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灰石多少一克拉,磷灰石多少钱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磷灰石多少一克拉的知识,以及磷灰石多少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骨灰的主要成分

焚烧骨骼化成的灰,元素成分以钙、磷、氧、碳为主。

骨灰X射线粉晶衍射中显示,和磷灰石很相近,因为火化后,人体的有机质已经全部燃烧,剩下的成分就是无机质。其中骨灰中的碳可以被做成人工钻石。

骨灰的各种成分都是肥料,主要成分是钙及磷质,是细菌最好的肥料,细菌可以借助这些矿物质更易滋生。骨头的成分主要是骨胶和磷酸盐。

扩展资料

骨灰钻石是从很少量的骨灰中提取出碳元素,在自然界,一颗天然钻石要经历数百万年才能形成钻石,其价格自然会高。

骨灰钻石加入了高科技技术因此要价高,价格不但高于人工钻,比一般的天然钻更贵,一克拉要80万元。

制成0.25克拉的钻石,价值要4000美元,而要把骨灰制成1克拉的钻石价值可达22000美元。

2011年开始,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国内可以接受骨灰钻石制作的订单,骨灰需要100-200克,价格从数千人民币至数万人民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骨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骨灰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叫什么名字?有图片最好!!

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城发现的库里南钻石,呈淡天蓝色,重量3106克拉,Morgan的名字。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千年星”,图

这张18日得到的照片显示的是德比尔斯公司的“千年星”钻石。这颗钻石重203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之一。“千年星”钻石将和其他一些名贵的钻石一起于6月底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向世人展示。

碧玺,宝石级电气石的俗称,英文名称为Tourmaline,是从古僧伽罗语“Turmali”一词衍生而来的,意为“混合宝石”。在我国的一些历史文献中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

碧玺的来历,有一段有趣故事:传说1703年,一个温暖的夏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在玩荷兰航海者带回的石头。突然,一个小孩发现这些石头将近处的灰尘和草屑纷纷吸了过去。小孩十分惊奇,便叫他们的父母来看,果然发现这种石头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和草屑等。因此,荷兰人把它叫做“吸灰石”。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发现了电气石后,人们才逐渐接受并采纳了现在的名称-碧玺。

碧玺是我国珠宝行业惯用的名称,在矿物学中属于电气石族。化学分子式为XR3Al6B3Si6O27(OH)4,其中X为Na、K、Ca,R为各种金属离子,R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碧玺的颜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呈复三方柱状。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黑色等,其中以蔚蓝色和鲜玫瑰红色为上品。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一般为1.624-1.644,双折射率0.018-0.040,色散0.017。具极强的多色性。硬度7-7.5,密度3.06-3.26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碧玺还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这也是电气石名称的由来。

碧玺与相似宝石的区别。与红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锂辉石、淡红色黄玉、红色绿柱石、淡紫色水晶等。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与蓝色电气石相似的宝石有蓝色尖晶石。碧玺与其区别是:碧玺的棱角处有明显双影,气液包裹体和裂隙较多,二色性强,透明度好,其密度和折光率均有较大差异,双折射率大。

碧玺的评价与选购。碧玺以颜色、透明度、内部缺陷多少和重量作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选购时注意:碧玺的透明度要好,表面具有玻璃光泽,同一晶体颜色不均匀,内部缺陷,包裹体和裂隙要少。碧玺具有脆性,佩带时应注意避免撞击。

碧玺颜色鲜艳、美丽、多变,透明度高,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它是仅次于祖母绿、变石的中档宝石之一。据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当时的价值为75万两白银。人们把碧玺定为“十月诞生石”,象征安乐与和平。

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多产在强烈钠长石化和锂云母化的微斜长石钠长石伟晶岩的核部。世界上50-70%的彩色碧玺,来自巴西米那斯吉拉斯州的伟晶岩中。还有美国、俄罗斯、斯里兰卡、缅甸等国也有产出。我国新疆的阿勒泰所产的碧玺,晶莹剔透,颜色多样,并有内红外绿的“西瓜皮”珍品。

钻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所以,选购时要牢记钻石的鉴定特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莫桑钻:和钻石极为相似,是最新的钻石模仿品–合成碳化硅。是美国C3公司投资4500万美元开发、研究,1998年6月推出的世界专利产品。其化学成分为SiC,近于无色,折光率2.56-2.69,色散0.104,双折射率0.043,硬度9.25,密度3.22克/立方厘米。检测方法:热导仪区分不开钻石和莫桑钻,必须用美国C3公司590型无色碳化硅/钻石检测仪鉴别。用二碘甲烷,密度3.32克/立方厘米液测,莫桑石上浮,钻石下沉。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包裹体和火烧法进行辅助鉴定。

克拉与钻石大小之相约对照

钻石的评价与选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颜色:以无色为最好,色调越深,质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钻石,如:红、粉红、绿、蓝色等,又属于钻石中的珍品,价格昂贵。

,2瑕疵:应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地要降低。

,3重量:钻石的价格与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价值越高。

,4切工:应按标准比例切磨而成标准圆钻型。比例不合适,钻石会不出“火“,则价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细纹和人工损伤,其价格也会下降。

钻石居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首,素有“宝石之王”、“无价之宝”的美誉。国际宝石界定钻石为“四月诞生石”。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城发现的库里南钻石,呈淡天蓝色,重量3106克拉,近似一个男人的拳头。被琢磨成大小不等的105粒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非洲之星”重530.2克拉,镶在英王爱德华七世的权杖上。我国最著名的一颗大钻石叫“常林钻石”,重量158.78克拉,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的一位女社员魏振芳,在耕地时发现的。

宝石级金刚石多富集于砂矿或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岩筒中。世界上最著名的钻石产地有澳大利亚、南非、扎伊尔、博茨瓦纳、俄罗斯等国。中国的辽宁、山东、湖南等省均有产出。

红宝石的英文名称为Ruby,源于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红色。红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

红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铬,Cr3+ 而成红至粉红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桶状、短柱状、板状等。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显,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称“六道线”。硬度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无解理,裂理发育。红宝石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荧光。

红宝石与相应红色宝石的区别。与红宝石相似的天然红色宝石有红色尖晶石、红色碧玺、红色绿柱石、镁铝榴石、浅红色黄玉。相似的人造宝石有合成红宝石和红色玻璃。其特点如下:红色尖晶石颜色均匀,呈大红、正红色,晶形为八面形,均质体,偏光器下黑暗。红色碧玺呈粉红色,长柱状晶形,硬度、密度、折光率均低于红宝石。红色绿柱石呈红色,六方柱状晶形,非均质体,硬度、密度均低于红宝石。合成红宝石红色均匀,内部缺陷少,无暇,包体少,紫外线下荧光较天然红宝石强。

