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几个场口 翡翠有哪几个场口
1、翡翠大致可分为6个场区,而6个场区又可分为多个场口,具体如下:老场区,其场口最多,较大的有27个。大马坎场区,较大场口有11个。小场区,较大的场口有8个。后江场区,散布着10个场口。雷打场区,较大的场口有2个。新场区,主要场口有9个。
2、翡翠的场口就是其产地,按照地理位置可大致分为6个场区,而6个场区又可分为多个场口,具体分布及特征如下:
3、老场区:位于乌鲁江中游,是开采时间最早的场区,也是至今面积最大,场口最多,种类繁多的场区。其中较大的场口有27个:老帕敢、回卡、育马、仙洞、南英、摆三桥、琼瓢、香公、莫洛根、兹波、格银琼、东郭、那莫邦凹、宪典、马勐湾、帕丙、结崩琼、三决、桥乌、莫洞、勐毛、苗撇、东莫、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这其中最著名的场口是:老帕敢、回卡、大谷地、四通卡、马那、格拉莫。
4、大马坎场区:该场区毗邻老场区,位于乌鲁江下游,是老场区出现一个世纪以后开始开采的。较大场口有11个:雀丙、莫格叠、大三卡、南丝列、西达别、库马、黄巴、大马坎、那亚董、南色丙、莫龙基地。最著名的场口是:大马坎、黄巴、莫格叠、雀丙。
5、小场区:位于恩多湖南面,毗邻铁路线。较大的场口有8个:南奇、莫罕、南西翁、莫六、乌起恭、那黑、通董、莫六磨。最著名的场口是南奇、莫六、莫罕。该场区其部分地段已挖到第三层,第一层黄沙皮,第二层黄红沙皮,第三层黑沙皮,带蜡壳。
6、后江场区:因位于康底江又称后江江畔而得名。小件翡翠原石居多,产区地形狭窄,主要在长约3000多米,宽约150米的地方,散布着10个场口:帕得多曼、比丝都、莫龙、格母林、加莫、香港莫、不格朵、莫东郭、格勤莫、莫地。最著名的场口是格母林、加莫、莫东郭、不格朵。虽然地方狭窄,但后江场区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是不可忽视的场区。
7、雷打场区:位于后江上游的一座山上。该区主要是出产雷打石,因而得名。比较大的场口是那莫和勐兰邦。那莫即雷打的意思,雷打石多暴露在土层上,缺点是裂绺多,种干,硬度不够,难以取料,低档货较多。一旦遇上可取料的货,也有较高的价值。
8、新场区:该场区位于乌鲁江上游的两条支流之间。主要是大件料,产品多是白底见青的中低档料;位于表土层下,开采很方便。场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1992年场口、1991年场口早已停采。主要场口有9个: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边、小莫边、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翡翠哪个场口的比较好
翡翠赌石,场口是重要参考因素,但切忌场口论,这样往往被卖家信口标注的某某场所蛊惑,而忽略了其他。
以场口来说:莫西沙,木那,是名场名坑,莫西沙以出产高种水料子著称,市面上多数高冰,玻璃种翡翠均出自莫西沙。木那,出产老坑料,料质致密,淡色,色均匀融入底子。
缅甸翡翠有哪些场口和特点
一、大马坎老场口的翡翠皮壳较薄,皮壳下必有雾,雾色呈红、黄、黑、白多种,大马坎其中呈红、黑雾的玉石地子灰,黄、白雾的石头质地好。一般是“十雾九有水”,凡是皮壳与黄色(玉)相杂难分的,其玉色偏蓝,并多显现蜂窝状态,大马坎赌石皮壳颜色有褐色,红黄色,灰色,少见腊壳。大马坎赌石几乎都有雾层,多见红雾,黑雾,黄雾。大马坎赌石主要特征为色串皮,雾串皮,雾裹色,雾吃色大马坎位于河流下游,所产翡翠毛料大多比较小块,在3公斤以上的基本是很少见的了
二.帕敢场口是历史名坑,开采时间最早。帕敢赌石皮薄,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水头足,个头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砾石,一般以产中低档,高档货为主。老帕敢(帕敢基)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老帕敢矿山现在开采的深度已经达到20多米,翡翠砾石主要采自砾岩较深部受风化作用较浅的黑色层,产出的翡翠毛料点是外皮较薄且紧密,常呈灰褐、灰黑砂皮等各种颜色,有些翡翠砾石有黑色腊壳。以产高水、高色而著名。
三.莫弯基场口,老场口莫弯基容易出绿色料子,老场口莫弯基赌石表面好像人工作过一样,当然也有人工做过的,很容易混淆,轻易不要尝试。
四.会卡老场口,会卡易出种水、色料、飘花料子,为人们所喜爱。会卡(回卡)老场口赌石毛料,品相好,灯打见水见色(种水佳),料子比较压手话,是难得的老料子。
