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加工步骤(宝玉石加工步骤图)

打磨玉石需要注意些什么?

需要注意打磨力度和工具,才能使玉石保持协调美观,光泽圆润,同事也需要耐心,切记不能操之过急,以防损坏玉石的外形和整体形象

玉石打磨步骤

凸面型宝石的一般加工工艺流程如下:1、开料 2、出胚 3、圈形 4、粘胶 5、造型 6、细磨 7、抛光 8、清洗 9、上腊

1、开料

这道工序主要是针对分割一些较大块的原料而言。按照设计要求,将大块的宝玉石原料按设计要求分割成一定厚度的片料或小块料,以便于在进入下道工序(出坯)后进一步切割成粗坯。

在开料工序中,对于大块的原料(主要是一些玉料),时常需要使用较大型的切割机,如切片机;对于块度较小一点的原料,可直接在修整锯片切割。常用的锯片为直径150-200mm、厚度0.3-0.8mm的钻粉锯片。而对高档的宝(玉)石原料,宜选用更薄一些的锯片,以减少刀缝损失。

对开料工序的要求主要是:

(1)切割较大的块料时,一定要在较大型的切割机上进行,切割出的片料平行度要好,厚度均匀一致。

(2)对于一些有特殊光纹图案的宝玉石原料,切割时也要注意定向,如玛瑙、孔雀石等。

对于某些可能出现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原料,一定要先做仔细检查,定好方向后再切割。否则,将会影响到后续出坯工序时的定向加工,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出胚

切割出的片料或小块料再切割修整成接近设计凸面宝石款式腰部形态的粗坯料。一般分两步进行:

(1)画线

即在宝石材料上画出设计款式的腰形轮廓,以便于进一步切割、修整加工。

(2)切割修整

在修整锯上进行,将画好线的片料分割开来,并对单个小料按线样轮廓修整,逐步切除边角作料。

3、圈形

将经过切磨修整后的坯料圈磨出所设计的腰形。操作方法:

(1)一般在砂轮机上进行,砂轮粒度以100# —120#为宜。

(2)手持操作,逐步磨削突出棱角,使之渐趋腰形。

(3)对于脆性较大的宝玉石材料,宜放在稳定支架上,并垫一层皮革,以防破碎。

(4)要注意用力适中,始终保持水冷。

工艺要求:

(1)要保留一定加工余量,所圈形状与所画轮廓线基本平行,其间应留有0.5mm左右的加工余量。

(2)为了防止底面边棱破损,在圈磨出腰形后,还需要在底面边缘打磨出一圈小斜面,一般以斜边角度45°,厚度0.5mm为宜。

4、粘胶

用粘结剂将圈形后的坯料底面粘接到粘杆上,以便于加工凸面。宜用平头粘杆,若宝石较大,可便用粗一点的小木棒。粘结剂用2号胶(红胶)。不用粘接架,用手在洒精灯上直接粘接。

注意事项:

(1)粘胶前要将宝石和粘杆清洗干净;

(2)预热宝石、粘杆和加热粘胶时,不能太靠近火焰,避免过度受热使宝石炸裂、胶体老化;

(3)粘接时,要尽量使宝石底面与粘杆轴心垂直,粘结剂不要超过坯料外缘;

(4)粘接后,要等其自然冷却后再加工。

5、造型

将宝石坯料的顶部打磨成弧面,并要求基本达到所设计的凸面形状。

操作方法:手握粘杆在砂轮机上打磨宝石,边打磨边转动,从边部逐层向中央打磨成弧形。

注意事项:

(1)要根据宝石材料的性质不同选用合适的砂轮的粒度和转速;

(2)要循序渐进,在任何方向上都不能一次过度打磨,以免造成因某一部位磨削过多而影响整体造型;

(3)要为后续工序(细磨)保留少许加工余量,约0.5mm;

(4)要充分保持水冷。

6、细磨

精细研磨宝石凸面,使之成为圆滑的弧面。细磨加工可以在盘磨机、轮磨机或带磨机上进行,要选用有“屈服性表面”的磨具,如软面磨盘、砂带等。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磨盘转速不能太快,因转速成过快会使磨盘表面屈服性降低;

(2)施加给宝石的压力要适当大些,使磨盘表面形成下凹的屈服面,包住宝石的被研磨面,以利将宝石打磨成圆滑的弧面;

