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首饰的发展情况,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现状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黄金首饰的发展情况的知识,以及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现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中国金银器发展史

中国迄今在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黄金制品是商代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商代金器的分布范围主要是以商文化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四川等地,都曾发现过这一时期的金器。一般地讲,这个时期的金器,形制工艺比较简单,器形小巧,纹饰少见,大多为装饰品。

如果将商王朝统治区与周边地区出土的金器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它们似乎是分别在几条互不干扰的平行线上发展起来的。在形制和偶有发现的纹饰上,地区文化的特点十分鲜明。商王朝统治区的黄金制品,大多为金箔、金叶和金片,主要用于器物装饰。在商王朝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金饰品,主要是人身佩戴的黄金首饰。这个时期所发现的金器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早期蜀文化遗址出土的一批金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别具一格。其中颇为独特的金面罩、金杖和各种金饰件,也都是商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所未见的。金银器早期的发展情况,也反映出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不平衡性。这是由于中国幅员广大和自然条件复杂所决定的。

商周时期青铜工艺的繁荣和发展,为金银器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同时青铜、玉雕、漆器等工艺的发展,也促进了金银工艺的发展;并使金银器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以更多样的形式发挥其审美功能。早期的金银制品大多为装饰品,而最常见的金箔,多是用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或者说,是以和其他器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增强器物的美感。最迟在西周时期,金银平脱工艺就出现了。 春秋战国金银器:清新活泼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带来了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大变化。大量错金银器的出现,几乎成为这个时期工艺水平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从出土地点看,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分布区域明显扩大,在南、北方都有发现。金银器的形制种类增多。其中金银器皿的出现,及相当一部分银器的出现,十分引人注目。从金银器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看,南北方差异较大,风格迥异。北方匈奴墓出土的大量金银器及其金细工艺的高度发展,尤令人瞠目。

这个时期,在中原地区的墓葬遗址中,以陕西宝鸡益门村2号秦国墓葬、河南洛阳金村古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地、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银器最有代表性。此时南方地区出土的金银器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十分引人注目。最为重要的发现,当属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批金器。中原和南方地区的金银器,大体看来,与北方匈奴少数民族地区金银器的形制风格截然不同,多为器皿、带钩等,或是与铜、铁、漆、玉等相结合的制品,其制作技法仍大多来自青铜工艺。

秦汉金银器:繁荣发展

秦代金银器迄今为止极为少见。曾在山东淄博窝托村西汉齐王刘襄陪葬器物中,发现一件秦始皇三十三年造的鎏金刻花银盘。制作精细,装饰讲究。这种在银器花纹处鎏金的作法,唐代以后十分盛行,金花银盘亦为唐代金银器中很有特色的主要品种。

根据对这些金银配件的研究已能证明,秦朝的金银器制作已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掐丝、嵌铸法、锉磨、抛光、多种机械连接及胶粘等工艺技术,而且达到很高的水平。

汉王朝是充满蓬勃朝气的大一统封建帝国,国力十分强盛。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金银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抑或是制作工艺,都远远超过了先秦时代。总体上说,金银器中最为常见的仍是饰品,金银器皿不多,金质容器更少见,可能因为这个时期鎏金的作法盛行,遂以鎏金器充代之故。迄今考古发掘中所见汉代金银器皿,大多为银制,银质的碗、盘、壶、匜盒等,在各地均有发现。一般器形较简洁,多为素面。

汉代金银制品,除继续用包、镶、镀、错等方法用于装饰铜器和铁器外,还将金银制成金箔或泥屑,用于漆器和丝织物上,以增强富丽感,最为重要的是,汉代金细工艺本身逐渐发展成熟,最终脱离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汉代金钿工艺的成熟,使金银的形制,纹饰以及色彩更加精巧玲珑,富丽多姿,并为以后金银器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代金银器在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广西、广东、陕西、甘肃、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均有发现。除大量金银饰品外,主要还有车马器、带钩、器皿、金印和金银医针等,涉及面较为广泛。在吉林省通榆的北方鲜卑族墓葬、西北新疆乌孙墓葬、车师国故地、焉耆古城等遗址,以及云南晋宁石寨山滇族墓地也发现了金银器,大多为金银饰品,如牌饰、金花、首饰、带扣等,具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独具异域风采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朝代更替频繁,社会经济亦遭受破坏。然而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共存的生活中,逐渐相互融合,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加之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使这个时期的文化艺术空前发展。这些在金银器的形制纹样发展中,都曾打上了明显的烙印。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这个时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更加娴熟,器形、图案也不断创新。较为常见的金银器仍为饰品。

