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器皿装玉石(用什么器皿装玉石比较好)

古代用来装夜明珠用的盒子叫什么?

夜明珠系相当稀有的宝物,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夜明珠很多时候充当着镇国宝器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它是大地里的一些发光物质经过了千百万年,由最初的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集聚于矿石中而成,含有这些发光稀有元素的石头,经过加工,就是人们所说的夜明珠,常有黄绿、浅蓝、橙红等颜色,把荧光石放到白色荧光灯下照一照,它就会发出美丽的荧光,这种发光性明显的表现为昼弱夜强。此外,部分工艺品也利用萤石的特征制作一些冠以“夜明珠”名称的饰品。

夜明珠是什么物质,又何以能发光呢?中国宝玉石协会的专家,对深圳夜明珠进行了鉴定,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是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

当矿物内的电子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由低能状态进入高能状态,当外界能量刺激停止时,电子又由高能状态转入低能状态,这个过程就会发光。稀土元素进入到萤石晶格,在日光灯照射后可发光几十小时,白天照上都在发光,白天看不见,晚上就看到了。萤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雕成玉板者叫夜交璧。因此,能发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贝蚌所产的珍珠。

茫茫宇宙,无奇不有,夜明珠之谜,也是一桩千古疑案。自古至今,历代人们常以爱慕、惊异、迷惑不解的心情,对夜明珠津津乐道。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往往给夜明珠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神秘色彩,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例如,有个神话,传说夜明珠能把“龙官照得如同白昼……”

夜明珠在我国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壁”、夜光石”、“放光石”,相传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夜间能发出强烈光芒的奇宝。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古代中国人喜爱叙利亚产的夜明珠,它别名为“孔雀暖玉”。据说,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称为“蛇眼石”。据日本宝石学家玲木敏于1916年在他编纂的《宝石志》中记载,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水晶,被誉为“神圣的宝石”。

夜明珠本从矿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稀少的,开采也很困难,故此这显得格外珍贵。一些古描写它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面视之色白”的奇异闪光。据说,在古代希腊罗马,个别帝王把它镶嵌在宫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后、公主把它装饰在首饰上或者放在卧室里,以它作为国宝加以宣扬和赞美。

夜明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奇宝?古今中外的说法颇不一致。据一些专家考证,夜明珠并不是象某些人所吹嘘的那样神秘,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经过人们加工后才变成圆珠形。夜明珠发出的光,并不象神话中传说的那样能把“龙宫照得如同白昼”。发光强度较大的夜明珠,在黑暗中,人们在距离它半英尺的地方,能清清楚楚地观看印刷品。

报刊上报道说,工程师霍永锵、肖铭林二位同志于1982年在广东某钨矿床,发现了夜间自行发光的萤石,这些萤石五菜缤纷:浅绿的、深紫的、浅蓝的、浅棕的以及各种叫不出色彩的斑谰萤石,其中唯独浅棕色萤石在黑暗的夜晚里发光,相距2、3米远仍清晰可见美丽的夜光,靠近时,可惜助其光亮分辨出报纸上有字与元字部分。

尔后又发现,发光黄石在紫外线照射下,变成淡绿色萤光,未经照射的萤石则发出浅蓝、浅紫到深紫色夜光。霍永骼、肖铭林二位同志这次收集到的会发光的萤石颗粒较小,只有5至6毫米,颗粒尚不够理想,要获得可制成大颗粒圆珠的矿物还有待今后继续寻找。虽然这次发现的夜间自行发光的萤石还不是古代的传说的夜明珠,但却为今后寻找夜明殊这一极罕见的无价之宝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什么夜明珠在夜间会发出强烈而又绮丽的亮光呢?对此众说纷坛。一些宝石学家认为,因为在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混人了硫化砷,钻石中混人了碳氢化合物。白天,这两种物质能发生“激化”,到晚上再释放出能量,变成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以上只是一部分专家的看法,不一定全面、准确。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据说,有一种叫做水晶夜明珠的,能发出“火焰”般的夜光,但其中的发光物质究竟是什么?至今还不太清楚。总之,夜明珠至今仍是尚未彻底揭开的一个千古奇谜。

