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脖子上戴着刻着凤的和田玉代表什么?
凤是美丽、吉祥、温和的象征,也是女性的代表,封建社会中凤代表着最高贵的女性,皇后。凤更多时候是与龙一起,龙是阳、凤是阴,龙凤属火、凤则属水,龙象征阳刚坚毅,凤则象征柔美平和,龙凤一志起,阴阳互济,也符合中国文化阴阳五行之说
古人为什么都爱在玉器上雕龙刻凤?
古人不仅仅是喜欢在玉器上雕龙刻凤,在各种各样的宝石、金银上都喜欢去雕刻上各种各样的好看图案。
其主要的目的是有两个,一是为了美观好看,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二是为了增加价值。相对来说的话,在其他的东西上雕刻,远不如在玉器上雕刻好,因为别的宝石很难看到,像玉器一样有大块的,金银也是如此,况且金银实在俗气,不符合古人那种文雅感。在古代,古人爱玉这是出了名的,首先玉器的那种温婉,文雅的感觉就十分贴合和古人的审美。其次玉在古代还是人品、德行的一种象征。古代有一句话“君子如玉”,预期对于古人来说,这已经不单单代表的是一块玉的本体,更多的他代表的是古人的人格,一种内涵修养。而为了象征身份,也是为了增加一块玉的价值,自然就得添加一些艺术成分在上面,雕刻就是一种能够很好体现出艺术以及工艺的方法,良好的工艺再加上符合大家艺术审美的雕刻,无疑是能够给一块玉身价翻数倍。越精致的玉器,越是代表着一种身份阶层,古代的皇室贵族,更是喜欢借此来凸显自己的身份,所以精湛的雕刻是必不可少的。而龙凤则是另一种身份象征,大多数都是贵族或者皇室才可以使用龙凤的图案。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熏陶,玉器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表现,由玉字衍生出了许多其他的字都是用来代表一种美好的品格。古人认为玉就像人一样,最开始都是一块璞玉的模样,经过了雕刻之后才得以成为美玉。人也是一样,经过了“雕刻”之后,才得以成“人”成“德”。这样有着美好寓意,还有艺术加成,还能音乐透出自己的地位的宝贝,古人自然喜欢了。
为什么古人都爱在玉器上雕龙刻凤?
身处收藏圈,总是时常能够看到一些雕龙刻凤的器物,这些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毕竟,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龙的传说更是传遍了整个大陆。而凤凰,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在古代,人们认为玉是宝贵之物,以玉为祥瑞之器,故礼器、佩饰、信物等多以玉来制作。故此,在古代流传下来的诸多器物中,我们不难发现雕龙刻凤的玉器。比如深藏国家博物馆里的诸多古玉。这些不同时代玉器又各有特点。
从这些藏品中,也许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的很多想法与技艺。
商后期玉龙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器玉质呈墨绿色,间有褐色沁斑。圆雕玉龙,龙首微昂,双角后伏,“臣”字状目,眼珠突起,鼻部微凸,张口露齿。龙身于右侧盘曲,尾尖内卷,两短足前屈,各有四趾。中脊饰扉棱,身、尾饰双线阴勾菱形纹、鳞纹,左足外侧饰云纹。
龙是商代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母题,习见于青铜器、玉器、骨角器的装饰中。在龙的刻画中,眼部多作“臣”字状,身、尾多饰鳞纹、菱形纹,中脊以扉棱表现。这些程式化的纹样,既反映了商代艺术的成熟,又是时人对于龙的诠释。
商凤鸟形内双援玉戈
青玉,体扁平。凤鸟冠雕刻一大一小弯弧形援戈,中间有脊锋,前锋呈三角形,尖锐,两侧带刃,大援下部有扉棱和穿孔,可佩系。内为凤鸟身。
凤鸟头后有角,棱形眼,尖喙,双翅并拢,尾部向上卷起,爪呈钩状,尾、足各有镂孔。翅膀用阴线雕刻,羽翎纹,两面纹饰相同。
商后期玉凤佩
黄褐色,镂空雕刻。形状为侧首回身状,头似公鸡,头顶有齿脊状冠。圆眼,尖喙,胸部向外凸起,与尾连成弧线形。短翅长尾,尾翎分开两叉。爪卧胸下,背中间有一突,突中有一小圆孔,可佩带。翅膀上雕刻四条阳线以饰翎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制作精细。
此玉凤翅上雕琢的羽翎纹用的是浅浮雕的方式。而对于冠、翅、尾翎部位的虚实处理则反映出商代工匠已经熟练掌握了镂空、钻孔技术。
春秋玉龙形饰
青绿色,薄片体。为长方形,身体卷曲,头侧视,圆形小眼,吻部前伸,下部似有双足,另一侧有一弯尾。
一面饰勾云纹,中部身躯镂空成涡形孔,器物表面有切割痕。
另一面光素无纹。春秋时期琢玉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制出了更为精美的玉器,纹饰从平面向隐起、从简单到繁复的方向发展,雕刻技法采用浮雕、镂空与阴刻相结合。
战国夔龙形佩
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
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