(3)打磨时要不停地转动粘杆和变换研磨角度,均匀磨削弧面各个部位;

(4)要注意保持水冷,不能干磨。

7、抛光

抛光是凸面形宝石加工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只有通过良好的抛光,才能使宝石获得光洁明亮的光学表面,同时体现出其美丽的颜色、光泽或特殊光学效应等优势品质。

凸面形宝石多采用软盘抛光,软盘即是用木料或金属材料作为基盘,上面蒙上帆布、呢绒、毛毡、皮革等软质材料制做而成的抛光盘。有时也采用布轮抛光,布轮一般用棉布制作,因为棉布对抛光剂的吸附能力较强。

抛光所用的抛光剂种类很多,如硅藻土、氧化锡、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铝、氧化铁等都是很好的抛光剂。

抛光操作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抛光盘的转速要较细磨时快一些,所施加的压力也应更大一些,使抛光盘的屈服表面形成对宝石的包被趋势。

(2)抛光时的操作手法与细磨一样,但要更快一些。要不停的摇动、转动宝石以变换抛光部位或从顶部扩展到边缘,或从边缘扩展至顶部,最终使整个弧面都得到均匀的抛光。

(3)抛光剂通常用水(或其他分散剂)调成糊状,哟、用刷子涂于抛光盘上。要注意浓度适中,每次的涂量不要太多。一般是在抛光盘面近于干燥时,抛光效果最好。

(4)由于抛光中一般不冷却,故在抛光时要特别注意宝石材料的发热问题,尤其是对一些耐热性差的宝石如欧泊、松石、孔雀石等,必要时可以间断抛光,待宝石冷却后再继续。

9、上腊

这些都是善后工序,在操作过程也要谨慎对待。 

⑴ 拆胶 

拆胶时不得硬掰宝石,以免宝石破碎,可靠的方法是将宝石与粘杆的粘接部位加热,待粘合剂软化后,再拧下宝石。

⑵ 清洗

一般用酒精清洗去掉残留在宝石上的粘胶。有些宝石也可用其他弱碱性、弱酸性或有机溶液清洗,但对于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宝石,如松石、孔雀石等,要避免与这些溶液接触。

⑶ 修饰

凸面型宝石的顶面完成抛光后,通常对宝石底面还要加以修饰。如果宝石是不透明的,一般只须用220#的细砂纸或平磨盘,把底面稍加磨平则可,磨削量不能太多,要保存底面边缘的斜小面。如果宝石是半透明的,底面有时也要求抛光。修饰底面可以手持直接进行,也可以把顶面粘接在粘杆上进行。

⑷ 上蜡

对于某些宝石,如有裂纹的宝石或多孔隙的玉石,上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上蜡处理,一方面可以掩盖宝石的裂隙,或充填玉石的结构孔隙,使其性质稳定化;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宝石的光泽,甚至改善宝石的颜色。

如何切割玉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早五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切割玉石等材料的工艺,古人用麻绳加砂石混在一起,用坚硬并锋利的绳子在玉石上反复摩擦生热从而达到切割玉石的效果,是最原始的线切割方法,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流的切割设备主要有两种:电机连接的圆锯片以及经改进的线切割,切割是玉石加工中很重要的步骤,根据选择的玉石材料对玉石进行形态,形状的设计,便于玉石工匠合理利用,这也是玉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两种切割方法相对来讲,线切割对于材料的损耗更小,且切割面更加光滑、平整。

玉石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礼物,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每一种玉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人们把它雕刻成不同的样子赋予其不同的寓意,俗语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可见玉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么,如此珍贵的材料该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分解呢,现在最省料,锯口损耗最小的就是用金刚石线切割机,相对于传统油锯或薄台锯(锯片厚度至少2mm),这种机器每6-8刀,就能省一片牌子料出来,因此好的料子都选择用金刚石线切割来进行分解。

宝玉石加工步骤(宝玉石加工步骤图)

