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通宝(古代钱币)

利用通宝是吴三桂铸造的钱币。版式大致有背“厘”,“二厘”,“五厘”,“一分”,以记折银。也有光背和背“云”,背“贵”等字。文字书写颇为工整。

历史背景

从“利用通宝”流通时间,看其历史意义。吴三桂举旗反清的主要运作方式有二种,一是武力推进,抢占地盘,扩充势力;二是发行钱币,激活经济,稳定人心。从某种程度上讲,发行钱币比武力推行的意义要大得多。吴三桂及其建立的王朝发行的钱币有三种。一是1674年吴三桂起事之初发行的“利用通宝”;二是公元1678年,吴三桂率兵攻入湖南,在衡阳自立为皇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发行的“昭武通宝”;三是吴三桂死后,他的孙子吴世璠在云南王府继位,改年号为“洪化”,铸造的“洪化通宝”。

三种钱币共存时间仅三年,然而“利用通宝”生命力最强,从1674年起一直到清代中后期,在漫长的200多年中,南方各省特别是云、贵、湘(尤以临澧地区为盛)把它夹杂在大清朝庭的钱币中流通,直至民国初年才停止使用。其流通时间之长,创下了历史上各个起义军和反朝廷的政治集团所发行的钱币之最。

市场价值

利用通宝楷书小平光背3元明末,降清明将吴三桂铸。康熙十二年削藩,他在云南反叛,建号大周,改元昭武,并铸利用通宝钱,分四等,面文楷书直读、小平钱径2.4-2.5厘米,重3-4克,折二钱径2.7厘米,重4-6克,折五钱径2.9-3厘米,重6-8克,折十钱径4-4.8厘米,重17-24克,小平钱除光背者,可见贵、厘、云,折二钱痛二厘,折五钱背五厘,折十钱可见背简体一分繁体壹分,又分穿上下一分,穿左右一分筹。背文一分系指折银一分行用,传世较丰。

利用通宝楷书小平背“贵”5元

利用通宝楷书小平背“厘”1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二背“云”2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二背“二厘”2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五背“五厘”15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五横“五厘”5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十背“壹分”12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十背“一分”15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十背横“一分”70元

利用通宝楷书折十背横“壹分”500元

该文章由作者:【道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