何谓夜明珠

“夜明珠”是在黑暗中,人眼能明视的,天然的、能自行发光的珠宝。在古代“夜明珠”又称“夜光璧”,“明月珠”等。著名“夜明珠”有“随珠”、“悬黎”、“重棘之璧”、“石磷之玉”等。

我国民间流传的“夜明珠”,都有着奇异的发光性能,能在无光的环境中发出各种色泽的晶莹光辉。“夜明珠”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为稀有,最为珍贵的珍宝,并为皇权私有。“夜明珠”有着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历朝历代典故中的夜明珠

据史籍记,早在史前炎帝神家时就已出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春秋战国时代,如“悬黎”和“垂棘之壁”,价值连城,可比和氏璧。当时只有大官家陶来公(范合)和价顿(战国时大商人)二人买得起。晋国曾以“垂棘之壁”为诱饵“假首与虞以代编”。楚、秦、魏等国的大夫曾借夜明珠寓意哲理,讨论国家大事。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墓中“以代膏烛”。汉光武皇后的弟弟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武则天赐与玄宗玉龙于夜明珠,玄宗又回子(世宗)一清珠,光照一室。唐有车时,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成吉思汗夜明珠,在台湾曾被偷盗,后被破案,物归原主。元明曾派官员到斯里兰卡米(?)买到红宝石夜明珠和石榴石夜明珠。明代内阁曾有数块祖母绿夜明珠,夜色有光明如烛。

有人视为珍宝,有人弃之如履。古代有人不识宝,曾将悬黎夜色明弃之湾泞。魏国一老农得到径尺大的明珠,见夜色光大怖,于是丢至远野。也有人把夜明珠当成“祸水”而“打之沙石间”。虽然有些只是传说,但夜明珠凭借其美丽、高贵及神秘在我国历史上已自成一种文化。

夜明珠的本质

世界上,自然界的矿物种类数以千计,其中有二十多种矿物,它们在外来能量的激发下,能发出可见光,这就是矿物的发光性。例如:萤石、金刚石、锂辉石、祖母绿等稀有矿物。这些发光的矿物,发光时间有长有短,有强有弱之别。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具有磷光现象的萤石。它含有各种稀有元素而呈紫红、粉绿、翠绿、墨绿和斑烂状的云雾白色。萤石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有一种特有的稀土元素进入晶格时形成自身光源的“发光中心”。它的摩氏硬度为4~4.5。其石貌绚丽多姿、五彩斑烂。经过工艺加工成小则珠形,大则球状。在浓浓的夜幕下,珠形如星光闪烁,球状似皓月吐银。而且有的优质萤石磷光珠,强光熠熠,恒光不衰,这就是世人传说的“夜明珠”。

最大的夜明珠

陕西素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国庆期间,西安展出一颗夜明珠。这颗夜明珠直径1.6米,重6.2吨,通体为绿色,圆滑而光润,仿佛大翡翠一般可爱。在白天还看不到它的光芒,但是到夜晚的时候,在黑暗中自然发出由绿到白的荧光,犹如一轮明月。这颗夜明珠已被评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据悉,这颗夜明珠是由一个矿工在云南发现的,当时是不规则的形状,体积有7吨多,后来经过打磨之后才变成圆形。

夜明珠的分类

“夜明珠”按照基体材质的不同可分两大类。

1.动植物性“夜明珠”:动物界有夜光者如著名的萤火虫,人人皆知。唐代苏颚《杜阳杂编》记唐代宗宝历元年,南昌国献“夜明犀”。植物界有夜光者很多,如《本草纲目》记载灵芝中的“木威喜芝”、“参成芝”、“七明九光芝”都发荧光。

2.矿物宝石类夜明珠:从固体物理学角度矿物性“夜明珠”的基体材料都是无机盐类晶体中的激活晶态磷光体。

所谓激活晶态磷光体是指由于晶体晶格点阵畸变而获得“发光”本领的晶体,而这种畸变,又多半是由于基质内含某些重金属杂质(激活剂)所引起的。例如ZnS中含少量的Cu就能发出黄绿色磷光,此ZnS称为基质,Cu称为激活剂。

由于激活晶态磷光体中激活剂的不同可将激活晶态磷光体也就是“夜明珠”分两类:

①永久发光的夜明珠: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进行激发,而是靠自身含有激活剂,如14C. 3H. 147Pm. 226Ra.232Th.等放射性同位素,能自身激发而发光的。

