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什么玉?
说起和田玉,大家都不陌生。
但什么是和田玉?中国特有的国玉?产自和田的玉?
其实,和田玉有很多种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好好聊聊到底什么是和田玉。
1、狭义和田玉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说到和田玉这个概念,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产自新疆和田的玉就叫和田玉,其实仅从地域上划分,这样说也没什么错误。
狭义的和田玉就是指产自新疆和田的美玉。
并且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就是“产玉石的地方”,其底下包括七县一市。
当然了,这七县一市也没有辜负这个名字,几乎都产玉,而且产量大,且种类多,质量好。
除了在两河流域产的大量籽料十分出名,像位于和田地区西部的喀什地区的塔县、叶城、皮山和莎车等县也产玉,并且在历史上,叶城的密尔岱山以产青白玉大山料而闻名,只是现在很多不玩玉的人不熟悉罢了。
所以,虽然和田玉这个名字是以和田这个地名命名的,但是包含的区域也十分之广,并不拘泥和田,只是产自和田的玉更为出名而已。
2、广义和田玉
广义的和田玉范畴更大。
不过在国际标准中,和田玉的范围又进一步进行了扩大。
和田玉不仅仅指新疆地区的一些地方所产的玉,而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只要其主要矿物质组成为透闪石、阳起石,具美观、耐久、稀少性和有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都能够被称为和田玉。
比如俄料、韩料、巴基斯坦的,甚至是一些中东的玉石,都属于和田玉的范畴。
3、时间概念的和田玉
与和田不同历史时期的命名有关。
在我国古代,关于和田玉的产地和田的命名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比如,其在战国之时,被称为禺氏之玉;
秦朝时,摇身一变,又开始叫昆仑之玉;
然后又历经于阗、和阗等名;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1959年9月时,改和阗为和田,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至今。
并且顺带一提,汉代至明代,和田等地古时候叫于田国,与现在的于田县并不是同一地方,区域范围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要是听到别人把和田玉喊成“昆仑玉”、“于阗玉”等名,也不要惊讶,毕竟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那么,关于什么是和田玉,你了解了吗?
和田玉分几种料?
按产地具体细分,和田玉目前有四种: 新疆和田料,俄料,青海料,韩料等。
羊脂玉是和田玉的一种,但羊脂玉是和田玉中质量最精美的,它的售价和收藏价值都特别高。在羊脂玉中,透闪石成分高达99%,很多其他普通和田玉都没有这么多,因此羊脂玉纯度比普通和田玉高很多。
羊脂玉的耐磨性和韧性,在所有玉石中是顶级的。此外,羊脂玉虽然与和田白玉都是白色,但羊脂玉颜色要比和田玉白很多,纯净很多。羊脂玉数量稀少,是很多人想要收藏的珍品。
和田玉注意事项
和田玉强调结构细腻,但不一定意味着“没结构”。没有结构的和田玉,大部分是青海料。籽料虽也有,但不多,而且大部分过于水嫩,缺乏油脂性。几乎所有料子,都是“毡”结构。所以,只要结构紧密交织,油润老熟,它们就是好料子,盲目追求结构,极易步入误区。
皮色:此外,就算没有皮色,也比染色好。另外,皮色贵在精,而不在多。有些子料皮色是混乱的,雕琢不易使用。而独玩玉料一点也不漂亮,反而不好。
如何鉴定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同其他与相比色调较多,质地温润是玉中上品,想要鉴定一块和田玉是否好坏,我们可以通过声音鉴别,透光度鉴别,颜色鉴别。
1,声音辨别
和田玉质地温润余生紧密可以使用另一块和田玉雨要鉴定的雨轻轻的撞击,如果发出清脆的声响,则说明被鉴定为真和田玉,如果声音低沉撞在墙上,这不是和田玉。同时间定时为求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将语用线悬挂减少手的直接碰撞。
2,用玉的透光度来鉴定
好的和田玉一般为半透明也有一些是微透明在阳光下拿起玉可以发现玉能透光但是看不清东西此时可以鉴定誉为正品和田玉。同时因为和田玉质地细腻,在阳光照耀时油脂会显现出一种光泽。油脂光泽越强的和田玉鉴定时品级越高。
3,看玉的颜色
一般人哪怕是外行最先看到的都会是颜色。同样在和田玉的鉴定标准中颜色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和田玉按照颜色分为羊脂白玉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青玉青玉青玉青白。其中除白玉外,其他类别的雨主要按色浓醇均匀四个方面来鉴定好坏。首先第一个就是指色调。正品绿色调得很正很纯粹不然会出现斑点状的杂色调理十分自然。
总之,鉴定和田玉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以上三个。此外,把玉握在手中因为和田玉的质地细腻温润会有一种油滑的感觉。和田玉的这种细腻质感并不易仿造,握在手里会有明显的压手感。
和田玉的定义
和田玉在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中国把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杂质矿物极少,一般为1%—3%,多在1%左右;矿物粒度极细,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和田玉的光学性质
1、光泽:和田玉可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很柔和,不强不弱,让人看着舒服,摸着润美。一般来说玉的质地纯,光泽就好;杂质多,光泽就弱。一般光泽油润者价值较高,光泽干涩者价值就会降低。
2、透明度:透过光线强弱的表现。和田玉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绝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为半透明。影响透明度有三个因素,一是光线的强弱,二是玉石的厚度,三是玉石对光线吸收强弱。
3、折射率:和田玉的折射率为1.606—1.632(+0.009,-0.006),由于属矿物集合体物质,因而很少能同时读到两个数值,通常用点测法在折射仪的1.60—1.61处可见到一模糊的阴影边界。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4、吸收光谱:和田玉极少见吸收线,可在500纳米、498纳米和460纳米有模糊的吸收线或吸收带;在509纳米有一条吸收线;某些和田玉在689纳米有双吸收线。
5、发光性:紫外线下软玉为荧光惰性,一般不发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田玉
什么是和田玉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该文章由作者:【杰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