宝石怎样加工

您好

1、宝石成品的加工

宝石成品的加工包括从原材料选用至琢磨等环节。

选用材料者必须懂得宝石的各种特性和评价要领。选料标准包括原料的质地、颜色、透明度、硬度、块体大小,形状的可利用程度等因素,目的是看其能加工出何种价值的宝石。

习惯上,宝石界将钻石、红蓝宝石、祖母绿、金绿猫眼宝石等归为高档宝石;将绿柱石、翡翠、碧玺(电气石)、海蓝宝石、珍珠等归为中档宝石;黄玉、水晶、绿松石、玛瑙、琥珀等为低档宝石。而同一品种的宝石又根据质地、颜色等分高、中、低档,最明显的例子是翡翠,一块艳绿玻璃地的优质翡翠戒面价值万元以上,而低档的翡翠手镯一只也不过数百元。由于宝石的这些特性,故加工时常按品种选料,下料时应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

选料后一般要对原料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原料的内在质量、裂纹、包裹体、晶体光学方位、解理等情况,确定可利用的部分和需剔除的部分,再依照具体宝石的习性、具体形状、加工习惯来设计切割宝石。宝石形状的设计要有利于宝石对光线的折射、反射或特殊光学效应的显现,使珍贵的宝石能通过一系列的光面和棱表现出其内在的和外观的美,更加绚丽光彩。此外,还要考虑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持宝石的体积。

款式方面,经过长时期的实践和研究,国际上已出现了大量流行的宝石设计款式,各种款式中宝石的光面数量、角度、形状均有一定的要求,款式也常有自己的命名,如钻石常被设计成四方八角形、弗罗朗廷(双玫瑰)形、钻圆形等流行款式。

设计好款式之后,要对宝石进行切割、研磨、抛光。切割宝石也叫“开料”,通常用带有金刚砂圆锯的宝石切割机进行。研磨和抛光可在专用的宝石研磨抛光机上进行,该机上有一可以粘信宝石坯料的机械手,机械手可以调节角度、压力;还有一电动磨盘,可以配粗细不同的的金刚石磨片和抛光盘,一般程序是先粗磨后细磨,再加氧化铝、氧化铈或硅藻土等抛光剂进行抛光。虽然现在有半自动化的切磨机械,但宝石加工是很难实行规格化的,主要还是要靠有丰富、良好的切磨技术及一定的宝石学知识的磨工来完成。世界上的一些名宝石,都由名人名匠设计加工。

玉和玉石的加工与一般的宝石不同,它一般被制作成非平面几何形态的各种饰物和工艺品。如翡翠原料(称“仔料”)要由行家开料,尽量能够大块利用,不能大块利用时就要取出价值高(如翠绿)的部分单独加工,或利用天然原料中不同质地和颜色的“翠”和“地”的分布巧妙地设计形象逼真的工艺雕刻品,如绿叶白骨的小白菜等。琢玉的过程包括了选料、设计、粗绘、铡(切割)、錾(凿)、冲(平)、磨(大样)、轧(细部)、勾(纹)、光(上光)等步骤。玉雕师可以用数年时间雕刻规模巨大的翡翠作品,使其成为无价之宝。

珍珠的加工也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圆形且有光泽,可以作宝石用的,只不过占总产量的小部分,称之为原珠。原珠的加工一般有如下的工序:(1)漂白、泡水、浸中和剂;(2)利用灯光进行恒温加热,使其色正发亮,显现光泽;(3)品质分级、大小筛选;(4)穿洞,其中瑕疵少者可钻单洞,用于戒指、耳环等,价值较高;瑕疵多者则钻双洞,用于珍珠串项链;(5)镶嵌或串珠。

2、镶嵌

宝石琢磨成型后,即可以镶嵌在底托上,底托一般为18K、14K、12K等黄金或者白金等。以戒指为例,底托包括腕部(环)、腰部、底座和爪等几部分。底托的制作一般有如下工序;打造胎底(或机铸)、制作零件、焊接、锉磨,最后才能将宝石镶到底托上。

