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医学术语)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5、6、7、8和T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

肌支

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①旋前圆肌,

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②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③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④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

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①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②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③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

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①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②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③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

皮支

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复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组成

由第6~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内、外侧束,然后分别发出内、外侧两根,再向下汇合而成正中神经干。

行程

在臂部,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由外侧向内侧跨过肱动脉下降至肘窝。从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继而在前臂正中下行于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部。然后自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位之间进入腕管,在掌腱膜深面到达手掌。

分支和分布

在肘部、前臂:发出许多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所有前臂的屈肌。在手部:在屈肌支持带下缘的桡侧,发出一粗短的返支,行于桡动脉掌浅支的外侧并进入鱼际,支配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在手掌发出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下行至掌骨头附近,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循手指的相对缘至指尖,支配第1、2蚓状肌以及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损伤表现

1.感觉障碍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n2.拇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n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n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n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n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n明确的外伤史,手的桡侧半感觉障碍,拇指对掌不能,呈“猿形手”。拇示指屈曲受阻,必要时肌电图检查。即能确诊。/n由于正中神经损伤的原因、程度不同,周围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也完全不同。Sunderland扩展了Seddon分类,强调了神经束结构的重要性,正中神经损伤可参照此标准分为五级(度):/n①Ⅰ度神经损伤,即神经失用。轴突连续性存在但传导中断,传导阻滞的改变可逆,恢复快而完全。/n②Ⅱ度神经损伤,即轴突中断。轴突与髓鞘损伤,但神经内膜组织未受损。损伤部位以下即远侧段发生瓦勒氏变性,功能完全可恢复。/n③Ⅲ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内神经纤维损伤,包括轴突、髓鞘和神经内膜,但神经束膜完整。因为神经内膜内瘢痕组织形成,一些再生纤维不能跨过瘢痕远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以不能完全再生。功能恢复的程度主要与神经内膜内瘢痕与束膜内运动、感觉纤维分布有关。/n④Ⅳ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损伤断裂,包括轴突、神经内膜、神经束膜,仅神经外膜完整,神经干连续性仅靠神经外膜维持。神经内的瘢痕可完全阻碍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如果不采取外科治疗,运动与感觉功能不可能恢复。/n⑤Ⅴ度神经损伤,即神经干断裂,神经束与神经外膜均断裂,神经干完全破坏,失去连续性。此种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类型,通常存在于开放性损伤。

该文章由作者:【冷笑话大师】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