红宝石的评价与选购。红宝石的首要评价与选购因素是颜色,其次是重量、透明度和净度。一般来说,颜色纯正,颗粒大,透明,无或极少包裹体与瑕疵,加工精细,各部分比例匀称的刻面红宝石为上等品。缅甸红宝石,多呈鸽血红,色匀,透明度大,粒大,极少瑕疵与裂纹。斯里兰卡红宝石,色浅,主要品种是星光红宝石。泰国尖竹纹红宝石,深红色,颜色不太鲜艳,比较洁净。红宝石具有脆性,怕敲击、摔打,佩带时应该注意。

蓝宝石的英文名称为Sapphire,源于拉丁文Spphins,意思是蓝色。蓝宝石的矿物名称为刚玉,属刚玉族矿物。目前宝石界将红宝石之外,其余各色宝石级刚玉统称为蓝宝石。

蓝宝石的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Al2O3,因含微量元素钛,Ti4+或铁,Fe2+而呈蓝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筒状、短柱状、板状等,几何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折光率1.76-1.77,双折射率0.008,二色性强。非均质体。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星光效应。硬度为9,密度3.95-4.1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裂理发育。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美丽的六射星光,被称为“星光蓝宝石”。

蓝宝石可以分为蓝色蓝宝石和艳色,非蓝色蓝宝石。颜色以印度产“矢车菊蓝”为最佳。据说蓝宝石能保护国王和君主免受伤害,有“帝王石”之称。国际宝石界把蓝宝石定为“九月诞生石”,象征慈爱、忠诚和坚贞。蓝宝石是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

蓝宝石与相似蓝色宝石、合成蓝色宝石的区别。与其相似的蓝色宝石有蓝色尖晶石、蓝色碧玺、蓝锆石、蓝锥矿、蓝晶石、堇青石等。与其相似的合成宝石有合成蓝宝石、合成尖晶石、含钴蓝玻璃。蓝色尖晶石:颜色均一,微带灰色,晶体呈八面体,均质体,无二色性。蓝色碧玺:颜色为带绿蓝色,晶体为复三方柱状,硬度、密度、折光率都较蓝宝石低,二色性极明显,双折射率大。蓝锆石:经加热处理的锆石,颜色鲜艳,色散强,双折射率高。合成蓝宝石:颜色均一,洁净,包裹体稀少,有圆气泡,均质体。

蓝宝石的评价与选购。蓝宝石的评价与选购因素是颜色、重量、透明度和净度。蓝宝石的最大特点是颜色不均匀,聚片双晶不发育,二色性强。缅甸地区产的蓝宝石,呈鲜艳的蓝色,含钛致色,因含包裹体,可产生六射或十二射星光。印度克什米尔蓝宝石,呈矢车菊蓝色,是微带紫的靛蓝色,颜色鲜艳,属优质蓝宝石。斯里兰卡、泰国、中国、澳大利亚产的蓝宝石也各具特色。蓝宝石具有脆性,佩带时应避免摔打、磕碰。

锆石,亦称“锆英石”,日本称之为“风信子石”,英文名称为Zircon。其来源一说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原意是“辰砂及银朱”;另一说认为是来源于古波斯语“Zargun”,意即“金黄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来形容来自斯里兰卡的绿色锆石晶体。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化学分子式为Zr[SiO4],除主要含锆外,还常含铪、稀土元素、铌、钽、钍等。锆石按成因分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宝石学中依据锆石中放射性元素影响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将它分为“高型”、“中间型”、“低型”三种。锆石属四方晶系。晶体形态呈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组成的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呈粒状。质纯者无色,含杂质者颜色为红、黄、蓝、紫、褐色等,最佳的颜色是无色透明的红色和蓝色。具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条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双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较强,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较强的脆性。紫外线照射下,“高型”锆石呈红色荧光。

按颜色可将高型锆石进一步划分为:无色、蓝色、红色、棕色、黄色、绿色锆石等。由于锆石的光泽强,色散度高,硬度较大,常用于制作钻石的代用品。已成为中低档宝石的佼佼者。

锆石与相似宝石的区别。锆石易与钻石、榍石、人造金红石相混。它们的区别是:钻石是均质体,在偏光镜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红石的双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锆石高,往往出现“火彩”。

锆石的评价与选购。主要依据因素是颜色、净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锆石的最为流行的颜色为无色和蓝色,以蓝色者价值较高。无色锆石:是宝石级锆石的最优质品种,因其色散度高,透明无色,常用做钻石的代用品。蓝色锆石:是锆石的优质品种,价值最高,以鲜艳的蓝色,透明无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爱。锆石性脆,硬度比钻石低的多,当做饰品佩带时必须小心。

在西方人看来,佩带红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驱走瘟疫,战胜邪恶。现今有些国家把锆石和绿松石一起作为“十二月诞生石”,象征成功和必胜。高型锆石是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蓝色锆石,重208克拉,现珍藏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宝石级锆石多产于变质岩、玄武岩中。世界上宝石级锆石主要产于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我国的华南、华北、华东也有产出。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色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色、淡黄绿色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色镜下多色性不明显。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色,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猫眼石(Cat’s eye),即“猫儿眼”、“猫睛”、“猫精”。猫眼石又称东方猫眼,是珠宝中稀有而名贵的品种。由于猫眼石表现出的光现象与猫的眼睛一样,灵活明亮,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因此而得名。这种光学效应,称为“猫眼效应”。

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很多。宝石学界把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称之为猫眼石,一般所说的猫眼石指的是金绿猫眼宝石,而其它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必须在“猫眼”二字之前加上宝石的名称,如海蓝宝石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猫眼石在矿物学中是金绿宝石,Chrysoberyl中的一种,属尖晶石族矿物。金绿宝石是含铍铝氧化物,化学分子式为 BeAl2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或板状。猫眼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如蜜黄、褐黄、酒黄、棕黄、黄绿、黄褐、灰绿色等,其中以蜜黄色最为名贵。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折光率1.746-1.755,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色散0.015,非均质体。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贝壳状断口。

猫眼石与其它相似宝石猫眼、人造猫眼的区别。自然界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宝石还有碧玺、绿柱石、磷灰石、石英蓝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绿猫眼珍贵。碧玺猫眼:硬度较小,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猫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为1.44。人造猫眼:由人工玻璃纤维造成的猫眼石,有褐黄色、蓝色和红色。但是人造猫眼石在弧形顶端同时出现2-3条亮带,天然猫眼石仅出现一条亮带。用放大镜观察可看见人造猫眼石有六边形蜂窝状结构,硬度低,为5左右,密度小,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猫眼石的评价与选购。猫眼石的评价是从颜色、眼线的位置、宝石的形状、重量等因素考虑。优质的猫眼宝石,猫眼线要细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张闭灵活,显活光;猫眼颜色要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并且猫眼线要位于弧面中央。选购时要根据鉴定特征把猫眼石与其它宝石猫眼、人造猫眼区别开,买到货真价实的猫眼石。

