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位于贵州省中部,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区治位于贵阳市区中心南部17公里。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和苗岭山脉中段,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区,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河流17条,水量主要靠自然补给。全区土地面积964.32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15.7℃,冬季平均气温6.6℃,夏季平均气温23.4℃。
花溪区辖4镇、5乡、8个街道,122个村,52个居委会。根据花溪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数据,花溪区常住人口96.67万人。全区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40个民族。
2020年花溪区生产总值637.14亿元,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16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67.92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8:55.27:42.05,一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0.7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0.68个百分点。(注: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9年花溪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614.26亿元、352.16亿元和246.52亿元修订为605.78亿元、339.34亿元和250.63亿元)
建制沿革
今花溪区境,西周至春秋时期属国,秦代属且兰县,汉代属郡,东晋属晋乐县,唐宋属矩州,元代属八番宣慰司、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中曹百纳等处长官司。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贵州宣慰使司,由安、宋两氏分任正、副使,今花溪区境属宋氏(副司)统领,后隶属贵州卫、贵阳府。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新贵县,花溪区境属新贵县,隶贵阳府。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贵筑县,县署驻贵阳城西南隅,新贵县原辖地全归贵筑县。
民国3年(1914年),废贵阳府,置贵阳县,贵筑县署移至息烽城,更名息烽县,花溪改属贵阳县。民国30年(1941年),贵阳设市,市郊置贵筑县,县治于民国31年(1942年)7月从市府路移至花溪河北岸蟠龙山南麓,辖今花溪区、白云区、乌当区及观山湖区部分,贵筑县县治花溪一直延续到1958年2月。
1949年11月,贵筑县隶属贵阳专署,1952年7月,贵阳专署由花溪迁贵定县城。贵筑县隶属于贵定专属。
1956年,贵定专署撤销,置安顺专署,贵筑县隶属安顺专署,县辖7个区40个乡镇。同年10月,高坡苗族自治区划归黔南州惠水县。
1958年2月,贵筑县撤销,所辖区乡镇全部划归贵阳市,以原市郊的黔滇、黔桂公路分界,公路以南置花溪区,以北置乌当区。
1966年8月,花溪、乌当两区组建为贵阳市郊区,称郊区人民委员会。
1967年2月,造反派夺权,恢复花溪区。
2012年,撤销小河区,与花溪区合并成立新花溪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花溪区辖2镇23乡,7月调整为两镇13乡,9月两镇13乡组建为12个人民公社,称管理委员会。
1959年1月,12个人民公社先后并为花溪、青岩、石板、孟关4个大公社。
1961年,高坡人民公社由惠水县划回花溪区,4大人民公社解体,恢复为青岩、燕楼、马铃、石板、湖潮、麦坪、久安、花溪、党武、中曹、孟关、小碧、黔陶13个人民公社,青岩镇、花溪镇从人民公社分出恢复镇建制。
1966年6月,13个人民公社2个镇分别组成4个人民公社联社,即花溪联社,石板联社,青岩联社、小河联社。
1967年2月,造反派夺权,恢复花溪区和14个公社和2个镇建制,称区、公社、镇革命委员会。
1981年至1984年区、公社、镇革命委员会逐步改为区、乡、镇人民政府。
1993年,小河镇划归贵阳市小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
2000年,金竹镇划归小河区,花溪区辖3镇11乡,165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
2005年,花溪区撤部分乡镇建办事处,撤销原花溪镇、花溪乡,建贵筑、溪北、清溪3个办事处,至此,花溪区辖2镇10乡,3个办事处。同年,花溪区小碧乡划归南明区,花溪区辖2镇9乡,3个办事处,151个行政村。
2012年,撤办事处建新型社区,撤销3个办事处建贵筑、清溪、溪北、阳光、明珠5个新型社区。同年撤销小河区,与花溪区合并成立新花溪区,新花溪区辖2镇9乡,18个社区,151个村,52个居委会。
2013年12月,党武镇、湖潮布依族苗族乡托管到贵安新区(行政区划仍属花溪区),花溪区辖2镇7乡,18个社区。2014年9月,燕楼、麦坪两乡撤乡建镇,花溪区辖4镇5乡、18个社区,122个村,52个居委会。
2020年1月,撤销阳光、贵筑、明珠、溪北、清溪、花孟、小孟、航空、三江、航天、兴隆、瑞华、清浦、黄河、黔江、平桥、金竹、金欣18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贵筑、阳光、清溪、溪北、黄河路、平桥、小孟、金筑8个街道办事处。
2021年3月3日,撤销党武镇设立党武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花溪区下辖3个镇、5个乡、9个街道、122个村、52个居委会:青岩镇、石板镇、燕楼镇、麦坪镇、孟关苗族布依族乡、久安乡、马铃布依族苗族乡、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高坡苗族乡、阳光街道、贵筑街道、清溪街道、溪北街道、黄河路街道、平桥街道、小孟街道、金筑街道、党武街道。政府驻贵筑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花溪区位于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隶属于贵州省贵阳市,地处黔中腹地,东邻黔南州龙里县,西接贵安新区,南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长顺县,北与南明区、观山湖区接壤。国土面积964.32平方千米(含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安新区)。
气候
