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壳花蛇(爬行纲蝮蛇科毒蛇)

龟壳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爬行纲,蝮蛇科。一种毒蛇。长达米余。头呈三角形,头顶复有细鳞。体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较大和两行较小黑色斑纹;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鸢色斑点。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不过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龟壳花蛇(爬行纲蝮蛇科毒蛇)

基本内容

龟壳花蛇(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爬行纲,蝮蛇科。一种毒蛇。长达米余。头呈三角形,头顶复有细鳞。体背面棕灰褐色,又一行较大和两行较小黑色斑纹;腹面淡褐色,多散布淡鸢色斑点。生活于山区,以鸟类和鼠类为食。分布于我国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甘肃,贵州等地.也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

又称烙铁头、老鼠蛇,恶乌子,金钱豹、笋壳斑、吊树猫、蕲蛇盖、野猫种等。此种蛇有个显着特征,头呈明显三角形,颈较细,形如一个烙铁头,故如此名。短尾,花纹较细,体型不大,以中小型为主。主要分布在福建、贵州、四川、浙江南部和江西部分山区。

晚间因寻食常侵入住宅,有攻击性,人畜接近时,容易被其突然咬伤,通常体型越大毒性越大。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对此蛇极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龟壳花蛇的花纹,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

生活环境

生活习性

生活于山区,以鸟类和鼠类为食。

晚间因寻食常侵入住宅,有攻击性,人畜接近时,容易被其突然咬伤,通常体型越大毒性越大。

栖息环境

龟壳花蛇

常栖息于丘陵及山区、栖于竹林、灌丛、溪边、茶山、耕地以及常到住宅周围如草丛、垃圾堆、柴草石缝间。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2至22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阿萨姆。

毒性

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干重)。万分之一毫升(稀释)蛇毒注射于10克体重的小白鼠,2小时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浓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时内死亡,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分布于我国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甘肃,贵州等地。

国外分布

龟壳花蛇也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

奇闻异事

我国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派花族对此蛇极其崇敬;在刀鞘上、食具上都刻上龟壳花蛇的花纹,不敢杀害,甚至在房子里另辟小室给它居住,小室内外的装饰及用具都雕刻了蛇样花纹。

2013年7月22日,南投县消防局国姓消防队在国姓乡山区民宅中捕获一条长逾1米的龟壳花蛇,消防队员以捕蛇夹将它夹入铁笼,准备隔天转交农业处。

岂料隔天,消防队员却在蛇笼内看见奇怪的景象,这条龟壳花蛇竟张着大口、露出毒牙咬住自己身体的中段部位死去。台湾专家称十分罕见。

“蛇竟然将自己咬死?”消防队员目睹这个怵目惊心画面,都直呼不可思议。

消防队员说,一般来讲,蛇咬并不一定每次会释出毒液,否则对自身也很危险,虽不能确认这条龟壳花蛇是否因毒液死亡,但看它张着大口咬住自己死亡的画面,实在骇人。

有队员打趣说,这条龟壳花或许因被关进牢笼,一时“想不开”。

不过,蛇类专家说,一般如果将毒蛇和无毒蛇放在同一笼子,往往是毒蛇咬死无毒蛇,很少听闻毒蛇咬死自己;较可能的情况是,这只龟壳花蛇被捕过程或被夹住时伤到某部分神经,造成神智错乱,导致咬死自己。

该文章由作者:【凤歌笑孔丘】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