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常可以看到民族间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迹象。辽宁北票冯素弗墓中出土了“范阳公章”龟纽金印、金冠饰、人物纹山形金饰,镂空山形金饰片等,这些金银器既有汉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风格特点。

这个时期的金银器皿仍不多见,且所见大都带有外来色彩。如山西大同小站村封和突墓中出土的鎏金银盘,银高足杯和银耳杯等,除耳杯外,鎏金银盘和银高足杯均为波斯萨珊朝制品。

同时,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传播,这个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和功能亦颇受影响。江苏镇江东晋墓出土一件金佛像牌,呈长方形,正面线刻有裸体全身佛像,头顶灵光,面带稚气,应为释迦出土童像。这种用于佛教奉献的金银制品在唐宋以后极为常见。

唐代金银器:绚丽多彩

黄金首饰的发展情况,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现状

贵金属未来发展前景有什么优势?

——原标题:2019年全球黄金行业市场分析:央行买盘推动需求量增长 中国成为最大黄金消费地区

1、央行买盘推动上半年黄金需求上升至三年高点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18年,全球黄金供应量为4655.1吨,同比增长1.7%,2019年上半年,黄金供应量为2323.9吨,同比增长2.1%。

从需求市场来看,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全球黄金需求出现较大增长,2018年全球黄金需求量为4396.8吨,同比增长4.7%,2019年上半年黄金需求量为2181.7吨,同比增长7.9%。

近期全球黄金需求增长,主要得益央行黄金买盘推动。2019年第二季度,央行买入224.4吨黄金,使得2019年上半年央行黄金买入量达到374.1吨,同比增长57.4%,较上年同比增加136.5吨,带动全球黄金需求上升6.75个百分点。

此外,印度珠宝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黄金ETF持有量增长,也促进了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的增长。

2012-2019年H1全球黄金供应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2-2019年H1全球黄金需求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2-2019年H1全球各国央行及其他机构黄金需求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黄金首饰为主要需要市场

从黄金需求市场结构来看,黄金首饰为其最大消费市场,2019年上半年黄金首饰行业黄金消费需求量为1061.9吨,占全球黄金消费需求量的49%;其次为金条金币市场,黄金消费需求量为476.9吨,占比为22%;央行黄金储备需求占比为17%,科技领域黄金需求占比为7%,ETFs黄金需求量最少,占比为5%。

从近十年黄金消费市场结构来看:黄金首饰(51%)、科技(9%)、金币金条(27%)、ETFs及相关产品(3%)、央行储备(10%)。

相对比10年均值,2019年上半年,央行储备及ETF黄金需求市场占比出现增长,影响ETF持有量增长的因素主要为2019年持续的地缘政治冲突;科技领域黄金消费需求占比出现下滑,主要由于2019年上半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4.5%。

2019年H1全球黄金需求市场结构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十年全球黄金消费市场结构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中国大陆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地区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近十年中国大陆黄金消费量占全球黄金消费量的27%,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市场,其次为印度市场,消费量占比为23%。

2019年上半年,全球黄金消费量(仅统计黄金首饰及金条金币)为1538.8吨,其中,中国大陆黄金消费量为442.1吨,占全球黄金消费量的28.7%,占比较往年有所上升。

近十年全球黄金消费区域分布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年黄金供需形势分析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和利用的金属。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贵,自古以来被视为五金之首,享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盛誉。到目前为止,黄金主要应用于金融储备、货币、首饰等。20世纪晚期,黄金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业金属,在计算机、通讯和航天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黄金也是央行储备货币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资源状况