②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磷光体中的激活剂没有放射性,必须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线等光源激发后才能发光的。

目前常用的磷光体不下百种,它们的化学成分除了碱金属卤化物外,都是二价金属(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硅酸盐,铝酸盐,钨酸盐,磷酸盐和卤素磷酸盐类。夜明珠”——这一稀世珍宝,古往今来有很多神奇和美丽的传说,尤其反映在古典戏剧、电影、小说及宫廷中,涉及夜明珠的体裁颇多。自古历代皇帝登基、太子还朝,夜明珠便作为“镇国之宝”陪伴皇帝及龙子龙孙入宫。因此,古时候,夜明珠成为一个国家至高、至上、至尊、至崇的权利和富贵的象征。披着浓浓神秘色彩的夜明珠在人们传统的意识中,既同帝王将相权威同位人格化;又同天地日月星辰般的圣洁而神灵化。

夜明的神奇传说

东汉时期,许慎提出“玉,石之美,有五德。”春秋早期,管仲提出“玉有九德。”春秋晚期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诸家玉德之说,为我国几千年来爱玉、崇玉、礼玉、赏玉、玩玉、鉴玉、藏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鉴于此情,夜明珠是宝玉石业大家族中宝中珍宝、宝中之王。历代帝王为了垄断和独霸这一特属权,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问津的,甚至连目睹一眼“夜明珠”的风采的权利都没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了讨好和迎合帝王将相的宠爱,大量的收集有关夜明珠的素材,进行文饰和包装,使本已神圣而神秘的夜明珠,更加神乎其神,扑朔迷离。在洪门帮会中的文人智士论说:“宇宙上有36天罡,下有72地煞,合共108天地。啻之夜明珠采撷和孕育了天上日月星辰之皓光,太空中风晴雨露之润泽,大地上山川万木的颖华,人世间的精、神、魂、灵之瑞祥,融于一身。并且夜明珠在传说中又讲道:夜明珠稀有、珍奇、高贵、华丽、神秘是因为它具有36彩,72霞,108光。

说说离咱们最近的夜明珠,最著名的,估计就数慈禧口含“美龄饰鞋”的那颗了吧。据盗慈禧墓的人,也就是孙殿英讲:此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另,有书记载:说它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慈禧含在嘴中是为保尸身不化。不想,正是她安置在周身的宝贝让她的棺材早早的被打开。至于宋美龄把它放在鞋上,只是听说,所以到底是她为了漂亮,或是为了贬低这祸国殃民的末代西太后,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这个现实及传言中都让人无比憎悔的女人,曾把凤冠上的四颗夜明珠取下,意图赠与外侵者,以试求和。幸运的是,她身边的宫女竟有心为国护宝,使这四颗珠子流落民间。1964年被发现,并无偿献给国家。

夜明珠的真伪识别

天然夜明珠是极稀有和罕见的,我们鉴定它的真伪,除了用宝玉石方面的检测仪器科学进行鉴别外,还可以根据它具备的许多特性进行识别。

天然夜明珠

(1) 须经光照15分钟,能在数十个小时内连续发光的浅灰色萤石。

(2) 具有磷光现象,既能产生夜明珠准效应者。

(3) 颜色美丽,半透明,无须任何光照,即永久主动发光,并且发光能量较大。

(4) 一定要把萤石的萤光和磷光区分开来,磷光现象是在外加光源作用,去掉后还能保持一定的发光时间。

(5) 观察它的发光长度、均匀度,及半衰期,余辉长短。

人造夜明珠

(1) 在自身不发光的萤石裂隙中填充萤光粉,仅局部或线条状发光。

(2) 发光部位通过光照后,时间短瞬即逝。

(3) 填充发光物,破绽楚楚,有明显的痕迹,肉眼观看,比较容易识破。

由于纯天然夜明珠价值较高,在鉴定真伪时,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应有国家宝玉石权威检测机构出具鉴定证书作依据。

用什么器皿装玉石(用什么器皿装玉石比较好)

古代刻玉的工具是什么?

