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背后的故事,瑾妃是怎么熬成皇太妃的?
当时瑾妃就是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选的嫔妃之一。而这颗翡翠白菜的寓意非常好,白菜上面的蝈蝈寓意着子孙多枝繁叶茂的意思。而皇室中人向来重视的就是子嗣问题,所以瑾妃的这个陪嫁品深得当时慈禧太后的喜欢。
瑾妃和珍妃本是姐妹俩,她们同时入宫,选为光绪之妃。姐妹俩无论是长相还是爱好各不相同,瑾妃爱财,其父就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作为嫁妆;而珍妃爱书,嫁妆竟是满箱子的书,其父就将传家之宝——翠玉白菜给了珍妃作为补偿。
还有一种说法是,珍妃带着翠玉白菜嫁进皇宫。后来被慈禧下令投井以后,瑾妃从珍妃房里将翠玉白菜偷出来据为己有并放在永和宫,这也只是一种说法。
传说这是清末瑾妃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象征新娘的纯洁,昆虫象征多产,祈愿多子多孙。
年的中秋节,溥仪和瑾妃坐在阳台上赏月,第2天瑾妃偶感风寒,很快便因病去世,享年51岁。“翠玉白菜”就是瑾妃出嫁时的嫁妆。瑾妃认为翡翠白菜有给人带来好运的作用,因此非常钟爱。
翠玉白菜的来历
1、翠玉白菜,是在清朝时期雕刻的一个玉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关于翠玉白菜的文献很少,只知道这件玉器原本置于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宫,是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妃—瑾妃的嫁妆。
2、而收藏在天津博物馆的翡翠蝈蝈白菜,则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文物专家发现的。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天津市文化局的专家,在当时财政局的库房中,惊喜的发现了一颗翠玉白菜。
3、说起翠玉白菜的来源也是有一段故事的。这棵翠玉白菜原是光绪皇帝和瑾妃所居住的永和宫的陈设品,据考证,它是瑾妃的陪嫁之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谁的陪嫁?
1、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呢,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翡翠白菜,又称“翠玉白菜”,其材质为缅甸翡翠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清晚期翡翠制品。
2、第清·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居国宝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样「全年无休」,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都回绝。
3、外国政府贵宾及观光客来台,必到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占地面积03万平方米。
4、台北市故宫博物院一直以来就凭借着其丰富的藏品名扬海内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之中有近70万件在册文物。而正宫三宝就是翠玉白菜,毛宫颈和肉形石。
5、连州菜心,是广东省连州市的特产,所产出的菜心质地细嫩,吃在嘴里没有纤维感,口感非常鲜甜爽脆、味道浓郁,甚至可以直接生吃。
该文章由作者:【入江直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