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花(夹竹桃科属植物)

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 cv. Acutifolia),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印度素馨、大季花,夹竹桃科、鸡蛋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肥厚多肉。叶大,厚纸质,多聚生于枝顶,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径约5~6cm,5裂。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花期5~10月。鸡蛋花夏季开花,清香优雅。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适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可入药。原产美洲,中国已引种栽培。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其树形美观,奇形怪状,全株茎干含有乳汁,在温室栽培时冬季会落叶,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但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鸡蛋花(夹竹桃科属植物)

植物介绍

【学名】: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

【别名】:缅栀子、蛋黄花、大季花、印度素馨,缅栀的枝头是钝圆头的,夏天开花,花型似摊好的鸡蛋,伴有清香,因此得名蛋黄花。一到冬天,叶子掉光后,光秃秃的就像鹿角的模样,因此缅栀又称为“鹿角树”。

【科属】:夹竹桃科鸡蛋花属

【产地分布】:原产美洲墨西哥。中国已引种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需要在温室内栽培。

【国花市花】:是老挝国花。是蛋花、鸡蛋花及1栽培品种。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和海南常见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约5米,最高可达8米,胸径15-20厘米;枝条粗壮,带肉质,具丰富乳汁,绿色,无毛。

叶厚纸质,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20-40厘米,宽7-11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叶面凹入,在叶背略凸起,侧脉两面扁平,每边30-40条,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叶柄长4-7.5厘米,上面基部具腺体,无毛。

聚伞花序顶生,长16-25厘米,宽约15厘米,无毛;总花梗三歧,长11-18厘米,肉质,绿色;花梗长2-2.7厘米,淡红色;花萼裂片小,卵圆形,顶端圆,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花冠外面白色,花冠筒外面及裂片外面左边略带淡红色斑纹,花冠内面黄色,直径4-5厘米,花冠筒圆筒形,长1-1.2厘米,直径约4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喉部无鳞片;花冠裂片阔倒卵形,顶端圆,基部向左覆盖,长3-4厘米,宽2-2.5厘米;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基部,花丝极短,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心皮2,离生,无毛,花柱短,柱头长圆形,中间缢缩,顶端2裂;每心皮有胚株多颗。

蓇葖双生,广歧,圆筒形,向端部渐尖,长约11厘米,直径约1.5厘米,绿色,无毛;种子斜长圆形,扁平,长2厘米,宽1厘米,顶端具膜质的翅,翅长约2厘米。

生长习性

鸡蛋花是阳性树种,性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只是荫蔽环境下枝条徒长,开花少或长叶不开花;而黄花鸡蛋花在荫蔽湿润环境下,枝条上会长出气生根。

适宜鸡蛋花栽植的土壤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土为佳;这样生长的植株健壮,花量大,花色鲜艳。土壤瘠薄时鸡蛋花生长发育不良,花形小,花色暗淡。

鸡蛋花耐干旱,忌涝渍,抗逆性好。但是,干旱不利于植株发育,严重时生长不良;渍水则容易造成根系腐烂。

鸡蛋花耐寒性差,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6℃,越冬期间长时间低于8℃易受冷害。在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广大城镇,露地栽培一般可安全越冬;华中、华北地区只宜盆栽,冬季人温室越冬。

分布范围

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逸为野生的。原产墨西哥;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品种分类

1、红花缅栀(P.rubra L.),原产墨西哥到委内瑞拉及西印度群岛,花粉红色或红紫色。

2、黄缅栀(P.rubra L.forma acutifolia(Poir.)wood.cv.“Gold”),园艺栽培种。

3、鲜红缅栀(P.rubra L.cv.“Cerise”),园艺栽培种。

4、暗红缅栀(P.rubra L.cv.“HiloBeauty”),园艺栽培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鸡蛋花枝条扦插容易成活,主要通过扦插繁殖。在热带亚热带适宜露地栽培的地方,一年四季

均可以进行扦插。选取1-2年生粗壮枝条,从分枝基部剪取长20~30cm枝段。让剪口处流出的白色乳汁自然阴干,也可用清水洗净切口流出的乳汁,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2~3天,再扦插入培养土中;因刚剪断的枝条带乳汁,扦插容易感染而腐烂。将插条插于阴棚内干净的壤土沙床中,然后喷水,隔1天喷水1次,使基质保持湿润。30~35天可生根。只要不渍水,保持土壤湿润,极易成活。鸡蛋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宜种植在含腐殖质较多的疏松土壤中,前期适当遮阴处理,以后逐步适应露地生长。