古代刻玉的工具有铁制圆盘-铊、无齿的锯、圆锯、钻、锥、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

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在古代制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装在“水凳”横轴上可以旋转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泛称。

陀的名称是玉雕行业沿用历史的称谓,什么时候开始称之为陀己无从考证。在古代,陀与码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很多人用铭字,是否合适有待斟酌。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

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

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

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扩展资料:

早期的玉器加工技术,主要借用磨光玉器的技法,即切割、钻孔和打磨等,后来逐渐发展为镂雕、线刻等。

关于清代砣机,现在我们能够见到比较完整的图像资料则是《玉作图说》,李澄渊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应英国医师卜君要求而作。

他“历观玉琢琢磨各式绘以成图(《玉作图》序)”。也就是经过现场调查作了写生,尽量如实地加以反映,所以此图是可信的。此图册名为《玉作图说》,共十二开,十三图,每图附文字说明。

可以说是玉作的连环书,是继《陶治图》之后出现的又一部纪实的工艺图书,不仅描绘了玉匠劳动操作的场面,还将重要工具名称都一一注明。

中间是书画,左右两侧有竖栏各三行,首行书编号和题名

书写“说”文楷体工整,描述通俗易懂。共分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碢、冲碢、磨碢、掏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碢、皮碢等十三个工序。

一捣砂图说,二研浆图说合为一开,即一图二说,三至十三这十一工序各为一开,共十二开,每图书图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石雕刻技法

玉雕工具有什么?

1、玉雕基本工具

现代玉雕工具种类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锯、料、雕刻、抛光、钻孔和辅助工具等。

(1)砣

砣是玉雕行业非常古老的名称。它与铊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字典上说:“砣就是打磨玉器的轮子。”可以是木制的、铜制的、常用的是铁制的。后来延伸到所有切割、雕刻玉器的工具均称为航。其实现代已将其细分为各种锯片、各种磨头等。锯片和磨头分镶金刚石的和不健金刚石的两种。或在锯片成磨头上的金刚石大多是人造的,现在成本也逐渐降低;多采用钢锡等金属将人造金刚石的细小颗粒镇在锯片上、磨头上或钻头上、金刚石工具加工玉雕,工作效率有大幅提高。为此现代玉雕锯片已多为金刚石锯片等工具。尽管金刚石锯片广泛使用,但无金刚石锯片(铁砣)仍在使用,这种锯片在切割玉料时需要不断加入金刚石砂浆;操作不方便,玉作效率低。但铁阳制作简单,成本低,切割玉料的银口小,可以减少玉料损失,这对于珍贵玉料尤其重要。传统将无石锯片分为铡防和教成。

铡砣:主要用于切割玉料。铡而顾名思义就是其能像铡刀那样切割玉料,铡而其实就是用铁片制作的圆形片状锯片,有的锯片中心有圆孔,这样可以用螺丝与切料机或玉雕机的转轴连接。有的铝片没有中心圆孔(多为无石锯片)这就要用紫胶励在机器的转轴顶端上。铡阳分钦金刚石和不扭金刚石两种。不镀金刚石的铡阳比较原始,规格和定制不严格。挪舵往往边部锯口的厚度较薄,孔部周围广度厚些;这样可以增加铡航的强度。铡航的直径大小不一,一般为250—900毫米,厚度为0.3—1.5毫米。可根据切料需要选择不同直径和厚度的铡布。但是铡航面一定要平整,要有一定弹性;且锯片轴心保持居中不变;铡阳旋转时锯口始终保持稳定不偏。锯口出现偏心时要及时调整。尤其安装无孔铡防,要用热而软的紫胶在转轴上,趁紫胶没有冷却时,要转动翎连的轴,用木棒紧靠锯口使其旋转在一条直线上,紫胶固化后就可以切料了。

原始铁制铡航,也称无也式砂浆锯片,现在玉雕切割采用不多了,目前多采用初金刚石的恻陆,也称金刚石锯片。人造金刚石锯片规格齐全,定制严格,安装在机器上便可直接使用,操作米分简便快捷。按锯片制作工艺分热铸和液压一电镀锯片两种,热铸锯片是将金刚石颗粒与黄铜或其他金属材料的粉末相混合,将这种混合物压人一个特制的薄环内,经加热使粉末馆合,铸造成一圆环,然后将此环焊接在锯片基片边缘上,这样就制成热铸锯片。这种锯片厚度大;适合锯大块玉料,目前开口锯片和韵齿锯片多为热铸型。