花溪区全年平均气温15.7℃,其中冬季平均气温6.6℃,春季平均气温16.3℃,夏季平均气温23.4℃,秋季平均气温16.7℃。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4℃,出现在8月12日,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月1日。与历年相比,全年平均气温偏高0.7℃,其中冬季偏高0.4℃,春季偏高1.0℃,夏季偏高0.8℃,秋季偏低0.9℃,全年降水量1215.7毫米,与历年相比,偏多111.0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83.4毫米,出现在3月31日;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5天,降雨量23.9毫米,出现在2月9日-2月23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15天,出现在9月19日-10月3日。全年日照时数1162.6小时,比历年偏少16.3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26%,≥60%的天数71天,≤20%的天数209天,全年无霜期339天。
水文
花溪区位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全区河流水系属于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思南以上和珠江流域红柳江水系红水河蒙江上游区,分水岭为花溪区的旧盘、掌克至桐木岭、孟关上板一线,分水岭以北及花溪区的高坡东部属长江流域,以南属珠江流域。全区现有水库18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花溪水库总库容3140万立方米,阿哈水库总库容7228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一座(杨眉水库总库容155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5座,总库容458万立方米;规模以上山塘9座,总库容28.65万立方米。全区有大小河流51条,其中河长超过10千米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17条,花溪区范围内15条,经开区范围内2条(分别是小黄河和三江口河)。花溪河、凯伦河、车田河、小车河、东门桥河、白岩河、小黄河、三江口河8条河流汇入长江流域;马铃河、湾河、翁岗河、青岩河、杨眉河、老榜河、赵司河、三岔河、坝王河9条河流汇入珠江流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花溪区(含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贵安新区)行政区域总面积96414.66公顷,耕地面积32729.98公顷,园地面积1242.89公顷,林地36541.08公顷,草地7376.6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040.0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030.8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59.26公顷,其他土地2893.88公顷。
矿产资源
花溪区境内矿产资源较丰富。截至2020年,花溪区境内发现矿产13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2种,主要有煤矿、铁矿、铝土矿、镓矿、冶金用砂岩、铸型用砂岩、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砂岩、建筑石料用灰岩、饰面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砖瓦用页岩和砖瓦用粘土,其中煤矿、铝土矿、水泥用灰岩为区内优势矿产。
植物资源
截至2020年,花溪区有木本植物655种,隶属107科280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19属29种,被子植物98科261属626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和省级保护植物分别有2种、5种、11种。珍稀植物主要有:红豆杉、银杏、香果树、香樟、花榈木、马尾树、红豆树、榉木、青岩油杉、铁杉、乐东拟单性木莲、青钱柳等。
动物资源
花溪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区内分布的野生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鱼类等。常见的有穿山甲、野兔等走兽,白鹭、猫头鹰、秧鸡等飞禽,菜花蛇、锦蛇等爬行类动物及鲤、鲫、白鲢等鱼类。
人口民族
2019年年末,花溪区有常住人口72.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6万人,有4个民族乡、64个民族村。全区有苗族、布依族等39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5.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1%。其中:苗族人口5.88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9%;布依族人口5.7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花溪区常住人口为966276人。
经济
综述
2019年,花溪区生产总值614.26亿元,同比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58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352.16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246.52亿元,同比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4:57.33:40.13,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0.9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1.2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0.37个百分点。全区人均GDP实现87477元,同比增长1.3%。
2020年,花溪区生产总值637.14亿元,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06亿元,同比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16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67.92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8:55.27:42.05,一产比重比上年提高0.0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下降0.7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提高0.68个百分点。(注: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9年花溪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614.26亿元、352.16亿元和246.52亿元修订为605.78亿元、339.34亿元和250.63亿元)。
