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不吐钱的到底是貔貅还是饕餮?
只吃不吐钱的是貔貅。
貔貅(拼音: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貔貅(pi,xiu):在南方及东南亚一带都称其为龙的第九子,大嘴无肛,只进不出,深为赌徒所喜。澳门赌场便摆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挣不赔。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传说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饕餮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物,别名叫狍鸮,古书《山海经·北次二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手。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最后把自己都给吃掉了。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扩展资料: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禄,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
据古书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也是皇室象征,称为“帝宝”。又因貔貅专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貔貅
饕餮凶猛庄严,为何古代的玉器青铜器上大多都为"饕餮纹"?
饕餮,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兽,相传为上古四大凶兽之一。有传说饕餮是缙云氏的儿子。也有的说它是断头的蚩尤。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爪,大头大嘴。古代青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饕餮最著名的一个特点就是“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所以后来形容贪婪之人便称他为:“饕餮”。
就吃的来说在古代,鼎是最早烹煮器,而“饕餮性好食,故立于鼎盖。”
还有一种说法,早期人类社会,动物对人具有神奇力量,而人则是被动的。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使得人们期盼神力的庇护,甚至把自己想象为某种猛兽,刻画兽身人首或人身兽首的形制、纹饰。用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也。”周人装饰饕餮纹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知道贪吃必将害己,也暗含着人对猛兽恐惧万分、痛恨不已又无能为力而诅咒它们自食其果的感情成分。
盛食器,作为礼器使用时,也常以偶数组合与列鼎相配合。史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现代对青铜器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刚冷而狞厉,不知道过去的审美是不是这样,或许是因为饕餮这个贪吃鬼戳中了古人的萌点呢!
关于一个上古神兽
貔貅
貔貅生性凶猛,因为没有肛门,只进不出的传说让它的招财能力更加令人坚信不移。曾听说有经营不善的公司、工厂等或下家运不好的人摆设一对天然玉石精雕之玉貔貅,可改变气场让貔貅替你出去招财,使事业鸿图大展,让家运顺财运旺。传说中它可是非常喜爱金银财宝的味道,常常会咬回很多财宝博得主人的欢心。
这个招财猛兽分有雌性和雄性,雄性为 “ 貔 ” 雌性为 “ 貅 ” ,头上通常有独角或双角,独角即称为辟邪,双角则称为天禄。不过流传下来至今似乎是不分雌雄,大多是独角了。通常它们都有长长的尾巴,似狮却带有双翼,寓意为 ( 飞黄腾达 ) 。如果是尾巴七卷翘,身上背元宝、蝙蝠,就象征 ( 遍地是福气 ) 。还有身上有火焰的、龟的等等。通常它的神态非常凶猛、威武,而且传说特爱吸食妖魔鬼怪的精血,而且还可以转化为财富。
一般制作貔貅的材料有三类:
一为金属,大多为铜制品,其价格便宜,色泽近似黄金,适合用来生财。
二是质地坚硬的木材,以前古时的一些名门毫宅,会用上好的木材,雕刻成貔貅放在横梁及屋脊上,可挡屋外莫名煞气,去灾迎福。
三是瓷制品/玉制品/琉璃等,瓷制品不常见,大部分是用于埋在地下,一样是辟邪化煞用的。
玉石本来就拥有万物的灵气,想当然以玉石雕刻的貔貅,功效更佳,而且一般玉雕品皆为随身配戴,如此一来可护佑自己的身体。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有着内容特别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些民俗传统文化中,有深受人们喜爱的能够驱灾避邪、招财纳福的五瑞兽:貔貅、麒麟、狮子、龙龟、蟾蜍。而貔貅则是排名首位。
相传貔貅是龙的第八个儿子。龙生九种,种种不同。而貔貅就有非常奇特的长相。它长着龙头、麒麟角、马身、狮爪。因此在北方,人们又把它称做 “ 四不像 ” 。貔貅是三百多万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带的西域猛兽,具有极强的搏击能力。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神奇,就给他封了一个官,官号为 “ 云 ” 。当时姜子牙发现貔貅每天食量惊人,却从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统就是从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点点奇香无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动物闻到这种奇香后无不争先恐后,不由自主跑来争食,结果反被貔貅吃掉。
