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郑徐高铁项目正式开工。2014年10月底,郑徐高铁全面完成铺轨。2016年4月1日起,郑徐高铁全线进行联调联试。2016年5月至7月,郑徐高铁承担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任务,并于7月15日在商丘市民权县境内跑出了420公里的时速交汇试验,创造了动车速度的世界最高纪录。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郑徐高铁开通初期将安排动车组列车58对,运营时速300公里,从郑州到徐州仅需1小时18分,将两地列车运行时间缩短一半左右。
线路规划
郑州至徐州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与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平行。西起郑州东站,东至徐州东站,途经河南开封、商丘、安徽砀山、萧县,江苏徐州。线路全长361.937公里,其中河南省252.826公里、安徽省73.436公里、江苏省35.675公里。
全线设郑州东站、开封北站、兰考南站、民权北站、商丘站、砀山南站、永城北站、萧县北站、徐州东站9个车站,其中开封北站、兰考南站、民权北站、砀山南站、永城北站、萧县北站6个车站为新建车站;商丘站为原站扩建高速场,新建商丘高铁站;郑州东站利用京港高铁石武段客专部分工程,徐州东站利用京沪高铁工程。
郑徐客运专线西起郑州市,在郑州枢纽与郑西、京广高铁衔接;东至徐州市,在徐州枢纽与京沪高铁衔接,未来还将通过徐连客运专线东延至连云港,初步设计批复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350公里。届时,从郑州到徐州高铁运行时间仅需1小时20分左右,较现有最快列车运行时间缩短一半。
详情
建设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350km/h
最小曲线半径:7000m
最大坡度:20‰
牵引种类:电力
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
建设工期
总工期36个月。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计划于2015年12月竣工通车,具体节点工期安排满足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原计划工期为48个月。)
线路走向
线路自郑州东站北端引出,上跨G107、连霍高速公路后折向东,上跨京珠高速公路后,在连霍高速公路北侧前行,于开封市金明大道西侧设开封北站,尔后继续沿连霍高速公路北侧前行,依次跨越大广高速、S213、日南高速、G310、陇海铁路,跨G106后在兰考县城南部,紧邻国道G106东侧及连霍高速公路北侧设兰考南站。
出站后线路依次跨G310、陇海铁路,于民权县城北部设民权北站。自宁陵县东端沿既有线北侧前行,在商丘站站房对侧并站设置高铁客专车场,新建商丘高铁站,出站后上跨京九陇海线疏解区,沿虞城县城规划区北侧行走,于砀山县西部两跨G310折向南,上跨陇海铁路行走在陇海线南侧,在砀山县西南部设砀山南站,前行至永城芒砀山北侧芒山镇设永城北站折向东,跨S201后,东行至萧县规划区北侧设萧县北站。
出站后线路折向北绕避煤矿采空区后进入徐州市,线路依次上跨夹河煤矿专用线、符夹线、京福高速公路、G310,在夹河寨站与铜山站区间再次跨越陇海铁路,进入徐州市铜山区。尔后线路一直沿夹孟线南侧并行,先后跨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G104,绕过煤矿采空区,经徐州市荆山村后再跨京杭大运河、北三环路,尔后接入徐州东站北端。
沿线车站
车站设置
郑徐高铁全线自西向东依次共设郑州东站、开封北站、兰考南站、民权北站、商丘站、砀山南站、永城北站、萧县北站、徐州东站等9个车站,其中郑州东站和徐州东站分别利用京广高铁、京沪高铁车站工程,商丘站为原站扩建高速场,其余6站为新建车站。其中,郑州东站、商丘站、徐州东站是郑徐高铁三大站。
车站简介
郑州东站
郑州东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之一,全国唯一的一座高铁”米“字型枢纽,国家级铁路枢纽站,是交通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河南省和郑州铁路局极为关注的国家特大型重点工程。
郑州东站位于郑西高铁、京广高铁、郑徐高铁、郑合高铁、郑渝高铁、郑济高铁、郑太高铁等国家高铁干线的交汇处,国家和地方正在研究规划郑贵高铁、郑银高铁,加上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郑开城际铁路、郑焦城际铁路、郑机城际铁路、郑登洛城际铁路等,郑州东站的铁路枢纽地位将更加巩固。
郑州东站包括站房和站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411841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站台规模16台32线(含正线)。
开封北站
开封北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开封新区四大街与东京大道交汇处北,站房建筑面积11992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4线(含正线)。
兰考南站
兰考南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产业集聚区新310国道(南环线)与学院路交汇处,站房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站台规模3台7线(含正线)。
民权北站
民权北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江山大道与科研路交汇处,站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4线(含正线)。
商丘站
商丘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站前路、归德路立交桥、凯旋路立交桥、站前高架匝道及胜利路围合区域,是陇海铁路、郑徐高铁、商杭高铁、京九高铁相互交汇的枢纽,是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的主要大站之一,郑徐高铁的三大站和商杭高铁的五大站之一,同时又是商杭高铁的始发站,为国家级铁路枢纽站之一。