在东南亚一带,猫眼石常被认为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猫眼石常被人们称为“高贵的宝石”。它和变石一起属于世界五大珍贵高档宝石之一。英国的宝石收藏家霍普珍藏着一块著名的猫眼石,这块宝石被雕成象征祭坛的形状,顶上有一火把,整个宝石呈球形,直径约为1-1.5英寸。猫眼石主要产于气成热液型矿床和伟晶岩岩脉中。世界上最著名的猫眼石产地为斯里兰卡西南部的特拉纳布拉和高尔等地,巴西和俄罗斯等国也发现有猫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常见宝石概述

常见宝石有十几种。宝石,特别是高档宝石价格昂贵,绝非低收入者所能消费得起。常见宝石简述如下:

(一)钻石——宝石之王(图8-2)

图8-2 蓝色钻石(刘瑞等,2007)

矿物学名金刚石,经琢磨后成为钻石。摩氏硬度10,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其磨光面永远光亮如镜。折光率高达2.4,绝大多数宝石的折光率在1.8以下。色散强,光线照射时,闪烁不定,异常迷人,“出火”强烈。颜色要求无色,但深色透明者为珍品,而微蓝者最佳。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缺陷是过脆,易打碎,不耐800℃以上高温。产量少,只有约20%的金刚石矿物可加工成钻石,其余只能作为工业用途。自然界产出的金刚石多为八面体、十二面体、菱形、立方体等,在晶面上,常见有倒三角形的小凹坑。人们利用金刚石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但颗粒都较小,质量大于100克拉的不足2000粒,大于200克拉的不足500粒,而大于500克拉的更是仅有20粒,极其难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名叫库利南,于1905年发现,质量高达3.106克拉,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

钻石小于0.24克拉为小钻,0.25~0.99克拉之间为中钻,1克拉及以上为大钻。人们把1克拉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分钻。

钻石原石:因为极高的硬度,可用刻划或热导仪鉴定;

钻石成品(肉眼鉴定):对油脂的亲和力很强,用手触摸表面,会立即粘上一层油脂,若滴一小滴水在表面,水滴成团状,若分散则为假钻。

有一种专门用来假冒钻石的“人造锆石”,性质极其接近钻石,可以用热导仪或根据其相对密度来鉴定,因为锆石的相对密度大。

目前全世界有27个国家产金刚石。最早发现钻石是在印度,南非钻石以粒大而著称,全世界100克拉以上的共发现1900多粒,95%都是产于南非。澳大利亚年产钻石7,吨为头号生产国。此外还有巴西、扎伊尔、俄罗斯等国。

中国的金刚石主要产于湖南的沅江,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临沭、蒙阴等地。

(二)姊妹宝石——红宝石(图8-3)、蓝宝石(图8-4)

图8-3 红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4 星光蓝宝石(刘瑞等,2007)

1.特征

两者都属于刚玉,化学成分Al2O3,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形,硬度9,性脆不耐碰撞,在2050℃以下不会燃烧,不溶于酸。

红宝石为红色的刚玉,颜色主要有粉红、鲜红、紫红和暗红等,以鲜红为最佳。尤以一种略带蓝色调的纯红色红宝石最为罕见,俗称“鸽血红”。天然出产的红宝石都很小,达到1克拉的已不多见,大于5克拉的极为罕见,迄今为止最大的天然红宝石发现于缅甸,质量为3450克拉。

蓝宝石泛指除红宝石以外的任何颜色的刚玉,但要在前面冠以颜色以区别,如黄色蓝宝石。蓝宝石以鲜艳的天蓝色而色质均匀为最佳。蓝宝石产量高于红宝石,几克拉为常见,但超过100克拉也为罕见珍品。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质量达19千克,产于斯里兰卡。

红、蓝宝石晶体中若有细针或细线状的金红石包裹体定向排列时,将其琢磨成半球形素身石,会产生六射星光,俗称“星光红宝石”(图8-5)或“星光蓝宝石”。

2.红、蓝宝石的仿冒品

人造红、蓝宝石可以用焰熔法制造,但其生长线呈弧形,区别于真品的直生长线。

人造星光红、蓝宝石。真品颜色相对较差,星光亮线粗细不均,扭曲不直,不能延伸至宝石边缘,而人造品颜色非常鲜艳,星光亮线粗细均匀,无扭曲而且一直延伸到宝石的边缘。

图8-5 星光红宝石(刘瑞等,2007)

3.红、蓝宝石的代用品

代用品主要有锆石、尖晶石、红色玻璃等。有一种红色尖晶石极容易与红宝石混淆,但两者的折光率、荧光光谱等性质不一样。

4.红、蓝宝石的产地

世界上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克什米尔、坦桑尼亚、肯尼亚、越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产红蓝宝石。其中,泰国是最重要的产地。就中国而言,红宝石主要产于云南和青海。蓝宝石主要产于山东昌乐县。此外还有海南文昌县、黑龙江、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出产蓝宝石。现在市场上优质红、蓝宝石很少见,世界上80%的红、蓝宝石经过优化处理。

(三)绿色之王——祖母绿(图8-6、图8-7)

图8-6 祖母绿原石(刘瑞等,2007)

图8-7 祖母绿戒指()

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作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之一,其优质者价格可与钻石相比。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属于绿柱石家族中一员。

晶体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晶莹翠绿,有绿色之王的美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5~8,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简介如下:

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注油祖母绿等。

人造祖母绿、锆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等都可以成为仿冒品,可以用查尔斯滤色镜、相对密度对比、包裹体的差别等来鉴别。其区别如下:

萤石 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4,密度3.18g/cm3(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

绿碧玺 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

磷灰石 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5),折光率较大(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

翡翠 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

含铬钒钙铝榴石 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

合成祖母绿 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

(四)金绿宝石(图8-8、图8-9)

图8-8 金绿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9 金绿宝石戒面()

图8-10 猫眼石(刘瑞等,2007)

金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贵橄榄”等。其矿物名称也称为“重绿宝石”,属复杂氧化物类。

金绿宝石具有猫眼效应的变种叫猫眼石(图8-10);具有变色效应的变种叫变石,它们都是极为罕见和贵重的。

1.性质

呈明亮的黄绿色、褐黄色或灰绿色,硬度8.5左右。晶形常呈短柱状、板状。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遇酸不受侵蚀。

2.宝石种类

金绿宝石 指深浅不同的黄色至黄绿色的宝石。

猫眼石 自然界中,金绿宝石产生的猫眼色彩绚丽,故称为真猫眼石。

变石 是一种含铬的金绿宝石,其透明晶体只能通过红光和绿光,所以白天和夜晚其颜色会发生改变。变石又名“亚历山大石”。

变石猫眼石 既有变色现象,又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极为罕见。

(五)海蓝宝石(图8-11)

海蓝宝石是天蓝色至海蓝色的透明绿柱石,以深海蓝色为佳。经过加热后,一般的颜色可以变为美丽的海蓝色。硬度7.5~8.0。

通常的仿冒品有锆石、黄玉、磷灰石等。

(六)欧泊(图8-12各色欧泊)