第一产业
2019年,花溪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9067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4.6265亿元,同比增长2.8%;林业增加值0.0177亿元,同比增长8.5%;畜牧业增加值0.9244亿元,同比下降8.9%;渔业增加值0.0109亿元,同比增长55.1%;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3273亿元,同比增长1.6%。
花溪区“花小莓”久安生态草莓种植基地,由贵阳筑南商贸有限公司与久安乡联合打造。“目前,我们联合平台公司在久安的打通村和雪厂村集中流转了200余亩土地,搭建了现代化大棚来发展草莓产业,预计10月底可全面完成种苗任务,争取12月初实现首批草莓上市,春节期间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可口的草莓。”久安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廖承诚说,未来,基地还将建设一座数字化草莓展示中心,把种植活动、研学教育、采摘体验、餐饮民宿、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融为一体,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
第二产业
2019年,花溪区工业增加值305.43亿元,同比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口径)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其中,烟草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
2019年,花溪区建筑业增加值46.73亿元,同比增长8.4%。年末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3家,比上年末增加22家。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4%。
花溪区数字农业建设项目是花溪区燕楼园区重点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7442.61万元,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70.66亩,净用地面积约105亩,项目规划建设面积87266.14平方米。主要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工厂,包括生产厂区、办公大楼、研发中心、职工宿舍等。项目投产后,主要进行食用菌养殖培育及菌棒生产加工,规划设计日产能38吨真姬菇,预计年产食用菌约10000吨、菌棒2200万棒。
第三产业
2019年,花溪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4亿元,同比增长4.7%,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54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限上单位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1.29亿元,同比增长226.1%。从全社会行业类别看,批发业销售额89.20亿元,同比增长5.8%;零售业销售额217.29亿元,同比增长0.6%;住宿业营业额6.64亿元,同比增长9.9%;餐饮业营业额19.12亿元,同比增长11.6%。
2019年,花溪区固定电话用户15.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30.21万户,宽带(光纤)用户41.75万户。全年移动业务收入29409.95万元,联通业务收入76979.86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5561.10万元。
2019年,花溪区评定省标准级乡村旅游点3个(麦翁、久安新寨、马铃水车坝),全年共接待游客4363.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7%;实现旅游收入47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2019年,花溪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48.54亿元,同比增长1.3%;人民币贷款余额884.65亿元,同比增长20.7%。
交通运输
花溪区交通便利,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贯通区内,北有贵阳西站及货场,西有湖潮站和贵阳磊庄机场,东北部有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贵花、花冠高等级公路直通市区,312国道和101省道贯穿全境。
2019年,花溪区完成客运量5806.01万人,同比增长22.0%;客运周转量60817.1万人/千米,同比增长22.0%。全区货运量40241.2万吨,同比增长22.1%;客运周转量593530.7万吨/千米,同比增长22.0%。全年农村“组组通”硬化路43条133.482千米建设除大马场至半坡项目外已全部移交管养。
贵州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花溪区甲秀南路—花桐北路节点改造工程设计、采购、施工。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花溪区内建有花溪大学城,有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
2019年,花溪区新建中小学、幼儿园6所。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160个。改造薄弱学校1所,新增5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1510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01%,公办率为20.34%;普惠率为60.15%。全年计划招聘教师139名,其中公开招聘111名,特岗教师19名,公费师范生6名,高层次人才引进3名。培训教师达17847人次。其中国培、省培、市培等545人次,区级培训达18851人次,教师培训率达100%。
类别 | 学校名称 |
高等院校 |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理工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警察学院 |
