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翡翠手镯照片(慈禧太后带过玉镯)


杨贵妃带的什么玉镯,是翡翠吗?

应该不是,那个时代记载佩戴手镯以金银和金镶玉为主,材质是和田玉。这一时期的手镯称为腕钏、臂环,不仅造型上多样,戴法也更多样。

唐代的手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最常见的手镯样式,以金银为主要材料,镯面上錾刻各式图纹;

第二种,是用银片冲压后弯制而成的,上面装饰有槽纹或花纹;

第三种,样式为开口设计,用金、银条锤扁后弯曲成环形,两端以较细的金银丝编成套环;

慈禧太后的翡翠手镯照片(慈禧太后带过玉镯)

慈禧太后生前最爱的15件国宝翡翠玉雕,价值连城,名字也超美!

翡翠是一种兼具美丽外表与富贵寓意的器物,虽说传入中原的历史没多久,但其受欢迎程度仍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说起历史上谁最爱玉,除去乾隆爷就是慈禧太后了,按说是他们二位让中国的玉文化得到很好地发展。 而慈禧太后对翡翠玉器的喜爱曾一度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平时的生活中更是处处有玉。据史册记载,慈禧在其居住的长春宫内摆满了各式的玉器,喝茶时要用翡翠盖碗儿,用膳时要用翡翠玉筷,平时头上会插着翡翠玉簪,耳朵上挂翡翠耳坠,手上戴着翡翠戒指与翡翠手镯,就是平时闲着没事干时都要把玩着一件翡翠玉如意。 慈禧之所以爱玉,一是因为其自身的稀少,慈禧作为当时的掌权者,拥有如此多数量的玉器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二是因为听人说翡翠有美容防老的功效,之前说过慈禧爱美,这样一来更是把翡翠当成了至爱,朝廷中想要讨好慈禧的大臣们一时间也拼了命似的去为慈禧寻找翡翠珍宝,而在众多进贡的翡翠玉器当中,慈禧最爱那一对翡翠西瓜。今天就看看慈禧太后的喜欢的翡翠都有哪些 一「 ”一露甘甜” 故宫收藏的慈禧太后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材质是冰种带彩翡翠。这是一张枯萎的荷叶,生于淤泥而一身清净无染;秋荷波动曲折,露珠晶莹滚滚密密的镂空叶脉上交织成网状,一只小青蛙跃于荷叶之上,仿佛能看到叶子在轻轻的颤动。谁能相信,这是又硬又重的翡翠雕琢出来的 二「 ”福地福人居” 冰种满绿翡翠,高10厘米。这个名字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想到出来。但是看到名字后不禁感叹:高,实在是高! 翡翠的正阳浓匀 三「 ”御风而上” 玻璃种翡翠,高21厘米。简洁有力的线条,表现出幽兰之叶御风飞扬,而叶上的蚂蚱也巧妙的增添了无形的风动之美。兰叶几乎垂直的角度,必须选用上乘的墨翠水石,其独特的优异韧度,才能承受如此奇险的构图表现。 四、福从天降 五、春晓新生 冰种三彩翡翠,高15厘米。大片枯黄的落叶,浑然天成,几近拟真 六、生生化育 七、根抵风流 冰种三彩翡翠,高10厘米。脉络清晰,纹理细腻,雕工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八、「 ”夫唱妇随” 冰种黄翡,高16厘米。一株傍石生长的兰花,轻灵美丽,兰叶上,两只蚂蚁前后相随,好似人间的「 ”夫唱妇随”此作挑战雕工的极限。以冰种黄翡翠雕出悬空、捻转、长而细薄的兰花,质地坚硬的翡翠幻化为柔软的花叶,叶转如风动,花薄似透光。 九、「 ”岁月惊喜” 三彩翡翠,高17厘米。兰叶,刚健自然;兰花,艳丽芳香。右边爬至一叶尖端的金龟子和石头上的蜗牛彼此须角相触,仿佛是在打招呼,着实是一个大大的惊喜。 十「 ”海阔天空” 老坑种翡翠,高17厘米。由一块原本10公斤重的老坑种翡翠原石雕琢出一片片悬空的兰叶,坚硬的翡翠化成了柔软的线条,不惜工本。 十一「 ”富春兰聚” 玻璃种翡翠,高36厘米。此名取得平实吉祥,有意境有韵味。 十二、喜迎仙客” 玻璃种翡翠,高22厘米。翡翠质地绝佳,澄澈水润,光洁匀净,细腻中呈现了玻璃般清透的光泽。 十三、翡翠西瓜 翡翠西瓜是番邦进贡给慈禧的珍品,在当时每只估价得要220万两,折合现在的购买了,至少价值6亿。慈禧本身爱玉,在见到这对漂亮至极的翡翠西瓜的第一面就爱不释手。 慈禧死后,大太监李莲英将这对翡翠西瓜放在了慈禧的脚边,随爱玉的慈禧一起沉睡于东陵之中。谁知后来发生了孙殿英盗墓事件,棺中的珍宝尽失,那一对翡翠西瓜也就了无踪影。后来也有了一些关于翡翠西瓜的传言,据说其中的一只曾在美国费城展出,至今仍在美国流传。但另一只翡翠西瓜,至今也没有任何消息。 清朝时期200万白银,现在估价6亿 十四、翡翠发簪 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曾拍出一件慈禧用过的翡翠发簪,这枚翡翠发簪是用一整块翡翠制成的龙形发簪,发簪上镶嵌了精雕细琢的盘龙,还镶嵌了珍珠和红宝石加以点缀,象征着皇权和富贵,最终以310万元成交。而至今,这些慈禧太后使用过的所有翡翠制品,均是价值连城的珍品,有些更是物价的珍宝。 十五、翡翠降魔杵 张之洞送给慈禧太后的降魔杵,慈禧太后崇信佛教,也被称为老佛爷, 而翡翠降魔杵不仅不仅是珍贵的翡翠饰品,也是佛教的法器。深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