商丘站南北站房总建筑面积25151平方米,规划40000平方米,站台规模9台23线(含正线)。
砀山南站
砀山南站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薛口村,站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4线(含正线)。
永城北站
永城北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镇赵楼村,站房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4线(含正线)。
萧县北站
萧县北站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圣泉乡龙腾大道,站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站台规模2台6线(含正线)。
徐州东站
徐州东站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是京沪高铁的七大站和郑徐高铁的三大站之一,又是郑徐高铁、徐连高铁、徐宿淮盐铁路及徐淮宿城际铁路的始发站,为国家级铁路枢纽站之一。
徐州东站东西站房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规划45000平方米,站台规模13台28线(含正线)。
建设历程
2008年,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修改方案出台,郑徐高铁为徐(州)兰(州)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3月7日,新建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2012年10月29日,铁道部公布新建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招标信息,预计将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
2012年12月26日,郑徐高铁全线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3月4日上午,由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郑徐高铁永城北站,正式向地下打入第一根桩,标志着郑徐高铁永城北站全面开工建设。
2013年5月22日,郑徐高铁徐州段打下第一桩。
2013年7月17日,郑徐高铁萧县段首片900吨箱梁765孔成功浇筑。
2013年10月16日,在商丘市虞城县境内高铁建设施工现场,市委书记陶明伦宣布:郑徐客专全线第一孔箱梁开架!这表明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也标志着郑徐客专商丘段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10月28日,随着第一孔长32米、重约730吨的整体箱梁稳稳落位桥墩,郑徐高铁砀山段芒砀山特大桥架梁工程正式启动。
2013年11月4日,郑徐客运专线商丘站主城区工程路基试桩。郑徐客运专线主城区商丘站工程里程全长8.398km(双线),范围从长征路到105国道。主要工程数量:特大桥一座,中桥五座,涵洞七个,其余为路基。
2014年4月1日下午,中铁三局五公司承建的郑徐铁路客运专线07标段第一块CRTS型轨道板成功浇筑,成为郑徐客专全线率先完成轨道板浇筑的单位,为后续的揭板试验奠定了基础。
2014年4月9日,郑徐铁路客运专线第一块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在中国中铁三局集团郑徐客专07标段砀山轨道板场浇筑成功,为后续的揭板试验奠定了基础。
2014年04月12日郑徐客专联络线路基工程开钻。
2014年8月19日7时50分,郑(州)徐(州)客专全线首座转体连续梁——跨符(离集)夹(河寨)铁路连续梁段成功转身,这是全线首个跨既有铁路线(货运线除外)的转体连续梁,为下一步跨陇海铁路转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2014年8月25日上午,郑徐客专ZXSD标段的商丘特大桥首孔箱梁在位于梁园区李庄乡乔庄村的中铁十七局梁园制梁场架设成功。
2014年9月6日,郑徐高铁“第一轨”在徐州段铺设,全线开始转入轨道铺轨阶段。位于河南境内的郑徐高铁郑州枢纽也已展开铺轨工作,已经铺设近60公里。按照施工安排,2014年10月底,郑徐高铁将全面完成铺轨。
2015年9月1日,最后一个长32.6米、重约140吨的混凝土T形箱梁落在郑徐高铁铜山下行联络线特大桥桥墩预定位置,标志着郑徐高铁徐州枢纽铜山联络线工程铺轨通道全线贯通,同时也意味着制约郑徐高铁正线铺轨通道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成功扫除。
2015年12月20日,郑徐高铁砀山-永城-萧县区段接触网线架设贯通。
2015年12月29日,中铁电气化局郑徐高铁变电工程最后一个牵引AT所—黄楼AT所的两台自耦变压器顺利就位,标志着郑徐高铁变电工程所亭设备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即将进入二次线缆施工及试验调试阶段。
2016年2月18日上午,郑徐高铁建设技术人员正在测试萧县段钢轨铺设情况。测试内容包括轨顶标高、轨向、轨距等。技术人员依据测试数精调长轨的平顺性,以确保火车时速达到350公里设计时速时的安全运行。
2016年3月10日,郑徐高铁徐州段线下工程及线上铺轨已经全部完成,同时郑徐高铁徐州联络线工程也已全线贯通,预计4月起该线路就将进行联调联试。郑徐高铁徐州联络线已经全线贯通,线上附属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2016年4月1日起,郑徐高铁全线进行联调联试。
2016年4月19日,建筑工人正在郑徐高铁萧县北站前广场铺设地砖。目前,该站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正在安装内外部管线,站前广场及附属设施在加快建设中。
