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玉佩如何鉴识?
辽代的玉装饰品多为挂佩,风格独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佩。除少数为单个玉佩外,一般为两件至多件以金链串连的组合式玉佩,亦可视为组佩。这些玉佩均为高级白玉制成,材质优良;以金链与玉佩相串联,高贵华丽。玉佩的内容既具有装饰性,还有与契丹族生活相关联的诸如剪、刀、锉等工具造型,表现了契丹文化的自然质朴。金代玉佩值得注意的是镂雕玉佩和灵龟伏荷佩。镂雕玉佩大体可以分为精细型和粗矿型两种。精细型镂雕玉佩以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出土的花鸟形佩为代表,佩作侧身绶带鸟衔花枝,镂雕玲珑剔透,镂空处细致柔和,线条委婉,风格空灵。粗犷型玉佩则清省简约、洒脱不拘,颇可玩味。灵龟伏莲佩则位于白玉雕双荷叶上各伏一龟,寓意吉祥,神奇优美。
是辽金时期的和田玉吗
这不是辽金时期的和田玉!从纹饰风格,一目了然!
玉器断代,其实很简单,中国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当时的审美情趣,落到玉雕上,就有其典型的雕琢手法和纹饰特征。就像汉朝人穿唐装,辽人打领带一样,除非穿越,断不可能。
辽金以武立国,在玉雕上落刀凌厉,刻画古拙,重精神,不究细节,题材以春涉秋狩为主,多猛兽凶禽,比如狮虎,海东青等。
这件,典型的现代风格,线条柔和,莺莺娇软,题材为花开富贵,事业(叶)有成,喜(喜鹊)上眉梢,祥和有余,风骨缺失。
所以我说,仿古,也是要技术,要知识的,不伦不类,哪里能躲过我这双眼睛。
沈华的辽金的玉器特点
辽金玉器和两宋相比,民间用玉、制玉丝毫不逊于两宋。受地域的限制和流通的影响,辽金玉器的用料相对两个极端,皇室用料多用上等和田白玉,其中不乏籽料精品,但更多的民间官宦用玉多以青灰、青花或地方玉为主,做工也有明显差异,因为受到中原唐宋文化的影响,辽金玉器形成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玉器群。
辽金玉器的总体艺术风格沉郁浑朴,刚劲俊伟,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代表的体现。中国古代艺术品往往是形式复杂者内容简单;形式简练者内容复杂变幻,而辽金玉器的特点恰属于后者,造型精约,而所含意蕴则沉郁深刻。如此件留皮秋山人鹿佩,形式为佛教文化与秋山麋鹿结合二体的图案造型,自然恬和,然内含着充沛的生命力和生活气息,它们含情欲跃,雅致有生机,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爱意,以及人性的情与理的统一。看上去平淡无奇,但仔细琢磨却又觉得韵味无穷,其造型不拘一格,随意性很强,体现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淡素雅的艺术魅力。——摘自作者原创博文
辽金时期的“秋山玉”有什么特点?
辽金玉器从其所反映的文化特征而言,包含了契丹族、女真族的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原的汉文化、佛教文化和西亚文化四个方面。从玉器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玉器,如海东青啄天鹅纹佩、山林虎鹿纹佩、玉逍遥、臂饰、嘎拉哈,圆雕的动物有熊、天鹅、大雁、蟾蜍、猴子等,还有极少作为玉雕动物的蝎子、蟾蜍、蛇、蜥蝎等;二类为中原汉文化的玉器,如玉带板、玉杯、玉盒、玉砚、玉水盂、玉碗,和植物花卉飞禽走兽中的凌霄花、荷莲、龙凤、绶带鸟、鸳鸯、蝴蝶、兔子、乌龟、鳜鱼等纹饰造型;三类为佛教文化的玉器,有玉塔、飞天、摩竭、法轮、法螺、金刚杵、伽罗神鸟、佛造像等;四类为西亚文化特色的玉器,如四曲海棠花式杯、孔雀十六曲刻饰水波纹玉碗。
分别的规律就看上面雕刻的动物图案,有鹿的必是秋山玉:”春水玉”所指为鹘(海东青)捉鹅(天鹅)图案的玉器。”秋山玉”所指为山林虎鹿题材的玉器,前者与辽史记载的辽帝行至”春捺钵””鸭子河泺”进行狩猎活动情景相吻合,后者与辽史记载”秋捺钵”活动相一致。《金史》中记载,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称为”春水之饰”,将有虎鹿山林图案的服饰称为”秋山之饰”,故将此种玉器定名为”春水玉”和”秋山玉”。这类内容的作品,充满了淳朴的山林野趣和浓郁的北国情调,是极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玉器作品,虽内容大体一致,但每件的具体形式却绝无重复,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了玉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卓越的观察力。其代表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玉镂空鹘攫天鹅及青玉虎鹿鹰鹊双面雕。
该文章由作者:【苏妍】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