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汉语词汇,人物称谓名词,是指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对皇帝死后且谥号确立之前的称呼。
词语分解
大行
大事大行,不顾细谨。
《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解释为远行。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以鲁国之密邇仇讎,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於大行,又谓重也肥?”杨伯峻注:“大行,犹远行。”意思为广为推行,普遍。
皇帝
在中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皇帝盛明,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详细释义
大行皇帝是中国封建时代,在皇帝去世直至谥号、庙号确立之前,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其中“大行”就是永远离去的意思。
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不能再称“大行皇帝”。
出处
最早见于《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该文章由作者:【不知云与我俱东】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