普通高中 | 贵州大学附属中学、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贵阳市第三十八中学、贵阳市溪南高中、贵阳市育强中学、贵阳市民族中学、贵州贵阳新世纪实验中学、贵阳市清华中学 |
科学技术
2019年,花溪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1个,市级3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
截止2019年10月,备案科技型企业达200个,1个国家级的孵化器—贵州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科技孵化器—溪云小镇;拥有InOne创客空间、贵阳创客空间、六度创客工场、贵州黔龙众创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95家。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累计60个。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8项。2019年专利申请量1559件,同比增长45.43%,其中发明专利565件,同比增长27.25%;专利授权量716件,同比增长10.32%;有效发明578件,比2018年增加52件。引进新培育新型孵化载体4家,总量达到16家。
医疗卫生
2019年,花溪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7个。三级医院2个、二级综合医院3个、二级骨科医院1个、一级医院14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门诊部8个、诊所123个、医务室12个、村卫生室14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花溪片区医疗机构共217个,包括二级综合医院3个、二级骨科医院1个、一级医院10个。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8张。执业(助理)医师1864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师3名。注册护士2900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护士4.65人。其中,花溪片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8张。执业(助理)医师843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师2.55名。注册护士1124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护士3.4人。全科执业(助理)医师38人,每万常住人口拥有1.15名全科医生。
类别 | 名称 |
三级医院 | 贵阳贵航医院、解放军九二五医院 |
二级综合医院 | 花溪区人民医院、花溪区中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 |
二级骨科医院 | 赵氏骨科医院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 花溪区疾控中心、花溪区卫生监督局、花溪区妇幼保健院 |
文化事业
2019年,花溪区开展“送文艺下乡”、“文化流动服务大篷车”等群众文化活动195场,其中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共计19场;免费服务培训共计291次。挖掘创作、创编文艺作品共计13个。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9场、讲座8场、微信展览1场、读书活动3场、手工活动1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节日”活动11场。举办“2019年花溪区庆‘三·八国际妇女节’女职工趣味运动会”、“花溪区2019年职工篮球赛”、“花溪区2019年职工足球赛”等5次体育活动。
社会保障
2019年,花溪区城镇新增就业完成上报17005人。其中:失业人员4788人;就业困难人员10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5%。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3283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935人。扶持自主创业1人;创业培训(实训)105人。做好2018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援助工作,系统录入率100%、就业创业率95.1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新增贷款金额2165万元;累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42个,创建率为91.3%;充分就业村新创建3个,创建率为90.98%。
2019年,花溪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680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16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947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4479人。
市场消费
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11亿元,同比增长1.2%,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11亿元,同比下降11.9%。其中,限上单位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7亿元,同比下降9.5%。从全社会行业类别看,批发业销售额193.41亿元,同比增长9.2%;零售业销售额268.75亿元,同比增长0.4%;住宿业营业额4.35亿元,同比下降8.0%;餐饮业营业额21.57亿元,同比下降3.4%。(注:根据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2019年花溪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3.94亿元修订为333.12亿元)
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花溪区孕育出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浓郁的民族风俗。苗族、布依族青年男女,通过歌舞活动寻找意中人。
正月初四高坡杉坪有苗族传统“跳洞”,正月初六甲定村有芦笙歌舞会。苗族跳花场包括正月初六孟关乡石龙村、正月初七至初十燕楼镇旧盘村、正月初九花溪桐木岭、二月十三久安乡礼炭窑、二月十九巩固村以及四月八贵阳喷水池苗族聚会。布依族的民俗文化活动有:正月初九青岩龙井村布依联欢会、正月十五花溪大寨布依地戏、正月十二马铃乡水车坝布依族歌会、“六月六”花溪公园布依族歌会。孟关乡的苗族斗牛大赛,猴鼓舞,布依族苗族的刺绣、竹编、服饰、头饰制作工艺,唢呐音乐类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10月,花溪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4项,市级13项,区级27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雷山苗绣、花溪苗绣、剑河苗绣)