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西周曲体玉龙
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
器呈黄褐色,造型为“c”字形。头部较大,长眉,椭圆形长梢眼,口微张,鼻向上勾卷,器身弯曲状,由粗变细,尾呈尖状,向上勾卷,器身阴刻勾连云纹、眼目纹、二字纹等,口部镂空一小孔。
此器造型是商代卷体玉龙的延续,但造型趋于平面化,背少雕脊齿,纹饰中少见重回纹及雷纹。相比商代,周代早期玉龙在雕刻技法和纹饰上有所变化。
玉龙的嘴部、唇上翘并有角度。周初龙角也比商代小,但根部较大,躯体比商代瘦长,纹饰也较复杂化。西周中晚期,身躯更细长,无角,代替龙角的是花叶形耳朵,东周时出现卷云形耳。周代玉龙大多不雕刻腿和足。
战国中期玉凤鸟佩
河南省辉县固围村二号墓出土
器呈白色,上有黑色沁斑,尾端稍有残缺。体扁平,两面透雕成凤鸟形状,身成“s”形。俯首,张口,尖喙较长,并向内勾卷。圆圈形目,头顶有冠,身体较长,胸前部伸出一爪,较锋利,呈抓握状。背部雕有翅羽纹,分成两叉,一长一短,均向上呈卷曲状。尾部下垂。器身阴刻云纹、曲线纹等。
战国时期,雕刻有大量的精美龙形佩饰,此器的造型与龙形佩有相似之处,但在喙、冠、翅、爪及纹饰上又有着独特韵味,更显生动鲜活。
战国玉夔龙佩
河南省洛阳西郊小屯村出土
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双面雕刻,纹饰基本相同。夔龙为“s”形,下有足,行进状。低首,有耳,圆眼,上吻较长并向上翘起,嘴张成圆形。龙身向上拱起,长尾,尾部为叉形尾,一尾向上勾卷,另一尾向内部勾卷。身下有一足,向内弯卷。夔龙身和尾部琢刻阴线纹、斜方格纹和勾云纹等。
此龙头顶到下颔处有一垂直透孔,单面钻成,可系佩。此器虽小,但是做工精细,纹饰极精。
战国凤鸟形玉饰
河南省辉县固围村六号墓出土
器呈黄色,有褐色沁。扁平体,两面雕刻,刻一凤纹,昂首,头顶高冠向后飘舞。圆眼,尖喙,嘴紧闭并镂空成一圆孔。腹部前挺,三叉长尾向身后卷曲并高高上扬,紧贴于头、颈背部。凤身刻勾云纹,尾刻翎纹,中间长尾尖部呈扇形,上斜刻阴线纹。
器正中有一穿孔,器下部有榫。造型优美,纹饰精细,线条流畅,是战国玉雕珍品。
西周龙形玉饰
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62号墓出土
玉为浅绿色,半透明,器表有光泽。体扁平,呈“c”字形状。龙首雕刻宽大,头上饰一长角,头顶起尖脊,椭圆形眼,口部大张,上唇向上勾卷,长舌呈长条形向颈下勾卷。龙躯体卷成弯勾形,尾端平齐。
龙的边缘随器形雕琢单阴线轮廓线,身躯中部刻双线勾云纹。此器造型优美别致,特别是龙嘴部形状特殊。玉质光润亮泽,纹饰流畅。
[声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联网搜集并整理发布,侵删。同时,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推荐阅读:
漫谈宋代玉器的鉴定
到底是谁设计的故宫?
一件“镇馆之宝的传奇三百年”
北京世园会考古发现古墓1146座包含完好魏晋家族墓地
月牙龙凤吊坠的寓意和象征
龙凤玉佩寓意着龙凤呈祥,一般来讲,玉佩上的龙凤图案大多用来形容夫妻间比翼双飞、相濡以沫的忠贞爱情,象征着男女双方的至死不渝。
月牙玉吊坠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
“龙凤呈祥”吉祥物寓意着会带来一派祥和之气!
“龙凤”含义吉祥,龙凤是阴阳的完美结合,表达寓意美好,因此深为国人所喜爱。在中国传统图纹中,龙凤图是从简单到复杂,历经了一个由朴素至华丽的变身。
龙凤玉佩寓意
龙通常由蛇身、狮头、鹿角、鹰爪、鱼的鳞尾等组成,象征动物的刚健美与柔和美。凤鸟的起源及历史类似于龙,它是女性的化身,是阴性柔美的代表。凤鸟是由公鸡的头、鸳鸯的翅、孔雀的尾、仙鹤的腿组合在一起的神鸟,象征幸福、和美、团圆、女性美、阴柔美等。与龙阴阳相对,既代表男女相生相袭,又代表和谐美好,故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之说。龙凤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所以,玉龙凤佩自然成为中国主体玉佩饰。
战国、汉代,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思潮变换,导致玉器风格大变,龙凤玉佩更不例外。此时龙凤由单一、单体的独立玉器演变为其他玉器的纹饰,或成为其他玉器造型中的一部分。龙凤纹作为装饰纹样广为流行,如在玉璧、玉环上刻龙凤纹图案。由龙首演化的璜形佩,龙凤结合琢制的玉鸡心佩及其他玉饰几成主流纹饰。更重要的是由龙与其他动物演变而来的“辟邪”、天禄、蟠螭等神兽玉雕大行其道,成为圆雕动物主流题材,他们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体现了战国、汉代高超的雕刻艺术。圆雕玉龙、玉凤较少,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该文章由作者:【哥斯拉不说话】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