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成都高速公路,简称渝蓉高速,又称渝蓉高速公路,别名“成渝高速公路复线”,是连接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的第三条高速公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上海—重庆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50)联络线之一[1-2]。
重庆—成都高速公路东起于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经G5001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连接重庆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后,接入渝川界,进入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乐至县、成都市简阳市,西至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双向六车道(不含应急车道),全长253.56千米。其中,重庆段78.56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2010年开工,2013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四川段175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2009年开工,2016年12月30日,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至省界段开通试运营。2017年9月30日,渝蓉高速公路已完成成都段重点工程建设,渝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建设背景
渝蓉高速公路开通前,四川省成都市与重庆之间的公路联系主要依靠(成渝高速公路315千米)和沪蓉-渝遂高速公路(274千米)。成渝高速公路重庆至成都段于1995年建成通车,公路技术标准较低,部分路段已超负荷运行,易发生拥堵和交通事故。渝遂高速公路于2007年底开通,它分流了部分川渝之间的直达车流,对缓解成渝高速的交通压力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没有满足两地之间最便捷直达的要求,其交通流量已趋饱和。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全长174.539千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度33.5米。渝蓉高速公路是连接重庆和四川成都的第三条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中23个出川通道之一,是连接成渝经济双核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解决资阳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公路,是两地距离最短、车速最快、路况最好的高速公路。
历史沿革
2009年,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开工建设。
2010年2月8日,重庆市交委与高速集团、中国铁建签署关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项目投资人协议,重庆高速集团与中国铁建签署关于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成渝复线项目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2010年04月22日,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开工建设。
2010年8月27日,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项目融资协议签订,共取得银行授信总额达200亿元人民币。
2010年9月7日,成渝复线重庆段工程地质详勘报告通过审查。
2011年1月,成渝复线重庆段全面开工建设。
2011年2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将成渝复线(渝蓉高速公路)重庆段项目列为区域性低碳建设试点项目。
2013年,成渝高速复线被中国交通运输部列为中国6条“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
2015年7月27日,重庆高速集团与中铁建投资集团就渝蓉高速公路延伸线项目签约,计划2019年年底建成通车。
重点工程
云雾山隧道
云雾山隧道左线全长3360米,右线全长3335米,隧道界限净宽15.25米,为分离式双线3车道隧道。该隧道横穿3个断裂带,岩溶、岩溶水及碎屑岩裂隙水发育,穿越煤层及采空区,伴有瓦斯及煤尘爆炸危险等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属于特长高风险性隧道,是渝蓉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
该隧道于2010年9月16日进场建设,2012年12月12日贯通。
巴岳山隧道
巴岳山隧道单洞总长6572米,洞内石质破碎,瓦斯、岩溶、断层密布,地质构造之复杂、工程之艰巨为中国公路隧道建设所罕见,为渝蓉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重难点工程。
延伸线
渝蓉高速延伸线西起渝蓉高速渝西收费站,经中梁山井口隧道、大竹林嘉陵江大桥、金州大道,东止渝武高速大云立交,全长约17.9公里,设计标准拟按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每小时的城市快速路标准进行设计。
该项目方案全线涉及一座特大隧道、一座跨江大桥、7座立交(部分为市政预留)。其中,渝西收费站至金开大道段长14.8公里,为新建项目;金开大道至渝武高速段长3.1公里,为拓宽改造项目。项目建设工期约40个月,计划2019年年底建成通车,项目总投资约40.23亿元,加上沿线市政道路预留立交及部分辅助道路总投资约62.42亿元。
规划设计
渝蓉高速东起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过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璧山区、铜梁区、大足区至川渝省界,过四川安岳县、乐至县、简阳市,西止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连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全长253.564km,其中重庆路段全长78.56km,四川路段全长175km。
渝蓉高速公路重庆段于2010年开工,全长78.6公里,为双向六车道(不含应急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每小时,道路基宽34.5米,桥隧比为23.8%,计划投资78.6亿元,项目采用BOT+EPC建设管理模式。重庆段于2013年12月25日通车,共设8处收费站,分别为沙坪坝主线收费站、璧山收费站、福禄收费站(璧山)、大庙收费站(铜梁)、大足东收费站、大足西收费站、三驱收费站、大足主线收费站,车行天桥81处,人行天桥38座,占地9000余亩。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路线全长17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每小时,路基宽度33.5米,概算投资195.67亿元,项目采用BOT建设管理模式。四川段计划于2016年底前建成通车。
工程特色
低碳高速
2011年2月,交通运输部将成渝复线(渝蓉高速公路)重庆段项目列为区域性低碳建设试点项目。2013年,成渝高速复线(渝蓉高速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列为全国6条“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高速公路”之一。
渝蓉高速重庆段是中国首批采用BOT+EPC建设管理模式的项目,项目批复概算为85.6亿元。其中,EPC总承包管理可以实现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设计与施工的有机结合以及主要材料的集中采购,能最大限度使工程节约成本、保证质量。
渝蓉高速重庆段采用太阳能发电,全线安装LED照明灯,电费支出一项一年可节约200多万元。此外,渝蓉高速路面采用废旧轮胎作材料的橡胶沥青,可消耗废旧轮胎近万条,较传统技术节能4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有害气体沥青烟排放减少90%。节能项目全部建成后,渝蓉高速重庆段一年可节约2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1万吨。
不积水设计
部分老旧高速路在雨天往往会出现积水或者淤泥漫路。究其原因,是设计时隔离带地面高于行车道,且没有排水设计,下雨后隔离带雨水渗透不出去,时间一长就形成积水潭,隔离带泥土还会被雨水冲到路面上,使超车道严重湿滑,造成安全隐患。渝蓉高速公路隔离带地面高度低于路面,全路段几乎不会出现积水,是重庆乃至全国积水和湿滑几率最小的一条高速路。
建设意义
渝蓉高速公路位于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是重庆市和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连接成渝经济双核的最便捷的主通道,比成渝高速公路短90公里,比渝遂高速公路短40公里。
渝蓉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极大地缓解目前成渝通道的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提高成渝公路通道的通行能力,进一步缩短成渝之间的时空距离,为满足成渝间交通快速增长的需要,促进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促进两地间产业互动、优势互补,推动成渝经济区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它将进一步完善两地高速公路网络布局,增加区域高速公路的密度,加强主城周边城市之间以及周边城市与主城之间的交通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成渝经济区统筹城乡改革和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工农和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工业化、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大事件
成安渝高速(渝蓉高速)牵出多位落马官员
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90%的路段位于四川资阳市,公开资料显示,经四川人民政府(川办函[2008]208号)授权资阳市人民政府牵头与成都市人民政府以BOT方式建设本项目。而渝蓉高速公路四川段建设期间,资阳市市委书记李佳、市长邓全忠、人大主任罗勤宏、副市长赵涌涛、陈正权纷纷落马。
该文章由作者:【糖水不等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