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石 Apophyllite
KCa4(H2O)8[Si4O10]2(F,OH)
四方晶系
氟羟
No=1.534 1.542
Ne=1.535 1.543
(+)Ne-No=0.001
图3-4 鱼眼石光性方位
化学组成 成分中F和OH间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当FOH称氟鱼眼石,OHF时称羟鱼眼石。
结晶特点 晶体为四方柱与锥面的聚形。晶形多呈短柱状、尖锥状,有时为板状、粒状及放射状排列的柱状。解理{001}完全,{110}不完全。
光性特征 薄片中无色透明。负低—正低突起(照片58),糙面不显著。正交偏光间双折射率极低,但双折射率色散强,常呈现浅棕和靛蓝的异常干涉色(照片59)。这是因为鱼眼石对红光波长为一轴晶正光性,对蓝光波长为一轴晶负光性。当波长在红、蓝光之间时,则呈均质性,但多数为一轴晶正光性。鱼眼石纵切面平行消光,延性可正芹槐可负,一般为正延性。
鉴别特征 鱼眼石与沸石相似,其区别为前者具异常干涉色和完善的底面解理以及折射率较高。
产状及闷首丛其他 鱼眼石是一种不常见的典型热液蚀变矿物。产于玄武岩、辉绿岩及其他岩石的孔穴中,呈“杏仁”或晶簇状,与沸石、硅硼钙石、针钠钙蚂樱石、方解石、葡萄石等共生。在一些金属矿脉(如银、铅等)中可与黄铁矿、黄铜矿共生。有时也见于花岗岩、片麻岩、接触变质大理岩空洞中。在霞石正长岩的钠沸石脉中也可见到。有时作为硅灰石的次生矿物产出。
如何快速区分方解石、石英、长石、萤石?
根据外形特点。
拼音shí dàn注音ㄕˊ ㄉㄢˋ
部首石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5画
五笔DGTG仓颉MR郑码好贺前GA四角10602
结构左上包围电码4258区位4215统一码77F3
笔顺一ノ丨フ一
基本字义
石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拍此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友清义
石dàn(ㄉㄢˋ)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肉眼区别方解石,白云石,钾长石,重晶石,萤石,石英
萤石:自然界中的萤石常显鲜艳的颜色
石橡链英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镇散一般乳白色,质地坚硬。
重晶石:白色斜方晶体。
钾长石:通常呈肉红色、呈白色或灰色。
白云石:三方晶系,晶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弯曲成马鞍状,聚片双晶常见。集合体通常呈粒状。纯者为白色;含铁时呈灰色;风化后呈褐色。玻璃光泽。遇冷稀盐酸时缓慢起泡。
方解石:方解石的晶体形状多种梁旅孙多样,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土状等等,普通为白色或无色,因含有基它金属致色无素呈现出淡红,淡黄,淡茶,玫红,紫,多种颜色,条痕白色。
您好!请问如何分辨紫色的鱼眼石和紫水晶?
紫水晶颜色带紫,是因为当中渗入了微量Fe(铁)元素
紫水晶 Amethyst
化学式 SiO2
晶系 六方晶系
硬度 7
比重 2.65
折射率 1.54~1.55
产地 巴西、乌拉圭、桑比亚、印度、南非、阿根廷、韩国
鱼眼石
化学成分(K,Na)Ca4Si8O20(F,OH) – 8H2O ,摩氏硬度4.5-5,比重2.3-2.5,解理完全,断口参差状, 晶体呈假立方体,锥状、板状或柱状,还以块状、叶片状或粒状集合体产出。白色、无色、紫色、棕色、黄色、粉红色或绿色,条痕白色;透明到半透明;新鲜面呈玻璃到珍珠光泽
形成于热液矿脉以及玄武岩气孔,与沸石、方解石、石英、方沸石、葡萄石等共生。
日前在黄石市发现的鱼眼石产于黄石市阳新县岩体西北侧行州与某铜矿伴生的硅灰矿的晶洞中。矿石呈扳状透明晶体,形态多样,色阶丰富,目前已采集到一批羟鱼眼石晶体标本,其中并伴生有沸石、紫水晶等10多种共生矿物,有的有多种矿物共生,极具收藏价值。
燃烧时火焰呈紫罗兰色档盯蔽,溶于盐酸,在密闭的试管内加则橘热后释放出水分并呈叶片状剥离。
鱼眼石和萤石区别
颜色和生长地区不同。
鱼眼石生长于玄武岩和花岗岩或片麻岩中,为柱状板状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呈玻璃或油脂光泽为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典型颜色有友裂白、无色、黄、粉红、绿色、条痕色为浅蓝绿色。萤石主要产于热液矿脉中,无色透明的萤石晶体产于花岗伟晶岩或萤石脉的晶洞中,颜色有绿、蓝、棕、黄、粉、紫、无色等。
鱼眼石是钾和钙的氟化物硅酸盐矿物,鱼眼石在结构上与沸石相似并与沸石一起生在玄武岩、花岗岩、片麻岩中,板状悄滑结晶或柱状好运闭结晶、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的鱼眼石,被人称为宝石。萤石又名氟石,主要为气成热液矿物,常见于矿脉或交代蚀变岩中,如在云英岩化或黄玉化的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常有萤石伴生,可作为碎屑矿物或胶结物产于砂岩中。萤石是炼钢的助熔剂,也是生产氢氟酸的原料之一。
该文章由作者:【绿卡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