1.特性

欧泊在矿物学上属于蛋白石类,和水晶成分一致,为二氧化硅。欧泊是一种不结晶的胶体,半透明,含有10%~20%的水,硬度5.5~6.5。

图8-11 海蓝宝石戒面()

图8-12 欧泊吊坠(刘瑞等,2007)

欧泊最大的优点是变彩,被琢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后,会在表面呈现彩虹一样的变彩,可以有单彩、三彩、五彩等。优质品色彩丰富,变彩明显,而劣质品变彩不明显,甚至会随转动颜色消失。

欧泊的价格变化较大,优质品在200美元以上,最高可达3000美元,而一般产品只有3美元左右。

2.欧泊的种类

黑欧泊 基底为黑色或蓝色、暗蓝色、绿色、深灰色、褐色等,变彩强烈,呈火焰状闪光,以黑色为好。

白欧泊 基底为白色、灰色、浅蓝色等,也会出现火焰般变彩,其中以底色洁白、变彩鲜艳者为最佳。价值仅次于黑欧泊。

火欧泊 基底为红、橙红色,变彩微弱或不发育,价格大大低于前两类。

(七)碧玺(图8-13)

图8-13 红碧玺(刘瑞等,2007)

1.特性

碧玺在矿物学中称为电气石,硬度7~7.5,作为宝石必须透明,折射率较高,介于0.014~0.022之间。颜色丰富,有无色、粉红、红、绿、蓝、黄等。

2.鉴别

无论是原石还是成品,用绸布擦拭后,会出现带电现象。另外它还存在热电效应,即加热一端,在另一端会出现带电现象。晶体长柱状,横断面为球面三角形。

(八)尖晶石(图8-14~图8-16)

尖晶石是一组矿物的总称,其中只有透明、颜色鲜艳的镁尖晶石能作为宝石。

1.特性

晶体多为八面体,硬度8,折光率1.715,颜色有粉红、深红、紫红、蓝、绿、黑、无色等。根据颜色大致可分为红尖晶石和蓝尖晶石两个大类。

图8-14 红色尖晶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15 菱面体的尖晶石()

图8-16 尖晶石双晶(姜尧发等,2009)

红尖晶石 颜色接近红宝石的红色,尤以颗粒大、裂纹和包裹体少的优质品较为昂贵。早期人们常把它和红宝石相互混淆,但两者价值相差甚远。

蓝尖晶石 过去常与蓝宝石相混淆。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可能出现四射或六射星光。

2.与红、蓝宝石的区别

尖晶石颜色均匀,以中等深度为佳,不像红、蓝宝石中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带。

尖晶石的透明度以不妨碍颜色的鲜艳为原则,不像红、蓝宝石对透明度的要求很高。

尖晶石内部一般比较纯净,裂纹、色体、瑕疵等比红、蓝宝石少得多,若有则大大降低其价值。

(九)橄榄石(图8-17,图8-18)

橄榄石为一组矿物,共6种,而只有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能成为宝石。晶体为少见的柱状或短柱状,通常为粒状,有橄榄绿和黄绿、祖母绿等多种颜色,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0,折射率1.65~1.69。最大特点是颜色,以金黄绿、祖母绿为佳。

图8-17 橄榄石晶体()

图8-18 橄榄石戒指(刘瑞等,2007)

(十)水晶(图8-19,图8-20)

1.特性

化学性质同石髓、玛瑙、欧泊等完全相同,都是二氧化硅,但结晶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价值的不同。水晶晶体为两头具有锥面的六方柱状,硬度7,纯净者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者呈红、蓝、紫等色。水晶是最常见的宝石和雕刻级的工艺原料,产量大,为低档宝石,价格普遍较低。

图8-19 水晶晶簇()

图8-20 褐色水晶与萤石伴生()

2.品种

水晶 专指无色透明的水晶晶体,国际上把高级水晶称为“水钻”。

水晶可琢磨成工艺品,以水晶球最著名,因为晶体传热快,触摸感觉冰凉。

紫晶 淡紫至深紫色,可琢磨成菱面石首饰,为中低档宝石,透明度稍差,可作优良的雕刻工艺品原料。

蔷薇水晶 粉红色,玉雕业称为芙蓉石,多做成项链。

烟晶、茶晶、墨晶、黄晶等 主要用做眼镜片,硬度高,不磨毛,但假货甚多。

发晶无色透明水晶中有针状、发状、纤维状矿物晶体,显示出一种特有的美丽,可作为摆设装饰品。

3.与玻璃的区别

水晶硬度为7,玻璃为5~5.5;舌尖轻舔,水晶有冰凉感,而玻璃则有温感;用放大镜观察,玻璃内有很多气泡、弧形纹,水晶则无;透过水晶看物体有重影,而玻璃无。

(十一)月光石和日光石(图8-21)

图8-21 日光石()

月光石在矿物学中属于长石,是长石级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它的硬度为6,相对密度是2.56~2.62,性脆,折射率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泽。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在某一角度看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月光石温柔的晕彩又称冰长石晕彩,是由正长石内具有的一些微细钠长石双晶片,对光线漫反射产生的。双晶片越红愈薄,所形成的月光就越明亮,加工好有时能形成似“猫眼”的亮带,并呈现出淡蓝色光波。

橄榄石多少钱一克?

橄榄石体积都是比较小的,一般橄榄石都在一到三克拉左右的重量,而一克拉橄榄石价格在800到1500元左右的价位。

且三克拉到十克拉的橄榄石是很少见的,在市场上五克拉左右的橄榄石的价格是600元左右一克拉,而超过十克拉的橄榄石价格就是以每克拉3000元左右的价位。

橄榄石价格决定因素

第一点从颜色:观察橄榄石的绿色是否纯正深艳,黄绿色过多的,橄榄石价格不会很高的。

第二点从晶体:观察橄榄石的晶体内部,冰裂、棉絮、瑕疵越少越好,橄榄石价格会越高。水晶都会有些瑕疵,这些都是天然形成,不可避免的。

第三点从切工:观察橄榄石饰品的边缘是否有毛边现象,是否有边棱平直、切工好不好,这些都会影响橄榄石价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橄榄石 ,矿物

磷灰石多少一克拉,磷灰石多少钱

蓝磷辉石 是什么石头?他的性质如何硬度等问题

蓝色磷灰石是具蓝色调的磷灰石。性脆,玻璃状晶体、块体或结核,硬度为5。巴西明纳吉勒产的似蓝宝石蓝色的磷灰石。另外,斯里兰卡和缅甸莫谷均有宝石级蓝色磷灰石产出。

中国最早发现和首先进行开采的磷矿是江苏海州磷矿。清朝同治年间发现海州磷矿(现名锦屏磷矿),并于1914年对该矿正式开采。本世纪20至30年代地质学家曾对锦屏磷矿作了地质调查,1947年确认该磷矿为沉积变质磷矿床。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先对锦屏磷矿进行了勘探和开发。