到2009年底,世界黄金储量为47000吨。世界黄金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智利,这六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黄金资源储量较多的国家还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墨西哥和秘鲁等(图1)。

图1 2009年世界黄金储量分布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10

(二)国内资源状况

我国金矿以岩金为主,小型矿床多,开采技术条件复杂。截至2009年底,全国黄金矿区数为2517个,储量为1015.5吨。其中,岩金为713.9吨,沙金为103.6吨,伴生金为198.0吨。我国金矿查明资源储量6327.9吨,比上年增长9.3%,勘查新增540.2吨。按当前产量计算,我国目前金矿储量的静态保证年限为3.2年,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黄金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内蒙古、吉林、湖南、河南六省(区),合计占全国黄金总储量的61%(表1)。

表1 2009年我国黄金资源的储量和基础储量单位:吨(金属量)

二、国内外生产供应状况

(一)世界生产供应状况

世界上主要黄金生产国家有中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秘鲁、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分别占世界矿产金总产量的12.3%、8.6%、9.4%、9.0%、7.7%7.8%、4.9%和4.1%。部分产金大国产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南非、美国的表现最为明显,2009年产量比上年分别减少12.7吨和17.9吨(表2)。

表2 2003~2009年世界矿产金产量情况统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World Metal Statistics

据世界黄金协会资料统计,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5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官方售金41吨,创2003年来最低;再生金供应量1668吨,与上年相比增长26.75%(表3)。

表3 2003~2009年世界黄金供给结构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生产供应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黄金生产处于发展阶段。之后,随着氰化法提金工艺日益广泛应用,黄金工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黄金生产最大的特点是点多面广、规模不大。近年来,我国黄金产量平稳增长,2007年跃居世界第一位(图2;表4)。

图2 1990~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图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年);中国黄金协会

2009年,全国黄金冶炼企业生产成品金151.18吨,比上年增长12.18%。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累计生产成品金59.25吨,比上年增长10.83%。其中,各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江西铜业公司33.77%,云南铜业集团公司13.68%,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12.84%,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9.86%,上海鑫冶铜业有限公司7.94%。以上重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78.09%。黄金冶炼企业完成成品金91.93吨,比上年增加13.09%。其中,各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比例分别为:山东招金集团公司31.51%,河南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16.11%,中矿金业10.8%,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8.99%。以上重点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约占全国黄金冶炼企业黄金产量的67.41%。

表4 2009年各省(区)矿山产金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

三、国内外消费状况

(一)世界消费状况

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4吨,比2008年减少了9.34%。珠宝业需求量与2008年相比下降,需求量为1758.9吨,占总需求量的50.90%。净零售投资需求量减少152吨,比上年减少了17.71%。工业及牙医业需求373.4吨,比上年减少15.02%;基金类需求617.1吨,比上年增加92.3%(表5)。

表5 2003~2009年世界黄金需求结构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注:①净零售投资不包括金条和原始金币,主要表现在北美和西欧;②交易基金及类似产品包括金条证券、债券和股票等;③可确认终端需求不包括央行。

随着金价的上涨和世界经济的萧条,投资黄金热潮升温,投资者非常青睐黄金交互基金。据有关部门分析,传统投资黄金的方式不易进入,而且要为保险、储存和涨价付高额的成本。黄金交互基金的优势是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经纪人购买黄金交互式基金的股份,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是印度,2009年需求量为480.0吨,同比减少33%,其中珠宝业需求量405.8吨;其次是中国,需求量为427.6吨,同比增长9%,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372.8吨;美国第三,需求量为263.0吨,同比减少1%,其中珠宝业需求量为150.3吨(表6)。

表6 2009年世界主要黄金消费国家和地区情况单位:吨(金属量)