培养露地绿化的大规格苗木,应选用规格大些的粗壮枝条作插穗;苗期适当摘去侧芽,以培育较高的大苗主干。若把鸡蛋花苗培育成矮化树或用于盆栽开花,即不必抹芽。

压条繁殖

压条繁殖可在生长季节进行,但由于扦插繁殖容易成活,压条繁殖生产上很少使用。

种子繁殖

鸡蛋花结果不多,但露天栽植地大部分品种也能收集到少量种子。鸡蛋花瞢突果的种子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把果荚里的种子取出,在防雨的阴棚中播于沙壤培养土苗床中。种子发芽适温为18-24℃,一般随采随播。按5~6cm的间距匀播,然后薄复一层沙土或椰糠。适量淋水以保持基质湿润。春季一般8~12天、夏季一般5天左右发芽出苗,以后进行一般的常规管理,保持湿润,但苗床不能渍水。待小苗长至10~15cm时进行移袋,用20cm×30cm的育苗袋培育,待小苗长至40-50cm时进行大田培育。

鸡蛋花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也是加快其繁殖的有效途径。但该方法目前还没有大量繁育以应用于生产。

嫁接繁殖

鸡蛋花的嫁接因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较强操作比较容易,成活率很高。鸡蛋花嫁接在华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最好是春秋二季;冬春季节要在气温稳定在日均温18%以上较好;但也应避开冬夏的长时间雨水天气嫁接。

先把用作“芽条”的枝条按约20cm的长度取好,最好是顶芽,放在箱子里备用。嫁接部位的大小与芽条相一致,采取枝条切接法嫁接。在砧木和枝条上分别削出斜切口,斜度约20~25°,所削的两个切口大小

吻合,以利于砧穗的绑扎固定。用纱布把砧木及芽条的乳汁轻轻拭干净(或在小桶清水中洗去乳汁,再适当拭干水分),然后把芽条和砧木的切口对接;若砧穗大小不一样,芽条要对准其中一边的皮层(形成层);用塑料薄膜绑带包扎固定。若是在树干上没有枝条抽生的地方补接,采取腹接法。芽条的切口角度可适当大些;砧木在需要补接的部位按芽条切口的大小和形状,挖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斜切口,露出的形成层与芽条的皮层基本吻合然后轻轻拭去乳汁,把芽条插上(要仔细检查是否形成层互相对上),然后用薄膜绑带绑好固定,并且在芽条与大砧木之间的上部夹角部位用薄膜封住,以防止雨水从接口上部往里渗。

嫁接的鸡蛋花树,在嫁接后的前期要防止雨水渗入,以及防止大风或其他外力摇动嫁接上去的枝条。当芽条与砧木愈合后,生长季节接上去的枝条会很快长出新叶。其他管理工作与日常的花木护理工作一致。

栽培方法

露地栽培

在南方温暖地区,鸡蛋花可在露地种植。春、夏、秋季均可栽培。种植时,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

质壤土,栽培处宜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定植前,结合土壤深翻施放基肥。对肥料要求不严,化肥、农家肥均可,但是要求有机肥必须完全腐熟,并要深埋,不宜与鸡蛋花根系直接接触。株行距2m×3m。生长季节每个月追施1次有机复合肥,冬季停止施肥。干旱季节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梅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大雨之后及时松土锄草。鸡蛋花较易管理,但在华南地区特殊寒冷年份,应注意防霜。

盆栽方法

鸡蛋花在北方地区可作盆栽装饰室内。盆土按园土:垃圾土:河沙=4:4:2混合调制,另可加适量腐熟有机肥。栽种时可略露根上盆,栽植后先摆放阴凉处,15d后再移至阳光充足处。夏季让其曝晒,枝条才能长得粗壮。夏秋高温季节,正逢鸡蛋花生长、开花盛期,要注意检查盆土干湿情况,以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浇水。遇雨要及时倒掉盆中积水,防止根系腐烂。生长季节每15~20d施1次腐熟薄肥。北方盆栽宜在10月中下旬移入室内向阳处越冬。冬天耍节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处于休眠状态,室温维持在10℃左右,有利于鸡蛋花安全越冬。若需矮化植株,可在每年冬季落叶后,适当修剪,以促发侧枝。鸡蛋花生长迅速,需每年春季换盆1次,更新盆土,施足基肥,才能花繁叶茂。

