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脂粉是什么意思(和田玉粉色的叫什么)

和田玉为什么会油油的?

和田玉质润泽细腻,若有「油性泛出」则很可能是人为泡油导致。

和田玉的光泽属於油脂光泽,它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泽就越强。

通常情况下,光线照射到玉石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於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矿物颗粒间的缝隙及颗粒大小不同致使进入玉石的光发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从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质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泽:弱於玻璃光泽、强於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即视觉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时候,用餐巾纸擦拭玉体,确认无油腻方可细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转动和田玉仔细观察玉面反射光泽,就可以看出是强油脂光泽还是一般油脂光泽,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泽。

所谓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则泛黄、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著就像块羊油,密度高、色纯,羊脂表现的不仅仅是白度,还有脂粉,没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称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肉)冻状脂、凝脂、像鱼冻、荔枝肉,还有像牛奶、奶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状脂的表现。

和田玉的特徵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乾的,玩久了会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会干。决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结构。很多好子料,并不一定用皮和毛孔来证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团面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时的面粉的话,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时的面粉,那么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时的面粉,这样的料子,看起来温润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个档次的。

若担心人为浸泡油脂造假,建议去鉴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上面讲的是视觉上的油性,好的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上手後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绸缎滑溜,如同你洗手时摸打肥皂的油滑。

随著把玩时间的累积,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渐形成包浆,「出油」的感觉越发的明显。这也是和田玉油润的原因。

和田玉脂粉是什么意思(和田玉粉色的叫什么)

关于和田玉中“羊脂级”玉料,你知道多少?

和田玉极其稀有,而且异常名贵,在古代都是帝王才能收藏和田玉的。所谓羊脂级的玉料就是指,并不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玉,而是跟羊脂玉看上去玉质很干净细腻,和羊脂玉的玉质差不多很相似的品种就叫羊脂级别的玉。

现在羊脂级别的玉大概有4种,分别是黄白玉种、脂白种、浓粉种和油皮白种。所谓黄白玉种,就是说这个玉的颜色有点微微泛乳黄色,看起来非常温润老熟。玉的外皮泛着一层微微的油光,感觉玉质油糯细腻,全身都散发出高贵的美感。而且触摸的时候会迅速回温,很值得收藏。

脂白种说的就是玉的质地非常洁白,而且越看越白。玉质的油脂也很好,很细腻、洁白、光泽、润滑。这种脂白种玉很像我们传统观念的玉,美丽圣洁、像一位清纯的女子。

浓粉种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玉种,这种玉种质地成粉色,大小不对称,这嫩的粉色看起来好像小孩子的皮肤一样好看。浓粉种的质地非常细腻,摸起来润润的,温温的。感觉这种浓粉种就是玉中的美少女,非常具有观赏性。

最后一种就是油皮白肉级的羊脂级玉种,所谓油皮白肉就是玉的通体都是白色的,但是外皮上有一些焦黄的颜色。而且变色的地方看起来很透亮,像一层油皮一样。油皮种也分很多种,有红皮白肉,还有洒金皮,鹅黑皮,都是不错的玉质种类。

红皮白肉级的羊脂玉是肉质越白越好,油皮颜色越熟越好。有些品种好的油皮白肉羊脂玉,会利用油皮的形状,做成各种各样的花型,比如会描绘金鱼青蛙等绘声绘色的形象。

而且羊白牛皮白肉级别的羊脂玉在切料的时候也要小心,如果切不好就会造成一块玉的损失,可能形成废料。

和田玉里一层层像油脂的是什么?

就是玉的油脂光泽,玉的纹理,和田玉看起来会有油润的感觉主要是和田玉矿物颗粒的硬度、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当光线照射到和田玉表面发生折射或反射时,和田玉的内部矿物颗粒的特征使得其反射的光会比照射的光线更加柔和,加上和田玉本身特殊的光泽就会形成一种弱于玻璃光泽、强于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 和田玉的矿物颗粒结构越细小,油脂感越强,相反则越弱。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抛光首先是去粗磨细,即用抛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细;其次是罩亮,即用抛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产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后是过油、上蜡,以增加产品的亮度和光洁度。不同的抛光工艺,会使得和田玉的油脂感不同。用手轻轻地搓揉和田玉的表面,就是用人手对玉石进行更为精细的抛光美化。和田玉玉石把玩的时间越久,光泽就会变得越润滑,和田玉的油脂感也会越强。。但如果不经常放在手中把玩,时间久了玉石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

和田玉子料的收藏价值是不是最高的?