续表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消费情况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黄金消费增长很快,1990~1992年的两年间消费量增长了3.4倍。随后,我国黄金消费基本上处于减少过程,从1992年的352.4吨下降到2001年的198.8吨,下降幅度达到43.59%。2001年之后,对黄金需求开始回升,到2009年达427.5吨,比上年增长8.86%,占世界黄金实物需求的10.6%。其中,珠宝首饰消费量为347.17吨,占总消费量的81.17%;纯零售投资消费量为80.5吨,占总需求的18.83%。从近9年的变化情况来看,黄金珠宝首饰业需求量从2000年的205.6吨开始下降,到2002年需求量减少到199.6吨,之后开始逐年增加,到2009年需求量达347.1吨。而黄金投资需求大体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表7)。

表7 2003~2009年中国内地实物黄金需求状况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四、国内外矿产品贸易状况

(一)国际贸易状况

2009年的国际金锭贸易中,美国金锭进口达340吨,为2005年达到341吨后首次大幅增长,同比增长47.2%。其黄金主要进口来源国分别占比为加拿大30%、秘鲁29%、墨西哥16%、智利9%、其他16%。出口方面,2009年美国出口黄金数量同比减少了32.2%,下降到385吨。

2008年,澳大利亚出口黄金379吨,但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使澳大利亚黄金出口额大幅增长,同比增加13.13%。2008年黄金出口价值达到147亿澳元,占澳大利亚全年总出口额的6.4%。2008年澳大利亚黄金主要出口的国家分别为印度50亿澳元,英国48亿澳元,泰国11亿澳元,新加坡7亿澳元。

2008年,加拿大黄金出口价值估计为89.4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45.84%;进口价值估计为62.42吨,比2007年增加38.43%。其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欧盟各国及日本。

2009年,秘鲁黄金出口量提高22%,全年出口额达68亿美元。秘鲁是拉美第一、世界第四黄金生产国,黄金出口已保持多年的强势。秘鲁黄金的出口主要面向瑞士(占57%)、加拿大(占25%)和美国(占14%)。

(二)国内贸易状况

我国黄金出口产品主要是黄金首饰。2008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贸易总额为23.53亿美元,出口金额为21.8亿美元,进口金额为1.73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6.5%、5.3%和23.6%(表8)。

表8 2008年我国黄金首饰及其零件主要(入境)来源及(出境)去向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年鉴

1992年之后,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每年的进口量一直不大,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瑞士、中国香港地区、法国、意大利和美国,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进口金额分别为1297.7万美元、1013.2万美元、1571.9万美元、790.9万美元和100.9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6.2%;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进口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从其进口金额分别为4101.1万美元、436.3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36.7%。

我国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出口变化较大,总体来说是逐年增加的(图3)。镶嵌钻石的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口(出境)地为美国、中国香港地区、英国、法国和意大利,2008年我国内地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47166.0万美元、46098.9万美元、2253.5万美元、1597.9万美元和607.7万美元,五地合计占总量的94.8%;其他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的主要(出境)地为中国香港地区、韩国,2008年向其(出境)金额分别为74204.0万美元、4970.9万美元,两地合计占总量的68.8%。

图3 1990~2009年黄金制首饰及其零件进出口量变化

五、价格走势

2009年,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平均为969.91美元/盎司,比上年上升11.23%。黄金价格自2001年以来一直直线上升,尤其是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黄金价格升势凌厉(图4)。2009年,黄金价格继续走强。2009年2月,现货黄金价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2009年9月,连续6个交易日黄金价格暴涨,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关。在2009年10月8日创历史最高纪录1022美元/盎司,而且价格继续上扬。2009年12月3日,现货黄金价格创造出新的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126.60美元/盎司。从2009年1月1日的879.7美元/盎司至2009年12月31日的1096美元/盎司,2009年黄金价格涨幅为24.5%(图5)。

图4 1990~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图5 2009年英国伦敦黄金交易价格变化

黄金价格连续走高的原因是美元贬值、通胀预期、央行购金、黄金供给和需求等。

(1)美元贬值。国际黄金价格以美元标价,两者基本形成反比关系,即美元下跌则金价上涨,美元上涨则金价下跌。近期,美元兑6种发达国家货币汇率加权指数(DXY)已经创下一年来新低75,离上年历史低位70.6仅一步之遥。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在半年的时间内跌幅高达15%,直接推动了金价的上涨。