宝石的镶嵌形式变化无穷。若底托中央有一颗较大宝石则称之为“主石”,主石周围可以有小的“伴石”相伴或围绕;也有的没有主石,由多颗大小相同的宝石相伴出现如群星状等等。镶嵌宝石的首饰要讲究搭配,即根据宝石的价值、颜色等光学性质、个体大小、琢型以及流行款式,适当选择贵金属品种和设计首饰款式。考虑到宝石的价值,价格昂贵的钻石应配目考究的底托,也不宜制成佩戴于身体上不显眼部位的首饰;颜色的搭配如浅色的宝石不宜用浅色的底托,颜色太深的宝石宜采用采光量较大的镶嵌款式;宝石的个体大小也要与底托或整件首饰的大小相称,如欧洲人喜欢浑重的戒指,这时戒面的宝石就不宜太小,或需采用多颗宝石、镶碎钻等方法处理;造型方面要求底托的轮廓、线条与宝石形状有一定的配称,若流线型的底托镶上方形的宝石会使人感到不协调;流行款式方面要注意欧美、日本、东南亚及国内消费者口味不同的特点,避免诸如将翡翠这种东方人喜爱的宝石镶嵌到东方人不喜欢的造型或金属用料的底托上这样的毛病。

随着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一些反“潮流”的构思和选择正在不断出现,艺术上的抽象派、现代派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宝石加工上。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珠型宝石的加工

珠型琢型的几何形态较简单,由于珠子用于制作项链、手链、胸坠等首饰,需要把几个或十几个串连起来,因此珠型宝玉石所显示的美,不仅表现在单个珠子的造型上,更重要的是整串珠型宝石的造型上。

(一)珠型的琢型

珠型根据其形态特点可分为球形珠、腰鼓珠、柱形珠及其他形珠(见图5-1-45)。

图5-1-45 不同的珠型琢型

(二)珠型的选料

珠型宝石的原材料很多,大部分属于中低档宝石,如绿松石、孔雀石、玉髓、木变石等。也有部分是人造品,如玻璃、塑料、陶瓷等,当然也有高档品如翡翠等。

珠型宝石由于大部分被用于磨制成项链、手链等,这就决定了珠型宝石颗粒的尺寸要一样,而且数量大,因此加工这种琢型需要批量的机械化生产,以提高加工效率,但同时这种批量生产所带来的损耗也大,不适合贵重宝石的加工。所以珠型宝石多选用价廉的低档宝石材料。

(三)珠型的工艺流程

同其他琢型的宝石一样,将一块原料加工成形状规整、外观漂亮的珠型宝石,也要经过如下几道工序:开石→出坯→预形→粗磨→细磨→抛光→过蜡→穿孔。

珠型宝石的工艺流程本质上与弧面型宝石是相同的,只是加工设备有所不同。

1.开石

由于珠型宝石的原材料(如虎睛石、芙蓉石、东陵石等)不少是大块料,直径在30cm以上,因此需要开石机把它们切割成小块料,切割后的小块料一般不应大于15cm,在开石过程中要注意将原料固定好,要冷却充分,进料均匀。开石机结构如图5-1-46所示。

图5-1-46 开石机结构简图

2.出坯

在选料中我们提到,珠型宝石的成品大致直径相当,因此要对它的原材料进行一些处理,使它形状规整、大小一致。

出坯一般要经历切片、切条和断粒三道工序,程序见图5-1-47。

图5-1-47 出坯的过程

原料的切片需用切片机。在切片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片料的平行度要好,否则切割出来的方坯不是立方体。

2)片料的平面度要好,否则部分成品珠的直径会减小。

3)切割前,要夹紧原料,避免在切割过程中原料翻滚和错位。

4)片料的厚度一般应比成品珠的直径大0.7~1.0mm。

原料被切割成片料之后,就可用多刀切割机讲行切条和断粒。多刀切割切出的立方体珠坯不仅形态规整,而且切割效率高。在断粒后,要对坯料进行挑选,把不符合尺寸和有损伤的坯料挑出。对崩口的坯料要酌情处理。一般要求坯料的棱边崩口深度不超过棱边的五分之一,即

;而角崩口深度不超过三分之一,即

。如崩口过大,就无法琢磨合乎尺寸要求的圆珠。

3.预形

预形又称倒棱,即把一批规整好的坯料置于容器中,用固着磨料或游离磨料将其棱角磨掉,使之达到比较高的圆度,预形后的工序余量在0.3~0.7mm之间。

倒棱有单粒倒棱和多粒倒棱两种方法。单粒倒棱主要适用于珠坯数量少、形状大小相差较大、较贵重的宝石原料,单粒倒棱是用手持方形珠坯在砂轮机上完成的,方法与弧面型宝石基本相同。多粒倒棱适合大批量生产。倒棱的设备有砂盘倒棱和滚筒倒棱两种。

