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和田玉(国标和田玉硬度)

和田玉是什么玉?

说起和田玉,大家都不陌生。

但什么是和田玉?中国特有的国玉?产自和田的玉?

其实,和田玉有很多种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聊聊到底什么是和田玉。

1、狭义和田玉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说到和田玉这个概念,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就叫和田玉,其实仅从地域上划分,这样说也没什么错误。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并且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就是“产玉石的地方”,其底下包括七县一市。

当然了,这七县一市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几乎都产玉,而且产量大,且种类多,质量好。

除了在两河流域产的大量籽料十分出名,像位于和田地区西部的喀什地区的塔县、叶城、皮山和莎车等县也产玉,并且在历史上,叶城的密尔岱山以产青白玉大山料而闻名,只是现在很多不玩玉的人不熟悉罢了。

所以,虽然和田玉这个名字是以和田这个地名命名的,但是包含的区域也十分之广,并不拘泥和田,只是产自和田的玉更为出名而已。

2、广义和田玉

广义的和田玉范畴更大。

不过在国际标准中,和田玉的范围又进一步进行了扩大。

和田玉不仅仅指新疆地区的一些地方所产的玉,而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只要其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美观、耐久、稀少性和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都能够被称为和田玉。

比如俄料、韩料、巴基斯坦的,甚至是一些中东的玉石,都属于和田玉的范畴。

3、时间概念的和田玉

与和田不同历史时期的命名有关。

在我国古代,关于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的命名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比如,其在战国之时,被称为禺氏之玉;

秦朝时,摇身一变,又开始叫昆仑之玉;

然后又历经于阗、和阗等名;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1959年9月时,改和阗为和田,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并且顺带一提,汉代至明代,和田等地古时候叫于田国,与现在的于田县并不是同一地方,区域范围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要是听到别人把和田玉喊成“昆仑玉”、“于阗玉”等名,也不要惊讶,毕竟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那么,关于什么是和田玉,你了解了吗?

青海和田玉的八个等级分别是什么?

和田玉的八个等级分别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以及红玉,都各具特色,且颜色都是由浅至深,光泽温润,其中红玉是和田玉中的极品。

1、白玉类是和田玉的八个等级之一,和田玉白玉类并不是越白越好,白而不润的白玉并不是好白玉,白度过高会变成死白。白玉一定要润,上等的和田白玉为温润脂白,其中特级白玉为羊脂白玉。

2、青白玉类其实是白玉和青玉的过渡品种,这种和田玉的上限和白玉接近,下限和青玉相似,是和田玉中数量最多的品种。而青白玉的颜色以白色为基础色,白中有青、闪黄闪绿,质地比较均匀柔和,可以呈现油脂或蜡状光泽。

相关内容: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

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和田玉鉴定标准

1、国家质检局是如何鉴定和田玉的?

(1)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标准

和田玉鉴定依据的标准为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 鉴定》(这两项标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代替2010版)、新疆地方标准DB65/T 035—2010《和田玉》、国家标准样品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等。和田玉金镶玉饰品的贵金属含量的检测还需依据国家标准GB 11887—2012《首饰 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GB/T 18043—2013《首饰 贵金属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

(2)国家质检局的和田玉鉴定方法

包括常规宝石学和大型仪器鉴定方法,一般先多采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对和田玉样品进行测试和鉴定,如果未能得出准确结论,则需采用大型仪器对样品进行进一步测试和分析,最终得出准确结果。常规宝石学鉴定方法包括肉眼观察(主要有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和特殊光学效应等)、放大检查、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紫外荧光、质量、密度和摩氏硬度等;大型仪器鉴定方法包括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

GSB 16-3061-2013中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六块和田玉标准样品。检验中应参照实物标准样品对和田玉样品进行颜色品种分类,特别是在颜色分界线上的样品,如白玉、青白和青玉,应由受过系统训练有经验的2~3名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进行检验,并最终取得一致结果。

和田玉颜色有白色、青白色、青色、绿色、墨色、糖色、黄色以及双色或者多色等,油脂光泽,微透明,参差状断口,绿色品种可见猫眼效应;纤维交织结构;实验室测试折射率为1.61(点测);无紫外荧光;密度为2.90 g/cm3~3.10 g/cm3,常为2.95 g/cm3,在大小相当的情况下,多数情况手掂和田玉比其仿品要重;摩氏硬度为6.0~6.5,小刀刻划不动,多数仿品硬度低,小刀可以划动。市场上和田玉的相似品或者仿制品比较多,如岫玉、石英岩玉、大理石玉、玉髓、玻璃和塑料等,通过观察颜色、结构和光泽等特征,比较容易鉴别。

国标和田玉(国标和田玉硬度)

该文章由作者:【未来时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