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原石矿区的十大名坑
1.帕岗
帕敢镇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西部,是缅甸翡翠最为集中的矿区。作为历史名坑的帕岗,盛产皮薄种好的翡翠,这里的翡翠透明度高,色泽足,个头也大,经常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2.后江
后江是乌鲁江北侧的一条支流,名为康底江。后江翡翠产于河床冲击沙中,以产量少、质量高的特点著称。
后江又分为老后江和新后江。二者特点各异:老后江出产的翡翠皮薄个小,水头底子好,满绿高翠、少雾少裂纹的翡翠常出于老后江;而新后江的翡翠就显得更为厚实,水头和底子也逊色与老后江,因此出产的翡翠质量比较难制作成高档饰品。
3.灰卡
灰卡位于乌鲁江中游,是一个以灰绿、灰黑色为主的翡翠坑口。这里出产的翡翠质量跨度较大,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也是分布不均匀,但是一般有绿的地方水头很好,能制作出精良的翡翠制品。
4.自壁
自壁又称卑皮壳,是一个盛产高质翡翠的地方。1989年天价“福禄寿”就是出自这个坑口。自壁出产的翡翠以黄灰为主,水头底子极佳,裂纹少,以高冰、紫罗兰最为著名。
5.龙塘
龙塘又称龙坑,位于帕敢以西,是赌石爱好者最向往之地。这里产量低,但是产出高绿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大量的赌石爱好者会在这里一掷千金。
6.麻蒙
麻蒙也称乌沙,盛产黑乌砂。另外麻蒙的翡翠原石个体较大,适合用来做大型摆件,手把件,因为色正,所以做成大型摆件后好好抛光和封蜡,其价值也是很大的。
7.马萨
马萨是一个新厂区,出产的翡翠大多无皮或少皮,绿色比较淡,水底质量参差不齐,主要用于制作中低档翡翠手镯或者大型摆件。
8.抹岗
抹岗出产皮粗、灰白、灰黄的翡翠原石,水底均好,但是多白雾、黄雾。玻璃种比较常见,但是产量偏少。
9.打木砍
打木砍是八大翡翠毛料产地之一,这里还出产比较名贵的红翡玉石。这里翡翠原石个头大,以灰褐色为主,水头底子好,但是水雾较多。其中红翡翠最为名贵,但是真假好坏难分,需要专业的知识才好购买。
10.目乱干
目乱干是一个新场口,出产的翡翠水底较好,紫罗兰和红翡都有出产,一般紫红并存,是多彩翡翠常产地。缺点是裂纹较多,影响成品价值。
翡翠原石平均4万一公斤?揭开缅甸矿区神秘的面纱
说到赌石,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大玉王”,这块料子最早出现在2006年仰光公盘,当时1188公斤,底价800万欧元,这块料子当时在场口出土购买成本在4000万人民币,仅合4万元一公斤,系缅甸三位最有实力的赌石高手所得。
业内人士说这是几十年都没过的宝贝了,缅甸政府公盘也认为这是缅甸公盘从上世纪60年代后政府开展拍卖会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的好料子。可是曾经有的翠友跟我说,就是因为你们业内人士整天自吹自擂的菜把翡翠的价格抬得那么高,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连块边角料都买不起了。
其实不是的,老王想说的是,翡翠原本就是稀缺资源,随着人们的开采,翡翠原石也越来越稀少,所以当然珍贵。因其稀有性,世人皆知翡翠昂贵,但很少有人知道翡翠在开采、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艰辛。
翡翠的开采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开采方法至今仍十分落后。尽管现在开始使用挖掘机进行开采,但仍离不开大量的人工劳动。老王就给大家简单讲讲那些落后却不得不使用的翡翠开采方式。
1.使用挖掘机开采
使用挖掘机开采翡翠玉石不但发现翡翠玉石难,而且开采成本也非常高。据初步估算配合一台挖掘机进行开采,一年需要花掉的炸药、油料、人工等各项日常开支就需要1亿缅币之多(约100万元人民币)。
再加上矿区到城市的山路非常崎岖,一到雨季根本就无法通行,使得翡翠玉石开采成本无形中又增加许多。随着现代化开采机械的使用,翡翠玉石矿藏过度开采,目前面临枯竭的危险,特别是高档翡翠,越来越难以找到。这就使得翡翠制品特别是精品翡翠制品价格越来越高。
2.“挖洞子”
就是老板选好场口后,雇佣工人用铁镐撬棍,像打井一样向地下深掘,挖到石头后,若石头较小就用吊筐将小石头运至地面,仔细挑拣分辨;若石头较大,就引水到洞底进行冲刷,冲去泥土后再细心判断是否翡翠,若含翡翠就费尽全力抬上地面,若不好或不是翡翠,就避开其石继续深挖。
3.“开塘”
也是老板选好场口后,雇佣工人用铁镐撬棍深掘,但和“挖洞子”不同的是挖玉人不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浅挖,开出一片鱼塘大小的坑口。工人全凭眼手,边挖边挑拣石头。遇到大石头后,仍采用水冲的方法,将巨石上的泥土冲刷干净后辨别,不含翡翠的就弃之。这种方法常见在新场区使用。
4.“冲苗”
这种方法适用于矿上地面土层较薄,用水冲即可冲刷掉泥土露出矿藏。场主便利用抽水机引水冲淘,工人跟着抽水机进行挑拣,若发现有大石头暴露,就用铁镐撬棍将石头挖出辨别。这种方法在那莫场区常有人使用。
5.“打捞”
完全靠人工开采,采玉人腰上系着绳子,口衔通气胶管,戴上眼罩防水镜,腰上坠着石头潜到江河水塘里去,靠手摸脚踩辨认砾石与翡翠,找到原石翠料,用竹编的笸箩抱上岸来,分辨优劣和决定弃留。采玉人的呼吸仅靠嘴里一根塑料管维系,10分钟上岸换口气,一天下来采不到什么东西,还常常有溺水丧命的情况。这种方法,沿伊洛瓦底江的场区场口而今仍在使用。
所以诚然翡翠价高有部分商家可以炒作的原因,但是更多的还是和翡翠自身的稀缺、和开采方式困难、和制作过程艰辛等等因素有关,真正到达市场上的翡翠原石和成品,每一件都是花费了难以计量的人力物力开采制作出来的,每一件都应当被我们视为珍品,好好珍惜。
缅甸盛产玉器的地方,都有重兵把守吗?