液压——电镀锯片工艺就是先将软钢片冲压成锯片基,然后用铣床在锯片上铣出一些小楷,将金刚石粉用少量甘油调成册状,用摄压装置压在锯片上,然后将锯片电镀,使金刚石粉牢固附在锯片边缘的铣旧中。这种锯片的铣口分与边缘垂直和斜交两种、铣口斜交锯片有方向性。整边式锯片多为此类。金刚石锯片按边缘形状又分整边式、并回式、钢用式和沟槽式。

整边式铡陆是指金刚石布满在锯片口边上,因此锯口边缘较厚。这种同拉常常使用,主要用于切割玦度较小的玉料。圆盘直径120—200毫米不等。

开口式制碟与整边式相似,只是银口边缘有若干缺口,锯片宜径越大,其锯齿就越多。

主要是为了使切割玉料时产生的石屑能及时带出。通常这种锯片用于切割大块的玉料。锯片直径一般在105—1000毫米。

钓齿式铡阳就是一种由布满金刚石细粒的“U”字形铜板,均匀而有间隔地压焊在锯口边缘上的锯片主要是为了在部分锯齿损坏时可以及时替换。这种测陆直径850—300毫米,锯齿数与直径有关,锯片越大锯齿越多,多在200—480个齿之间。

沟槽式铡航与整边式测航基本相同,只是银口边缘压了一囵沟槽,沟槽上布有金刚石细小颗粒。规格和直径均与整边式测范一样。

田防:主要用于雕琢出胚,它基本可以完成玉器粗雕的所有工序。錾陆也是圆形铁制锯片,中心有孔;较大的级防可以直接用螺丝与玉雕机转轴相连。

较小的空防需配细小的短轴,细轴与繁驻采用柳接焊牢,细轴必须和防片垂直,然后与玉雕机的转轴连接,这样的转轴前端是空心的,塑舶上的短轴可以将暂防安在正中不偏心,需要用木棒靠紧黎航的细轴,转动玉雕机的轴使垫板回旋转时保持一条线如防片不回就用镇刀或油石将陀片口磨圆。防片出现左右摇摆时,敲击铆点调整使之逐渐平直,这样显陀就安装好了。无金刚石贸防安装较麻烦目前大多采用人造金刚石组航,玉雕时采用金刚石暂防快捷方便。繁脆其实就是直径较小的锯片,直径多小于100毫米,是玉雕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由于锯片直径小,操作起来灵活,不仅可以用于玉雕时黎、标、扣、划等切割也可作贴、靠等磨削。人造金刚石繁陆多是整边式的,直径大的100毫米,小的仅20毫米,厚度小于1毫米多在0.6—0.8毫米之间。

前面介绍况是铁制的圆盘片状其实玉雕行业习惯上将所有切磨的工具都称为航,除上面介绍的铡防和黎防外还有钩航、轧陀、钉陀、膛陀、弯舵等,目前金刚石磨头完全可以代替各种旧式防具的作用。

钩陀:比整防更小,但铊口边部有数种变化,侧面图形有厚薄不一的长祀形、梯形、倒梯形、圆边形、平顶透镜形、圆顶透镜形,这些均为无金刚石的钩航;加工时需要不断蘸金刚石砂浆。主要作用是钩出纹饰花纹和线条。许多金刚石磨头,渚如,花盆、钉子、精棒、混口、针棒、伞棒、钩防等都能起到钩陀的作用。还可用钩陀的平顶和边缘磨削加工玉器行业中用平顶磨削称顶用刃边磨削称技。

轧陀:形状如桥,规格很多,形状各异,是玉雕的主要工具。陀口平直呈直角的称齐口铊口小于90oC的称为玦口。也可以侧面形状称梯形、平头、圆顶、枣核等。目前无金刚石的轧航已很少采用多采用功能相同的金刚石磨头如平头棒、圆顶棒、球形棒、枣核律等。轧陆的主要用途是将暂陀加工后的银痕磨平,使雕件凹凸圆滑,表面光洁,造型准确。

钉邱形状像钉子规格较多,从不到1寸的小钉子到6寸的大钉子有五六种之多。目前采用的钉子都是金刚石的。其功能与钩陀相似,可以作勾、掖、顶、控等玉作,是雕琢玉器细部的主要工具。