(1)砂盘倒棱机

将立方体珠坯倒入护圈内,砂轮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此时珠坯即在砂轮盘面上翻滚。由于棱和角与盘面接触的几率远大于平面,因此立方体珠坯的平面几乎不会受到磨削,而棱和角将很快被磨削掉。砂盘倒棱机一次可放坯料3~5kg,倒棱时间大致为几十分钟至两个小时,这要根据宝石原料的硬度而定。砂盘倒棱机结构如图5-1-48所示。

图5-1-48 砂盘倒棱机结构简图

(2)滚筒倒棱机

滚筒抛光是通过珠坯与磨料在滚筒内的运动摩擦来完成的(见图5-1-49),在滚筒抛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①珠坯在放入滚筒前要洗净,前道工序中损坏了的珠坯要挑出,否则会影响好的珠坯。②滚筒的速度要控制好。滚筒转动时,珠坯会随滚筒上升,当达到一定高度后(称转向点)开始下滑,形成一流动层,从而使珠坯与抛光剂、珠坯与珠坯之间产生摩擦。如果转速过快,珠坯到筒顶时会纷纷落下,而使摩擦减小、碰撞加大,造成碎珠的出现。反之,转速太慢,珠坯上升高度降低,主要集中在筒底,这样流动层距离减小,结果抛光效果不好,因此控制好滚筒的转速是至关重要的。③由于滚筒工作时间较长,珠坯在摩擦过程中,筒内压力会增大,因此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停机开盖一次,把里面的气体放出,有利于安全。

图5-1-49 滚筒倒棱机结构简图

滚筒倒棱机一次性可放入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的坯料,倒棱时间为几十小时至上百小时。

4.粗磨

在粗磨之前需对珠坯进行分径,即对同等直径的珠坯筛选以备用。

粗磨工序是将预形后的珠坯通过粗磨机进一步加工成圆珠形态,并使加工余量减至0.2~0.4mm。粗磨时,按照珠坯直径的大小选好孔板,并将其固定在底座上,调节孔板的位置,使之与砂盘面平行并相隔合适的间距,将珠坯填入孔板的孔中,然后,盖上上盘,并施以适当的压力。此时压力太大,珠坯易碎或使砂盘不能转动,压力太小,珠坯会从孔中跳出。

5.细磨

细磨工序也称窝珠。粗磨之后的珠坯,仍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且圆度不高,表面经常存有明显的擦痕。为使这种珠坯达到一定的圆度和光洁度,我们使用了窝珠机。细磨的方法与粗磨相同,只是所用容器和磨料的粒度有所不同。

6.抛光

同其他各种类型的宝石加工一样,圆珠宝石的抛光也是为了获得光洁明亮的外表,所不同的是抛光方法有所区别。它所用的设备有滚筒抛光机和振动抛光机两种。在倒棱工序中所用的滚筒即可用做滚筒抛光机,只不过体积小、转速快。

振动抛光通过一振动容器的振动,使容器内的坯料与抛光剂相互作用,以达到抛光的目的。振动抛光一般周期较长,分为粗抛、细抛和上光三个步骤。粗抛主要是利用较粗的磨料去掉圆珠表面明显的研磨痕迹;细抛是为了去掉表面更小的痕迹,以便通过上光获得好的抛光效果。在细抛光完成以后,要将圆珠彻底清洗。然后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及抛光剂(氧化铬、硅藻土或刚玉粉),让抛光机工作24~48h以后,一般可获得良好的抛光效果。

7.过蜡

过蜡的目的是为了使珠子表面不受污染和侵蚀,填平珠子表面的微细凹坑、裂纹及划痕,从而增加珠子表面的光洁度。

过蜡的工序较简单,就是把盛有珠子的过蜡桶浸入熔融石蜡液中,由于过蜡桶形似漏勺,因此可使珠子充分浸蜡,然后提出,用干燥的布把珠子擦净,在此过程中要控制好石蜡液的温度和珠子浸入的时间,以免珠子过热而破裂。