栽培管理

鸡蛋花要浇水防干,但要防止过湿,否则根基易腐烂,尤其在雨季要防止盆内积水,以防烂

根。入夏起进入生长期,每天晚上浇水1-2次,夏秋遇雨,应及时倒出盆中积水。应每月施追肥1-2次,花前应施以磷为主的薄肥1-2次。如肥不足,则开花少或不开花。秋后落叶,北方盆栽宜在10月中下旬移入室内防冻保暖,室温在5℃以上则可安全越冬。注意通风见光。室温宜在10℃以上,低温和室内通风不良,会使植株落叶,室内浇水每隔二周浇一次。鸡蛋花生长迅速,需每年春天换盆一次,一般换入口径30厘米的花盆中。盆土中混入骨粉、过磷酸钙等含磷丰富的肥料作基肥,以保证植株多开花。换盆植后浇透水,谷雨前后移置室外向阳处。

病虫防治

鸡蛋花病害较少。鸡蛋花锈病(鸡蛋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plumeria Pat)在夏威夷较常发生。叶背面发生橘黄色脓包或粉末,可选用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通常在长期潮湿之后发生,锈病严重导致落叶。虽然锈病的杀菌剂对控制锈病很有效,但通常很少用,因为很少发生严重锈病危害植株情况。

当鸡蛋花上出现很多介壳虫、粉虱和蚜虫时,煤烟霉菌在茎上和叶上已经繁殖起来。这些昆虫分泌甜的、粘的蜜露,煤烟霉菌在蜜露上面长得很旺。它主要影响美观,不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蚂蚁为这些昆虫提供营养并把它们送到树上,因此控制煤烟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这些昆虫。

鸡蛋花会受鸡蛋花钻心虫(长角甲虫)、蓟马、吸浆虫、温室粉虱、螺旋粉虱和螨虫的危害。钻心虫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它们在茎的内部为害,用杀虫剂效果不明显。现有可行的防治钻心虫的方法是去除已被危害的枝条;喷杀虫剂防治钻心虫的方法,由于需要经常喷才能防止成虫产卵,工作量大而很少采用。吡虫啉杀虫剂喷到枝叶上,可在4周时间内防止钻心虫(幼虫)蛀食枝叶。

中药属性

鸡蛋花落户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深圳平湖街道就有一株生长400多年的鸡蛋花古树。鸡蛋花的花朵和树皮均能入药,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在广东地区常将白色的鸡蛋花晾干作凉茶饮料,很受欢迎,同时花朵还可以提取芳香油,用作调制化妆品和高级香皂。据最新报道,鸡蛋花的树液可以治疗一种受HIV感染或抗癌药物及电疗所引起的皮肤病。

鸡蛋花是广东著名的凉茶五花茶中的五花之一,性凉,味甘、淡;归大肠、胃经,具有润肺解毒、清热祛湿、滑肠的功效。如《岭南采药录》说它能“治湿热下痢,里急舌重,又能润肺解毒”。苦瓜虽苦,但苦味性凉,暑热日时吃后倍感凉爽舒适,有清心开胃的效果。

【药名】:鸡蛋花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

【功效】:清热解暑、清肠止泻、止咳化痰。

【主治】:治中暑、痢疾、腹痛、咳嗽。

【性味归经】:《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入肺、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7.5~20克。

【用药忌宜】: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药物配伍】:配西瓜翠衣,清热生津;配马齿苋;清利气分热;配竹茹,肺热咳嗽。

【别名】:蛋黄花、擂捶花(《广东中药》Ⅱ)、大季花(《广西药植名录》)。鸡蛋花,又名:缅栀子(《植物名实图考》)

【处方名】:鸡蛋花、蛋黄花、缅栀子、大季花。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采摘盛开的花朵,晒干。