膛防和碗花:多为回头、枣核、球形,用于冲磨口径较大的玉器器皿内膛。碗防用铁板冲压成碗形,用于冲磨玉碗、玉炉、玉熏等玉器内膛。现在胜防和碗防大多采用金刚石的,还有特殊用途的异形磨头。

弯陀:用粗铁丝弯成用于掏口径小的玉器器皿的内膛。

目前玉雕行业多采用金刚石雕琢工具按类别划分主要有用于切割玉料的人造金刚石锯片和用于研磨雕琢的各种人造金刚石磨头,其他工具可以根据玉雕加工需要制造如加工手搬就需要圆形空心掏料刀具等。所以金刚石工具种类不仅仅就是锯片和磨头。另外还有金刚石钻头将在下面介绍。金刚石玉雕工具优点在于安装简单,雕琢效率高,加工操作方便等。但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切割玉料的开口较大,将造成玉料的浪费,尤其是高档玉料金刚石锯片成本相对较贵等。使用金刚石锯片和工具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无论切割或研磨时都必须采用凉水冷却锯片切口处和磨头打磨处,一刻也离不开水,否则工具表面的金刚石将燃烧成发,而损坏工具。水伉大小根据锯料或研磨的情况确定。切开大的玉料时直接用自来水冷却成用油来冷却,用级防粗雕或打磨时可以用塑料桶盛水,连接一个细小的塑料管引水冷却就行。冷却水不仅起到冷却工具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除尘防尘的作用,非常重要。

②金刚石锯片切割玉料时进刀退刀应尽量减慢,防上玉料与锯片相撞,璜免损坏锯片,同时可减少玉石碎屑崩出伤人。

③金刚石锯片要尽量安装平直,使其成直线运动。否则锯口变大浪费玉料。

④金刚石锯片使用后最好沿原来旋转方向安装,反向安装将损坏锯片。

(2)钻;钻是玉雕的重要工具之一。玉雕中钻孔是必不可少的工序,玉佩珪绳需要打孔,项链球子需要穿孔,透雕需要穿孔,雕琢链、环、手够、花熏、香炉等需要穿孔或掏料。钻头主要分实心钻和空心钻两类实心钻用于打眼和钻孔,空心钻用于钻较大的孔和套取料芯。打眼一般是指在玉器上钻的孔直径小干2毫米,钻孔是指所钻的直径大些,一般在2—6毫米。雕琢炉熏或手册往往要掏出内部的玉料,用来加工其他玉器或配件,这就需要用空心钻套取料芯,简称套芯。

实心钻:现代普通玉雕打孔方式与古人的差别不大,只是采用电动机作动力,钻头多是人造金刚石的。原始的钻孔方法现在有时人们还在采用,例如用无金刚石的钢针夹在台钻上旋转,不断加进金刚石砂浆,就可以在玉器上钻出穿孔这样的钢针叫实心钻,钢针可粗可细。但是目前玉雕打孔主要还是采用金刚石钻头,用金刚石钻头钻孔,操作起来不仅快捷简单而且成功率高。根据玉器的大小和加工的需要,打孔时可采用台钻或吊钻,吊钻有软轴,钻头安装在软轴上打孔非常方便,尤其是大型玉器的打孔。吊钻还可以安装堑防、钩确和钉航等金刚石工具,用于雕琢大件玉器米分灵巧方便。

激光打孔和超声波打孔等技术的出现,使玉器打孔更加快捷,钻孔不仅成功率高,而且钻出的孔光洁周正。不过激光和超声波打孔只能打小孔,打大孔还得依靠空心钻。

空心钻:空心钻主要钻孔径较大的孔,或为了套芯。过去小的空心钻用金属管制作,而较大的空心钻用铁片或钢片围卷而成,制作大的空心钻需先用车床加工出所需尺寸的规整金属圆筒,圆筒上装一根短轴,可称其为圆筒架,然后将铁片围卷成圆筒状,用小螺丝固定在圆筒架上,要注意的是铁片卷成的圆筒接口处需要留出2—3毫米的空隙,主要是为了加工时金刚石砂浆可以通过这一空隙进入钻孔处。空心钻安装在钻机上旋转时不断加入金刚石砂浆,这样就可以钻孔或将料芯套出。铁片空心钻餐料的开口较小,可节省部分贵重的玉料。现代空心钻头上都镇有数个人造金刚石齿,钻孔、套芯都一样,加工速度快而规整。只是人造金刚石空心钻的开口较大。对玉料有一定损失。

