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具底部,有较少部分泄漏。最好选用不锈钢的电磁炉锅具尽量减少电磁泄露。电磁炉辐射”又可称为“电磁炉外泄辐射”。电磁炉的辐射频率虽然大约相当于手机信号频率的六十分之一,但是真正决定辐射大小的功率却要比手机信号大得多,这个辐射功率主要取决于电磁炉的电磁波的泄漏值,泄漏越大对使用者的伤害就越大,由于这种伤害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因此,电磁炉被称为“隐形杀手”,长期或长时间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普通的电磁炉在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给炉面上的锅体加热外,还有一部分电磁辐射会从电磁炉体内和锅体向外泄放,而产生人们所说的外泄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辐射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源,外泄辐射源的强度大小与电磁炉功率和电磁炉的质量有关。
辐射来源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将50HZ的低频交流电源,转变为30KHZ-40KHZ的高频交流电源直接加到电磁炉的线圈盘中产生大功率的电磁场,再利用电磁场使锅体产生涡流而进行加热,也就是说电磁炉是直接利用电磁辐射对锅具加热工作的,所以它的热效率最高也最节省能源。
普通的电磁炉在工作时线圈盘产生的电磁辐射除了给炉面上的锅体加热外,还有一部分电磁辐射会从电磁炉体内和锅体向往泄放,而产生人们所说的外泄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辐射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源,外泄辐射源的强度大小与电磁炉功率和电磁炉的质量有关。电磁炉通过电磁波对锅具进行加热,可见功率非常之大,即使其电磁泄露的比率很小,但是这个泄漏的功率值仍然很大,对人体有明显的伤害。如果使用者身上再带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框眼镜、项链、金属腰带等,这些金属物品如同接收天线的引向器,这样受到的辐射将更大。
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绝大部分分布在锅具底部,有较少部分泄漏。
电磁炉的工作频率是20KHz~30KHz,这个频段的电磁波非常适合对铁磁性的锅具进行加热。但是这个频段属于极低频电磁波段,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公布长期暴露在低频磁场和低频噪音下的人群,患白血病、恶性肿瘤、胎儿畸形、耳鸣等疾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数倍,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低频磁场定为可疑致癌物。电磁炉边缘泄漏的电磁波强度非常大,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一般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电磁炉,尤其是用电磁炉吃火锅使用时间长危害大。一段时间以来某些不负责任的文章提到“医院的理疗室使用电磁波来为患者理疗人,说明电磁炉产生的电磁辐射不一定就有害”,这是不科学和极不负责的说法,理疗设备发出的电磁波是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其频率范围在300GHz到385THz,在人体皮肤的穿透力仅有0.01至0.1厘米,远红外线具有对皮肤表层和浅层的制热效应,因而被用在许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上,如肌肉酸痛、肌腱炎、扭伤及伤口不易愈合等疾病,都可以利用远红外线促进血液循环的特性,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而电磁炉发出的电磁波和红外线的频率差别非常大,所以电磁炉产生的电磁波和理疗使用的红外线不可混为一谈。
相关关系
电磁炉专业厂家之一的爱庭电磁炉公司总裁冼貌忠告诉本报记者,他们在实验室中通过很简单的检测就发现电磁炉存在一定量的辐射,因为一般电磁炉产生的磁场由于不可能100%被锅具吸收,部分磁场从锅具周围向外泄漏,就形成电磁辐射。
根据冼貌忠介绍,电磁炉辐射量大小,和其所使用炉具和锅具都有很重要的关系。炉具主要取决于其质量,电磁波的辐射位置和方向越集中向上越理想,如果向外边缘就会产生较大的泄漏。锅具是用来吸收电磁炉所产生的磁场的,如果锅具材质磁阻小的话,对磁场的吸收能力就强,他建议消费者最好选用不锈钢的电磁炉锅具。
国外经验
中国家电研究院电磁干扰实验室李主任告诉本报记者,所有的家电产品都有辐射,但目前国家推行的 3C强制认证,主要集中在产品性能及安全使用,如是否漏电等方面,而并没有强制执行电磁兼容的项目,而这主要关乎两大类产品,为电磁炉和微波炉。但是,据了解,在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市场,对产品在电磁兼容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国内生产的产品出口到这些市场,在这方面必须得到认证,国内大部分电磁炉产品根本无法通过欧美国家的认证。事实上,电磁炉由于辐射大在欧美国家很少使用,由于欧美国家在产品设计上比较注重考虑对使用者的保护(这主要是其法律在这方面有严格的立法),如果厂商一旦涉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就会付出惨重代价,而我们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不容易得到重视。
检验机构
内销电磁炉很少送检
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副所长杨春荣说,国内目前使用的电磁兼容标准是将国际标准CISPR11直接等同翻译过来的,国标编码为GB4824,是强制标准,据我国标准化法,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因此,原则上要求电磁炉生产企业必须送检合格之后,才能销售,但实际情况是,因为并没有强制措施来保证标准的执行,所以,目前拿来送检的电磁炉产品几乎都是出口到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市场的,反而在国内销售的电磁炉产品很少拿来检测。
据悉,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年前曾对电磁炉产品做过一次全行业摸底测试,结果发现能够达到标准的只有约50%。杨春荣表示,这个达标率是非常低的,但两年后,因为没有大批量的测试,所以对目前行业的情况暂时无法全面掌握。而目前国家监管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企业自觉将产品送检和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督抽查。
杨春荣认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知名品牌“集体救市”,应尽力主动送检,以示和杂牌的区别,加快行业淘汰的速度。
预防辐射
电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甚至电吹风等每日与人接触的电器,因为被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而显得可怕起来。那么到底这些家用电器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辐射有多大?专家表示,其实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要学会主动防护,但也不必过于紧张,草木皆兵。
收音机测出
安全距离
