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古代字画的真伪
一,多看真迹。书画作为文化艺术,既有其自身的积累和师承,也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是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物质条件及生活习俗的影响和制约,不同时代的绘画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如果一幅绘画不符合时代特点,那很可能是赝品。古代字画作品的真伪判断,归根到底是对真伪进行比较,对古代字画的发展脉络及每个名家的风格面貌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藏家发现真伪的差异。
二,了解名家风格,一个书画家长年累月所形成的笔法习惯,无论其作品题材如何变化,总能看到他的笔法轨迹和风格特征,所以要熟悉主要书画名家的艺术气质、师承渊源、作品境界以及创作笔法、用墨用色等独特之处,熟悉书画家的画风与笔墨语言,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作为鉴定真伪的一个参考。
三,注意题款钤印。在中国画中明确出现署款可以说历史并不悠久。北宋时画家把名款多藏在画中很不显眼的地方,署款真正开始大规模盛行是在元代,这对于一幅作品朝代的判定很是关键。书画作伪者常常利用无款字画或残破字画,在落款和印章上做手脚,有的伪造签名,有的伪造印章。对签名真伪的鉴别,一是从笔法和书法功力上辨认。二是从书画家名、字签署习惯上辨认。对印章的鉴别也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是看印章。不同时代印章的形状、刻法、篆文以及印章的用料质地多有不同。如宋代印章以铜、玉居多;元代印章质料有木、铜、玉、石;明代中后期印章质料以石质居多。二是看印泥。元代以后印泥是以油调朱而成;而宋代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调朱,南宋以后至元代也有用蜜调朱的。调治方法不同,印迹颜色也不同,以此可发现破绽,辨别真伪。另外,也要注意落款年月与作者出生年月是否相符,与事实有无出入。
四,注意题跋。古代字画上多有历代藏家与鉴家的题跋与观款,因为藏家对书画的题跋十分看重,造假者便投其所好,在伪造题跋上下功夫做文章。如明代张泰阶便善用此招,他伪造的假画常常都附带各代名家假跋,因此遇到“名家题跋”时应格外小心,多加审看。书画所用的纸和绢,因朝代不同也有所不同。宋、元所织的绢无论精细、色度都有差别;而一些朝代的造纸用料也有不同。如隋、唐、五代都用麻纸,北宋时期用树皮造纸。如书画上落款的朝代与绢、纸的朝代不符,也可断定为赝品。
鉴定字画的最简单方法
鉴定字画的最简单方法如下:
1、从勾填和对临切入。
此处最主要的是看书画家的艺术风格特点。每一位书画家都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越是大师级的名家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无论是书法,还是山水人物花鸟画,只要认真研究,都可从中看出书画家本身的笔法轨迹和一些习惯性的技法。
因此,在收藏某幅字画前就先要详细研究其创作者的艺术特色,包括师承渊源、风格流派、笔法技巧、用墨用色的习惯等等等等,从而有助于鉴定某些作品究竟是否该艺术家的真迹,如果是赝品也能指出其破绽所在,说出个子丑寅卯,让人心服口服。
2、注意时代风格。
不同时代的书画在风格和题材上都是有区别的,风格脉络都很清晰且各有特色。如果一幅古画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点完全不符合该画所声称的创作时代,比如宋朝的作品不应该出现明朝的元素。
当然,这就需要藏家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修养,如果水准不够那就要特别小心了,某幅所谓的古字画可能是数百年后的模仿之作甚至是今人的伪作,谨防被赝品所骗。
3、研究书画的落款和印章。
落款和印章是书画家的身份标签,要鉴定书画的真伪,研究其落款印章也是必修之课。对落款,一是要研究书画家的笔法特色,二是要了解书画家的个人习惯喜好。对印章,一是看印章的形状、刻法、篆文以及用料质地,二是看所用印泥。
另外,还要注意落款年月是否与作者的生平相符,比如不能宋朝的画家在落款时留了个明朝皇帝的年号,或者推算之下发现落款的年份那位书画家已经早已过世,出现这种情况也肯定是赝品无疑了。
4、研究书画的材质。
不同时代的书画载体是有区别的,同样是纸和绢,但不同朝代的原料和制造工艺也不尽相同。比如,宋朝和元朝的绢在精细度和色度上就是有差别的,如果某幅书画落款的朝代与当时的绢、纸材质不符,我们当然可以怀疑这是赝品。
当然,这对收藏者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没有多年经验的非专业人员是难以具备这种鉴定水平的。
怎样鉴别古代字画的真伪?
鉴别古代字画真伪的方法
1、纸绢鉴别
根据和国学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画和战国楚墓帛画以及稍晚时候的马王礁汉墓帛画,均是画在较细密的单丝织成的,至今为止未见用双丝绢的(即经线是双丝,纬线是单丝织成绢)。五代到南宋时期的绢,较前代有了发展和变化。
元代的绢总的说来比宋绢显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绢细密洁白,并且还呈现出稀松的状态。明代的绢总的看来也是比较粗糙。
2、装潢鉴别
各个时代书画装潢有各自特色,可作为鉴别断代的辅助依据。如南宋宫廷收藏的书画有规定的装裱格式–绍兴御府装潢式,对不同等级的书画采用什么材料来装裱,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手卷用什么包首、什么绫子、什么轴心;立轴的用料的颜色、尺寸、轴头等都有一定的格式。
元代宫廷藏画选择专人装裱,明代书画的装潢形式有进一步发展,书画卷增加了引首,并且有的被写上了字,有仿宣和装窄边的,也有用绫或绢挖厢宽边的;立轴则有宽边、窄边之分,有的还加了诗堂。清代宫廷收画的装裱,有其特殊的风格面貌。
3、印章鉴别
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
4、题跋鉴别
题跋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
古画怎么鉴定真假
1、掌握要领,鉴别古代书法作品
鉴别古书法作品的真假,首先要抓住古代书画的要领,应当先观其结体、用笔、线条的质感和内在精神及其整体照应,其次再观察是人为还是天巧、真率还是做作。然后考证该古画的前世今生,最后再辨别它的印色、用纸和用墨是否上乘。如果书写只有结构而略显呆板的话,则可以鉴定为摹本;如果有笔意而没有结构的话,则可断定为临本;如果笔势不连续,杂乱无章,则多数为集书。而赝品则说明其通篇作品没有精彩、精气之处。另外从古书法的墨色上也可以分辨其真伪,因为古书法的墨色无论燥润还是肥瘦,均俱透入纸,而赝品则墨气浮而不实,这一方法同样也可以用在古画的鉴别上。
2、从绢纸特点辨真假
从各代绢纸的不同特点入手,也是鉴别古书画真假的重要手段。唐代的绢具有粗而厚的特点,有独梭,且绢阔四尺。五代的绢比较粗。元代和宋代的绢,等第稍失匀净。赵子昂、王若水等古代书画名家多采用“宓家绢”,绢细而匀净厚密。古绢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丝绢性已基本消失,再加上经过现代装裱后,无复坚韧,如果在丝绢上轻轻拖过,则绢如灰堆般起皱,有古香,且往往有碎纹,且裂纹横直,皆随轴势作鱼口形,且丝不发毛,赝品则相反。伪作往往色淡并且均匀,有做旧痕迹,且薄者不裂,厚者易碎。
该文章由作者:【安提瓜岛和巴布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