8.穿孔

珠子的穿孔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穿孔时易产生偏差和孔崩口等。

穿孔的方法很多,如手钻穿孔、钻床穿孔、超声波穿孔和激光穿孔。最常用的穿孔方法是超声波穿孔(见图5-1-50)。

图5-1-50 超声波穿孔机结构简图

超声波穿孔是利用超声波高频振动带动磨粒对宝石进行磨削。超声波穿孔的工具头使用硬质合金,它不仅工效高而且磨损率低,工具头(钻杆)的振动幅度为25µm和频率为500Hz时,穿孔效果最佳。磨粒的粒度为180#比较合适。

为防止崩口现象的出现,可采用两端对穿的方法解决,另外这样还可避免穿孔时一头大一头小现象的发生。

玉石的加工过程和步骤

 玉石加工都不外乎锯割、琢磨、抛光、上蜡这四个大的步骤。

步骤/方法

1/4 分步阅读

玉石的锯割

锯割就是在锯割机上将玉石材料分割成适当的形态和大小,以便玉石工匠合理利用。这也是玉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锯割的过程涉及锯机和锯片。自古至今锯割用的工具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人力驱动的泥砂锯到电力驱动的切割机,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现代被大量使用的锯机,则有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种电动锯机,如大料切割机(包括开石机、切片机)、小型切割机、多刀切割机等等。

锯片的种类也各不相同。现代各种锯机的锯片则采用热铸锯片和滚压一电镀锯片,将钻石粉直接热铸或滚压在锯片的刀刃之上,使锯机只需冷却水便可快速对任何硬度的玉石进行切割,效率很高。尤其是滚压—电镀锯片,因其价格低、规格全、刀口薄、切割时对材料的损耗最小,一经诞生,便被广泛应用。

2/4

玉石的琢磨

琢磨是玉石加工的第二个工序。一件玉器造型优劣与否的关键在于琢磨的质量。 琢磨的过程涉及磨料与磨具。磨料是玉石加工的重要辅料。古代工匠用河床中的砂子做磨料。玉石的琢磨是通过有磨料配合的磨具来进行的。通常有两种形式:以松散颗粒磨料琢磨和以固着的磨料琢磨。前者是通过将磨料加水制成悬浮液附着在某些工具(如铸铁平磨盘)上,借助于磨盘的旋转及施加于玉料上的压力使磨料对玉石进行琢磨,这种形式是传统琢磨方法常采用的;后者则是通过树脂、金属、陶瓷等结合剂将磨料固着在一定的基体上制成磨具,从而对玉石进行琢磨,现代玉石加工多用这种方法。如用碳化硅粉制成的磨具称碳化硅磨具,包知各种类型的砂轮、砂条、砂布、砂纸等,以碳化硅砂轮最常用。

3/4

玉器的抛光

抛光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精细的研磨作业,它涉及抛光剂和抛光工具。即将抛光剂与某些液体如水、缝纫油等以一定比例混合,使之附着在抛光工具上与工件发生磨擦。若操作方法得当,即可使玉件显出亮丽的外表。 抛光过程是使抛光剂附着在抛光工具上,使之与玉器发生摩擦而实现的。普通的抛光工具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抛光具凸面、球面及随形表面的玉件,通常都用如毛毡、皮革、毛呢等制作抛光盘或抛光轮,称为软盘;另一类用于抛光具有平面的玉件,通常用抗压力较强的硬质材料如金属、塑料、木头等制作抛光盘。常将以金属制作的抛光盘称为硬盘,木头、塑料甚至沥青制作的抛光盘称中硬盘。玉石加工因多以弧面或曲面多见,所以更常用软质抛光工具。

4/4

玉器的上蜡

上蜡是玉石制品在抛光之后通常要进行的一道工序,实际上这不是对玉料的加工工序,而是对玉器的处理工序。上蜡也称过蜡。

上蜡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蒸蜡,二是煮蜡。蒸蜡是预先将石蜡削成粉末状,将玉件在蒸笼上蒸热,然后将石粉洒在上面,石蜡熔化而使玉器表面布满石蜡,这种方法只局限于表面;煮蜡,则是在一容器中,将蜡煮熔,并保持一定的温度,将玉件放入一筛状平底的玉器中,连容器一起浸入处于熔融状态的石蜡中,使其充分浸蜡,然后提起,迅速将多余的蜡甩干净,并用毛巾或布擦去附着在表面上的蜡。这种上蜡方法可使蜡质深和裂隙或孔隙当中,效果较好。

该文章由作者:【西蔓色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