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田玉新闻(和田玉诈骗新闻)

你看过如此“其貌不扬”的羊脂吗?

今年和田玉籽料市场出现的大新闻还真不少,如上半年苏州十万成交的一颗精品皮色小籽,宝马加25万换的一颗红皮羊脂籽料还有上个月刷爆朋友圈近千万成交的红皮白籽,等等。

上一新闻的余热还未散去,这几天新疆和田玉市场又有大新闻–200万的羊脂。羊脂200万并不算高,重点在于这块羊脂外貌“丑陋”,与我们平常所认为的羊脂不同。下图便是这块200万的羊脂:

块头很大,肉质达到羊脂级别的籽料原石,已经很少见。从图上看来,这块“羊脂”的确“其貌不扬”。重量为三十多公斤,还带了秋梨皮。

为何外形裂僵多,“其貌不扬”的一块籽料,竟能200万出呢?当然要归结于其肉质部分,肉眼瞧上去,便十分温润,属于大开门的级别。在大家看来,这块“羊脂”如何呢?

虽说如今和田玉市场低迷,但今年以来,频频出现高价籽料。可见,籽料确实越来越稀少。和田籽料越来越难挖,尤其是精品籽料。于是,出现一块精品籽料,很快就能找到买家。能拍出高价的籽料,不乏炒作。但籽料越来越稀少也是事实,“物以稀为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接下来欣赏籽玉河最近的籽料:

本文由籽玉河籽料网编辑!喜欢和田玉籽料的玉友,就关注籽玉河吧!

关于和田玉新闻(和田玉诈骗新闻)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田玉

通读中国几千年历史,爱玉的人数不胜数,尤其是乾隆皇帝,被称为“玉痴”。

他不仅收藏许多玉,为玉赋诗,甚至给自己的儿子们取名也是和美玉有关,嘉庆皇帝名颙琰,而琰就是美玉的意思。

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玉的审美以“质、形、色、工”为主要标准。

一块玉最美的地方往往体现在它的“质”和“工”上。《礼记》上说:大圭不琢,美其质也。

可见在古代的玉器雕琢中,真正好的材质的玉器恰恰要采用“素”的方式雕琢,号召保持自然,简约之美,体现了一种艺术境界。

《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唐司空图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也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具在说明朴素简约之美是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它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美学感悟和艺术积累。

而这些在古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依据这样的审美标准,“和田玉”在一众美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年男性的最爱。

到了中年的男性,会谜一般的喜欢上玉,而玩玉也成了他们是否迈入中年的一个标志。

在这些中年“油腻大叔”的眼中,和田玉之美,美在一种意境。

他们以和田玉喻人喻情: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洁冰清、温润如玉;

他们以和田玉喻事喻物:玉润珠圆、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粒桂薪;

他们以和田玉喻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抛砖引玉。

对于他们来说,玉是有灵性的,方寸玉石间,烟霞具足。

他们在和田玉中看到了山的深情伟岸,海的热情澎湃,花草皆有故事,他们见到了云海翻腾,江潮汹涌,虫鸣鸟啼都暗藏情愫,他们赏的是玉,也是骨子里的世界和心性。

爱玉成痴的人数不胜数,除了我们提过的乾隆皇帝,孔子、管仲等古人,都是和田玉的忠实粉丝。

这些美玉简直散发着致命的香味吸引着文人雅士,“油腻大叔”也有权力追求美与艺术,甚至瞬间觉得爱玩玉的“油腻大叔”也因玩玉而褪去了油腻,高雅了起来。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文玩爱好也是一样,刚开始可能是觉得好看、好玩,但玩到最后都是爱上它的内涵和文化。

所以上面这些东西玩的差不多了,很多人开始玩玉了。

不是说其他东西没有文化意义,而是玉的文化属性更强一些,内涵更丰富一些。

有人说,玩玉是个坑,掉下去就再也没上来过。

刚弄明白了啥是油糯细白,还有结构、老熟没弄懂,懂了怎么看一块玉,市场行情、玉种潜力却把握不清,还有文化、艺术、历史、美学,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但恐怕你也发现了吧,玩玉虽然占用了时间,但朋友更多了,生活更健康了;

虽然看不上其他玩意了,但玩玉这一个爱好,就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和生活;

看似是个坑,但比以前懂得更多了,历史、地理、文化、哲学……玩玉需要多重介入,这种打开丰富了我们的内在世界……

其实,文玩是种私人体验,在何处快乐,在何处有所得,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

而我们玩玉人,之所以选择和田玉,或许原因不同,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是一样的。

那么,你为什么选择和田玉呢?

和田玉有收藏价值吗?

      世上喜欢收藏的人很多,收藏各种物品的都有,当然,所有值得被收藏的东西都有它独有的价值所在。和田玉更是如此。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田玉具有的收藏价值不是其他东西可比拟的。从石器时代到现如今,和田玉历经了八千多年的历史,从远古时期神圣的巫玉到后来的封建时期的皇玉再到近现代的民用玉,它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作为原生矿物的和田玉,它的生长需要漫长的时间,千万年甚至万万年不定,对于我们而言,它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任何一件天然原生和田玉器(饰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属天然矿物的和田玉具有各种微量元素,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皆因它本身富含的各种有益元素。

       自古以来,文人皆爱把玉与儒家文化相连,并最终确定玉德“仁义智勇洁”,而君子也都喜欢佩玉,自古便有“君子比德与玉”,更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作风。一直以来,我们戴玉讲究玉缘,所以得到它也讲究着吸引法则,如若遇到合适的,却也是很难得的一种缘分,试想想,它生长千万年,最终遇上了你,这又是何等珍贵的缘分!

      不管和田玉有何等传统文化,亦或经历了哪些文明,更或者说它承载着多少人类神圣的使命,讲到收藏,我们终究还是要考虑到的,是它本身的独有性和升值空间。然而,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升值空间是不言而喻的。

      自古以来,人们总用宁为玉碎来形容人性的高洁,因而我在想,懂得收藏和田玉你,当然也必将是君子。

该文章由作者:【安卓机器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