世界上出产宝石级磷灰石的国家有缅甸、斯里兰卡、印度、美国、墨西哥、巴西、加拿大、挪威、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德国、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中国等。

扩展资料:

磷灰石断口有贝壳状,有油脂光泽,有许多种磷灰石具有荧光。通常多种磷灰石含有杂质,如氟、碳、氯、铀、锰和其他稀有元素等。摩斯硬度5,比重3.18~3.21。加热后常可出现磷光。将钼酸铵粉末置于磷灰石上,加硝酸,可生成黄色磷钼酸铵,用以快速试磷。

磷灰石作为副矿物见于各种火成岩中,在碱性岩中可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如俄罗斯科拉半岛的希比内磷灰石-霞石矿。规模巨大的磷灰石矿床主要为浅海沉积成因,以胶磷矿为主,例如中国的湖北襄阳、云南昆阳、贵州开阳磷矿,或是由它们再经变质作用形成的沉积变质矿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色磷灰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磷灰石

矿石类,夜明珠值多少?

1、萤石夜明珠

今年以来,在上海地矿珠宝玉石检测中心,不断有属于人工制作的萤石夜明珠(球)得到检测,其中最重的一颗重量达12.525Kg,呈圆球体,其余的外形也分别有排球、小足球、网球状等。

历代的夜明珠典故为世人留下无尽的悬念,而今萤石夜明珠引人瞩目,因为夜明珠在人们的心中早己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于是形成了新闻、网上传媒的连篇报导,夜明珠商业炒作也出价惊人,不久前一颗5Kg多的天然祖母绿色萤石夜明珠,居然开出了一个几亿的天价,一时引起市场轰动。萤石夜明珠真值那么多吗?

夜明珠不断被发现,种类不断在增加,丰富了夜明珠虚无与实际的内涵,将对夜明珠千古之谜的大门逐渐开启起着推进作用。

作者在检测这些样品过程中,特地对加工球体的夜明矿物原料,主要为萤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及鉴定。

2、千古之谜夜明珠

夜明珠为历代文人墨客作为一种选写文章的妙笔,历代帝王将相又将拥有夜明珠视为权贵的象征,慈禧太后口含夜明珠归天西去,也要与之永世相伴。长期以来,夜明珠象虚无飘渺的烟云,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构筑了一个千古之谜让后世人评说。

史料记载的夜明珠最基本的特点是其在黑暗中会发出幽亮的光。那么,这样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据分析有矿物、岩石、蚌、螺、珍珠及各种生物。发光的机理一种是物质内部能量的转化,如化学元素衰变过程引起,另一种是物质受外部能量的激发,导致物质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夜明珠历史沿革

华夏享有三大奇珍异宝蜚声海内外,它们是古代流传夜明珠(隋球、悬黎、垂棘),楚国荆山和氏璧,以及西凉夜光杯。

汉代《汉书·邹阳传》中”明月之珠出于江海,藏于蚌中,蛱蜃伏之”。西汉东方朔在《海内十州记》中”夜光长满”。东汉流传”隋珠””隋候夜明珠”。

秦代李斯《谏逐客书》中”夜光之璧”。秦代《西域传·大秦国》中”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夜明珠”。

唐代玄宗皇帝宫中藏”夜明玉鼠”。唐代诗人王翰赋七绝诗《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时征战几人回?”。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予昔年在海州,曾夜煮盐鸭卵,其间一卵灿然通明如玉,荧荧然屋中尽明。置之器中十余日,臭腐几尽,愈明不已”。

元代有成吉思汗的”九龙真珠”。

清代有慈禧太后相传的”凤冠镶九珠”。

民国时期军阀孙殿英盗墓窃取慈禧太后夜明珠下落无踪影。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传言用夜明珠钉缀在拖鞋帮上。

现代作家梁羽生在《狂侠天娇魔女》中”第十九回:听鼓依稀闻叹息,耿照在身上摸了一摸,说道:我没有送过东西给桑青虹,她倒是送过一样东西给我,那是一颗夜明珠,我也不是想要她的,只在当时我是被囚在石窟之中,要藉它的光华,练那石壁上的大衍八式,后来就随手放在身上,准备还给她的…”。

三、夜明珠发光成因

1、矿物的发光性

矿物在外来的能量激发下,产生可见光的性质称为矿物的发光性。外来的能量有日光、紫外线、X射线、阴极射线、加热、加压、摩擦等。根据其发光的性质不同,分为荧光和磷光二类。

2、矿物的荧光性

矿物在外来的能量持续激发下,矿物持续地发光,当外来的能量激发停止时,矿物发光现象立即消失,称为矿物的荧光性。

3、矿物的磷光性

矿物在外来的能量激发下,矿物发光,当外来的能量激发停止时,矿物发光现象仍保持一段时间的现象,称为矿物的磷光性。

4、矿物的发光机理

矿物的发光是矿物能量的一种转换过程,当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晶格,吸收了一定的外加能量后,然后以发光的方式再释放出去。

荧光产生的机理:在于对可见光波长短,能量大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比可见光波长长,红外线,将矿物晶体结构中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当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另有一些激发态存在时,被激发到较高能量激发态的电子,回落到较低激发态时,于是发射出光子,当二激发态的能量间隔的能量差相当于某一光子的能量时,形成了该能量差的可见光,并呈现一定的颜色形成荧光。

磷光产生的机理:对于一些矿物晶体结构中由于激发电子能被晶体缺陷或电子构型中的禁带捕获,如果是暂时的,激发电子仍依一定速度回落至基态,因而在外加激发能量停止时继续发光,缓缓衰退形成磷光。

热发光效应:在矿物晶体结构中存在一种能量屏障,屏障能抑制激发电子回落到基态,当激发电子处于抑制状态时,受到热力作用使被抑制激发电子产生活化,从而突破能量屏障回落到基态,发射出可见光,形成热发光效应。

压应力发光效应:矿物在压应力作用下,矿物结晶格架遭到破坏,晶格也产生畸形变晶,当外来激发能量作用下,矿物即以发光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

四、荧光矿物及磷光矿物

1、荧光矿物及荧光色

同一种荧光矿物由于晶体内部结构的差异,可不具荧光,也可呈现不同色调及强弱的荧光色。

紫外线下发光矿物及荧光色如下:

