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什么物质(和田玉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和田玉的化学成分

透闪石是含水的钙铁镁质硅酸盐,由于和田玉矿物基本由透闪石组成,因此其主要化学成分接近透闪石的理论值含量:SiO253.34%—57.60%,MgO21.30%—24.99%,CaO11.33%—17.41%(透闪石理论值分别为SiO259.169%,MgO24.808%。CaO13.805%,且白玉更接近理论值,次要成分含量少)。

一般说来,FeO小于2%,Fe2O3小于1%,Na2O和K2O均小于0.3%,Al2O3小于2%,H2O小于2%,其中FeO含量随白玉到青玉而增加。平均值:白玉为0.72%。青玉为1.94%。

和田玉与镁铁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在化学成分上主要是FeO含量不同,前者低,后者较高,如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国的透闪石玉(碧玉)FeO为2.93%—5.44%;其次是微量元素不同,后者有铬、镍等等,而前者无。

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新疆、青海、辽宁、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扩展资料

和田玉产于新疆和田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等地。和阗玉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 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乾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 , 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寜塔格。

由于“和阗玉”名称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青海、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地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的软玉都可以称为“和阗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玉

和田玉是什么玉?

说起和田玉,大家都不陌生。

但什么是和田玉?中国特有的国玉?产自和田的玉?

其实,和田玉有很多种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聊聊到底什么是和田玉。

1、狭义和田玉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说到和田玉这个概念,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就叫和田玉,其实仅从地域上划分,这样说也没什么错误。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并且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就是“产玉石的地方”,其底下包括七县一市。

当然了,这七县一市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几乎都产玉,而且产量大,且种类多,质量好。

除了在两河流域产的大量籽料十分出名,像位于和田地区西部的喀什地区的塔县、叶城、皮山和莎车等县也产玉,并且在历史上,叶城的密尔岱山以产青白玉大山料而闻名,只是现在很多不玩玉的人不熟悉罢了。

所以,虽然和田玉这个名字是以和田这个地名命名的,但是包含的区域也十分之广,并不拘泥和田,只是产自和田的玉更为出名而已。

2、广义和田玉

广义的和田玉范畴更大。

不过在国际标准中,和田玉的范围又进一步进行了扩大。

和田玉不仅仅指新疆地区的一些地方所产的玉,而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只要其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美观、耐久、稀少性和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都能够被称为和田玉。

比如俄料、韩料、巴基斯坦的,甚至是一些中东的玉石,都属于和田玉的范畴。

3、时间概念的和田玉

与和田不同历史时期的命名有关。

在我国古代,关于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的命名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比如,其在战国之时,被称为禺氏之玉;

秦朝时,摇身一变,又开始叫昆仑之玉;

然后又历经于阗、和阗等名;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1959年9月时,改和阗为和田,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并且顺带一提,汉代至明代,和田等地古时候叫于田国,与现在的于田县并不是同一地方,区域范围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要是听到别人把和田玉喊成“昆仑玉”、“于阗玉”等名,也不要惊讶,毕竟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那么,关于什么是和田玉,你了解了吗?

和田玉成分是什么

17

化学成分: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Mgs(OH)z(Si4011)2。

2

/17

晶系:其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为单斜晶系。

3

/17

结晶习性:本身为显微纤维状晶体的交织体。其原生矿床常为块状,又称山料。次生矿为巨砾或卵石。若是原生矿经剥蚀后被搬运到河流中沉积下来的卵石,称仔玉,若原生矿经剥蚀后,仅经短途搬运而呈巨砾产出者,称山流水。

4

/17

结构:软玉具有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

5

/17

颜色:变化大,有极白、白、青白、青、黄、绿、黑等,并决定其亚种。

6

/17

透明度:半透明一不透明。

7

/17

光泽:玻璃一油脂光泽。

8

和田玉的定义

和田玉在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中国把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3%,多在1%左右;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光学性质

1、光泽: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很柔和,不强不弱,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2、透明度: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和田玉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影响透明度有三个因素,一是光线的强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对光线吸收强弱。

3、折射率:和田玉的折射率为1.606—1.632(+0.009,-0.006),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用点测法在折射仪的1.60—1.61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4、吸收光谱:和田玉极少见吸收线,可在500纳米、498纳米和460纳米有模糊的吸收线或吸收带;在509纳米有一条吸收线;某些和田玉在689纳米有双吸收线。

5、发光性:紫外线下软玉为荧光惰性,一般不发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玉

和田玉是什么物质(和田玉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该文章由作者:【飞翔的荷兰人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