和田玉收藏是一个仁者见仁的话题。所谓的籽料只是和田玉其四大产出状态之一。理性的分析,“籽料”二字并不就是高级、高档次、高质量、甚至高收藏价值的代名词,籽料纵使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那这样看待也毕竟是管中窥豹,太片面。到目前为止新疆和田地区的籽料资源断崖式的衰减,但几十、几百一颗的垃圾籽料依然比比皆是,这一类的料虽然确是和田玉籽料,但也只能用来当做鱼缸内的装饰,或者当做学习研究产出状态的质子而已。说道“收藏”,这个高度,这个维度,需要考虑考量的综合因素就太多了。纵观近年和田玉行业的发展我们基本可以总结为五个主要指标:(4个天然指标+1个非天然指标)

1. 脂粉,就是我们和田玉收藏交流过程中常说的油润度、油脂感。和田玉的触感是和田玉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部分触感玩的是形状,绝大部分触感玩的是和田玉这种与生俱来的神奇的油脂感,脂粉与价值是相对成正比的。

2. 净度,这个名词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一块玉石或者一件玉器内部和表面是否干净,绝大部分情况是玉石越干净价值就越高

3. 密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这个“密度”是行业环境里的一个借词,而非我们前面所说的学术领域确定的透闪石的密度为2.95g/cm³。在这里的“密度”越大所指我们肉眼观察时玉石内部的结构、纹路越不明显,密度越小反之。自然“密度”越大的就会价值越高。

4. 颜色,颜色是我们很多玩玉的人很在乎的一个指标,不过他们毕竟不是单一存在的,白玉求白,黄玉追黄,碧玉指绿,这个本身没有问题,但一定要在理智的认知之下,前面提到的几大指标都存在的情况下追求颜色才有意义。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我们国内的贵州罗甸十年前曾经出现过盛极一时的和田玉罗甸料,不少商家参与了当年的炒作。不过和田玉罗甸产的白玉的表现还是很有一些差强人意,除了礓白,就是白度很高容易被不良商家用来懵和田玉初级消费者以外,油润度的缺失使它经不起市场的理性考验,很快便跌落神坛退出了和田玉收藏界的历史舞台。

5. 工艺,工艺对于和田玉收藏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多维度,文化附加值、工艺附加值等门道较多的非天然指标了。中国的玉雕工艺初始发展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因工艺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加之世界文化的多元融合,信息传播的相对以前的较高对称,学院系统培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促成玉雕流派和风格发展至今的衍生传承从风格、类别、方法等多维度、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当今的玉雕大抵可用南秀北雄来概括。也簇生了大把的李鬼型以抄袭别人的玉雕设计创意为生的玉雕师,因此收藏和田玉辨别工艺的好坏是最需要一双金睛火眼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和田玉收藏影响价值的几个主要指标,在这里还要综合考虑一些别的辅助因素,诸如性价比,工艺的名人附加,材料的稀缺性等很多,这些指标的剖析让我们拨云见日看明白其实和田玉的收藏看所有指标的话并非只有籽料才有收藏价值。这是一个不太理性的观点。和田玉的收藏是一个极具乐趣的过程,充满了学习、娱乐、佩戴、收藏、馈赠、传承等多方位的积极正面的因素。性价比一词在和田玉收藏里适用于不论价格高低的每一块玉石。不管价格高低,自己的财力范围之内玩的开心,能交三五玉友,闲暇之时啖啖茶聊聊玉文化,岂不悠哉。

和田玉的脂粉是什麽意思

关于和田玉的脂粉要分开对其进行解释。脂性,所指的就是润度,也是有润性,是盘玩时的手感;粉性,是指质感,是一种浑厚的感觉。和田玉的品质由脂粉共同确定,与成分和结构有关。

和田玉的品质是由脂与粉共同决定的,这两者与成分和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脂欠佳,粉过头,和田玉的质地就肯定干涩,例如人们经常说俄料发干,其实只要粉过,玉质就一定会发干涩,除了俄料之外的其它玉料也不例外。

扩展资料

和田玉属透闪石玉石,透闪石属闪石族矿物中的钙质闪石亚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中的一员,其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镁和铁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

通观中国古代玉器,各地的先民无不以其地质、地貌的不同条件,以各自原始的审美标准就地采玉,就地取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釆玉的技术越来越高超,采玉的范围越来越大,人们对玉的认识越来越深。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新疆和田玉,还是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新疆和田玉,或是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新疆和田玉,和田玉都是中国玉材中的精品,更是中国玉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样辨别和田玉籽料的肉质

和田玉籽料一般块状不大,形状如鹅卵石,圆润而饱满。玉质紧致细腻,油脂性好,籽料也是有三六等之分的,锦木工坊叫教你辨别籽料的肉质要从细腻度、油性、脂粉、老熟度等来识别。

1、玉质的细腻度:

“细腻”其实应该是很高的指标,细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的细密均匀程度。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籽玉,温润感也高,给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另外,细腻度很好的玉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气质。

2、看油性:

油性是籽料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一种冒油的感觉,有些料子看着很细,但料子很干,没有油性,有的料子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油疙瘩,让人不禁的想要在手里盘玩一下。

关于油性的理解,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既看起来油脂光泽强同时光泽柔和,油脂感强的料子看起来十分浑厚而有质感。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好的籽料要体如凝脂,给人的感觉应该像凝结的动物油脂。

3、再看脂粉:

籽料中经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两个概念。脂性,一般指润度,油润性,只是一种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来炒菜用。粉性,是质感,一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比如那种浓浓的牛奶和白开水相比较有质感,是因为有粉(微小固体悬浮颗粒)。

4、“老熟度”:

最后,籽料里有一种老熟的说法,是否老熟,是判断料子好坏的特别重要的标准,当对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就算是走出新手的了。老熟怎么来理解呢?其实很简单,可以想象熟透的果实,沉甸甸带着内光深成而不浮透。

该文章由作者:【吉田松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