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石与玛瑙的关系
二者没有关系的,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
木化石是最少上亿年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SiO₂(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因部分木化石的质地呈现玉石质感,又称硅化木或树化玉。
扩展资料
1、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2、木化石从古生代石炭纪开始(始于距今3.55亿年)到白垩纪中期(结束于距今1.25亿年)之间均有分布。到21世纪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为1.035亿年前白垩纪晚期的硅化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玛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化石
煤炭里出玉石吗?玉石是怎样形成的?
煤炭里可以出玉石。但几率极低。
煤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木化石”,它也是木质植物的遗体变成的。煤中也含有大量昆虫的化石,具备木质植物的镜下结构特征,甚至有煤块中发现树干圈层构造。
煤是层层植物遗体的堆积形成。在堆积过程中存在碳化过程,也就是局部氧化过程,并且在埋深过程中同样存在高压的环境条件。但是最主要一点,煤产生的地点没有木化石形成的环境条件。煤是高压状态下成岩作用,而木化石形成中二氧化硅溶液的交代是不可或缺的,煤层形成的环境应该不存在二氧化硅溶液的条件。
煤的形成是硬性环境的固化作用,而木化石需要软化的二氧化硅溶液环境。
如果碳化的木质植物存在二氧化硅溶液包围的条件,也会形成木化石。这就是木化石的特殊类型,碳化木化石,马来西亚出产的木化石就有大量的碳化木化石。这类木化石大多数黑色到蓝黑色,质地类似于木化石“干料”,表面黑色,用手拂会有黑色颗粒沾在手上,但不是粉末状。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它属于硅化木,又因其晶莹剔透的外表而区别于普通硅化木。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物质,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木化玉的硬度高达摩氏7.4度。其主要矿产成分为蛋白石(opaiSiO2.nH2 O)及玉髓(chalcedony,SiO2)。密度2.20g/cm3-2.80g/cm3。木化玉以特殊身价不但展示玉石富贵,同时美丽的年轮和树皮的沧桑记录着、提供着远去的那个年代的若干信息。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还有着极其罕见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属于玉石,奇石,化石三重身份的完美融合。
树化玉的形成需要极其苛刻的地质环境条件。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一,能形成树化玉的概率更低。树化玉的质地和各项物理指标明显地超过了现有的软玉,有的甚至超过了翡翠,进入宝石的行列。现在市场上树化玉的价格其实远远没达到它应有的价值。
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6.5,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天然玉石的形成方式
1.岩浆作用包括岩浆侵入、火山喷溢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等。
2、沉积作用包括生物残骸堆积、碎屑堆积、化学沉淀、表生淋滤等。
3、变质作用这是玉类最重要的成因,包括区域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热液蚀变等。
4、构造作用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
5、天体坠落物如陨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尔石、陨坑玻璃。
树化石需要多少年形成
学术界一般将1万年以上的生物遗骸都称为化石了。即是没有怎么石化,也叫化石了。
要是形式上的石化,就得看地质埋藏条件了,一般来说,要是埋藏好,埋藏物细密、置换的溶液浓度大,一万年左右也成为化石了。当然,多数还是亚化石。
该文章由作者:【周啸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