世界上最值钱的河流,因价值量比黄金还高,军队持枪24小时把守。
地球在人的视野里显得那般浩瀚无边,也许,因为一个人这辈子就算是日日夜夜在行走,他也走不完地球的每一寸土地。而在这些土地上,又生存着几十亿不同种族、不同国界的人群。而在这些种族、这些国界又隐藏着多少奇闻异事呢,下面仅为大家分享一个我所知悉的。这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值钱的河流了,也许会受到众人的嗤之以鼻,相信很多人印象里的河流最多就是作为灌溉之用,它的价值怎么能跟黄金相提并论呢?
但今天跟大家描述的这条河流或许河流并不值钱,但沿河甚至河床下的东西却比金子还要珍贵,犹受中国人的喜爱。这是位于缅甸北部的雾露河,众所皆知,缅甸是个产玉大国,而这片地区又是缅甸翡翠最集中的矿区之一。翡翠作为玉的一种,中国人对于玉通常想到的就是白璧无瑕。而中国古人认为“玉者,国之重器”,早在古代,玉在国家文化的地位就很高,所以秦以后传国玺都是玉石打造的,而古代逝亡之人陪葬物中也多以玉石之物陪葬,不过多用于权高富贵之人。
玉同时也作为中国古代维系社会秩序的主要礼器之一,而更多文人雅客则更喜欢将玉的质地特征来形容其气节,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等,由此可见,玉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是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质体现,因此也有了黄金有价,而玉无价一说。而缅甸雾露河矿区作为缅甸最大的玉石矿区之一,每年为世界提供95%左右的翡翠,因此在世界所有玉石矿区中也是名气比较大的一座。
在如今这种信息传播形同光速的时代,一个地方拥有什么资源可以在1秒钟之内让几百万人知晓,而缅甸的雾露河矿区也不例外,每年总有十几万人想走进矿区寻个宝,但缅甸这个国家不是谁都能去的,本国各种势力盘根错节,而这片矿区也是被当地的一支军队重兵把守,被发现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虽然如此,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每年总有些人为财赴险,但避免有人偷采翡翠矿石,克钦邦当地的军队仍保持24小时无间隙把守。对于淘金者来说,必须按照当地的法规来合法买入矿石,以此避免偷采矿石引发流血事件。
事实上,整个雾露河在晚清以前都是中国的领地,但八国联军之后,这片领地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最后纳入英属缅甸的领土,直到后来缅甸独立又将英国人占据的领地划归自己所有。而雾露河的开采是由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那个年代这片矿区还是很自由的,没有军队的把守,吸引了不同种族和国界的人群来到这片矿区开采翡翠原石,为了同一个梦想“一夜暴富”,而在当时,没有先进的大型开采机械,一般几百上千斤的原石里可能就只存在几克左右的玉,甚至有些上万斤的原石里面什么玉都没有,而因此也产生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叫做赌玉。
而很多玉石商人抓住这个商机,很多赌徒疯狂买进未打磨的翡翠原石,不少人因幻想一夜暴富而倾家荡产,也有少数人在原石里开出翡翠,但走出赌石圈的赌徒却很少,很多变本加厉,最终以死躲避债主的追杀。如今的雾露河仍然很繁荣,这里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矿工、赌徒、投机商人及当地的军队,但如此畸形的繁荣事实上也是对当地生态、对大自然的一种亵渎,似乎这份宝藏就不该被贪婪的人类所发现。
请问这是木纳种翡翠吗?
不是。
“木那”的名称,源于缅甸一个名为“木那”的翡翠矿,缅甸有帕敢场区、木坎场区、南奇场区和后江场区共四个老场区。“木那”,是翡翠市场上一个档次较高的种料,以鲜艳均匀的绿色、透明清澈的水头著称。
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中国、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艺原料。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出产少量翡翠矿石。
缅甸是世界翡翠出产最丰富的国家,且以玉石优质闻名。位于缅甸曼德勒以北350公里的帕敢是缅甸著名的玉石矿区,大部分的玉石均发现于此。故此,它也吸引了大批商人到此“淘金”。帕敢大部分的公司为中缅合资,最大的经营者则是有军方背景的缅甸联邦经济控股有限公司(UMEHL),其在缅甸许多经济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该文章由作者:【为自己代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