机械钻孔时要注意;玉雕钻孔跟玉雕切割一样,都需要用水冷却,尤其钻头是人造金刚石的,要有足够的水冷却钻头否则人造金刚石遇热后碳化将损坏钻头。钻孔时钻头要慢进峰出,向下施压时用力要均匀,否则容易造成钻头折断或使玉器裂损,尤其是脆性的玉石或薄片状玉件。钻孔或套芯时加工的玉件要固定牢一旦玉件松动,钻孔可能跑偏甚至会崩掉损坏。2、抛光工具

抛光工具的选用很重要;虽然抛光效果与抛光粉的种类有关,但也与抛光工具的种类与结构有类。抛光效果不佳时,改换抛光工具也常能奏效。

(1)胶碾

胶碾,又叫“胶铊”,是用特殊的抛光胶制成的、形状各异的抛光用磨头。抛光胶的主要成分是虫胶和抛光粉,故胶币就是由胶微粉砂轮。中国玉雕使用胶碾的历史非常久。在人造碳化硅微粉问世之前,多采用天然产出的钢玉粉。现代则多使用280号、400号碳化硅或碳化硼。也可根据需要选用更细的抛光粉。

胶碾是抛光粉与工具的结合体,质地强韧而表面又够软,不仅有优良的抛光性能,而且制作方法简便是一种实用方便,用途广泛的抛光工具。

制作方法是先将碳化硼放在两铁片上加热至足以融化虫胶粉为止,然后分数次加入虫胶粉并搅拌均匀。待其稍凉后可如揉面般的折叠数次,使碳化硼能均匀地混合。最后压制成砂轮状,中心孔可用热铁条贯穿而成。亦可用加热法,使虫胶与碳儿硼混合物沾在抛光机的轴杯上,乘热提成球状、棒状。在慢速旋转中用碳化硅条将其打磨成最终形状。

(2)木铊

木铊,是用木材车瓣成盘状、轮状、鼓轮状的抛光工具。木钻本身并无抛光作用,因有些抛光粉依附在木材的碧眼里随木纯转动时对玉雕产品产生抛光作用。因此鬃眼较大的木材都可以用来制作木铊。

由于抛光工具是在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木铊会因潮湿而弯曲变形。为降低木纯的吸水性,要对木铊作浸蜡处理。

木铝价格低靡加工制作也很容易,抛光性能也很好,对那些有剥蚀性的宝石,玉石进行抛光尤为奇效。对一些高硬度的玉石,宝石进行抛光其效果也优于其他工具。因此,木能早就被国内外玉雕行业和宝石行业所采用。