五.莫西沙场口,熟悉赌石的朋友一般都知道,莫西沙赌石基本都是有料,赌一个涨一个的高水好料,莫西沙经常出高水高种地,现在几乎已经绝迹。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的特征是什么?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的特征:
1、帕敢。
帕敢场口是世上最为重要的翡翠场口之一,属于历史名坑,帕敢翡翠具有极强的颗粒感,常见有松花、绿带特征的翡翠,具有种水好、色泽纯正、质地细密均匀等特点。
2、木那。
木那场口产出的优质翡翠原石比较少,但却以种色均匀的满色料闻名,并且原石中还含有较为明显的点状棉,裂纹相对较少,颜色有帝王绿、阳绿、黄杨绿色。
3、会卡。
会卡场口的翡翠以蜡皮闻名,种老的翡翠具有相当高的起货率,并且有绿的部分水头很好,比较适合制作戒面,但是脱沙者较多,常见有高色绿或满色绿。
4、目乱干。
目乱干场口的翡翠以紫罗兰和红翡为主,一般出产多色翡翠,但是裂纹也较多,因此目乱干翡翠主要被用来制作翡翠小件,佩戴在身上显得光彩夺目。
5、后江。
后江场口分为老后江和新后江,老后江原石皮壳多为灰绿色,体积较小,主要为水石,质地细腻。新后江翡翠裂痕多,皮壳较薄,在色泽上也会有些返黑。
6、莫洛根。
莫洛根场口的翡翠原石和帕敢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莫洛根翡翠结构细致,表面通常为蜡皮,皮壳较黑,切开后为绿色,并且大多偏蓝色,显得十分晶莹水润。
7、龙塘。
龙塘场口位于缅甸帕敢场口以西的地带,所产翡翠原石皮壳以黄灰为主,具有极好的水底,裂纹也比较少,但表面有白雾,皮壳质地也比较粗糙,主要出产高翠料翡翠,色泽十分纯正。
8、莫湾基。
莫湾基的原石表面常有蜡壳,具有皮薄如蝉翼、无砂、爽滑不刮手等特点,黑皮石头表面大多无雾,开石之后会看到蟒带和松花,颜色也很漂亮,有高绿和满绿,质地也是十分通透的。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是什么?
缅甸翡翠八大场口分别是:大马坎场口、帕敢场口、莫西沙场口、木那场口、会卡场口、后江场口、莫湾基场口、南奇场口。
1、大马坎场口
大马坎场口是缅甸翡翠的八大场口之一,大马坎场口属于冲击矿床,这个场口的翡翠原石特点是薄皮、磨圆度好,并且几乎所有原石都有雾层。
2、帕敢场口
帕敢场口的原石以种好、底好、色好而久负盛名,而帕敢场口的原石分为山石和水石,其中山石以黑乌沙为佳,具有颗粒细密、手感强的特点。而水石皮薄,大多都有透感。
3、莫西沙场口
莫西沙场口以出产最上乘玻璃种翡翠而闻名,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多为玻璃地,有色的翡翠非常少,但是一旦出现有色的翡翠,很可能是少有的精品。
4、木那场口
木那场口是帕敢场区著名的老场口之一,这个场口以盛产种色均匀的满色料而闻名,不仅出产帝王绿、阳绿色、黄杨绿色等极品颜色的翡翠,还曾出过阳绿满色玻璃种。
5、会卡场口
会卡位于香洞场区东南,这个场区的面积极大,各个开采场口都集中在河流两边,其中包括了展噶、磨东、枪送、玉石王等多个场口。
6、后江场口
后江场口位于砍底县城东越40公里处,它是唯一不出砖头料的地方,出产的翡翠原石大部分为色料,并且基本不出大料,多为几两至几公斤的小件。
7、莫湾基场口
莫湾基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特点块度小的比较常见,并且经常产出豆绿、瓜绿,也有皮下绿、油青色,偶尔会有水头好的满绿高翠或团块状高翠帝王绿色。
8、南齐场口
南齐在古代河流区下游,这个场口出产的翡翠原石几乎没有公斤料,石头都有种,并且南齐场口的地质环境含铁高,因此南齐场口的翡翠原石经常会形成底色。
扩展资料:
缅甸翡翠的特点:
1、多种质地
缅甸翡翠是一种多晶体宝石,它的晶体颗粒大小、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翡翠透明度和内部结构的不同,有的透明如冰、有的密实如瓷。所以缅甸翡翠的质地种类多,虽然都很美丽,但是不同种类的玉质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2、色彩丰富
缅甸翡翠主要有绿、红、黄、紫、白、蓝、黑七种颜色,呈现出绚丽缤纷,五光十色的特点。另外,缅甸翡翠的这些颜色可以同时出现在一块翡翠上,这是缅甸翡翠独一无二的特点,其它宝石不具备这一特质。
该文章由作者:【诚彼娘之非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