细数那些年为翡翠倾倒的女人,它为什么让人着迷?

翡翠,明末清初时由缅甸流入中原,由于皇权和王公贵族的极力推崇,以及其自身温润、通灵的特性,得以风靡华夏。经过四百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灿烂而独特的翡翠艺术和翡翠文化。

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足能装满3000木箱。慈禧爱玉,被当时的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宋美龄是继慈禧太后之后20世纪引领了翡翠时尚的先驱,一生收藏了不少翡翠,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其常佩戴的翡翠麻花手镯。宋美龄对翡翠极其热爱,经常佩戴翡翠出席各种重要场合,直到2003年去世,翡翠伴随其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行话常说玉卖有缘人,在众多的明星中,刘晓庆可以说是最与玉有缘的了。她所佩戴的翡翠饰品,都是品质极高的珍品,价值从六位数至八位数不等。刘晓庆无论什么场合,都是翠不离身。

爱舞蹈就是爱生命的舞蹈家——杨丽萍,用她浓浓的乡情和独特的肢体语言诠释着翡翠的灵慧之气。她说:“从小就喜欢家乡的翡翠,翡翠自然、美丽、吉祥、福瑞,那种天然的律动,深深的打动着我。爱翡翠,爱舞蹈,就是爱生命。”

翠是中国的国粹,翡翠的色泽是大自然的本色,蕴涵着生命,和中国人的肤色也最相配。所以,我们要弘扬翡翠文化,让中国的翡翠走向世界。俗话说:“盛世黄金,乱世玉。”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翡翠价格不断攀升。翡翠无疑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玉石收藏。

稀有性:

珠宝玉石专家分析,由于翡翠资源不可再生,需要上亿年才能形成,随着不断开采,缅甸的翡翠已经越来越少,因而翡翠还将继续升值。

耐久性

翡翠的硬度为6.5-7,比重3.33-3.34,矿物结构致密,韧性好,化学和物理性质稳定,年代越久,越显现其天然本色,可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

收藏性

翡翠为玉石之王,是玉石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它的精、气、神是任何其他玉石无法比拟的。由于翡翠资源的紧缺,翡翠价格持续上涨,雕工精美的高档翡翠更是难得一遇,因此,翡翠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翡翠代表着端庄贤淑、圆润温厚,它不像钻石般张扬,却别有意味。玉石独一无二,如有幸与之结缘,您应倍感珍惜…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慈禧48年不离身的俩件宝贝到底是什么?