还有一个传说,相传貔貅原本是玉皇大帝的宠物,由于是神兽,它每天都以金银财宝为食,而且它原本是可以排泄的,但是有一天,淘气的小貔貅吃饱了爬在玉皇大帝的宝座上睡了一觉,没想到它竟在睡梦中在宝座上排了污物。玉皇大帝上朝时发现了貔貅这一有损皇家威严的事情,非常生气地在貔貅的屁股上狠狠拍了一巴掌,这下可不要紧,貔貅从此没了肛门,不能排泄,也因为这事,貔貅才被贬到凡间。
貔貅的威猛和它只吃不拉、只进不出的特点,千百年来被皇室当作驱邪聚财的神兽而加以贡奉。在民间,古往今来,海内海外的华人喜欢将它摆放在家宅门口、公司、商场的收银台,用以招财纳福,镇宅化煞,改善风水。
现在,在大陆,貔貅已被江苏省南京市指定为其城市的标志;在香港,著名的敦煌集团在其属下所有营业厅的收银台都摆放着一对玉貔貅 ; 甚至,全世界赫赫有名的四大赌场:美国拉斯维加斯,韩国华克山庄,马来西亚云顶;澳门葡京,都有貔貅的身姿。其中华人经营的云顶及葡京的大门口都摆放着一对巨大的用汉白玉雕琢的威风凛凛的貔貅!而我们身上佩带貔貅不仅能避邪保平安,而且在参与亲朋好友间的小赌时你会发现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貔貅,粤音读作 ” 皮休 ”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及雄性,雄性名 ” 貔 ” ,雌性名为 ” 貅 ” 。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 ” 貔貅 ” ,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 ” 辟邪 ” 。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 ” 貔貅 ” 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貔貅的作用貔貅与麒麟有所不同,貔貅是凶狠的瑞兽,且护主心特强。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貔貅在风水上的作用,可分以下几点说明:
一、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将已开光的貔貅安放在家中,可令家运转好,好运加强,赶走邪气,有镇宅之功效,成为家中的守护神,保合家平安。
二、有趋财旺财的作用。除助偏财之外,对正财也有帮助,所以做生意的商人也宜安放貔貅在公司或家中。
三、有化解五黄大煞的作用用来化煞镇宅和旺财,尤其在财运方面,貔貅是有较明显作用 。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的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 古时候人们常也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现在很多中国人配戴貔貅的玉制品正因如此。
汉书 “ 西域传 ” 上有一段记载: “ 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尿牛 ” 。孟康注日: “ 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 ” 辟邪便是貔貅了。
*************************
貔貅是中国传统的招财神兽,生活在距今约三百万年前的生手,传说是龙的第八个儿子,麒麟的兄弟。它的典型形象为龙头,鹿耳、羊角,狮身、凤尾、虎爪、并且有七七四十九种化身。
据史料记载,商朝末期,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有一次行军途中曾见到一只貔貅,但当时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凶猛,就将它收为自己的坐骑,带著它打了很多胜仗,后来武王十分高兴,就 ? 貔貅封一个官,官号为 “ 云 ” ,当时姜子牙发现貔貅每天吃很多的肉食。但从来都不大小便,它唯一的排泄系统是从皮毛中分泌出来,并且汗液奇香无比,远处的动物闻到香味后自动跑来争食,反被它吃掉。后人因貔貅只吃不拉。只进不出,便将它当作聚财的神兽而加以贡奉。
在东南亚沿海地区,人们更加相信貔貅有镇宅的作用,当地的台风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人们只能祈祷神灵的庇护,而貔貅,是龙的的九子中最威猛的一个,并且貔貅从不主动攻击,而是坐筹猎手上门,人们觉得它非常稳健就将它贡奉在万堂之中,以作镇宅之用。
传说必竟是传说,然而在我国古代,貔貅在皇宫裏却有三个正式的称谓:汉武帝刘邦曾命名貔貅为帝宝,因貔貅是皇室专用之物,通常将它摆放在王陵门口,书房或是内务库,用开国昌运侵其龙脉,绝非一般官员及百姓所能使用,后来貔貅又名天禄,即天赐福禄之意,又因貔貅专食各种猛兽,邪灵,故又名 “ 避邪 ” 。
关於貔貅的另一个详细的记载,是广东省南雄市永康路延祥寺内的三影塔,于北宋祥符二年(西元 1009 年),是广东省仅有的有绝对年份可考的北宋早期砖塔。该塔为九层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角形,高 50.2 米 ,塔檐的 每个檐角的梁头下,悬挂一只铜钟,全塔共挂有 48 个铜钟。若细心观察还会发现塔檐上每条檐脊的端部各蹲著一只酱红色的貔貅。此塔上貔貅的来历,要追溯到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隐居在绍兴博大士那裏读书,有一年,始兴,南雄一带瘟疫流行,死人甚多,只有用貔貅角磨水喝才治渝,萧统为了给百姓治病,从始兴到南雄追捕一只貔貅直到三影塔下才将貔貅抓住,百姓得到治渝,而萧统却因劳累过度不幸身亡,后人 ? 纪念萧统,同时也为了寄托祛灾托福的心愿,建塔时就将貔貅放在塔的檐用。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中,提到貔貅可以化解多种煞气。风水学中所谓的煞气,即指周围的环境对人 ? 生的不良影响,比如中国历代建筑大多门向南开,因古人深知此向可以避开寒冬的北风吹袭,而夏天又可享受南风的清凉。若反之,即为迎风煞,若住处面对侧所,垃圾场终日受秽气侵袭,心情必然不佳,在风水学上称为独阴煞。若面对灯柱、电杆、则为顶心煞,凡此种种,周围的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风水学上化煞的方法很多,而较佳的化煞方法,是摆放化煞的法器而不能影响先有的室内布局。
