心巧琢,变瑕疵为美点,把瑕疵琢成花上小虫或树上松鼠,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中国民间说”玉不琢,不成器”。古人最早用石、骨等工具,借用砂粒、水作介质来琢磨玉石,很费功夫。后来才用铁、铜作圆盘,借用金刚砂或金刚钻粉的介质,便加快了玉器的雕琢。目前中国各地均有玉雕厂。玉雕由过去的人工操作逐渐走向半机械和电气化,生产率提高了,但天然玉料却越来越少,所以玉器价格仍然是昂贵的。

玉石形成的地质条件

玉石是人们喜欢的饰品之一,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玉石怎么产生和形成的。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去看看玉石形成的地质条件吧。

玉石产生的地质条件

地球在第二个地质年代的元古宙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比较稳定的区域已有大量成分复杂的片麻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地层中已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但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也有大量含镁质、碳酸盐集中的白云岩沉积,构成玉石的主要物质源之一。也称白云岩沉积阶段。

当地球进入第三个地质年代显生宙,距今约5.7亿年的寒武纪起,地壳相当稳定,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到4.38亿年前的奥陶纪,白云岩被繁盛的生物群覆盖,侵入,开始向具有生物性的化石转变。这个时期里,称为玉石变质阶段。

距今约4.1亿年的志留纪,因“华力西运动”,造成地表区域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地槽、中亚哈萨克地槽及中国的昆仑山、祁连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等地槽褶皱回返,形成巨大山系。白云岩沉积岩在岩浆的作用下成为白云石大理岩。

到约2.5亿年前古生代最后一个纪的二叠系时期,在300—350摄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压引力作用下,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和残留古生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玉石形成的物质条件之一。称作玉石交代蚀变阶段,玉石完全形成含生物的有机石化。同时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

地球进入中生界,大约2.5亿年前的三叠系至1.5亿年前的侏罗系时期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地球气候温暖而湿润,我国的昆仑山、祁连山、南秦岭、大兴安岭一线的地质层有机石化岩石经炭、酸、钙变质使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中的生物(云母),开始对化石发生稳定、繁盛的生物解理时期。玉石也由透闪石化向“有机矿物质” 透闪石转化的变性时期。

中生界第三个纪的白垩系开始时期约1.35亿年前,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的其他山脉都在这个时期形成,而昆仑山、祁连山、南秦岭、大兴安岭的地质构造相对稳定。透闪石化中的生物有机性基本形成。

白垩系末期,约于6500万年前。这个时期里,地球内部压力变化强烈,造成地球多数区域岩浆大量喷发,我国的南阳、南秦岭、祁连山地质沉积岩石受火山高温熔炼,熔岩流动改变了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地质构造,造成二叠系时期形成的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中的生物“云母”大量死亡,完全成为了新生界到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透闪石、橄榄石及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二次形成的“无机矿物质”。这一时期是玉石和玉性质根本不同的决定性分水领,在透闪石中仍然有寒武纪时期的生物云母生存并且继续解理透闪石。

昆仑山和大兴安岭地质沉积岩层中的有机矿物质受火山的影响小,在“华力西运动”和“白垩系”过程中,地槽褶皱造成昆仑山北端的喀拉塔格山和大兴安岭辽东台隆营口至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域内,集中了由元古宙地质构造形成的地层玉石矿床,由于火山形成的硅质岩、透闪石保持着生物(云母)的有机性质进入新生界。

约开始于6 500万年前地球进入新生界,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含有二氧化硅 ;氧化铝 ;三氯化二铁;氧化镁;氧化锰 ;氧化钙等矿物质元素的透闪石在元古生物(云母)的解离过程中形成了昆仑山脉的新疆和田地区的和阗玉;大兴安岭山脉西南辽宁形成了岫岩玉石。只有和阗玉是生物(云母)对透闪石的解理形成的“有机的第三矿物质”,是真真意义上的玉!而岫岩玉是生物(云母)对透闪石没有完全解理的玉石;河南独山玉石、陕西的蓝田玉石、甘肃的祁连玉石是经火山高温熔炼的矿物质熔岩内含透闪石的蛇纹石“玉”石。

玉石的类别

新疆和阗玉和田玉

和阗玉由角闪石族阳起石构成。是中国古玉的主要来源。产于昆仑山麓及河床中。以和田地区为主。其玉质坚硬细腻。产于高山的矿料为山玉,产自河床的为籽料。依色彩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糖玉等,上等白玉纯洁无瑕,称为羊脂玉。其他颜色纯正无瑕癖者也困难得而名贵。

岫山玉

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主要成分是豆绿色纤维蛇皮纹石,其性软而硬度较低。呈色多:淡绿、淡黄、果绿等、半透明或不透明体,表面有脂肪般的光泽。是我国分布利用较早的玉材,因其产量大而为现今数量最多的玉材。

蛇纹石族的玉石品种还有甘肃酒泉附近山中的酒泉玉,半透明绿色带有黑癍。著名的“夜光杯”既用酒泉玉所制另外广东的宜信玉、北京房山的百花玉、昆仑山所出昆仑玉、出于台湾的台湾玉等。多数属绿色系。