萤石(紫、天蓝、乳白),重晶石(紫、黄、玫瑰),金刚石(紫、天蓝、黄绿),闪锌矿(红),锆英石(黄),白钨矿(天蓝),白云石(橙红、黄),磷灰石(紫、玫瑰、红),方解石(紫、黄、乳白),铅矾(黄、玫瑰),霰石(黄白、玫瑰),石棉(黄),钠长石(紫),地沥青(天蓝),沥青(蓝、黄蓝),绿柱石(紫),纤锌矿(紫、浅黄),硅灰石(黄),蛇纹石(黄),刚玉(紫红、红),钾硝石(深黄),异极矿(浅紫、黄),钾钒铀矿(鲜黄绿),锂云母(绿白),菱镁矿(黄),微斜长石(黄),密蜡石(蓝),地蜡(浅青黄),硅锌矿(鲜绿),石盐(红),石膏(蓝绿、红),透闪石(浅黄、红),无水芒硝(黄),铜铀云母(鲜绿),葡萄石(红),中柱石(橙、黄)、白铅矿(鲜绿),菱沸石(红),尖晶石(深红),碳酸钙钡矿(黄),黄河矿(红黄),水碳硼石(乳白)、琥珀(红黄、浅青绿、蓝白),珊瑚(乳白),珍珠(乳白、蓝、黄、粉红),龟甲(乳白、蓝白、黄),象牙(乳白、蓝白)。

X射线下发光矿物及荧光色如下:

铅矾(天蓝),磷灰石(黄、绿、天蓝),金刚石(天蓝),明矾石(黄),钠长石(青),重晶石(绿),绿柱石(黄),硅灰石(黄、紫),白云石(玫瑰),方解石(玫瑰红),石盐(绿、白),透锂长石(黄),硬硅钙石(黄),方柱石(玫瑰),辉沸石(绿、天蓝),透闪石(黄),正长石(绿),葡萄石(红),萤石(绿、蓝),白铅矿(绿、天蓝),菱沸石(红)。

阴极射线下发光矿物及荧光色如下:

铅矾(天蓝),磷灰石(黄、绿、红),霰石(玫瑰红),石棉(黄、玫瑰),金刚石(黄、玫瑰、天蓝),阳起石(黄),钙铁榴石(红),明矾石(紫),钠长石(紫、白),重晶石(紫),绿柱石(天蓝),钼银矿(红),纤锌矿(黄、天蓝),硅灰石(黄、青、绿),钙铝榴石(黄),透辉石(玫瑰),白云石(红),蓝晶石(红),蛇纹石(红),方解石(浅红、橙红),钙霞石(玫魂、白),石英(蓝、玫瑰、紫),刚玉(红、天蓝),钾硝石(红),异极矿(天蓝、绿),高岭石(天蓝),天青石(黄),拉长石(天蓝),菱镁矿(紫红),微斜长石(天蓝),钠长石(红),地腊(黄),石盐(绿、绿白、天蓝),菱锰矿(紫、青),透锂长石(浅黄),方柱石(玫瑰),闪锌矿(红),菱铁矿(红),辉沸石(红、天蓝),电气石(红),透闪石(黄绿、紫),滑石(红),黄玉(天蓝),磷钙土(黄),奥长石(绿),正长石(天蓝),葡萄石(绿),萤石(绿),白铅矿(绿、天蓝),菱沸石(红),琥珀(绿白)。

2、磷光矿物特征

同一种磷光矿物由于晶体内部结构的差异,可不具磷光,也可呈现不同色调及强弱的磷光色。有磷光的矿物,也一定具荧光,但具荧光的矿物,可不具磷光。

1)、萤石Fiuorite

磷光:乳白、浅紫、浅蓝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X射线、阴极射线、热力、热水浴、摩擦。 晶系:等轴晶系。 形态: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四六面体、六八面体、他形粒状。 化学成分:CaF2。 颜色:紫、绿、蓝、黄、红、白、黑。 光性特征:均质性。 解理:{111}完全。 折光率:N1.434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4 密度:3.18g/cm3。

2)、白钨矿Scheelite

磷光:乳白、浅蓝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X射线、阴极射线、力热。 晶系:四方晶系 形态:四方双锥、板状、他形粒状。 化学成分:Ca[WO4] 颜色:浅紫、浅绿、浅黄、浅红褐、白 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解理:{111}中等 折光率:No1.920Ne1.937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5 密度:6.0g/cm3。

3)、磷灰石Apatite

磷光:乳白、浅紫、浅黄。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热水浴、热力、摩擦。 形态:六方双锥、六方柱、板状、他形粒状 晶系:六方晶系 化学成分:Ca2Ca3[PO4]3(OHF) 颜色:浅紫、绿、黄绿、红褐、白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解理:{0001}不完全 折光率:No1.633Ne1.629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5 密度:3.18―3.21g/cm3。

附注:钙的磷酸盐矿物中,当镧族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钜Pm、钐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替代钙时,则磷酸盐矿物常产生磷光,自然界钙的钙的磷酸盐矿物有206种,因此应在众多的矿物中注意磷光的发掘。

4)、闪锌矿

磷光:乳白、浅紫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热力。 形态:四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他形粒状 晶系:等轴晶系 化学成分:ZnS 颜色:紫红、浅黄褐、米黄红、绿、棕。 光性特征:均质性 解理:{110}完全 折光率:N2.37―2.47 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 摩氏硬度:3―4 密度:4.0g/cm3。

5)、金刚石Diamond

磷光:浅青、浅蓝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X射线、阴极射线。 晶系:等轴晶系 化学成分:C 颜色:橙、绿、蓝、黄、红、白、黑 光性特征:均质性,常显非均质性 解理:{111}中等 折光率:N2.4―2.48 光泽:金刚光泽 摩氏硬度:10 密度:3.52g/cm3 其它:亲油疏水性、色散强。

6)、水碳硼石Carboborite

磷光:乳白、浅绿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X射线。 晶系:单斜晶系 形态:柱状、他形粒状 化学成分:MgCa2[HCO3][B(OH)4]2(OH)2·2H2O 颜色:无色透明、灰、白、褐。 光性特征:二轴晶负光性,2V=75° 解理:{101}完全 折光率:Ng=1.569,Nm=1.546,Np=1.507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2 密度:2.12g/cm3。

7)、库水硼镁石Kurnakovite

磷光:乳白、浅绿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X射线。 晶系:三方晶系 形态:厚板状、他形粒状 化学成分:Mg(H2O)5[B2BO3(OH)5] 颜色:无色透明、蓝、黄、红、白、黑 光性特征:二轴晶负光性,2V=80° 解理:{011}中等 折光率:Ng=1.524,Nm=1.510,Np=1.490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3 密度:1.85g/cm3。

8)、透锂长石Petalite

磷光:乳蓝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热力、摩擦。 晶系:单斜晶系 形态:板状、针状、他形粒状。 化学成分:Li[AlSi4O10] 颜色:褐、黄、红、绿、白。 光性特征:二轴晶正光性,2V=82―84° 解理:{001}完全 折光率:Ng=1.516―1.523,Nm=1.510―1.513,Np=1.504―1.507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6―6.5 密度:2.454g/cm3。

9)、方柱石Scapolite

磷光:乳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紫外线、热力。 晶系:四方晶系 化学成分:(NaCa)4[Al(AlSi)Si2O8]3 (Cl,F,OH,CO3,SO4) 颜色:灰、海蓝、白。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解理:{100}中等。 折光率:Ne=1.540―1.562,No=1.546―1.600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5―6 密度:2.50―2.78g/cm3。

