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所谓的肉是什么样的(和田玉肉生是怎么回事)

什么样的和田玉籽料肉质好

油如脂,润如肤,细如绸,白如肪,糯如膏!就是国人心目中完美的玉石形象。

油如脂

收藏和田玉,第一要素就是看它油不油。

“油如脂”的和田玉,看起来就像一块油疙瘩,当然不是人为抹的油,而是它自然散发的光泽,不刺眼,也不暗淡,而是如油一样光洁、温润。

好的油性不是抛光打磨出来的,而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油性极好的和田玉,不管是籽料还是山料,出来的成品的感觉会是不一样的。

润如酥

润这个标准有点抽象,简单说就是玉性的好坏。

什么是玉性呢?

比如有些俄料,油性,细度,白度都挺不错的,但看起来还有有点不舒服。就是因为它的润度差,看起来闷闷的。

这种闷闷的感觉,就是缺少一份润度、灵性。

再比如罗甸玉,罗甸玉颜色更白,结构更细。

但看起来就像是一块石头,即使它的透闪石含量达到了很高,也不会有玉的感觉。

这就是润性的缺失。

润通俗的解释,就是在透与不透的一种临界点。

青海料太透,润性过犹不及,欠缺和田玉的美感。

俄料太闷,缺少了一份润性,同样看起来少了一点什么。

润性也就像小孩子的皮肤,感觉吹弹可破。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玉的质感,玉的美度。

在透与不透之间达到一种微妙平衡。

细如绸

什么是好的细度,完全无结构吗?

无结构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无结构的料少之又少。

一些有色玉种里倒是多一些,在白玉里,能达到无结构标准的是极少的。

白玉中,另一种好的细度表现,是内部呈现均匀的结构。

无结构的料油性不一定好,玉质也不是特别好。

但结构均匀的细度,就会产生好的油性。

就像绸缎抚摸起来,就会非常顺滑的感觉一样。

如果交织的特别细的话,你就看不出它的结构了。

细度好的和田玉,摸上去有一种能把它融化的感觉。

细度好的料子,打磨出来都会有强烈的玉质感,带着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能更好的表现出玉性美。

尤其在如今,很多玩家非常在意结构的大小。

其实无结构不见得一定会好,有结构也不一定会差。

白如肪

和田玉中有种“白如截肪”的说法。

肪,就是动物的凝脂,即板块状的脂肪,可以被称为肪。

“白如截肪”即玉色及质地如同割开的脂肪。

和田玉最好的白,是那种精光内蕴,若含若露,白色温和。

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整体的浑厚自然的质感。

说起和田玉的白,很多玩家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一级白,高白,脂白等等。

而在新疆的采玉人对白也有自己的认识。

比如他们只认白里微微闪黄的白玉才是羊脂,闪灰的次之。白里闪黄的感觉,和刚宰杀的肥羊开膛后看到的羊板油一样的感觉。

真正好的白是一种暖白,透着一种温和,而不是那种白如纸一样的白。

现在有些玩家喜欢用烟标来对比白度,其实这也有不可取之处。

要知道自然中的白,与人工合成的白,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例如在新疆有种用纯棉花织的布叫正白,但那种正白其实也并不怎么白,这就是大自然所产生的色差。

如果用工业上所产生的白,与大自然的白做对比,后者永远跟不上前者,但后者永远比前者看着舒服。

所以,真正的白,并不是跟刚刷过的墙,跟漂白过的纸一样,它一定要是温和的白,甚至不怎么白,但一定是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

糯如糕

糯性是一个很多人不太熟悉的标准。

糯如糕,像年糕!

一块料子如果足够浑厚时,它看起来就如同年糕一般,有油润的光泽,同时也能感觉到它的浑厚度,自然又舒服。

糯,其实就是料子的浑厚!也可以说是料子的“粘稠度”好,料子细而稠!

在同等白细下,糯性的优劣也决定了,玉料玉质感的高低。

糯性越强,往往玉质感就越好。

糯性差,往往会缺少和田玉应有的内蕴之感!

“凝如脂,润如肤,细如绸,白如肪,糯如膏”,满足了这些指标,就是极具收藏价值,品级极高的和田玉。

和田玉所谓的肉是什么样的(和田玉肉生是怎么回事)

怎样辨别和田玉籽料的肉质

和田玉籽料一般块状不大,形状如鹅卵石,圆润而饱满。玉质紧致细腻,油脂性好,籽料也是有三六等之分的,锦木工坊叫教你辨别籽料的肉质要从细腻度、油性、脂粉、老熟度等来识别。

1、玉质的细腻度:

“细腻”其实应该是很高的指标,细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晶体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另一方面也指结构的细度,即短云絮的细密均匀程度。通常细腻度高的和田籽玉,温润感也高,给人予很舒服的、想把玩的感觉。

另外,细腻度很好的玉料,如果致密度也够好的话,打磨出来的玉就会有很强的玉质感,所谓玉质感是一种既柔和又强烈的光泽同时又蕴含着很强内光,玉质感强的玉件天生就有一种高贵气质。

2、看油性:

油性是籽料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一种冒油的感觉,有些料子看着很细,但料子很干,没有油性,有的料子一眼看去就是一个油疙瘩,让人不禁的想要在手里盘玩一下。