木钻抛光玉作面的形状是多样的;抛平面时,抛光面是平整的;抛凸面形体时,抛光面是呈不同曲率的四面。

不过木材的材质有硬;软之分,因此在使用上略有不同。

①硬质木钻即选用材质较硬的木材辩制成的木纯。使用硬质木铊时,抛光粉应用油或滑脂调制。这样的配伍最宜抛光硬度较高的玉石制品。

②软质木铊即用软质木材制成抛光面层的抛光轮。因为软木较软,牢固性差,故将8—10毫米的软木板粘贴在金属铁盘上。这种用软木制成的木销最宜用来抛光剥蚀性的玉制品。

(3)皮铊

即将皮革蒙在特制的金属盘架或硬木盘架上,使之如同鼓的一侧。任何皮革均可使用。

皮统可用于抛光任何玉石和宝石,对有剥蚀性的玉石抛光,效果尤佳。抛光粉以用氧化铬、红宝粉较好。皮铊的抛光效果优于毡轮。

皮谋可用薄层皮革或3毫米左右的厚皮革。蒙皮面时,一般将皮革光面作为抛光面。

薄皮革的适形性好适宜抛光凸面的玉制品及首饰,厚皮革的适形性差,抛大平面时较好。

(4)毡轮

毡轮有实心毡轮和蒙面毡轮两种。

①实心毡轮采用好羊毛压制而成。尺寸较大时须使用法兰盘。毡轮使用时,转速不宜快。

因为转业较高时,抛光粉会因离心作用而散失,抛光效果反而不佳。

毡轮易吸尘士,尘土会影响抛光效果。保存时应当保持清洁。此外一个毡轮也不宜改换所用抛光粉的种类。

②蒙面毡轮即将厚羊毛毡用热水浸泡10多分钟后将其钉压在馒头形状的木轮上。

(5)布轮

布轮为传统抛光工具。因布较软,故在高速旋转中才能发挥抛光效果。但因转速较高时,抛光纷将会因离心力而散逸,而且玉制品也易被摔出,使用时需注意。

(6)刷铊

用毛岸制成,用于去糙、刷亮。

(7)葫芦铊

用老葫芦干后的硬壳制成,用于抛光。

(8)皮条

即较厚的马皮条。用时割取3—5毫米见方,长度为30—40毫米的一段,一头夹在机器上即可。机器转动时皮条亦会随之转动。可利用这种转动来带动抛光粉。这种抛光法主要用于无法使用轮磨工具的部位。

(9)蜡抛光盘

蜡抛光盘是指用蜡覆盖的抛光盘,专门用于硬度极低的宝石或玉石制品的平面抛光。

蜡抛光盘的盘芯以8—10毫米厚的铝板制作为宜。一股剪成8—12英寸大小,玉作时作水平旋转。

玉作面应车锁平整光滑。将铝制盘芯微微加热至能熔化蜂蜡时,将烟蜡涂上,待全部熔化时;将一块质地紧密的厚布,剪成圆形轻轻蒙上,用手抹平。然后再在布表面涂抹少许修缮使修缮与布均匀地结合在一起。冷却后,将此蜡盘放在机器。开机使其旋转。用极平坦的金属玦压磨已涂好蜡的布表层。目的是使布与铝盘紧紧相贴。在表面完全平整后,可在错盘表面涂上抛光粉。便可用于抛光。

(10)锡面抛光盘

即将纯锡熔化后,撇去表面浮渣倒置在6—8毫米厚的铝圆盘上。凉后,用小刀沿半径方向切划出小道,用以存抛光粉。

古代人怎么制作玉器的?

制玉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制玉工具的进步。过去靠双脚不断地登踏制造动力,现在换成了电动马达,过去切磨工具一分钟转几百转,现在一分钟能上万转。手工制玉虽更温润但其费时费力是难以想象的。张广文先生在《玉器史话》中有一段记述,可见手工制玉的繁复。“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主要工序。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质地非常硬,普通金属刀具不能刻动,加工时需要用琢磨法碾制。一般是在一个桌凳上安上脚踏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一个砣子旋转,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换,最小的砣子仅有钉头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着一种极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转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极慢。一件玉器,不仅材料贵重,制造时所用工时也非常浩繁,特别是清代宫廷制玉,速度极慢,成本相当高。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苏州解办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百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钻掏膛九十一工,做钿六十三工,光玉四十一工,镀刻年款四字做四工。由此而知清代制玉用工之一斑。

故宫博物院玉器馆有《制玉图》一套,约为清人所绘,共 12 副。制玉图风格写实,记录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绘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纱中中淘出的,分红纱、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捣沙、研浆是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幅“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第七幅“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种类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的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幅“绣花图”。即做透雕、镂空。

第十幅“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第十一幅“木跎图”。木跎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第十二幅“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制玉的机器很象现在车床。前面是转动的砣,右边有一个盛水的盆,收集从玉器上流下来的水和沙,所以这个车床样的机器也叫“水凳”。现在的制玉工具非常先进,能制作出非常精细的花样。现在琢磨玉器只在磨的时候不断加水,再不用加沙了,因为沙已经跟砣合二而一了。

什么是实用玉器

玉器在古代是奢饰品是身份的象征,古代的玉器分实用玉器和装饰玉器。

实用玉器就是用玉器做成可以使用的工具和器皿,比如,玉如意,玉石枕头的,玉石碗筷等。

装饰玉器,的品种非常的多,比如,手镯,吊坠,摆件,山子等。

所以,实用玉器,就是用玉做成的可以使用的日常生活中工具和器皿。

_泡玉佩用什么容器

玉石用清水泡就可以。

新购玉件一般也应在清水中浸泡几小时后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再佩戴。其它保养方法:1、尽可能避免灰尘、油污。

该文章由作者:【来自未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