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为什么经常都会以“佛”作为雕刻题材?

玉雕题材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但从古代到现在,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你会发现佛一直在玉雕题材中占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比如说弥勒佛、释加牟尼、济公等等。有翠友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了,“玉”为什么经常都会以“佛”作为雕刻题材?这是为什么呢?

翡翠玉佛

翡翠玉佛

一、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西汉时就传入我们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思想与道德观念。如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如伦理上:主张仁慈及爱好和平;如语言文学:“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等。我们中国的宗教、哲学、伦理、建筑雕刻、语言文学以及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佛教文化的缩影。

二、中国的玉石文化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发现了玉,并遵之为神的载体,并对其精细崇拜与祭祀。华夏文明,因玉而始。玉石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国家的神权政治息息相关。更是有:原始先民崇拜玉,春秋诸子辩论玉,大汉天子痴迷玉……之说,形成了我们的玉文化,并且流传至今。

三、佛教和中国玉石文化有什么关系?

我们中国的玉文化与佛文化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玉是是圣洁、美好的象征,具有寓意吉祥如意、祛邪避凶。而佛教主张:行慈悲、培福德,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的宗教。佛道雅称玉为大地舍利子之说。在长期祭祀的过程中,玉逐渐演变成重要的宗教祭祀工具,被作为能沟通上神得到庇佑的神物。例如西藏布达拉宫和青海塔尔寺其佛像和法器上装饰的多为翡翠、白玉、青玉等。

褐黄翡玉佛

   褐黄翡玉佛

所以不得不说,“玉”为什么经常都会以“佛”作为雕刻题材中,佛教和玉的关系是不谋而合,都是寄予人美好的寓意。形成了以玉石雕刻各种关于佛的题材,比如说弥勒佛、释加牟尼、童子等等佛,更是深入人心。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佛教是给你美好祝愿的宗教,这两只者的结合,是以人为本、融自然、美好寓意于一体。

该文章由作者:【罗雅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