(2)通胀预期。在黄金平价时代,黄金具有较好的抗通胀特性,直到今天,黄金仍然具有一定抗通胀作用。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多国纷纷调低利息,并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此举引起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生通货膨胀的担忧,推动黄金投资避险需求上升。

(3)央行购金。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给黄金市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促进了黄金投资。2009年4月,中国公布黄金储备增加了454吨,储备量已达1054吨的消息。俄罗斯2009年1~7月也增持黄金储备48.9吨,部分独联体和中东国家央行也少量增持了黄金储备。

(4)黄金需求。2009年全球市场黄金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来自印度和中国等世界新兴经济体对贵金属的需求与日俱增,也是金价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冲基金的发展对黄金的投机行为日益加强,同样成为推高黄金价格的重要因素。

六、结论

(一)世界供需趋势

投资黄金热潮继续升温,黄金价格不断攀升,世界黄金市场供需矛盾凸显,2009年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形势(表9)。2009年世界黄金供应总量为4026吨,比上年增长11.68%,其中矿产金供应量2570吨,比上年增长6.68%。2009年黄金市场需求量为3455吨,比上年减少9.35%。

表9 2004~2009年世界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二)国内供需趋势

我国黄金产量呈现平稳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黄金产量达313.98吨,同比增长11.34%,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表10)。我国黄金产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第一,自2006年全球黄金价格大幅上涨以来,促进了国内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黄金地质勘查和资源开发稳步健康发展。第二,近年我国黄金产量的大幅提高,得益于国外合资公司在中国黄金开采量的大幅增长。我国黄金需求逐年增加,投资需求越发明显。2009年,我国珠宝首饰和纯零售投资合计消费量427.5吨,比上年增长8.9%。截至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缺口达109吨,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可供储量不足,难以满足需求,金矿资源接替问题相当严峻。

表10 2002~2009年我国黄金供需平衡表单位:吨(金属量)

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0~2009;中国黄金协会资料

(朱勃霖)

黄金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黄金会升值吗?

黄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 赤峰黄金,600988、银泰黄金,000975、恒邦股份,002237、山东黄金,600547、金一文化,002721、中金黄金,600789

本文核心数据: 黄金产量、国内原料生产黄金产量、进口原料黄金产量、黄金消费量、黄金消费结构

供给端:产量连续下滑,资源形式严峻

近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退、矿业权出让收益政策、矿山资源枯竭等原因致使河南、福建新疆等重点产金地区矿产金产量大幅下降。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生产黄金479.5吨,同比下降4.2%。

其中,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金矿资源品位下降等影响,国内黄金原料供应趋紧,利用国内原料生产黄金365.3吨,同比下降3.9%,产量连续四年下降。

中国黄金协会 图表2:2015-2020年中国国内原料生产黄金产量,单位:吨,%

国内黄金矿山产量下降,致使国内黄金原料供应紧缺,黄金进口原料成为我国黄金产量的重要补充。2020年进口原料生产黄金114.2吨,同比下降5%。

工信部 图表3:2016-2020年中国进口原料黄金产量,单位:吨,%

需求端:黄金首饰需求占比近六成

2020年,国内黄金消费整体疲软,全国黄金消费量821吨,同比下降18.1%。

中国黄金协会 图表4:2015-2020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单位:吨,%

在2020年黄金消费量中,黄金首饰消费量490.6吨,同比下降27.5%,占总消费量的59.8%;金条及金币消费量246.6吨,同比增长9.2%,消费量占比为30.0%;工业及其他领域消费量83.8吨,同比下降16.8%,消费量占比为10.2%。

中国黄金协会 图表5:2020年中国黄金消费结构,单位:%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黄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黄金的历史是如何演变的

演变过程一: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因为黄金本身发出光泽,黄金在拉丁文的意思是”闪耀的黄昏”,在古埃及文字中的意思是”可以触摸的太阳”。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演变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2、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英国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中央银行掌管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的依附关系。通过无限制买卖外汇维持金块本位国家货币的联系,即”钉住”后者的货币。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金的输出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均实行过这种制度。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3、布雷顿森林体系