10)、诺硼钙石Noblanite

磷光:乳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热力。 晶系: 化学成分:Ca(H2O)2[B3B3O9(OH)2] 颜色:浅黄、白. 光性特征:一轴晶正光性。 解理:{100}完全 折光率:Ng=1.555,Nm=1.521,Np=1.501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3 密度:2.0g/cm3。

11)、白铍石Leucophanite

磷光:乳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摩擦。 晶系:斜方晶系 化学成分:NaCa[BeSi2O6F] 颜色:绿、黄、白。 光性特征:二轴晶负光性。2V=39―40° 解理:{111}完全 折光率:Ng=1.596―1.589,Nm=1.595―1.594,Np=1.570―1.571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4 密度:2.97g/cm3。

12)、密黄长石Meliphanite

磷光:乳白. 激发能源:太阳光、摩擦。 晶系:四方晶系 化学成分:NaCa[BeSi2O6F] 颜色:黄、红褐。 光性特征:一轴晶负光性。 解理:{111}完全 折光率:No=1.612,Ne=1.593 光泽:玻璃光泽 摩氏硬度:5―5.5 密度:3.01g/cm3。

3、人造矿物原料

1)、庆隆夜光合成宝石

磷光余辉度11570mcd/m2(将测试物体暗藏24小时后在27瓦荧光灯下激发0.5小时),磷光色有绿、蓝、黄、紫。

2)、荧光涂膜层

荧光涂膜层在无磷光物表面涂膜处理。

五、夜明珠检测与评价

1、紫外萤光强度

紫外萤光强度分为强(醒目)、中(一般)、弱(暗淡)。

2、磷光亮度(辉度)

磷光亮度(辉度)为每平方米磷光的余辉度,以符号mcd/m2表示。

磷光亮度与发光物体体积大小成正比关系,同一种发光物体体积大则磷光亮度强,发光物体体积小则磷光亮度弱。

相传古代磷光亮度以物观查在烛光下1市尺,见小米为优,见绿豆为良,见黄豆为一般而对比。

3、磷光颜色

磷光颜色以乳白为主,也有粉红、浅紫、浅蓝、浅黄色。

4、磷光延时

磷光延时是指当发光物体置于黑暗环境下(暗室)24小时后,再受激发10小时,激发源多为太阳光、紫外、热力,也有X射线、阴极射线、压力,当余辉衰减为零时,判断时间长短值,10小时为优,4―10小时为良,0.5―4为一般,0.5小时为差。

5、综合评价

矿物评价,包含矿物颜色鲜艳程度,矿物的透明度,单晶或集合体,矿物在自然界出现机率。

发光评价,包含夜明珠的亮度,发光颜色,其中彩色为佳,乳白为次,磷光延时长度。

工艺评价,包含夜明珠的大小、圆度、表面抛光度、处理等。

历史文化内涵,包含夜明珠的产地、朝代、品种、典故等。

六、夜明珠检测实例

1、夜明珠实例之一

检验编号:BL112911,形状:球,颜色:黄绿、白、绿,总质量:165.9g,折射率:1.438,光性特征:均质体,紫外荧光长波:强黄绿,短波:强黄绿,内部特征:角砾状构造,角砾由各色萤石组成,其中大角砾为主,其它检验:受紫外照射发强烈荧光,具磷光。结论:萤石。

2、夜明珠实例之二

样品编号:BL2020365,质量:12525g,形状:球形。颜色:浅绿、绿、深绿,光泽:玻璃光泽,光性:均质体,密度:3.18,计g/cm3,折光率:1.435,摩氏硬度:4,荧光性:紫外长、短波显示不均匀的紫、天蓝荧光,磷光:具浅蓝白色磷光。 结构构造:半自形粒晶镶嵌结构,矿物解理发育完全。 矿物成分: 萤石半自形粒晶98%,方解石微粒状0.7%,铁质质点侵染状0.5%,聚合物表面裂隙胶结充填状0.3%。 结论:萤石,天然 备注:受阳光、热作用后,球置于黑暗处,显示磷光。俗称萤石”夜明珠”球。

3、夜明珠观赏石实例

样品编号:BL2060004,形状:石料, 颜色:绿、暗绿、深绿,光泽:玻璃光泽,光性:均质体,密度:3.15g/cm3,折光率:1.440,摩氏硬度:4;透明度:半透明状,荧光性:紫外长、短波显示强紫蓝白荧光,磷光:浅蓝白色磷光。 结构构造:半自形粒巨晶、粗晶镶嵌结构,带状构造,矿物解理发育完全。 化学成分:CaF2:98%,矿物成分:萤石半自形粒晶99%,方解石微粒状0.5%,石英他形粒状0.5% 结论:萤石,天然 备注:夜明萤石观赏石。

七、夜明矿物地质

1、萤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1)、新疆富蕴县扎河坝萤石矿

产于石灰岩中,上部围岩硅化、高岭土化比较强烈,下部绢云母化。矿体厚度在0.5-2.0米之间,呈连续脉状,局部为透镜状,矿脉长约40余米。萤石单晶体多呈立方体,集合体为块状。矿体边部的萤石呈紫色或浅紫色白色;矿体中部萤石呈墨绿色。共生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等,属低温热液型矿床。

2)、贵州大厂萤石矿田

估算储量200―300万吨,主要矿区有必康、后坡北部、后坡南部、沙家坪。

必康矿区:萤石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顶部的茅口灰岩中,在茅口灰岩的岩溶不整合面上,上覆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煤系的砂页岩相,萤石沿层产出。1号脉长800米,宽200―300米,厚1―1.7米。2号脉长110米,宽50米,厚2.1米。伴生矿物有石英、方解石、水云母、高岭石。属低温热液层控型萤石矿床。

后坡北部、后坡南部、沙家坪矿区:萤石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顶部的茅口灰岩中,在茅口灰岩的岩溶不整合面上,上覆地层为下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底部的蚀变玄武岩、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相,伴生矿物有辉锑矿、石英、地开石、方解石、水云母、高岭石、褐铁矿、白云石,石英、地开石组成天蓝色贵翠,萤石自形单晶可大小可达15cm。属低温热液层控型辉锑矿―萤石矿床。

3)、浙江萤石矿床

呈巨大脉状、凸镜状产于酸性火山岩系的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中,萤石透明度高,色彩艳丽,有的具磷光,伴生矿物有石英、高岭石、方解石、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属火山低温热液矿床。

2、磷灰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1)、沉积型磷灰石矿床:我国具有丰富的沉积型磷灰石(磷块岩)矿床,素有”三阳开泰”之称,三阳即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南刘阳。现以贵州矿为例,形成于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生物化学沉积的磷块岩,开阳矿区储量达4.23亿吨,白岩矿区储量达45.55亿吨,高坪储量达4.23亿吨。形成于下寒武统梅树村期生物化学沉积的磷块岩,新华含钇磷块岩储量达9亿吨。矿物成分有氟磷灰石、碳磷灰石结晶成显微晶粒集合体,并有白云石方解石、海绿石、石英、高岭石、褐铁矿分布。