2016年5月至7月,郑徐高铁承担“中国标准动车组”试验任务。
2016年7月15日上午8时30分,一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从郑州东站出发,开始全新“试跑”。这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11:19分两辆动车组以时速420公里在郑徐高铁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境内交汇,新的动车速度世界纪录就此诞生。
2016年7月20日,郑州至徐州高速铁路徐州至大湖联络线下行线正式引入徐州枢纽。这是郑徐高铁引入徐州枢纽组织实施的首次综合性大型施工。徐州枢纽工程主要包括铜山联络线、徐州至大湖联络线、动车走行线及徐州动车存车场等,工程于2013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其中铜山联络线连接郑徐高铁与既有线徐州站,徐州至大湖联络线连接既有线徐州站与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徐州至大湖联络线上下行全长20.16单线公里,下行线于7月20日开通,上行线计划于2016年8月10日开通。郑徐高铁引入徐州枢纽,将有利于开通运营后郑徐高铁和京沪高铁间高铁动车进路优化。
2016年8月16日,郑徐高铁开始进行满图运行试验。
2016年8月3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徐兰高速线郑徐段等线列车运行图的通知》正式发布。
正式开通
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全线正式开通运营。它的开通运营实现了郑州、济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间4小时直达。
建设意义
郑徐高铁是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徐兰客运专线东段的组成部分。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350公里,郑徐高铁全线采用运行目标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
郑徐高铁全程70%以上为高架桥,在郑州与京广高铁共用郑州东站,在商丘与商杭高铁共用商丘站,在徐州与京沪高铁共用徐州东站,从上海往郑州方向发出的高铁动车将比现有动车组节省一半时间。随着郑徐高铁和宝兰客专的建成,徐兰客运专线也将全线贯通,届时将大大缩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距离。中原经济区、东陇海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将得到极大地加强。
郑徐高铁连接了我国中东部两大高铁干线京广高铁与京沪高铁,并连接了在建的商杭高铁、郑济高铁与郑合高铁等,构成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密集的高速铁路网。随着郑徐高铁的通车,郑州最快1小时到达徐州,4小时内到达上海,郑州、徐州、济南、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间实现4小时直达,中原与长三角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通过便捷的高铁网络,在5个小时内实现贯穿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杭州、南京等我国历代著名古都。
高铁特色
颜值高
郑徐高铁运行的车型为CRH380B型动车组。
该型动车组圆润的“海豚”型车头外形流畅优美,能够有效减小高速运行时的空气阻力。车顶空调外罩“梭鱼”般的曲线,使车体外形更加光滑。
更具特点的是,走进“小海豚”内部,车厢走廊、吧台均采用风格古典的仿木式装饰,旅客座椅下方前、后均设有插座,各种人性化的设计让旅客拥有更好的体验。
此外,郑徐高铁沿线站房使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地方政府建议,结合各地历史文化。站房、广场、通道等有关设计与地方市政衔接,方便乘客购票、乘车、换乘,部分车站实现站内零距离换乘。
更安全
郑徐高铁第一次实行全线的路桥站全封闭,高铁行车环境更安全。
全线3跨连霍高速公路,4跨陇海铁路,均釆用大跨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高铁结构安全、美观,与公路、普速铁路立体交叉,相互协调。
全线以桥代路,桥梁占比93.5%,较好地解决沿途干扰。郑徐高铁途经的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人口稠密,城镇密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各等级道路交通网发达,而且农田灌溉水渠密布交叉,会影响后续建设和发展空间。
以桥代路的设计,不但可以让郑徐高铁更安全地通过,更为地方经济建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通道。
更先进
郑徐高铁曾经在试验阶段跑出了时速420公里的高速,这背后就有无砟轨道的功劳。
传统铁路轨道的路砟由小碎石铺成,能够减少噪音、吸热、减震、增加透水性。
而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而是把钢轨、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路基上。李本介绍说,无砟轨道由铁轨、扣件、单元板等组成,同样可以起到减震、减压作用。
201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通车典礼的京沪高铁采用的就是初期的无砟轨道。此次郑徐客专上采用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比当年京沪高铁铺设的轨道更先进。
全线采用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在全国铁路中尚属首次。
该文章由作者:【浮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