1929年,以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英镑贬值,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由于是英镑而不是黄金,经济陷入困境。

1944年,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世界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和黄金挂钩,人们俗称的美金从此而来。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1)美元是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2)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的1%上下的幅度内波动,因此黄金也实行固定价格制,如波动过大,各国央行有义务进行干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财政赤字增加,美元开始贬值;欧洲国家经济复苏,拥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在美元不稳定的情况下,欧洲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而挤兑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了61%。金价进入自由浮动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4、黄金的非货币化时期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主要内容有:(1) 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定值的标准;(2)废除黄金官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3)取消必须用黄金同基金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4) 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6的储备黄金,所得利润用来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的优惠贷款基金;(5)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之间和会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

但是,黄金的非货币化发展过程并没有使黄金完全退出货币领域,黄金的货币职能依然遗存:(1)仍有多种法定面值的金币发行、流通;黄金价格的变化仍然是衡量货币的有效工具,是人们评价经济运行状态的参照物;(2)黄金仍然是重要的资产储备手段,截至2001年,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总计有黄金2.96万吨,约占数千年人类黄金总产量的20%,私人储藏金条2.22万吨,两项总计占世界黄金总量的35.7%;(3用黄金进行清偿结算实际上仍然是公认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货币进行往来结算的方式。

特别提款权的推进远远低于预期,目前黄金仍然是国际上可以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货。

黄金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可以24小时在世界各地不停交易。黄金很容易变现,可以迅速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形成了黄金、货币、外汇三者之间的便捷互换关系,这是黄金货币功能的一个突出表现。

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传统的货币功能弱化,但同时也为新型黄金投资产品的发展提供机遇,出现了日益增多的黄金衍生品。这些衍生品是金融资产投资产品,是为黄金投资赢利和规避市场风险而设计出来的。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情况看,黄金投资使用的交易标的物主要是衍生品,而不是实金。实际上以金条为标的物的黄金投资量仅占市场总交易量的3%左右,而90%以上的黄金市场交易量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交易。黄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几十倍地放大了黄金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当今黄金市场在黄金非货币的条件下,仍然是以金融属性为主导的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而非一般商品市场。

演变过程二: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因为黄金本身发出光泽,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

第一个时期:1861~1865年,涨幅250%~300%。在金本位制时期,黄金价格是相对稳定的,由于有黄金输送点的限制,金价的波动相对较小。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定货币法案》,规定“绿背”美钞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绿背”美钞与黄金之剑并没有法定比价关系,实际上美国就是放弃了金本位制。随着美元的大量印制,同伙膨胀不可避免。因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英国,而英镑是与黄金挂钩的,所以用“绿背”美钞表示的金价基本上是1英镑的美元价格。美国内战初期,1英镑黄金价值4.86美元,但是在1862年以后,“绿背”美钞相对于黄金大幅贬值,到1865年贬至谷底,当时买1英镑的黄金需要12美元。

第二个时期:1970~1980年,涨幅:2400%,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1盎司黄金,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以用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美国购买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援助欧洲各国灾后重建,美国不断地向世界输入美元,欧洲也有战后的“美元荒”过渡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元灾”。由于美元泛滥成灾,同伙膨胀已经愈演愈烈。当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关系后,世界各国均有较明显通货膨胀,黄金价格暴涨,从35美元/盎司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

第三个时期:2001~2010年11月,涨幅:500%。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共采取了13次降息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1%,并将这里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多时间。这一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和开始大幅贬值,黄金再次“闪光”。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动荡不安,从美国“9.11”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希腊债务危机等,人们对黄金的更多依赖加剧了黄金价格飞速上涨。从2000年底黄金价格253美元/盎司开始,到2010年11月8日上涨到1424美元/盎司,涨幅超过500%。

关于黄金首饰的发展情况和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金珠宝行业发展现状、黄金首饰的发展情况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该文章由作者:【初从文 三年不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