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国玉玺上面写的什么字,是什么意思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环刻“双龙戏珠图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线(代表大海)、双边(内边线较细、外边线较粗)。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玉玺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玉玺是用来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玉玺在如今已经非常的少见,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的皇帝都是用过这些东西,如今的玉玺价值非常的大,并且价格也是非常的搞,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材质迄今为止都是非常的让人感到困惑,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用什么材质制作的,如今仍然是一个谜。
玉玺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
从取材“荆山之玉”的“传国玺”到翡翠制作的民国国玺
近年来,皇帝的印章——玉玺成了拍卖会的宠儿:2009年,乾隆皇帝的“八徴耄念之宝”玉玺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中以近3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的价格被拍出;清乾隆“太上皇帝之宝”御宝交龙钮和田青玉玺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中国秋季拍卖会中的成交价为1634万港元;2008年,乾隆帝御宝三螭钮和田碧玉玺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秋季拍卖会上以446万港元成交;乾隆“御用组玺五件”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2918.24万港元的高价……
玉玺,这种在秦以前尊卑通用而在始皇帝以后被帝后垄断的印章,在中华玉石文化中不仅地位显赫,而且用材也极其讲究。我们知道,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从存世的实物看,封建帝王的玉玺材质多为上乘的新疆和田玉,即“真玉”。所以,皇帝的印章在拍卖会上价格不断上扬就不足为奇了。
袁世凯仍用和田玉制玺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以玉制作国玺仍然是国家大事,对用来制作秦始皇“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的“荆山之玉”的追求也没有停止。
中华民国创立伊始,由于还受各种条件限制,以至于国家典章制度还很不完善,所以袁世凯当时只刻制了一枚“中华民国之玺”作为国玺,用的材料显然是新疆和田白玉。
到了1914年,时任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有了称帝的野心,于是扔掉才用了不到三年的旧玺,决定重新刻制国玺,所用材质仍然是新疆和田白玉。这次的国玺有三枚:“中华民国之玺”,钤盖于外交文书之上;“荣典之玺”,钤盖在勋赏文书之上;“封策之玺”,钤盖在加勋位和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文书之上。
袁世凯称帝美梦很快破灭,国家重新陷入内乱。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于1926年开打,到了1927年上半年,河山得到重整。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仓促成立,其时没有国玺,只镌刻了一方“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由监察委员蔡元培代表国民党授印,胡汉民代表国民政府受印。到了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登上中国最高权力宝座的蒋介石,急需一方新的国玺来替换“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但由于一时缺乏“荆山之玉”,制玺之事只好留待日后。
1928年11月2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重新制玺,寻找“荆山之玉”,即是指寻找最适合制作国玺的天下最为名贵的玉材。
迄今为止,基本的认定标准是缅甸的翡翠玉和新疆的和田玉都是“真玉”,而且都非常名贵。那么,制作国玺的材料会取自这两种玉料吗?
1929年,时任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的陈济棠派人去缅甸寻到了一块上好的翠玉,以9500块大洋的高价将其购回,并托国民政府文官长古应芬带到南京,献给蒋介石。蒋介石特地宴请玉石专家进行鉴定,发现这果然是块稀世珍宝,于是决定以此制成国玺,并把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印铸局局长周仲良。刻玺工程从1929年7月1日开始,到10月9日琢刻完竣。1929年10月10日,国民政府明令于国庆日启用该枚国玺。南京国民政府的这枚国玺,比北京民国政府的国玺略有扩大,为13厘米,显得更加厚实庄重。
1930年,新疆省政府采献了一块上等的羊脂白玉。蒋介石于1931年元旦亲自受呈,并交印铸局刻制“荣典之玺”。该玺于同年7月1日启用,作为政府颁发勋章、发布褒奖令之用。当然,这枚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国玺”。
玉玺材质多为新疆的和田玉
玺者,玉制的印章。在秦以前,尊卑通用;但在秦以后,玉玺被封建帝王所垄断,唯帝王印才可称“玺”。东汉学者卫宏《汉旧仪》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是说,自秦始皇始,天子制玺,必然用玉,而非玉材质是不能用来制作国玺的。
然而,问题是天下的玉材可多啦,用哪种呢?当然是符合统治阶级价值观的“真玉”,而这种“真玉”要具备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所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在封建时代,按照这个标准寻觅,只有新疆和田玉符合,因此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历朝历代的玉玺材质基本都是新疆和田玉,包括白玉、碧玉、黄玉、青玉等,如西汉的“皇后之玺”、清代康熙、乾隆等皇帝所用的各色玉玺。
玉玺是用来干什么的作用是什么
在封建皇帝的印章中,国玺玉玺仅在国家大典、重大政事及与外国政府交换国书时才使用,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实际上,在1911年辛亥革命终结封建帝制之后的民国时期,以玉制作国玺仍然是国家大事。
“传国玉玺”是中国玉文化史上的王玉至尊,代表着王权用玉的最高等级。公元前221年,秦皇嬴政横扫六合,统一天下,遂制玉玺一枚,方四寸,螭兽纽。由丞相李斯书写,玉工孙寿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于其上。
秦始皇制“传国玉玺”有两个目的:一是表明他是皇权神授的真命天子;二是希将此玺作为镇国之宝在秦家王朝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孰料天命难违,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率军入咸阳,秦始皇之孙子婴跪捧玉玺投降,“传国玉玺”在秦家只传了两代,便易他主。
“传国玉玺”寓意“天命所归”,没有天命是不能当皇帝的,当了皇帝没有“传国玉玺”似乎也是不“正宗”的。此后历代王朝为争夺和寻找“传国玉玺”演绎了许多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传奇故事,有的见于史料,有的见于传说,意见纷纭,扑朔迷离。归纳起来大抵有四大谜点。
外母送个玉吊坠我是什么意思
代表吉祥幸福。
玉的含义是代表高洁品格的人,形容有道德修养的人。有时还代表着财富和权贵,因为在古代只有有钱人才会有玉。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也是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
该文章由作者:【墨尔本机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