慈禧身上的宝贝有很多,而不离身的宝贝之一就是一根发簪,除此之外还有他经常佩戴的一顶帽子同样也是多年不离身的,而因为慈禧本人非常喜欢翡翠,所以身边有非常多的翡翠玩物。

晚清慈禧太后喜欢翡翠众所周知,但是每天被她佩戴的翡翠也就是晚清翡翠透雕盘龙头簪了,2008年佳士得估值为600万至800万港元,预计成交价超过4500万港元。这个可以说是老佛爷的贴身之物了,那会的簪子可不像现在的扎头绳,一块三根丢了不心疼,簪子可是首饰的一种,可以用作嫁妆的,由此可见4500万也不算埋没这个裹头发的。

另外的随身物品不外乎衣服裤子,但是布制品保存时间有限,黄金镶翠的帽子也是现存的老佛爷随身物品。三彩翡翠兰花也是很有历史价值的东西。据说咸丰帝曾经送给慈禧一只手镯、一副宝珠耳环。慈禧一辈子也没摘下过咸丰送给自己的这只手镯和这副耳环,这两件首饰一直陪着慈禧进了东陵地宫。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用品,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头发上每天都插的是翡翠簪子、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因为慈禧太后对翡翠的格外推崇,清朝的王公贵族们,都为自己能得到一两件水头好的翡翠物件而感到无比的荣耀。

慈禧、乾隆也是狂热的翡翠粉,那翡翠究竟是怎样来的呢?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被人们奉为最珍贵的宝石。翡翠虽然起源于缅甸,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更与中国的传统玉石文化融为一体。翡翠是一种天生就带着睿智和贵气的美玉,故而皇室用玉,独爱翡翠,贵妇名媛,独钟翡翠。翡翠兼有中国传统美玉的柔润,又有难得一见的刚强。翡翠之性,刚劲而不张扬,柔和而不软糯,温润中有风骨,明粹而不自矜,通透中有深沉――这是东方式精神气韵的最好诠释,彰显的是低调的睿智与奢华。

鸾凤和鸣翡翠挂件

翡翠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翡翠原指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艳丽,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早在2000年前的骠族是早期使用翡翠的民族。那时古人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或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起装饰作用。早期的翡翠雕件如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15世纪。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云南腾冲人深入缅甸开采翡翠,缅甸和明朝的翡翠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翡翠则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到了明末后期,腾冲的翡翠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翡翠真正的进入到中原地区,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的翡翠文化才进入到鼎盛时期,翡翠制品开始慢慢的在朝廷,在民间的流传起来。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近乎痴狂,她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都能见到各种翡翠玉器。吃的喝的首饰摆件都是翡翠做的。但凡是翡翠能做的,就全部是由翡翠制作而成。因为慈禧太后,翡翠在清代也被称为“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

除了慈禧是狂热的翡翠粉,乾隆也是一个疯狂的爱好者,他对于翡翠的收藏兴趣是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的古代帝王多偏爱玉器,而乾隆更是远远超过历代的帝王,极度喜爱。乾隆皇帝把翡翠雕刻当国家大事操办,亲审、亲阅、亲批,国家专设办玉机构,抽调大批能工巧匠进宫雕刻,上下官员,同心协力。崇玉、玩玉、用玉、藏玉之风,无论深灵玉探宝度广度,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清代玉器,在继承了数千年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深深表现出它的时代特点:新、奇、特、高。叱咤风云的宋美龄,对翡翠也是情有独钟,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的翡翠,但最出名的还是满色的麻花手镯,她对这只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晚年的宋美龄更加偏爱翡翠,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佩戴在身上尽显雍容华贵。

此件翡翠挂件原料来自越南缅甸材质典型A货,玉质上佳,翠色独特自然,抛光均匀洁净,翡翠上雕“鸾凤和鸣”纹,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鸾鸟与凤凰栩栩如生,“鸾凤和鸣”寓意:特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陈国大夫),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翡翠配以K金与52颗锆钻加以缀,更显高贵华丽,是一件高档翡翠玉雕挂件,佩戴上身,于举手投足间彰显优雅高贵,不失为送礼与收藏之佳品。

我国的珠宝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场,翡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销量越来越好,被誉为疯狂的石头,同时翡翠市场也正经历着复苏、振兴、上升、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全过程,但人们对翡翠的狂热程度从未消减,前景也会更加灿烂。

400年前的珠宝首饰竟然这么漂亮时尚!老祖宗的智慧让人佩服!