2)、岩浆型磷灰石:在基性岩之斜长岩、碱性岩之苏长岩中磷灰石可作为主要矿物形成岩浆型磷灰石矿床。 在花岗伟晶岩、白云母型伟晶岩、黑云母型伟晶岩、钾长伟晶岩中磷灰石可形成数十厘米的柱状透明晶体。

3、白钨矿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1)、接触交代白钨矿矿床:花岗岩与大理岩的外接触变质带矽卡岩型,白钨矿浸染状分布,伴生矿物有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辉钼矿、辉铋矿、毒砂、方铅矿,如湖南瑶岗仙矽卡岩型白钨矿。

2)、白钨矿石英脉:白钨矿伴黑钨矿稀散分布于石英脉中,白钨矿和黑钨矿可成粗大晶体、晶簇。

3)、高―中温热液充填矿床:硫化物型白钨矿―黑钨矿矿床,产于石英斑岩和砂岩接触带,如广东一地,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钼、铋矿床如湖南柿竹园矿区。

4、闪锌矿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l)、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

2)、高―中温热液型:伴生矿物毒砂、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石英。

3)、中温热液型:伴生矿物方铅矿、石英。

4)、低温热液型:伴生矿物方铅矿、车轮矿、重晶石、石英、方解石。

5、金刚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1)、金伯利岩型:伴生矿物有镁铝榴石、镁橄榄石、金云母、绿泥石、方解石、铬尖晶石、铬透辉石、磷灰石、钙钛矿、铬云母、褐铁矿、水云母。

2)、钾镁煌斑岩型:伴生矿物有钾镁闪石、白榴石、镁铝榴石、镁橄榄石、金云母、绿泥石、磷灰石、钙钛矿、铬云母、褐铁矿。

3)、金刚石砂矿:河流砂矿如湖南常德丁家港,滨海砂矿如辽宁普兰店。

6、水碳硼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气候干旱地区的内陆盐湖沉积,伴生矿物有石盐、钠硼解石、库水硼镁石、多水硼镁石、章氏硼镁石、水方硼镁石。

7、库水硼镁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气候干旱地区的内陆硼酸盐湖相沉积,伴生矿物有水方硼石、钠硼解石、库水硼镁石、章氏硼镁石、水碳硼石、硼砂、方解石、水云母。

8、透锂长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伴生矿物有锂辉石、铯榴石、电气石、叶钠长石、钠长石、石英、磷灰石、钾长石。

9、方柱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1)、气成作用:火山岩裂隙中发育完好方柱石晶簇。

2)、接触交代作用:酸性岩、碱性岩与石灰岩、白云岩产生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可形成方柱石岩,伴生矿物有柘榴石、透辉石、磷灰石。

3)、变质岩:产于绿色片岩(山西省)中,伴生矿物有电气石、黑云母、磁铁矿。

10、诺硼钙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产于硼酸盐矿床中,是板硼石变化产物,伴生矿物有钠硼解石。

11、白铍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霞石正长伟晶岩:伴生矿物有密黄长石、霞石、正长石、磷灰石。

12、密黄长石夜明矿物产出地质

霞石正长伟晶岩:伴生矿物有白闪石、霞石、正长石、磷灰石。

八、自然界”夜明珠”现象趣谈

1、最大的”夜明珠”―极光

地球上南、北极出现的极光,是自然界最大的”夜明珠”。

极光出现在地球上南、北两极,太阳是一个庞大而炽热的气球体,在内部和表面进行着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并产生强大的带电微粒流,以极大速度射向宇宙空间,当带电微粒流进入地球外围高空稀薄大气层时,与薄大气分子激烈冲击产生发光。

1957年3月2日在我国北部边城漠河、呼玛城,当晚7点一团殷红灿烂的霞光突然升腾而起,瞬间形成一条弧形光带照亮了天际。

2、最小的”夜明珠”―夜光虫

夜光虫生长于海水中,属原生动物类的浮游生物,形状似鱼卵,大小为0.02―5mm,因氧化作用而发银白色光,是最小的”夜明珠”。

当黑暗晚上海水中含夜光虫200个/升时,呈现弱银白色光,若黑暗晚上海水中含夜光虫1000―2000个/升时,呈现强银白色光。

在1909年8月11日”安布利亚”号轮驶向科仑坡,在海域前东南方向发现一片亮带,开始以为是快到达港口城市,后来越来越亮,亮带千余米,原来是夜光虫构成的亮带。

3、飞舞的”夜明珠”―萤火虫

夏日的夜晚在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可欣赏到满天飞舞着一盏盏、一亮一灭的发着黄绿色、橙红光芒的”夜明珠”,那就是萤火虫。

萤火虫属鞘翅类昆虫,古时有”腐草为萤”之说,又称”炤”、”夜照”、”熠熠”,古希腊称为”拉恩批鲁”。萤火虫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都发冷光。萤火虫腹部最后二节为发光部分,白天呈灰白色,夜里发光,冷光是通过透明表皮下面的发光细胞发出,发光细胞由小颗粒线粒体构成,线粒体能氧化、合成能量,发光细胞中还有萤光素、萤光酶,当萤光素与含能量物质结合,氧化时受萤光酶催化,化学能则转变成光能而发光。

4、游曳的”夜明珠”―鮟鱇鱼

游曳的”夜明珠”是深海的鱼类,有鮟鱇鱼、日本松球鱼、蟾鱼、前肛天竺鲷。

鮟鱇鱼发光器存在于”钓竿”末端,在黑暗的深海闪闪发光,与同类鱼联系。日本松球鱼发光器存在于下颌前方。蟾鱼发光器有840个,前肛天竺鲷发光器存在于肛门附近,发光器腺细胞能分泌磷质,在氧化酶作用下,使磷产生氧化发光。

九、夜明物质的商机

1、矿产资源的优化

天然夜明的物质是稀少的,萤石夜明珠是从萤石矿床中发掘出来的,联想到我国,尤其是西部矿业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可比喻为卖米还是卖饭的关系,以达到开发增值目的,卖一吨萤石矿石价格在二百元左右,达到工艺萤石条件的价值更高,一般是矿石价的十倍。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萤石是制作夜明珠的最佳天然矿物,萤石又是唯一制作大型夜明球体的最佳原料。我国萤石储量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墨西哥。浙江、贵州、新疆是萤石主产区,在河南、内蒙、广东、湖南也有萤石产出,开发萤石矿山时应提高科技力度,应重视萤石中荧光强,磷光强的矿区、矿层、矿脉、矿石的综合开发利用,避免特殊性质的资源白白流掉,因为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关于磷灰石多少一克拉和磷灰石多少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磷灰石多少钱、磷灰石多少一克拉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该文章由作者:【马鸿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