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溪苗族挑花制作工艺、苗族猴鼓舞、传统戏剧、高坡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布依族纸染绣花制作技艺、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技艺、贵阳苗族服饰、坡苗族射背牌、苗族跳场、布依族铁链械、青岩玫瑰糖制作技艺等
截至2020年,花溪区境内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12处,市级文保单位31处,区级文保单位25处。合计69处。
文保单位名称 | 保护级别 | 年代 | 类别 | |
青岩古道 | 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 | 国家级 | 清代 | 古遗址 |
赵理伦百岁坊 | 清代 | |||
赵彩章百岁坊 | 清代 | |||
宫詹桥 | 清代 | |||
青岩桥 | 明代 | |||
青岩教案遗址 | 省级 | 清代 | 古遗址 | |
周渔璜墓 | 省级 | 清代 | 古墓葬 | |
赵以炯状元故居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慈云寺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镇山村 | 省级 | 明代 | 古建筑 | |
花溪西舍 | 省级 | 1958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
万寿宫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文昌阁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龙泉寺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花溪桐埜书屋 | 省级 | 清代 | 古建筑 | |
花溪燕楼金山洞摩崖石刻 | 省级 | 元、清 | 摩崖石刻 | |
花溪青岩红军作战指挥所旧址 | 省级 | 1935年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地方特产
花溪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有花溪飞碗、王记牛肉粉、青岩卤猪脚、鸡辣椒、糕粑稀饭、米豆腐、刺梨糯米酒等。
糕耙稀饭
截至21世纪,已有100多年历史。将糕粑在一种特制的开水壶顶蒸透后倒入碗中的荸荠粥或藕粉粥中,用烧开后的井水调和而成,独具特色。
米豆腐
米豆腐为传统的风味小吃。用酸汤点制,不用石膏。一般用专门的井水制作,制作时加入青菜汁。
鸡辣椒
鸡辣椒与辣子鸡不同,首先要将辣椒发酵,然后用菜油炒制,其次是将剔除骨头的鸡肉用油爆炒。之后将鸡与辣椒一起焖炒。做好鸡辣椒后要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味道纯正。
花溪牛肉粉
花溪牛肉粉始于20世纪70年代,精选新鲜优质的黄牛肉,用多种香料卤制后,加入到煮好的贵州特有的米粉当中,配以适当的牛肉原汤以及特制的煳辣椒粉、芫荽、泡菜等作料。
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制作始于清康熙年间,原名“麻片糖”。据说最早的玫瑰糖是在1874年,青岩人用玫瑰花、红砂糖、糯米、小麦、芝麻、核桃仁、红砂糖制成条状或块状,闻着芳香,吃着酥脆,唇齿留香。
风景名胜
花溪区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以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孔学堂、花溪公园、天河潭、青岩古镇、苗乡高坡最为著名,2010年,入选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花溪青岩古镇是5A级景区,天河潭风景区、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孔学堂)等为国家4A级旅游区。
景区 | 级别 |
青岩古镇 | AAAAA |
天河潭 | AAAA |
花溪湿地公园(孔学堂) | AAAA |
龙井村 | AAA |
板桥艺术村 | AAA |
夜郎谷 | AAA |
高坡扰绕 | AAA |
著名人物
赵以炯,字仲莹,又字鹤林,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人,十二年(1886年)成进士,参加廷试(殿试)获第一甲第一名,成为贵州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乡试副考官。十七年(1891年)年任广西提督学政。阳青岩骑龙人,清初学者、诗人。曾为詹事府詹事,参予编修《康熙字典》,任纂修官,名列第三。一生诗歌创作成就较高,有《桐埜诗集》流传。
周钟瑄,清康熙十年(1671年)出生于贵州贵筑青岩骑龙寨(今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骑龙村)。曾任福建邵武知县,之后继任台湾诸罗知县、山东高唐知州、吏部员外郎及郎中管台湾府事、湖北荆州知府等。
城市荣誉
称号 | 时间 |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2012年 |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 2005年 |
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 2011年 |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2011年 |
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 2012年 |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 | 2018年 |
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 2018年10月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2019年 |
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 2019年11月 |
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 2020年3月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2020年6月 |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称号 | 2020年12月 |
该文章由作者:【秋月孝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