女人爱首饰这件事,几乎从最遥远的原始部落时期就开始了,说到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首饰能让我们 变得更美 ,这才最重要。

我们现在的首饰类别更多,做工也更精致,而且风格多变, 越来越个性 。

比如很多大牌珠宝喜欢走简约路线,近两年还 特别流行复古风。

宝姐觉得,要说复古风,我们的传统玉石首饰,都不需要多余的装饰,就是 复古本身 啊,最主要的是能传达一种只有中国人才有的 典雅气韵 。

不过你知道吗?现代人喜欢复古,可是400年前的清朝人却很潮流呢!老祖宗的智慧真的是值得敬佩,别以为他们只有传统。

其实他们也在 与时俱进 ,吸收各种外来文化,然后 化为己用 ,设计出很多中西合璧的首饰。看来只要是经典,就能经久不衰!

我们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先来看看清朝人的耳饰吧。清朝人的耳饰可非常有讲究,不仅材质上要用贵重的金属、珠宝和玉石,而且宫廷中 做工精良 。

在那个没有机器的年代,玉石珠宝的打磨、金银的锻造处理全都依靠人工。而在佩戴方面,还有“ 一耳三钳 ”的规矩。

清代耳饰的造型,真是比我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种环形的耳钳、缀流苏环形耳钳、坠形耳环都被设计出来,还有很多沿袭了 明代的排环、葫芦形耳饰、灯笼形耳饰 等等。

为了进一步丰富耳饰,清代人是把各种花样造型都要拿出来嘚瑟一下, 祥云、喜字、花草 都能加入到设计中去,丝毫不比我们现在的耳饰逊色。

除了这些炫耀创意和脑洞的设计,制造首饰的工匠们也是纷纷贡献自己的绝活, 花丝、点翠、烧蓝 各种高阶经典传统工艺,也都全部招呼起来,真真是精妙无双。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可是“ 燕京八绝 ”之一,工艺非常繁琐,整个过程要用到八种技法。

这才只是做出了基本器型,就是底子,然后还要镶嵌各种宝石、装饰,才算完工。但是花丝镶嵌正因为 技艺巧夺天工 ,充满皇家气派,所以才特别珍贵。

点翠: 古人是用翠鸟羽毛来做的,将极细的羽毛一根根排列上去,非常复杂。但为了保护翠鸟,我们今天已经不会再使用其羽毛来制作了,推荐用 环保的人工合成纤维来替代 。

烧蓝: 烧蓝也是传统工艺,是在做好的首饰底子上, 填满釉粉,再拿去烧制 ,有点像烧制瓷器,等上面的釉凝结、冷却,就成了绚丽的色釉。

清代耳饰材质丰富,珍珠、珊瑚、琥珀、绿松石都是常客。

慈禧太后 极爱东珠 ,其实和东珠的产地在东北有关,那里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东珠只有皇帝的母亲、嫔以上的妃子和皇太子妃才能佩戴。

△《如懿传》中各位娘娘戴的最多的,也是珍珠耳坠,而且严格秉持了“一耳三钳”的规则

除了东珠和珍珠,这种从头到尾全玉雕的耳环也不少,白皙细腻油润的白玉呈弯环状,雕着各式吉祥的图案,把人也衬得肤如凝脂。

耳饰这样的重头戏,当然也少不了翡翠的使用,看看这些款式,就算现在戴也是五分好评!

不过清朝小主们的耳饰,可不只是这些传统类型,在材质上,还广泛应用了非常前卫潮流的彩色宝石,比如红蓝宝石、碧玺等,都是小主们的心头爱。

△精致的金耳环,上面镶嵌了东珠、粉色碧玺、绿色翡翠,配色清新可人,而且组成花朵的样子,巧夺天工

△还有这种走简约路线的耳饰,不标明年代你能猜到它也是古董么?这些耳饰还采用了活动扣的方式,堪称先进

所以你看,老祖宗们的眼光还是 非常前卫 的,在追求美的道路上,绝对不受局限。

这样的审美和勇于突破,跟我们现在人追求个性的风潮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那时候彩色宝石给传统的首饰工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说道古代人的戒指,你想到的是不是都是这样的,白玉、翡翠整雕的,或者黄金打造奢华高调的?如果你这样想的话,还真对了……

清朝的戒指确实有很多是这样的,皇帝们尤其喜欢各种 玉石扳指 ,不仅佩戴而且用来把玩。

△其实就算是扳指,款式也不尽相同,有玉石整雕的,也有这种金银做底,外包玉石的,好喜欢左边这款粉色碧玺嵌珍珠的款式~

△又是镶嵌粉色碧玺,配合点翠工艺,繁复而精美

不过清朝的戒指款式也不尽是这种类型,比如这种造型纤细的款式,是不是很像我们现代的简约派呢?