关于油性的理解,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既看起来油脂光泽强同时光泽柔和,油脂感强的料子看起来十分浑厚而有质感。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好的籽料要体如凝脂,给人的感觉应该像凝结的动物油脂。

3、再看脂粉:

籽料中经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两个概念。脂性,一般指润度,油润性,只是一种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来炒菜用。粉性,是质感,一种浑厚凝重的感觉。比如那种浓浓的牛奶和白开水相比较有质感,是因为有粉(微小固体悬浮颗粒)。

4、“老熟度”:

最后,籽料里有一种老熟的说法,是否老熟,是判断料子好坏的特别重要的标准,当对老熟度有一定的把握的时候,就算是走出新手的了。老熟怎么来理解呢?其实很简单,可以想象熟透的果实,沉甸甸带着内光深成而不浮透。

谁知道鉴别和田玉的最简单方法?

鉴别和田玉有以下几种简单的方法:

观察玉的表面

和田玉表面光滑、有光泽度,由于会经历搬运冲刷,所以大多数和田玉会有 不同大小的裂纹和坑。而在裂纹处,一般会有氧化 产生的糖皮。假的和田玉光泽度较低、也没有真的那么光滑。

观察玉的光泽

在日光下转动和田玉,看不到大磨面和打磨痕迹,光泽也是没有变化的,假冒的和田玉则有打磨面,呈线条状、片状。转动中光泽也是有变化的。

观察皮肉

真假和田玉皮肉也是不一样的。假的和田玉皮肉是截然分开的,看不出一点过渡色,真的在截面上观察,紧挨着皮的肉会有一点点过渡色的。真的和田玉毛孔和皮色像一根根小钉子延伸到紧挨着皮的肉中。

观察裂纹

观察裂纹也是可以分辨真假的。和田玉90%以上都会有大小不等的裂纹,裂纹的颜色比较深,是附近颜色的渐变过渡色,假的裂纹处的颜色和附近的相差不大,像网状。人工磨光料的裂纹是有沁色的一道线,沁色外重内轻,而籽料的却是相反。

扩展资料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玉质特征

质地

质地是玉石质量的综合表现,包括形状、滋润程度、裂纹、杂质等等。和田玉的矿物组成决定了其质地优良:

(1)因其粒度极细,所以质地非常细腻,是古人所谓的“缜密而栗”,为其他玉石所不及。

(2)温润滋泽。即具有油脂光泽,给人以滋润柔和之感,古人所谓的“温润而泽”,羊脂玉就是以玉滋润如羊脂一般而著名。

(3)有适中的透明度。即“水头好”,为微透明。琢成的玉件显得水灵,有生气。

(4)杂质极少。有的达到无瑕的程度,而且里外一致,是古人所谓的“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或“鳃理自外,可以知中”。

硬度

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长期保存。

和田玉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硬度比较大,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

韧度

韧性通常是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界压力或破碎力的抵抗能力。韧性大的特点是不易破碎、耐磨。软玉韧性很大,这一特点是其它玉石所没有的,可以作细工工艺。

和田玉有如此大的韧性与其特有的毛毡状结构是分不开的。韧度大则不易破碎,而且耐磨,对于玉器的艺术造型和精雕细刻有极大好处,这是和田玉列为群玉之英的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和田玉-百度百科

怎样看和田玉的肉质,“肉质细腻”的“细”指什么

和田玉质地细腻和结构大小主要观测方式的打侧灯,侧面打手电就可以看出和田玉矿物成分的组成形式,有的如云絮状,有的如粥样状,有的如牛奶状,组成形式越小的越细腻。比如牛奶状比粥细腻,粥比云细腻

和田玉怎么看品质

鉴赏一件和田玉作品的品质,要从五大方面来识别,即:肉、皮、色、类、雕。

1、肉

和田玉的肉,就是指的玉质。玉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油性要好,宛如凝脂,细腻温润,则玉质好。二是细腻度,玉石内部晶体颗粒细小排列整齐,短云絮结构细密均匀,看起来温润感人,则玉质好。和田玉的肉质好,是其区别于其它种类玉石的一个重要特征。

2、皮

“玉看皮”,皮即是和田玉表面附着的一层带有颜色的表皮,大多出现在籽料上。皮色是上天的赏赐,让和田玉变得多彩。皮可表达玉的内涵、形象和美感,使玉更具灵性。如果把玉比喻成一本书,则玉皮就是书的封面和封底。

3、色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古人依方位分配五色玉:东为青,西为白,南为赤,北为黑,中央为黄。青、赤、黄、白、黑五色玉石为正色,其它则为间色。也就是说五种正色玉石为贵,其它杂色则品级次之。

4、类

和田玉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山料三种类型。籽料块度较小,年代久远,长期受水的冲刷、搬运、分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品质最好。山流水的特点是块度较大,年代稍久远,比籽料年青,品质次之。山料是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良莠不齐,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还不成熟,品质最差。

5、雕

即雕功。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玉雕的精髓在于“雅、细、灵”三字,题材要寓意吉祥,整体构图简约,意境深远、主题风雅,题材新颖,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审美。

综上所述,玉石识别符合其五点之二三,则为上品,五点全合,则为传世之宝。

该文章由作者:【切尔诺阿尔法】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