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读书节(国务院设立于9月28日的节日)

全国读书节,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建议,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调动社会资源、共建家校社区,并将9月28日设立为“全国读书节”,着力营造促全民阅读氛围,引导全民阅读向正确方向发展。

简介

1.由国务院决定设立“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

2.“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为每年的9月28日。9月28日是孔子的诞辰日。把孔子诞辰日确定为“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又有利于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可由国家汉语教学与推广办公室牵头,组织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在每年9月28日举行活动,纪念孔子诞辰并开展读中国书活动

3.成立全国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在“全国读书节”(或“全民阅读节”)期间向全民公布各类推荐书目。

4.出台相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支持文化消费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基层图书馆、农家书屋的建设,鼓励群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现状

201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手机阅读量远超纸质图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图书销量最高,图书中以童书和教辅书籍销量最高,微博、微信等“浅阅读”超过书籍“深阅读”。民众阅读呈现出数量不足、数字化、快餐化、“碎片化”的现象,且对经典的阅读数目远远不足,不利于知识体系的培育。

2014年,人均阅读纸质图书数据为,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而我国成年人仅为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略有减少,远低于其他国家。人均每天读书时长18.76分钟,日均看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成年国民阅读率为58%。

意义

全民阅读的大发展,首先源于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2014年以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提出要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将“推动全民阅读”纳入国家规划纲要,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文化重大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016年12月26日,我国首个全民阅读国家级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外发布,规划的发布,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为目标。

2017年4月3日,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阅读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全民阅读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整体布局。

该文章由作者:【沈星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