【拉丁名】:Plumeria rubra L. Var. Acutifolia(Poir.)Bailey。

【炮制方法】:采摘后,晒干。

【考证】:出自《岭南采药录》。

【生药材鉴定】:干燥花朵,黄褐色至棕褐色,皱缩,主要为5枚大形旋转排列的花瓣。花瓣倒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厘米。内藏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小的卵状子房。气醇香,味清淡稍苦,以净花、干燥、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乳汁:含羽扇醇及基乙酸酯等。

【功效】:清热;利湿;解暑

【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

2.《南宁市药物志》:止咳。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茎皮,花开时采花,晒干或鲜用。

【用药禁忌】: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功效分类】:清热药;祛暑药

【炮制方法】:采摘后,晒干。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花多皱缩成条状,或扁平三角状,淡棕黄或黄褐色。湿润展平后,花萼较小。花冠裂片5,倒卵形,长约3cm,宽约1.5cm,呈旋转排列;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cm。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卵状子房。气香,味微苦。以花完整、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药物应用鉴别】:藿香与鸡蛋花,为暑湿时令要药。藿香微温,醒脾快胃,化湿疏表功佳;鸡蛋花清香微凉,清肺利肠,祛痰止痢力强。暑湿兼表,每用藿香;暑热兼痢,常用鸡蛋花。

【性味】:甘;微苦;性凉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5~10克;茎皮10~15克。

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1)预防中暑鸡蛋花20克,水煎取汁,作茶饮。

(2)治细菌性痢疾鸡蛋花10克、木棉花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火炭母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3)治急性支气管炎鸡蛋花10克、金银花30克、鱼腥草3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2次服。

(4)治急性传染性肝炎鸡蛋花10克、茵陈30克、秦皮9克、大黄12克,水煎服,每日1—2剂。

(5)治消化不良鸡蛋花20克、黄连10克、火炭母3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每日2—3剂。

(6)治感冒发热鸡蛋花20克、菊花10克、银花10克、薄荷6克(后下),加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2次服。

(7)治小儿食积不思饮食、大便插泄鸡蛋花9克、麦芽20克、神曲10克、布渣叶9克,水煎服,每日2剂。

(8)治痢疾、夏季腹泻鸡蛋花20一40克,水煎服,每日1剂。

(9)治肺热咳嗽鸡蛋花3—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树皮中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甙(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cacidglucosyles-ter),1α-鸡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异鸡蛋花甙(8-isoplumieride)。

花:含鸡蛋花酸、甙类及挥发油。茎皮:含鸡蛋花甙(C21H26O12)。

根:含鸡蛋花素、异鸡蛋花素、褐鸡蛋花素、B-二氢鸡蛋花素,B-二氢鸡蛋花酸。

叶:含黄酮甙:山奈醇葡萄糖甙、槲皮素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从埃及产红鸡蛋花(Plumeriarubra)及粉红鸡蛋花(P.Rubravar. alba)根中分得抗菌成分鸡蛋花素(plumericin)等,具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结核都有明显抑制效果。鸡蛋花甙对革兰阴性和阳性细菌也有显着抑制作用。

此外,鸡蛋花甙还有明显通便作用,对小鼠通便的ED50为0.12g/kg,患者于睡前服0.2-0.3g,次晨可泻下1-2次,剂量大于0.3g还有利尿作用。红鸡蛋花茎、皮、叶及带皮茎的水提取液对兔、豚鼠、猫和小鼠均有局麻作用和解痉作用。

植物文化

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花语

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鸡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芳姿,却有着很简单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组成了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花语。

国花市花

鸡蛋花是老挝国花,也是广东省肇庆市的市花。

病虫害防治

一、鸡蛋花角斑病

1.主要症状: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状,边缘暗黑色,内黑褐色;后期病斑干枯,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出现黑色粒状物。

2.发病原因: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物病残体上。以春季发病为多,室内可重复侵染危害,7-8月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

⑴加强养护,及时换盆更新基质,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生长势。

⑵早春季节每隔7-10天喷洒1次0.5%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

二、红蜘蛛

用喷施敌死虫机油乳油100-200倍液防治

三、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鸡蛋花。在嫩叶上出现白粉似的现象,

防治:可用50%的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0%的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

四、介壳虫

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杀。

五、锈病

叶背面发生橘黄色脓包,叶表面相应有小的浅黄色病斑。

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1500至2000倍液。

该文章由作者:【能量守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