△宝石镶嵌款,和现代的宝石戒指别无二致

△还有这种镶嵌一排碎钻的款式

△这款也是来自清朝的戒指,看起来有种穿越感,因为非常接近现代工艺

寓意:更意想不到的是,还有这种极简的圈戒,而且这对镍合金素圈戒指的内壁上,还錾刻着“中厥执允”和“ I Love You Forget Me Not ”!这也太浪漫了吧!

你一定想像不到,这对素戒竟然正是 末代皇帝溥仪 和皇后婉容的结婚对戒!

除了款式设计上的不断突破,也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审美上的包容性,真的是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啊。

其实首饰本来就是如此, 复杂有复杂的美,简约有简约的美 ,重点在于工艺要精,老祖宗也是深刻抓住了首饰制作的精髓了。

我们经常提到的手镯款式有福镯、方镯、平安镯、贵妃镯,人清宫的旧藏镯子 款式更加丰富 ,比如圆条镯、扁口镯、扁平镯、串珠软镯等。

而且他们喜欢在手镯上装饰各种宝石珍珠,更值得佩服的是 各种雕刻图案 ,繁华有致。

龙凤呈祥:

九龙戏珠系列:

珠宝镶嵌款:

寓意:清宫的手镯上,纹饰题材通常 以龙凤为主 ,也有蝙蝠、佛手、万字纹样等,言必有意,意必吉祥,都有着福瑞的期盼,寓意 福寿康宁 。

古代的发饰我们如今用到的已经很少了,顶多戴个王冠、花环、珠宝发卡发箍什么的。

但是在大清朝,头发上的各种珠宝发饰才是最大的看点,而且不同的发钗发簪谁可以佩戴,往往都 象征了不同的身份地位 ,很是讲究。

发簪: 虽然如今已经不常用了,但在古装电视剧里都没少看。

清朝人想要固定头发就得靠各种发簪,而且她们女子 大多需要盘旗头 ,因而需要各种造型的发簪,不仅有实际作用,更是装饰。

各式各样美丽的发簪点缀在如云的秀发之中,就能自然生出一种 婉约的风情 来。

△清宫非常钟爱点翠的蓝色,非常绚丽且亮眼,因而象征了皇室的高贵

△慈禧太后非常喜欢翡翠,这根簪子以金为质,簪头是翡翠雕成的一只手,手握着一柄如意,如意上又挂6颗珍珠和一个蓝晶坠角,将金、翠、珠、晶等不同材质的美集于一身

小玉tip:

谁让发簪们都 长得这么美 ,要说忘记有点实在有点难。现在很多喜欢古装的朋友,也会将发簪 重新运用起来 哦~

这里送上一些简单的发簪挽长发教程,一起学起复古的淑女发式吧!

钿子: 什么是钿子?就是古装剧里常常出现的这种用来 固定头发 的装饰了!

△我们在清宫剧中常见的两种发式,左边的是旗头,右边这种就是钿子了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它的内胎是用 黑绒、缎条 制成的,然后再以银丝或铜丝加固,最后在外面缀以点翠、珠宝等来装饰,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扁方:满清女子特有的簪发工具,扁方。其实清宫剧中也很常见,只是很多朋友都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呢,扁方呈长方形条状,主要是用来 固定旗头 的。

现在我们用一张图来揭秘,扁方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清代满足妇女的扁方,在 尺寸上有所不同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伸出来的两端,有时候却看不到。

扁方什么材质打造的都有:金银、珊瑚、翡翠、白玉、玳瑁、迦南香……还要在上面用 各色宝石镶嵌 成吉祥图案,就是这么讲究。

此外,材质的选择还要 根据实际情况 有所区分的。

比如要是遇到家里有 丧事 ,儿媳为公婆戴孝的时候,扁方就 不能华丽 ,通常要换成素简的白银或白铜扁方,尺寸也偏小,一般只插一个 3寸左右的小扁方 。

该文章由作者:【李达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