貔貅乃是风水镇宅,化煞转祸为祥之神兽,最擅长化解五黄煞、天斩煞、穿心煞、镰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阴气煞、二黑煞。
所以貔貅具有避邪镇宅,化煞及旺财三大功用。
必玺、云南腾冲的一种玉石加工图案,传说是龙之子,只吃不拉,是聚财的一种神灵
貔貅(píxiū),又名天禄、辟邪、百解,共四个名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古时候人们也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它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从不泄,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
古代的一种神兽,专门吃金银财宝,吃了不拉的那个,是什么神兽?叫什么啊?
貔貅(音皮休)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传说貔貅是龙生九子的第九子.能腾云驾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相传有辟邪挡煞,镇宅之威力.龙生九子,神通不一。其子貔貅,胜父千倍,长大嘴,貌似金蟾,披鳞,甲形如麒麟,取而兽之优,有嘴无屁股,吞万物而不泻。可招八方财,可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传貔貅因为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许吃不许拉。所以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肚子是个聚财囊,同时催官运。
中国五大神兽是什么?
中国五大神兽是哪些
中国五大神兽分别是黄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先民将天地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其中每一方对应一种神兽,前四种人尽皆知,它们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但第五种神兽却鲜有人知,甚至到了汉代的时候,世人对于五神兽的说法便逐渐流传为四方神兽了。张衡在他的《灵宪》中感叹道:黄龙轩辕於中,则是轩辕一星,与苍龙、白虎、朱雀、元武四兽为五矣。世之言星者,惟知四兽,而不知黄龙,是求之未尽也。中神兽黄龙,时至东汉,便已经成了鲜为人知的存在。
1、黄龙在中,属土,追随黄帝轩辕。
古云黄帝乘黄龙而去(一说化黄龙飞升),《史记·天官书》言:“轩辕,黄龙体”。按照古籍记载,黄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黄龙的化身,《归藏·启筮》说鲧、“化为黄龙”。大禹之母是“修巳”,修巳的意思就是一条长蛇。《山海经·海内经》郭注引《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是前承《吕氏春秋》而又加三岁不腐,化为黄龙云云。
2、青龙在东,属木,追随人王伏羲。
苍龙,东方七宿,亦名青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青龙代表的方位是东,左,于五行属木。《巫咸占》曰:五星入二十八宿宫,中外宫同。表春季。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白虎通义》云:“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
3、白虎在西,属金,追随白帝少昊。
在先秦星宿观念中,白虎被视作西方七宿化成的神兽,四灵、四象之一,汉代五行学说兴起,四象合于五行,西方白虎又多了象征五行中金行的意义。而五行又与五常合一,所以毛苌注《诗》曰:“白虎玄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
4、朱雀在南,属火,追随炎帝祝融。
朱雀,《三辅黄图》所谓的“天之四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代表的方位是南,于五行属火。《巫咸占》曰:朱雀天神,王者须祀,则其道昌,天下兴。井、贵、柳、星、张、翼、轸为其七宿。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且作为天之四灵与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礼记四灵之一的凤凰更加尊贵。
5、玄武在北,属水,追随玄帝颛顼。
《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天官书》说:“北宫玄武、虚、危”。《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龟在古代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并能导引行气,《史记·龟策列传》载云:“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不死。龟能行气导引”。
该文章由作者:【愤怒的老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