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定是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翡翠鉴定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假的吗)


翡翠鉴定证书上写着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是什么意思?

你好

纤维交织结构在地质学中又称为纤维变晶结构,纤维状的硬玉等矿物近乎定向排列或交织排列在一起,是翡翠的一种最常见结构,形成了翡翠硬度高、韧性强等特点。

纤维交织结构是构成翡翠的晶体的结构特征,是鉴定翡翠和非翡翠的一项重要特征。

纤维交织结构是翡翠的一个特称的结构,是指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翡翠的内部是由很多纤维状的丝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堆积起来的。这表面在肉眼看,就是里面会有很多丝,如果用放大镜看,会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柱子。

一般质地越好的翡翠,越细腻,越是看不到这样的结构。质地中等或者较差的翡翠,能很明显的看到翡翠内部的“丝”,尤其是用手电筒打光后。

纤维交织结构是天然翡翠玉石特有的多晶质结构现象,而纤维柱状交织结构是纤维交织结构现象。

翡翠

翡翠鉴定是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翡翠鉴定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假的吗)

翡翠放大检查为: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什么种啊?

翡翠放大检查:

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的翡翠有豆种,干青种,糯种(粗糯种,细糯种没有),紫罗兰种,白底青种等种类的翡翠。

放大检查,翡翠的结构可分为三种:

1、纤维柱粒交织结构。

主要表现为:玉质粗糙,结构疏松,表面看颗粒感明显。

主要出现在豆种,干青种,糯种(粗糯种,细糯种没有),紫罗兰种,白底青种等翡翠中。

2、紧密结构。

主要表现为:结构紧密,玉质细腻,有水润性和通透性。

主要出现在油青种,细糯种的翡翠中。

3、致密结构。

主要表现为:结构致密,玉质细腻,非常水润和通透。

主要出现在高冰或玻璃种的翡翠中。

扩展资料:

只要是A货翡翠,放大检查的结果都是纤维交织结构的。 

翡翠手镯素面的最好,如果雕了花,绝大多数是为了避瑕疵,如纹、裂等,价格方面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古典圆条的镯子是最废料的;圆形扁框的镯子是福镯,市面上最常见,用料度其次;椭圆的镯子是贵妃镯,诚如上面的同学所说,都是将就料子的形状才会这么开镯子的,是最省料的。一般来说如果镯子的种水、质地、色、厚度条幅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贵妃镯会比前两种镯子便宜些。

因为没图所以不好判断价值,你说不透明,证明镯子种水不好;光泽度的话,翡翠镯子都是抛的高光,肯定都有比较好的光泽度,再加上你说镯子雕花了,价格就更会受到影响。6000这个价位看你在哪里买的,如果是在大商场以原价购买,那肯定亏的不是一般的大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翡翠》

翡翠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什么意思?

翡翠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指玉质粗糙,结构疏松,表面看颗粒感明显,通常是翡翠豆种,糯种等低档翡翠的特征。

拓展资料: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翡翠

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好翡翠吗?

纤维柱粒交织结构不是好翡翠。

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是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翡翠的内部由很多柱粒、粒状晶体、纤维状的丝交织在一起,密密麻麻堆积起来的。

而翡翠的表面在肉眼看,就是里面会有很多晶体或丝,如果用放大镜看,会看到一小块一小块的柱子。而一般质地越好的翡翠,越细腻,越是看不到这样的结构。质地中等或者较差的翡翠,能很明显的看到翡翠内部的晶体或丝,尤其是用手电筒打光后更为清淅。

翡翠的结构大致上分类

1、柱粒、粒状、纤维交织结构,主要表现为玉质粗糙,结构疏松,表面看颗粒感明显。主要出现在豆种,干青种,糯种(粗糯种,细糯种没有),紫罗兰种,白底青种等翡翠中。

2、纤维交织紧密结构,主要表现为:结构紧密,玉质细腻,有水润性和通透性。主要出现在油青种,细糯种的翡翠中。

3、纤维交织致密结构,主要表现为:结构致密,玉质细腻,非常水润和通透。主要出现在高冰或玻璃种的翡翠中。

翡翠的鉴定证书写的纤维交织结构与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有什么区别??

翡翠的鉴定证书写的纤维交织结构与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晶体的粗细不同:

1、纤维交织结构意味着晶体比较细腻。

2、纤维柱粒交织结构意味着晶体比较粗

二、排序不同:

1、纤维交织结构的排序比较有序。

2、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的排序比较杂乱。

三、种质好坏:

1、纤维交织结构的翡翠一般种质都是比较好的。

2、相对于纤维交织结构的翡翠,纤维柱粒交织结构的种质则相对较差。

扩展资料:

翡翠的物理学特征:

1、化学成分: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钠和铝的硅酸盐,化学式NaAl(SiO3)2。

2、晶系:其主要矿物成分硬玉为单斜晶系。

3、结晶习惯: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其原生矿床为块状体,俗称山料;其次生矿床包括两种,一是经短途搬运的堆积物,这种翡翠通常是巨粒砾,俗称山流水;另一种是经长途搬运而在河床中堆积形成的卵石,俗称仔料。

4、结构:经薄片鉴定,硬玉的结构有粒状纤维交织结构和纤维交织结构两种。

粒状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较粗,边界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

纤维交织结构,表现为矿物颗粒通常亚颗粒化,并普遍发生晶界活动、波状消光和动态重结晶等现象;交织结构,是长柱状和纤维状的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等交代硬玉而形成的纤维粒状变晶结构类型。

5、颜色:典型的有绿、红、蓝、紫、白、黄、青、黑色。

6、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7、光泽:玻璃——油脂光泽。

8、硬度:6.5——7,略有方向性差异。

9、韧性:很强,在玉石中仅次于软玉,因而不易破损。

10、解理:由于是矿物集合体,整体不见解理面。但作为硬玉矿物,其具有两组比较发育的解理面。光从这些解理面上放射可形成片状的丝绢状的闪光效应,内行人俗称“翠性”

11、折射率:硬玉矿物为1.660——1.680,但由于是集合体,很少能见到两个读数,一般仅在折射仪的1.66附近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

12、比重:3.34。

13、致色原因及吸收光谱:翡翠常在437nm处有一吸收线。由铬致色的绿色翡翠还有典型的铬吸收光谱,在红区有690nm,660nm,630nm三条线。

14、发光性:在紫外光下,翡翠的荧光一般为无色到极弱白色,少数可见绿色或黄色荧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的物理学

该文章由作者:【黄山书社】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