南阳玉

又称独山玉。是一种成分复杂多种矿物的玉石,质硬细腻,主要成分为斜长石,以及黝帘石、绿帘石、闪角石、透辉石等,以绿、紫、白三色为基础,常呈多种颜色,玉工依其天然色雕琢不同的物品,适用于“俏色”工艺。南阳玉有着悠久的开采和使用历史。

蓝田玉

产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自古蓝田以产玉著称。唐人有“蓝田日暖玉生烟”之诗句。后因旧矿竭尽而停采。当前蓝田所采玉石进大理石,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不透明,呈色为黄绿、墨绿、翠绿等。

密县玉

产于河南新密西助泉寺。是一种沉淀变质的石英岩。硬度较低。颜色有绿、绛红、白、黄等。较为典型的密玉在浓碧中透出黑色小点。琢磨后表面有闪烁的玻璃光泽。

京白玉

产于北京门头沟,是一种洁白臻密的石英岩。不同于其他玉材的纤维交织结构。而呈粒状结构。其性脆。抛光的表面似羊脂玉。

绿松石

新石器时代,它同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我国绿松石,除鄂西北为其著名产地外,近几年在陕西、新疆、安徽、河南等省都有发现,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所以又把鄂西北诸县所产的绿松石称为襄阳甸子,且开采的历史也悠久。但全世界产绿松石的以波斯为最著名,因通过土耳其输入欧洲各国,又有“土耳其玉”或“突厥玉”之称。

红山玉

在内蒙古红山 文化 圈内,中华第一龙的故乡发现极品玉矿。北纬:42°11′23″;东经:119°51′59″。拐点坐标:x:4676900 y:20736700。海拔825米,矿脉长:1600米以上,宽:1米5左右,深度80米以上(预计深度500米左右),远景储备:10-80万立方(如果安便宜的玉料100元/kg计算就是两千亿元),摩氏硬度6.5,折光率:1.54,密度:2.7,光性:隐晶质集合体,透明度:半透明,介于玻璃光泽和油脂光泽之间。块度大,细腻,润度好,色泽多样,绝巧料丰富,从色泽和润性看非常像和田玉,还有像寿山石的。综合分析此料仅次于和田玉,但比中档的和田玉好,比青海白玉、独山玉、蓝田玉、岫玉等抵挡玉好。成份接近玉髓但不是玻璃光泽,属玉质光泽,所以是种新玉料。此矿脉属石英脉线是地质学里比较稳定的矿脉。很有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巨大的玉王料。

紫玉髓

紫玉髓矿继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紫玉髓矿之后的中国首次发现,色泽很紫,远高于紫水晶色泽。可以做高档的成套首饰,矿脉宽度半米左右,深度80米以上,应是宝石矿中最大、最有价值的矿脉了。

羊脂白玉

(Jue Suet)是和田玉中的宝石级材料,是白玉中质纯色白的极品,具备最佳光泽和质地,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故名。对于此玉和普通白玉,最简单的区别 方法 ,是在白色的日光灯下观看。羊脂白玉对着日光灯,所呈现的是纯白半透明状,而且带有粉粉的雾感。而一般的白玉,对着日光灯虽也呈半透明状,但没有粉雾感。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白玉无论档次等级的高低,以肉眼看均很白,但在白色日光灯下必定带有深浅不一的微黄色,因此在日光灯下若有一丝丝微黄色,就不能称之为羊脂白玉了。符合苛刻标准的珍稀名贵的羊脂玉,是绝对容不下丝毫杂质的珠宝。

玉石的相关历史

古人为什么把玉看得那么珍贵呢?

古代人迷信,认为玉有防妖避邪的作用。用玉做杯、碗、碟等祭祀用具和玉镯、玉簪、指环、烟嘴等装饰品。第三,玉的韧性强,受得住铁锤击打,这一特性连金刚石也无法与之相比。利用玉的色彩和这一优点可以雕成形态各异的动物、花草、楼阁、宝塔等精致的工艺品和装饰品。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是197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芸特雷附近的海底开采出来的,重5吨,被命名为”玉石之王”。1977年在加拿大沃森湖发现一块重达28吨的软玉石。1978年在缅甸地区发现了一块更大的玉石,重达90吨。但早在1960年,在我国辽宁省岫岩县采掘出一块特大玉石,体积为106.8m3,重达267.76吨,比国外三大玉石总重量还多144.76吨,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是世界上真正的“玉石之王”。

宝石若有辐射反对健康有害

至于所谓的“各类宝石具有不同磁场,通过对人体辐射,可开运治病”,就更加令人哭笑不得。刘国彬说,有些宝石为了提高品相,可利用高能电子加速器进行辐射处理,将其中的微量元素激活变为同位素,从而改变颜色,提高身价。例如呈浅蓝色、身价不高的黄玉经过放射性处理后,可以变成身价不菲的极似天然的海蓝宝石。

不过这种经辐射处理的矿石,有些要经过一年半载的衰变后,其放射性降低到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剂量,才可佩戴。有些要经过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达到人体安全佩戴的要求。如果宝石没通过放射性安全检测,就戴在身上,对身体反而有害。

看了玉石形成的地质条件还看:

1. 说出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

3. 盆地形成的地质条件

4. 大理市大理石矿藏形成的地质条件

5. 玉是怎样形成的

该文章由作者:【季子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