专家表示,任何电器只要通上电流就有电磁辐射,大到空调、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加湿器,小到吹风机、手机、充电器甚至接线板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各种电器产生的辐射量不尽相同。
关于具体的辐射量,记者在努力搜寻一番之后,并未发现国内有不同电器辐射量的标准表格出台。不过,早在1996年,日本出版的SAPIO杂志就公布了一组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
虽然辐射无处不在,但是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赵玉峰指出,并非所有的电磁辐射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果磁场强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对人体的作用是积极和有益的,比如市场出售的理疗机就是利用电磁辐射的温热作用达到消除炎症和治疗目的,因此关键问题是要把电磁辐射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如果消费者想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辐射量,可以采取仪器检测方法。但目前国产售价为几百元的测试仪在测量数据上可能出现偏差,而一些国外进口的测试仪需几十万元,普通百姓很难接受。
赵玉峰表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监测方法让人们了解电器使用的安全距离:利用可接收AM(调幅)频道的收音机,打开后将频道调在没有广播的地方,并且靠近所要测量的电视、冰箱、微波炉或电脑等家电用品,就会发现收音机所传出的噪音突然变大。走出一段距离后,才会恢复原来较小的噪音量;这样就可以测出安全距离,平常生活中与这个电器保持测量出的安全距离即可。
家庭常用电器电磁辐射检测数据:
咖啡炉1mG、电饭锅40mG、传真机2mG、复印机40mG、电熨斗3mG、吹风机70mG、录像机6mG、手机100mG、VCD10mG、电脑100mG、音响20mG、电须刀100mG、电冰箱20mG、电热毯100mG、空调20mG、吸尘器200mG、电视机20mG、无绳电话200mG、洗衣机30mG、微波炉200mG。
教您7招防电磁辐射
1.别让电器扎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2.勿在电脑身后逗留。电脑的摆放位置很重要。尽量别让屏幕的背面朝着有人的地方,因为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3.用水吸电磁波。室内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舒适的温度、清洁的空气等。因为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可在电脑的周边多放几瓶水。不过,必须是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才行,绝对不能用金属杯盛水。
4.减少待机。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及时洗脸洗手。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聚集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部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洗手。
6.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还可多饮茶水,茶叶中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7.接手机别性急。手机在接通瞬间及充电时通话,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因此最好在手机响过一两秒后接听电话。充电时则不要接听电话。
辐射危害
男性健康尤甚
很多从事IT行业的女性一旦出现流产、不孕等情况,首先会把原因归结为电脑。专家指出,这很可能是过分“抬高”了电磁辐射的威力,忽略了其他各类原因。
电磁辐射确实可能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但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因为男性生殖细胞和精子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因此,男性应尽量减少与电磁波太频繁密集的接触,而且接触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是半米以上。另外,赵玉峰指出,大家一定要分清,电磁辐射和电磁污染其实是两个概念。虽然电磁辐射无处不在,但电磁污染只有在电磁辐射超过一定强度后,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效应,导致头疼、失眠、记忆衰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脏出现界限性异常等症状。如在电磁辐射超强度的环境下长期作业,严重的可能引起部分人员流产、白内障,甚至诱发癌症。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曹先生6日也告诉记者,目前还未有流行病学调查可以证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他说,现在每个人都生活在电磁环境里,但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及对电磁波的敏感度不同,因此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程度的。除了怀孕前三个月的孕妇、装有心脏起搏器等特殊人群需要特别采取一些特殊防护措施外,一般人群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注意一般的防护即可。
防辐射品
效果难评判
随着人们谈论电磁辐射越来越多,一个新兴行业也日渐进入视野:电磁辐射防护品:孕妇防辐射服,防辐射马甲、防辐射衬衫、防辐射围裙、防辐射屏、防辐射眼镜等。
记者发现,带了“防辐射”三个字的用品价格飙升好几倍。在管庄的一家妇幼用品专卖店里,一件标有防辐射功能的孕妇装其售价比普通孕妇服贵几倍,价格从百元到近千元不等。据该店促销员介绍,防辐射服的原理是将金属丝织入面料中,通过金属反射将电磁辐射挡开,效果非常好。她告诉记者,现在准妈妈们越来越重视防辐射,因而这种防辐射服卖得非常好。为了证明其防辐射功能,促销员还给记者做了一个试验,将一部手机放进防辐射孕妇装里面,当此时拨打电话时,电话传来“无法接通”的提示。
这样的防护服是否能够有效抵挡电磁辐射?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的曹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防辐射用品很多,但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防辐射孕妇服的国专家告诉记者,其实最简单的防辐射方法就是与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放射源保持适当距离,不要把家用电器集中摆放形成“大辐射磁场”,同时减少与这些放射源的接触频率。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尽量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使用。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该文章由作者:【然后怎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